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1/29 05:52:27瀏覽1846|回應2|推薦2 | |
報載: 曾經風靡海內外的「美寧娃娃」即將絕版!製作、營運美寧工坊的「娃娃社區合作社」日前宣告解散,執行長古翠娥昨天表示,六十多名社員都哭了,不捨代表新北市泰山區的特色文化產業就此煙消雲散。 美商MATTEL一九六七年於泰山區成立美寧工廠,生產芭比娃娃,造就當地三分之一人口就業與商機,一九八七年MATTEL將生產線全部移往大陸,員工分批資遣。 七年前,當時泰山鄉長李國書認為泰山人應延續這段美麗記憶,因而組織娃娃社區合作社成立「美寧工坊」,以「芭比」為素體,創作「純手工藝術娃衣」系列及台灣主題文創產品,取名為「美寧娃娃」。 感想: 這次回台灣過農曆年,原本有計劃去泰山看看。 沒想到竟然關了。 -- 我認為這個美寧娃娃的點子很有意思。 台灣面對中國大陸經濟的磁吸作用,有一種可能的反制做法就是做「客制化customization」,因為大工廠接大訂單,要比價錢絕對比不過。客制化可以採取Build-to-Order的方式,下單才做。 買娃娃其實賣的是夢想。為娃娃定衣服,這個為千金小姐,掌上明珠做的事,價錢有可以商量的空間,Margin比較大,利潤應該可以支持。 而客制化需要有極為彈性的製造過程,這是比較有挑戰的部份。 另外,要降低品牌經營成本,要採用體驗行銷。美寧娃娃這個故事本身就有「說故事」的價值。 我以為這會是一個成功模式。 -- 台灣許多傳產可以走建交合作之路。 留下工廠,可以讓下一代瞭解工業如何發展,可以走「手工技術」的發展。 -- 報載: 六十六歲柯欣妤於廿二歲進入美商MATTEL,工作十五年看過無數機器大量製造的芭比娃娃,但美寧娃娃都是客製化,是獨一無二,每個都是純手工,與芭比娃娃有明顯區隔,現在絕版令她心疼不已。 古翠娥表示,美寧工坊的社員大多是當年被資遣的MATTEL員工,資金籌措本來就很困難,加上會做娃娃的師傅越來越少,工坊陷入「有單接不得」窘境,經營得非常吃力。 感想: 這種有單接不得的窘境,完全是政府政策的後果。 一方面是沒有重視技職教育,而讓下一代全部追求學歷。 一方面也不對人才開放。 台灣沒有必要在低成本方面與中國競爭,但是就算要搞研發,也是需要工人,一枚的想要以控制人力資源的數量來提高就業機會以及工資的做法,最後就是把工廠關了,把產業毀了。 -- 從產業發展來看: 光做衣服的創新質量還不夠。 她的特殊之處在於賦予娃娃生命。 每一個娃娃都是有故事的。 http://store.americangirl.com/agshop/static/books.jsp 除了娃娃、娃娃衣(一套衣服台幣$800)以外,她主要的產品其實是書書籍。 每一個娃娃代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美國歷史。美國小孩可以藉著讀每一個女孩的故事來瞭解時代背景。 例如Kaya是印第安女孩 Samantha & Nellie是20世紀初一個在紐約州的女孩 Addy是黑人女孩 而且還繼續出新的。 -- 美寧娃娃擺脫芭比娃娃或許是一條生存之路。 芭比娃娃本身已經是Wal Mart裡的廉價品了,自然衣服的銷路好不到那裡去。 這個美國娃娃文創產品有一系列的周邊。 連電影都有。 參考: 部落格 - 御用美國娃娃-American Girl 生日之二 「美國女孩」娃娃專賣店的文化現象(pdf)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