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強國等距無法反映民意
2023/03/09 23:31:30瀏覽250|回應0|推薦0

一邊說是親中,另一邊說是親美,你不想被認為是親中或親美,你就說你自己是等距。

這是個白癡想法。

兩個都不親,不會因此而得到支持。

台灣領導人不需要美國批准。

只要做到不被反對,或者不被像越南吳延琰總統被謀殺

參考:疑美論與依美論以外的第三條路

美國不是只有一種想法

郭台銘去美國,只能在自己家游泳池

參考:郭台銘參選台灣總統?

柯文哲應該不避諱到美國見中共不喜歡的人物

我認為龐佩奧和余茂春就不錯

他們對台灣的支持,不是把台灣當成炮灰

他們不是反中,而是反共

他們一向認為應該把中國、中國人,和中國共產黨,甚至中國共產黨和習近平分開。

他們是支持中華民國,不是支持台灣獨立。

--

去哈佛大學,不妨拜見杭士基教授(Noam Chomsky)

參考:「疑美論」是不是認知作戰?

--

可以求教於薩克斯教授(Jeffrey D. Sachs),說他是親中學者是錯誤的。2000年他和楊小凱寫的《經濟改革和憲政轉軌》(Economic Reforms and Constitutional Transition)是把台灣當作中國發展的典範:

中國令人矚目的發展,不僅是模仿舊資本主義工業化模式。日本、香港、台灣、韓國和其他東亞國家的大量社會實驗也提供了新的模仿經驗。

台灣和香港的華商,將新資本主義工業化模式所必需的人才、創業經驗、制度知識和資本帶到中國。

中國政府也借鑒台灣和香港經驗。比如經濟特區,直接模仿台灣出口加工區和自由貿易區的經驗。

一些國家,如蘇聯和 1949-1979 年的中國,試圖在沒有資本主義法律制度和產權結構的情況下,模仿資本主義工業化,但都失敗了。其他國家,如台灣和韓國,在 80 年代末之前試圖模仿沒有民主政治制度的資本主義法律制度和產權結構。他們意識到這行不通,並最終在 80 年代末開始向憲政民主過渡。

最後的結論:

這篇論文研究了被許多轉軌經濟學家忽略的「經濟改革和憲政轉軌之間的關係」

這篇論文論證:「經濟改革僅僅是大規模憲政轉軌的一小部分」,如果不認識到這點,改革可能誤入歧途。

國家之間和國內各個政治力量之間的較量和競爭是憲政轉型的動力

這篇論文用俄羅斯作為經濟改革與憲政轉軌相結合的例子,而用中國來代表缺乏憲政轉軌的情況下實行經濟改革的例子,從而分析了兩種轉軌模式下的特點和存在問題。

本文得出的結論是,在執政黨的政治壟斷下,經濟轉型將被國家機會主義所劫持。經濟轉軌中的雙軌制會產生非常高的長期成本,這一代價可能會大大超過其收買既得利益者的短期利益。

這些話可能,恐怕習近平一點也不愛聽,因為他就是正在誤入歧途,妨礙中國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阻礙。

至於軍火商,他們不見你是覺得你不會當選,不見也罷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ylanW&aid=17857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