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傳染病接踵而至,正當新型超級細菌NDM-1正在全球蔓延、全民恐慌的同時,其實「超級」細菌已存在許久,我國長期以來流行的法定傳染病,都有轉變成「超級」細菌的實力。例如結核病一直是台灣最嚴重的傳染疾病,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根據175個國家所通報出的資料統計發現,2006年時全球的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發生數佔所有結核病中所佔比率之4.8%,連新病人感染的結核菌都有3.8%為多重抗藥性;而國內愛滋感染者,約有13%的患者,在服藥1年後,其體內的愛滋病毒會出現抗藥性的情形而無法有效控制病情,甚至2007年已經出現首例感染愛滋病及結核病多重抗藥性的病例。
「超級」細菌,其實是細菌經由不斷的淘汰與轉變的產生抗藥性的過程,也可以說是自然界反撲,超級細菌之所以為「超級」,背後隱含著濫用抗生素的使用隱憂,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得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存留下來,導致疾病無法藉由藥物控制及治癒,而死亡率升高。民眾對抗藥性細菌或病毒,當然會擔心一旦在醫院或社區散布,會造成感染或流行,尤其對「超級」二字的情緒,恐慌是難以避免的。台灣出現第一位帶有NDM-1之細菌,正是讓國人討論新興抗藥性細菌病毒的良機。如果好好管控,此菌要流出到社區的機會不大,建議民眾不需要過度恐慌,但政府不可掉以輕心,除了致力於此帶菌著的照護,居家環境的消毒、家人正確衛生習慣,以阻絕「超級」細菌的流入社區,更應正視造成「超級」細菌的根本原因,依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建立嚴謹的通報,抗生素使用規範及院內感染控制,才能避免「超級」細菌反覆引起民眾及社會的緊張,及防範未來可能出現無藥可用的「無敵」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