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24 15:31:37瀏覽445|回應0|推薦2 | |
事實的真相往往使人畏懼,總要添加俗世凡人的情結,不斷加油添醋合理化,超越意識可理解的即便成了傳奇。但是智者不致於此迷惑,獲得「真理」是紓解壓力的根本方法,獲得真理還需要委身悉心聆聽、當下去我執念。 口號,是一種教條式的符號;話題,是一則可互動討論的過程;傳說,來自內心底層的聲音;市價,來自人內在心理的重量;這些權利社會下的真相,掌權者不會告訴你,操弄者內心也不知所以,云云大眾似懂非懂,當作一則說法吹噓。 哲學的盡頭,是要走向信仰,這是一種「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的心境。選擇一種信仰,能讓自己更加高貴,是精神的意志支柱,情操的焠鍊基礎,讓自己能有面對不可知未來的定力,有機會掌握自己命運軌跡,不至於追悔過去,不迷惑於財貨利益,不瞻前顧後、顧此失彼。能夠擁有勇氣向前踏去,至少能在今天能先掌握住紮紮實實的明天。 犒賞昨日的代價,便是取得更堅強的勇氣與厚實的未來,這是此時此刻所能得到的智慧之果。 關於「有神信仰」~天神的啟示,始於吐露的一絲仁慈,終於嚐到物質之果,發於真理,散於邪惡。 在人的神性之下,能夠在黑夜中照見自己是堅強逞勇的魔鬼,在被粉飾的天下太平只能顯得自己缺乏智慧,只是金錢萬能看似不會再有風險,卻將面對更大風雨來臨,權利慾望之下誰還能鍛鍊出面對狂風暴雨的勇氣? 空氣中那看似毫無雜質的酒精藥水味,是屠殺神靈的味道,成全了現實中的勝利。在失去神靈的世界,人將變得更加小心翼翼,流洩出的假仁假義,與在枝微末節上的墮落,造就一隻隻無法飛翔的彩蝶。扼殺內在某一處欣喜,更加執著於某一個地位上的形式,再也難以創造,只能豢養。 當一個人懂了,便會知道這其中的哀傷,但,對於智者,「痛」只是一個過程,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真理,執著更屬不智。情感的因果往往陷入萬劫不復、無邊無盡,徹底止傷的辦法便是坦承去面對它。觸動內心的情,便是喚醒內心神的開始,當一個人作為感情的信徒,便開啟了不理性的世間傳奇,走上神蹟之路。 「坐鎮指揮」比「事必躬親」更有威嚴。 ~《培根隨筆》讀後感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