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3/04 07:44:18瀏覽1590|回應0|推薦0 | |
感想: 中國對待台灣人和對待其他國家人不同,這不是第一次。台商過去一向有差別待遇。 差別待遇有沒有達到特殊效果,我認為是有的。 第一個階段是傳統產業的台商大幅外移,首先是傳統產業,你丟我撿,為台灣的傳統產業開了第二春,也因為如此中國的發展起飛。當時外移的不只是台灣的台商,香港的,韓國的,也搬到中國,美國以及其他世界各地的單字也下到中國,在美國wal mart當年什麼東西拿起來,都是Made in China。香港以及台商因為同文同種,外移明顯取代升級。不少接單子的是台商,工廠在中國,例如NIKE的鞋子,在深圳、東莞,台商形成聚落。平心而論這些台商就算是沒有外移,在台灣也是被淘汰,台商的確有被「分享到特殊機遇」,當年的台幹,也曾風光一時,不過現在這些台商退休的退休,這些傳產的接班人的主要是中國新的一代,不少是中國的80後。對台商的差別待遇,效果顯著。 第二個階段是高科技業外移,這是藍綠對決的時代,無能的陳水扁和自私的連戰所帶來的最大傷害。從此台灣就從四小龍除名了。當時台商外移的重鎮,是長江三角洲。台灣的科技代工也轉移到中國,最重要的代表,應該算富士康吧。公司並不見得外移,可是人才通過企業業務的外移而跟著外移,台灣接單中國生產。以我個人經歷,周遭朋友很多有中國經驗。出差的出差,定居的定居,成家的成家,兩岸每月跑的也有。產業外流,對台商的差別待遇,也是效果顯著。 對台灣最大的傷害,不是人力的流失,而是下一代人才的培養,年輕的一代失去歷練的機會。 以上兩個階段,都是企業前往中國,或是上下游一起,個別的台灣人都有企業在罩。海基會也有辦法運作。不過國家整體沒戰略。個別的政治人物,掮客們有認同的問題,挖自己國家的牆角,出賣國家的未來。 第三個階段是服務業人才的外移。這是兩岸政府表面和解的年代。ECFA和服貿在這個年代訂立。台灣的專業人士,個別前往中國貢獻智慧與參與中國發展的特殊機遇。很多企業都有像馬雲的蔡崇信這樣的人物。 這個階段,中國開始用發展澳門的方式來掌控台灣經濟。馬英九開始自吹自擂大陸客到台灣的政策。台灣產業像吃中國鴉片一樣的發展。投資的方向被扭曲。對台政策,也是效果明顯。至今都還有人質疑蔡政府,懷念馬政府的「德政」。 台灣的供給鏈,受到中國的衝擊,開始一方面向中國整合,一方面也產生依賴。台灣經濟,從此沒有完整的供應鏈。 這段時間台灣也因為過度的金融保護,錯過了許多發展的契機。中國在電商、在金融上都有長足進步。 在政策上唯一的亮點是「自由經濟示範區」,也在無能的總統和閣揆的「領導」下,消失於無形。 第四個階段,就是現在,是人才,特別是年輕人的外移。其實不少前面三個階段的台灣人,已經回到台灣。現在從經濟上來看,中國不需要台灣。相反的,台灣在經濟上、產業上對中國漸漸產生依賴。 兩岸關係,其實比馬英九時代健康,兩岸關係沒有掮客穿梭,反而不會有誤解,過去有時是「因為誤解而結合」,現在有某種角度來看,是「因為了解而分開」。現在兩方政府決策理性,兩方還是有不理性的群眾以及歷史的包袱。 -- 惠台政策當然是統戰,不過能提出惠台政策也代表了強國的自信。 惠台政策是不是弱台政策,要看台灣政策的回應。從馬英九時代的經驗來看,政府無法溝通,也沒有什麼作為。 對方過去在經濟上有磁吸作用,第一階段是廉價勞工解放農村過剩勞力,第二階段是與各國相比有技術的勞工,第三階段開始是國內市場與資金。現在在國際競爭上,台灣的經濟環境以及部分台灣人才還是有相對優勢。 台灣的政策,需要建立一個能夠吸引國際人才,包括中國人才的環境。 參考:評蔡英文就職演說 台灣不需包山包海,但需要發展一些新的產業,是否對年輕人友善,其實十分重要。
台灣如果對國際人才不友善,自己的人才自然會流失。 台灣如果繼續過度保護,繼續資源分配不公平,或資源分配被政治扭曲,自然吸引不到人才,也留不住人才。 這不只是市場大小的問題而已。 政府的政策與資源分配,被選舉所扭曲,精力消耗在黨派鬥爭當中,恐怕這就是蔡英文時代的定位。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