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絕地救援》裡描述的火星準確嗎
2015/10/18 02:38:36瀏覽15031|回應0|推薦50

相信你早已聽說《絕地救援》這一部電影相當忠於科學,場景裡面的火星風景更是壯麗,不過電影畢竟是電影,裡面所描述的火星真的準確嗎?一起來看看:


火星日

這部電影裡常用「火星日」(Sol)來計時( 嚴格來說應該叫火星的「太陽日」)。火星和地球一樣有都會自轉,都有日夜,火星自轉一次24小時40分,就是火星上的一天:「火星日」,和地球一天的24小時非常接近,對地球人來說應該可以很容易調整時差。事實上這樣在火星工作的人已經存在,比如說,NASA在火星上的火星探險車「精神號」是靠太陽能板為動力來源,晚上沒有太陽就休息,地球上的操作人員都必須在火星上的白天工作,因此他們過得是每天22小時的時間。他們這禮拜過得可能是正常人的生活早上八點上班晚上下午5點下班,但是幾個禮拜後家人下半時他們才開始上班,再幾個禮拜後就變成上大夜班。


火星與地球的比較。

電影裡描述的相當準確,由於火星的一天和地球的一天相當,主角的作息看起來像在地球上的生活一樣(試想如果在金星,那裡的一天相當於地球的116.75天,那...),但有時候在地球上負責監看他的NASA工作人員反而要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


火星日出

你有沒有注意到電影中火星的壯麗日落景象?火紅的夕陽配上橘黃的大地,令人屏息;但我對這一幕有些失望,這樣豔麗的夕陽誰沒看過?但是藍色的憂鬱夕陽就稀奇了,起碼在地球上沒有,但是火星上真有藍色夕陽。


火星探測車所拍攝到的各種不同火星夕陽和天空上冰晶結成的晚霞。(圖片來源:NASA/JPL)

地球上的日出與日落是橙紅的,因為紅色較能穿透地球大氣,而日出日落時的陽光需要穿透更厚的大氣,結果只有紅色能穿過。火星上也有紅色的日出日落,但是當沙塵暴後,空中充滿會吸收紅光的微小沙塵,就會產生這種藍色太陽的奇特景觀。


閃電

揉眼睛,有沒有看錯,主角駕車跨越火星時竟然有一個閃電~火星這麼乾燥,難不成有雷陣雨?一定是電影亂演的吧。

火星沒有雷陣雨,但確實有閃電!歷來登陸火星的太空船都沒有直接看到雷電,但是科學家曾用電波望遠鏡觀察到來自火星、具有雷電特性的電磁脈衝,間接證明雷電的存在。不過火星的閃電是否真的像地球一樣,就不得而知了。可以確定的是聽不到打雷,因為聲音需要空氣當作介質,而火星空氣稀薄,聲音難以傳播。讚!電影連這一點細節都準確,就怕觀眾沒有注意到。


沒有人看過火星上的閃電,但是科學家推測火星上激烈的沙塵暴會使飛揚的塵土帶電,進而導致閃電。(圖片來源:NASA

塵捲風

這部電影裡面的一大特點是火星的風光,特別是主角開車穿越希望火星平原的景象。其中有一幕在一望無際的黃土平原上,竟然有好幾個龍捲風。這還得了!電影開始的火星颶風已經造成這樣的災難,現在出現龍捲風,特別是好幾個龍捲風,豈不是要人命嗎?

其實這不是龍捲風,而是「塵捲風」(Dust devil)。龍捲風是惡劣天氣下產生的劇烈氣旋;而塵捲風卻多發生在炎熱無風的夏日,當地面被太陽照得炙熱,使高溫空氣累積在地表,雖然熱空氣比較輕,但是往上飄時卻被上空凝滯的冷空氣堵住,造成不穩定的狀況,只是稍微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會讓熱空氣突破盲點,盤旋上升,一時捲起飛沙走石,就是到「塵捲風」。它在地球的沙漠中常看得到,雖看起來嚇人,其實風力沒那麼強,我有親身穿過塵捲風的經驗,除了一嘴沙之外,完全不礙事。


塵捲風的形成有一點像岩漿燈:1)熱空氣累積在平坦的地面;2)熱空氣開始往上竄;3)開始盤旋;4)熱空氣不斷往上升,帶起地面的灰塵,形成塵捲風。(圖片來源:The COMET program)

火星表面的探測車和軌道上的衛星曾多次看到火星表面的塵捲風,規模比地球上的塵捲風大得多,高度是地球塵捲風的十倍,但也不會造成災害,反倒曾經幫助NASA的精神號、機遇號兩台探測車,把他們的太陽能面板上的灰塵吹乾淨。


從太空中看火星的平原,上面的每一條黑線都是塵捲風掃過的痕跡。(圖片來源:NASA)
  


塵捲風的風力並沒有看起來的那麼可怕,雖然飛沙走石,但是絕不會像《綠野仙蹤》一般把人捲走。有興趣者可以到Youtube上面去找"dust devil",可以看到不少人進入塵捲風裡面的影片。曾經有一個塵捲風擋在路上,我也硬著頭皮穿過,沒事。(圖片來源:NASA)


