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11 14:08:26瀏覽786|回應3|推薦4 | |
陳發林教授演講
化工和管理學者 處境: 1. 目前自主能源比例低 水力、風力、太陽能先天不足。能源多半是買來的。購買能源的金額,1.8兆,比中央政府的總預算還高。 2. 未來世界各國要收排碳稅 經濟體沒比人家大,排碳的額度不比人家大。 如果觀念成立,外銷會受打擊。 3. 台灣除了核能外,都是高碳 4. 全球綠能產業發展,台灣的商機在哪裡? 對策: 開源節流 1. 降低排碳量 美國交通消耗能源最大,所以用電動車,以減少石油的依賴為主。 日本以節約能源為主軸,沒有自主能源,用電量減少、能源效應提升為主。 台灣如果以減碳為主軸,來進行分析: 台灣溫室氣體排放,56%來自電力。運輸12%,其他工業排放占20%以上,農業占10%。 台灣有90%是來自二氧化碳,和其他國家60%不同。大部份來自高碳產業。 台灣平均每人每天27度電。核能供應5度,大概占18%。 如果假設未來會繼續上升,以後每日需求會達到47度。 台灣的再生能源蘊藏量,大概可以最大達到36度。如果全用再生能源,價格大概是五倍。 在假設電力的消耗不減反增的情況下,要到達減碳的目標,台灣離不開核能。 如果核四完工、核電廠機組全部填滿,可以不靠CCS。CCS是核能的替代方案,不過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2. 提升能源效率 發電技術 車輛技術,像Hybrid Car。 LED燈,成本低,節能效率高。 變頻冷氣 3. 創建綠能產業 利用黑潮發電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