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醫療保險與國際醫療專區
2013/11/25 22:19:51瀏覽939|回應0|推薦2

我的舊文章:國際醫療專區,這是兩年多前寫的。

過了兩年,看樣子終於要啟動了。

這篇文章講的是醫療保險。

--

醫療保險和醫療專區可以是配套的措施。

醫療專區的對象,有許多會只是一次性的醫療,不需要醫療保險。

不過有些會是重病。或是常態性但不緊急的醫療,醫療保險還是有其需求。

最重要的,是給外籍人士的醫療保險應該完全和全民健保分開

--

這種給外籍人士的醫療保險應該是商業性質的保險,以營利為目的。

有點像美國的HMO的健康保險計劃。用HMO保險的人,只能在HMO網路裏面選醫生。台灣如果提供外籍人士保險,可以規定參與保險的人只能用這個保險看台灣醫生

另一個規定是轉診。用HMO保險的人,要由家庭醫生轉診。這些家庭醫生可以幫HMO把關,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給外籍人士的醫療保險,也可以在國外找合作夥伴,實行這種轉診轉到台灣醫療專區的制度。

--

保險的定價,當然要考慮到醫療成本,不過目前的台灣的醫療成本低,更應該要考慮當地市場願意付出的價格,不必走低成本的策略

美國醫療非常貴。台灣的醫療保險可以賣很好的價錢,可是還是比美國其他的醫療便宜。

有人追求更好的服務,會願意付出。

這個得透過精算。

賣台灣的醫療保險會是吸引外籍人士來台灣的國際醫療專區,並且獲利的極佳方式。

比透過旅行社來推銷健康檢查要好多了。

--

健康保險有延遲付款,預付與風險分擔等功能。

1. 延遲付款的概念和分期付款類似,不一次付清。可以先享受,後付款。這點對賣方不利。等於是提供貸款給買方。要防止醫療後,收不到錢的問題。

2. 年輕的時候預付健保費,老了不能工作以後不必付那麼多,這是比較正常的想法。只要海外的人士,願意付的金額,比國內的人士高,國外的健保費,就可以貼補國內人的支出。這種分擔,要在同一個Network才能做到。如果不在同一個Network,就會產生醫療資源排擠的問題。

3. 風險分擔的意思是,不是每個人都會生那種很花錢的病,沒有生病的,生小病的,為生大病的付錢。

這些在海外的人,他們的風險不同,生小病不會在台灣看,一看就是大病。比較像正常的保險,不像台灣的健保,似乎有社會福利的性質。

保險是一種契約。契約由民事的法律來保障。跨國的契約沒有跨國的執法單位,糾紛不易解決。這是另一個風險。

--

其他文章:

國際醫療專區爭議 醫改會怎麼看

【2013/08/10 經濟日報】示範區宜以產業而非地域做範圍

天下雜誌「我的醫生不見了」讀後心得

國際醫療專區 民團憂排擠資源

( 2013/05/30 05:30 中時電子報 ) 衝刺自經區 國際醫療專區 落腳航空城

楊明耕部落格 - 從海外看台灣觀光醫療發展

臺灣設立國際醫療專區競爭之策略 (word doc)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ylanW&aid=962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