火星衛星一 PHOBOS

電影中有一幕馬克在旅途中抬頭尋找天空中一顆大顆的星星,但並沒有說明那是什麼。原著中曾提到他利用火星衛星Phobos來導航,所以那顆星應就是Phobos。火星有兩顆衛星(就是它的月亮),離火星較近的那一顆較大,叫做Phobos(火衛一),另一個比較小的叫做Deimos(火衛二)。這兩個衛星說好聽一點叫月亮,但是比地球的月亮小得多,應該只是不小心掉進火星軌道的小行星,Phobos整顆星球的表面積比新北市還要小。

 
(左)好奇號火星車在2013年8月13日拍攝到的火星日食:Phobos不偏不倚擋住太陽。(右)2012年9月18日拍攝到的火星日食,這一次是火衛二Deimos。(圖片來源:NASA/JPL)

Phobos有一個特點:距離火星很近,導致公轉繞行的速度特別快,都是火星上一天可以看到三次「月出月落」,而且是從西邊升起。未來地球上的遊客若是在火星迷了路,不妨抬頭找Phobos,注意觀察它的運行軌跡,就可認清東西方向,或是計算時間。


Phobos的全貌。因為它很小(半徑約11公里),沒有足夠的重力把自己壓成球形,所以就很一般的小行星一樣,有不規則的形狀。(圖片來源:NASA)

在火星行走

火星的重力只有地球的38%,是月球的兩倍多。有人認為人類在火星上走路應該和在月球一樣,像兔子用跳的。在拍攝前曾有科學家建議電影裡的人在火星上也要用跳的,但是導演Ridley Scott覺得那太搞笑,沒有採用。

當年的阿波羅號太空人登陸月球上都不由自主用跳來行走,傳統上認為在低重力環境下,跳比走更有效率,卻找不到任何理論根據。曾經有學者在特別的飛機上模擬月球的重力,這種叫做「嘔吐彗星」的飛機飛上高空後,可以用幾乎自由落體的方式飛行一小段時間,來模擬無重力或者低重力狀態。他們發現在相當於月球的重力時,飛機上的人還是習慣用走的。因此,他們認為阿波羅太空人用跳的原因是太空裝太過笨重,不是因為低重力。


這一駕歐洲太空總署改裝的空中巴士客機會延拋物線飛行,就可以模擬出在太空中、或在其他星球上的重力。科學家在模擬月球重力時,發現飛機上的人還是喜歡用走,的不用跳的。(圖片來源:歐洲太空總署)

這麼說來,電影可能真是對的,如果太空裝不影響活動,太空人在火星上不需要跳。


不過回到地球上來,電影描寫的情景就沒這麼準確了:

NASA

你去的NASA「詹森太空中心」跟我去的是同一個嗎?怎麼差那麼多!


(上)電影裡的NASA詹森太空中心;(下)真實的詹森太空中心。

不要以為美國太空總署是什麼超級先進的機構,他們的預算多年沒什麼長進,早已節衣縮食多年,一般的大學校園都比NASA好。


那個F開頭的字

原著小說裡的主角似乎有個口頭禪:Fxxk,翻開英文原文的第一頁馬上就可以看到好幾個,有聲書裡唸書的人還會加重音--FXXXXXXXK。作者Weir似乎偏好用它塑造主角的個性,同樣的手法也用在NASA的女公關主任。電影為了能夠適合全家觀賞,只把這個字說了兩次,還巧妙地把其他幾次用無聲的方式表達,沒有把這部電影變成《華爾街之狼》。


這是小說的第一頁開宗明義。

我火星人臥底在美國多年,猜猜看我在職場接觸到這個字幾次?零、沒有、冇、nada。還特別去問在NASA工作的朋友:「你們NASA很喜歡用F-Bomb嗎?」結果他以為我在羞辱他,還得低聲下氣道歉。

朋友們,千萬不要被誤導,美國沒有那種滿口粗話才是「真男人」的觀念。我有點擔心有人為了和太空人搏感情,乾脆用Fxxk來問候。

還有,坐在後面的這位先生是中國航天局的高幹嗎?他怎麼看起來是穿上西裝的武當山道長。


他們的結局

電影的結局就像童話故事一樣(雷!),主角瓦特尼回到地球成了太空人教官,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可是屈指一算,他在太空中一共住了900天。火星不像地球有磁場,宇宙中充斥的輻射線就像大雨般打在他身上。就算他的運氣好,他出任務的期間太陽活動力低,沒有太陽風大爆發(在地球不過看到極光罷了),他所受到的總輻射量也會超過蘇聯車諾比核災當地災民受到輻射量的五倍。雖然他能活著回來,也活不長。對了,那些在戰神3號的隊友也好不到哪裡,大概都會死於癌症。


讓你精通《絕地救援》的火星求生技能——會讓你知道更多從電影裡學到的科學!


想更了解火星嗎?


其他的科幻電影

歡迎來火星軍情局的Facebook


free counters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Vader&aid=3337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