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立委選舉,是一個劃時代的創新。除了席次減半,使得競爭性大增外;有史以來首創的兩票制,也將大大改變選民的投票行為。由於是新制,民進黨對兩票制的因應之道,也因適應不良而充滿迷思。 迷思之一是不分區立委是靠區域立委才當選的。這在以前一票制時是真的,但兩票制就不是了,一票制時,不分區立委的席次是由區域立委的總票數來決定,兩票制是靠政黨票,要靠自己去網羅。 迷思之二是不分區立委是靠黨才當選的,故選後對黨的捐輸要多一些。這在一票制時是對的,兩票制時不然。黨不應推舉靠黨才能當選的,而應推舉有提高政黨票能力的人出來選不分區立委。也就是說在兩票制下不分區立委得票不應依賴黨,要讓黨依賴。 迷思之三是不分區立委沒有票的貢獻,故應有錢的貢獻。在很多區域立委的眼中,不分區立委需要區域立委的選票,故在初選時,不分區立委應該出資金,來買黨員票。在兩票制之下,這種想法是錯的。兩票制下,不分區立委要提供的是選票,不是鈔票,否則在初選時只會有錢人出線,到大選時卻無法拓展票源,政黨會贏到鈔票,失去選票。 迷思之四是不分區立委是屬於政黨的,故初選時黨員投票占40%、民調60%,這種想法在兩票制下是錯的。雖然不分區立委代表政黨,但其存在目的不是來替政黨發聲而已,應是來替政黨更貼近民意,替人民發聲。因為不分區較區域能少受局部地區民意的羈絆,而替更廣大的民意說話。也因此在兩票制下,民進黨應推出較能在大選時拓展票源的候選人,而非推出較有能力在黨內選舉拿票的候選人。 迷思之五是以為黨員投票就是代表黨意。在人頭黨員充斥下,會出來投票的黨員較多是有特定政治人物(俗稱肉粽頭)綁好的。由這些人的投票來決定初選結果,不一定能符合整黨的黨意。而為了爭取出線,人頭黨員整批交易,互相換票支援,也使選舉的民主精神及自主意識受害。歷年來因為人頭黨員充斥,致令民進黨不敢只用黨員投票來決定候選人,只好加上民調,且不斷增加比重至70%,所以應先解決人頭黨員問題。 迷思之六是以為黨意就代表民意。在人頭黨員問題未解決時,黨意也不能代表民意。人頭黨員越多,離開民意越遠。因此設計一個可以適度排藍,有加權記分方式的初選民調是必要的。迷思之七是兩票制下,民進黨會大輸。這是錯的,因兩票制下若提出的不分區候選人名單是一時之選而非由派系合縱連橫,則應該可以像總統大選時拿到50%以上政黨票。反之,若候選人多是靠人頭換票及雄厚財力而出線者,當然得不到人民的認同,到時大選總票數恐比區域立委總票數還差。在國民黨優異的買票技術下,區域立委要選贏國民黨很難,民進黨中央黨部的成敗應該以不分區立委的得票數(政黨票)做評斷。 因此,兩票制是提供優良政黨一個可以衝刺空間,再創新局的機會。若民進黨仍走國民黨的老路,和民眾脫節,只顧關門在自己家中玩人頭黨員綁票交換的遊戲,那兩票制非但不能讓民進黨向上提升,反而會向下沉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