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五部電影一本書
2007/12/23 13:49:05瀏覽462|回應0|推薦7

《寂 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鵬程千萬里》(Winged Migration)、《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冰原歷險記》(Ice Age – The Meltdown)、及《不敢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這是我到友人的學校,跟學生討論環境科學時,作為引言的書和電影名字,問問學生是否熟悉,也帶起討論的興趣。請問這些名字,令你想到什麼?

都是誰惹的禍?

你可能已注意到今年(二○○七)二月、四、及五月初,國際氣候變遷組織(IPCC)連續三次發布全球暖化的報告,並指出人類極可能是造成暖化的「真兇」。由於工作之便,在園區裡常能聽到不錯的專題報告,三月底,有機會聽到負責起草第一份報告的所蘿門女士的解說,她將科學資料,並氣候異常造成的影響,作了詳細陳述。從她的解說可看出全球氣候變化是極複雜的,有起伏與不均勻性,人為因素與各種自然循環現象,交織在一起,難解難分。但從近五十年內平均溫持續升高,與大氣中CO2增高成正比,及種種暖化的實情來看,結果真是駭人聽聞。

「再見啦,涼爽的世界(COOL WORLD)!」新科學家週刊二月中的封面如是說,但實情那有這麼簡單?其中一篇報導指出,一些沒記入報告裡的數據有「更壞」的消息,其「熱」將令人難眠。據美國國家氣象局資料顯示,二○○六年的全球平均溫,是近二十年內,第六高的,只比二○○五年與一九九八年的最高溫略低。二○○六年加州則經歷了自九○年以來最熱的一年(英國也是)。

很多人想必都看了 “An Inconvenient Truth”的影碟,主題發人深省,例子令人驚心。影片是以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為主角,描述他像個宣教士似的,到處傳講暖化的「壞」消息,呼籲大眾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依賴,挽救迫在眉睫的大災難。去年他的書與影片發行,一時成為新聞焦點,全球暖化也引起注意。二○○七年初,他還與一富豪提出兩千五百萬元懸賞,看誰有點子可解決暖化問題,同時也推出「酷交通」(COOL COMMUTE)計畫,鼓勵公司企業減少CO2排放。十月裡,高爾更與IPCC共同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影碟中所用的例子,早就有許多討論,卻不為一般人所知,大家依舊吃喝快樂,享受開車用電的方便。誰知,卻帶來大氣中CO2的增多,南北極的冰山冰原加速溶解了、五大洲的許多高原冰川冰河消退了、大湖枯竭了、海洋海流循環異常、降雨落雪的時節變了調、颶風颱風強度加增、水旱災頻頻發生、冷熱差距加大、許多生物因之絕滅等等。

暖化不只改變下雨落雪時節,更嚴重影響許多地區與國家的飲用水、灌溉水的來源。暖化也會造成海面升高,海水入侵淡水流域及地下水源。氣候改變,影響降雨或雨季延後,再加上農民抽取地下水,結果使得大地缺水,許多良田竟成了沙丘,這也是沙塵暴年年發生的原因。暖化同時影響隨季節遷移的飛禽、游魚、與走獸昆蟲,造成許多生態災難。

怎麼重建綠色伊甸?

然而,要怎麼解決暖化問題?事實上,政府的反應跟不上民間「綠」色的呼求。根據IPCC的報告,若是各國政府不採取行動,到本世紀末,我們的孫輩們將沒好日子過了。最近美國有一樁CO2訟案,與政府有關,也將影響民生。這案子由州郡政府與民間團體控告聯邦,歷經年餘的纏訟,最高法院終於裁定,環保署有責任管制溫室氣體,並首度將CO2視為「污染物」。這使一向不接受暖化現象的布希政府大為錯愕,也使汽車製造商與油公司揚言管制CO2等於扼殺經濟。

近來,許多對付暖化的法子,紛紛出籠。為了取代石化燃料,「替代能源」的開發成為熱門話題,我工作的園區,正面對著幾座起伏山丘,一排排靠風力發電的大轉輪豎立山巔,有些人覺得它們礙眼,或傷害飛禽,但看久了也就心存感激,上帝的能力真夠我們用,而鳥類死傷數目並不高,比起暖化的殺傷力,是小多了。除風力外,水力、太陽能、地熱等發電也是選項。加州政府已經宣佈,要達到百萬戶不靠傳統能源的目標,一般人也可在家裡裝設太陽能發電設備,有減稅優惠。

此外,消費購物也有「綠色消費」的趨勢,一些大聯鎖店 已訂出減低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目標,也要求供應商都比照此一標準。至於汽車,這幾年來已推出汽電混和能源車,炙手可熱。不同的能源思考,也進入嘗試階段,如使用生質柴油(bio-diesel) 、利用農產廢料增產酒精、並摻和汽油作混合燃料、研發氫氣燃料、及太陽能電池等。

可能有「綠色」聖誕與復活節?

五部電影,除三部講暖化外,一部是講重金屬污染水源,另一部談遷徙鳥類與生態環境的關聯。《寂靜的春天》作者卡遜女士於四十多年前曾指出,人類破壞環境、疏於保護生物與自然的行為,後世子孫一定不會原諒我們的。電影與書,都提醒我們原來萬物在「綠色伊甸」裡,互相依存同居,但誰知,和諧的關係如今卻完全走了樣,為什麼?先知曾一針見血的指出:「這地悲哀,通國的青草枯乾,要到幾時呢?因其上居民的惡行,牲畜和飛鳥都滅絕了。」

最近,歐美一些宗教領袖,聯合推動教友一起減少CO2排放,挽救共有的地球。一些保守的教會,也提出在每年耶穌受難節前四十天「大齋期」,除了禁欲外,也該禁戒每個人的「能源胃口」,減少個人留下的「黑腳印」(Carbon Footprints) 。

聖誕佳節轉眼即至,我們教會能推動「綠色」聖誕與復活節麼?能使耶穌基督的降生與復活,帶給人、地球與生物一嶄新的生命?能使我們的慶祝,更達到維護環境與心靈的作用?

面對危機,人人都該捨棄方便享樂,由內在反省與生命更新做起,少貪臠、少消費,少開車,少污染,少耗能源,發揮創意,過著「簡樸」生活。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也僅剩一次機會,絕不能再胡來亂搞了。

沙塵豹/圖與文/
(原文刊於二○○七年七月號宇宙光)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ternalGreen&aid=1477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