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16 09:46:53瀏覽23980|回應5|推薦83 | |
2001: A Space Odyssey(中文:「2001太空漫遊」)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是科幻電影的代表作,1968年上映,原著是科幻小說教父克拉克 (Arthur C. Clark,也是地球同步衛星的發明人)和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對後來的科技思想頗具影響力。它沒有《星際大戰》似的打打殺殺,卻有古典音樂襯托下的現代美感、對太空旅行的期待與幻想、也讓觀眾省思人類在宇宙中的目的和地位。它的節奏慢,部分內容有些深澀,但這就是一部令人深省的電影的特色! 2001年早過了十幾年,但現在看這1968年的電影卻一點也不覺得過時,不是因為特效做得好,而是因為它前瞻的預測和美學。60年代是美蘇冷戰的高潮,美國在太空計畫上投資大筆資源,技術突飛猛進,更在1969年成功登陸月球,讓人誤以為人類殖民太空指日可待——這部電影也不例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電影裡的預測有多少兌現了? 《2001: A Space Odyssey》當年的電影海報,還是畫的。(圖片來源:MGM) 太空站 電影裡的2001年,人類在地球軌道建造了大型環狀太空站,它轉動時產生的離心力可以當作人造重力,使裡面的住戶不會漂浮在空中。太空船裡更充滿明亮清爽的後現代風格,我一直想把我家布置成這個樣子。 可惜在2013年的今天,人類雖然有個大如足球場的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但和電影中的太空站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想擁有人造重力?門都沒有。在現實太空站裡的人天天飄來飄去,裡面的布置談不上美感,到處是按鈕與儀器,誰會去管太空人住的舒不舒服。 ←《2001》裡的雙層環狀太空站;→ 太空站裡的情景,你能看出地板的弧度嗎? ←真實世界裡的太空站像足球場這麼大,花了二十年構建,還是和電影裡的規模相去甚遠;→國際太空站內一景。(圖片來源:NASA;The Guardian) 太空觀光 《2001》裡的美國太空官員乘坐「泛美航空」(Pan Am,早於1991年倒閉)的太空飛機,造訪太空站和月球,空中小姐服務親切,一個比一個水。 ←電影裡的太空飛機航向太空站,機身漆有泛美航空的標誌。泛美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可惜撐不到2001年就破產了。→就為這幾位俏麗的空中小姐,砸錢玩太空也值得。 巧的是,現實生活中的第一位太空遊客:美國富豪蒂托(Dennis Tito),真的在2001年乘坐俄國太空船到國際太空站玩了七天。目前「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這家私人公司的「太空船2號」(SpaceShip Two)商業太空飛機已完成多次試飛,您有錢沒處花嗎,快買張機票到太空玩吧! 太空船2號是由母船底下發射,裡面的裝潢也非常夢幻。(圖片來源:Virgin Galactic) ←電影裡的太空食物;→真實的太空食物,看起來不怎麼可口。(圖片來源:How Stuff Works) 月球基地 電影中的月球上有不少大型基地,供採礦和科學研究之用。可惜呀可惜,現實世界裡,自1972年阿波羅18號之後,就再也沒有人踏上月球,更別提建立基地了。←電影裡的月球基地;→可惜,載人太空探險的成就只停留在1972年最後一次登陸月球 視訊電話 太酷了!按幾個按鈕,就可以打電話給家人,還可以看到他們的影像!———這是電影裡的場景,但現實生活真的做到了。拜網路之賜,視訊電話又便宜又好。Skype在2003年問世,拉近了人們的距離,而現在的智慧手機多有這個功能,比電影裡的電話還好用。←看到沒有,畫面後方的電話間還是「貝爾電話公司」的,這家大怪獸公司在1984年就被分拆成包括AT&T等的較小的公司了。→《2001》想像中的視訊電話比現在的桌上型電腦還大。 載人太空船 電影裡的人類已經可以建造太空巨艦「發現1號」,載一組太空人到遙遠的木星探險,有的太空人還被冷凍起來,以降低他們的新陳代謝。發現1號的前面也有一個旋轉的駕駛平台,以產生人造重力,太空人還可以在裡面慢跑呢。 ←《2001》裡面的太空人就是乘坐這個巨大的太空船探訪木星,駕駛艙是在前面的圓球裡;→圓球轉動時的離心力成為人工重力,駕駛倉的空間寬敞。 回到現實,在太空船裡慢跑?想得美。你看這中國神舟太空船,裡面是多麼的溫暖親熱,我敢打賭,發射前的那一晚,宇航員一定都沒吃蕃薯,否則船艙內的「氣氛」一定不好。 神舟太空船和船艙內部。(圖片來源:西北工业大学 ,The Telegraph) 平板電腦 你以為平板電腦是近代的新發明嗎?只有你可以邊吃飯邊看iPad嗎?《2001》裡的太空人早就這麼做了,而且他的平板比你的iPad還大還薄。正因如此,幾年前三星和Apple在為平板電腦打專利戰時,三星的律師還以這個場景證明平板電腦不是蘋果先發明的。 什麼?在60年代就有平板電腦的觀念! 人工智慧電腦 太空船內最重要的配備是一部叫HAL 9000的電腦,是2001年科技界的驕傲,他的IQ超過人類,了解人類的情感,自己卻冷酷無情。後來因懷疑太空人不再信任它,可能把它關掉,竟然用計將他們一一殺害。現在許多影評人認為,《2001》是後世科幻作品,描述人類與機器對立的濫觴。 ←HAL 9000電腦;→HAL聰明地把主角鎖在太空艙外,將他置於死地。 今天的電腦當然還沒這麼聰明,但IQ超過人類的情景恐怕指日可待了。比如說,IBM的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在1997年擊敗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巴羅夫(Kasparov);同樣來自IBM的電腦「沃森」在2011年參加益智電視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不但能聽懂人類對話,還能打敗人類高手。iPhone上的Siri也號稱具有人工智慧,可以和人對話。難怪會有人擔心《魔鬼終結者》或是《駭客任務》裡面,電腦反過來奴役人類的情景會不會發生。 ←超級電腦「深藍」擊敗西洋棋世界冠軍;→Apple iPhone的Siri也號稱是具有人工智慧的個人小幫手 (圖片來源:Chess.com, Apple) 外星人呢 科幻電影有用外星人才過癮,《2001》裡面的外星人卻神龍見首不見尾,只有一個謎樣的大石板,沒人知道它是生物還是機器,但它似乎有極高的智慧與能力,曾經在數十萬年前啟發史前猿人,更帶領主角瞬間經歷生老病死。原著作者克拉克接著寫了三本續集:《2010》、《2061》和《3001》,這幾本小說慢慢揭示大石板的真面目:數十萬年前一群高度文明的外星人造訪地球,想在這裡培育並監視文明發展,就留下幾個具有高度人工智慧的電腦,就是大石板。 可惜那些都是電影裡的幻想,許多科學家佈下天羅地網,想抓住一絲一毫外星人的蹤跡,但是外星人呢?再等等吧。 ←《2001》裡面的外星大石板讓主角瞬間衰老,躺臥在豪華幻境的床上;→科學家用來尋找外星電波的巨大天線(搜尋地外文明計畫,SETI),至今仍舊沒有結果。(圖片來源:universetoday.com) 快來追蹤火星人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