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前新聞局長姚文智先生來校演講
2006/12/14 23:55:58瀏覽563|回應0|推薦7

時間為1212下午的3點到5,是我有史以來最接近一位政治人物的經驗.

當天下午的通識課程-國際情勢分析,老師帶我們一且去參加學校內卓越計畫中-"夢想啟航,聆聽大師生涯規劃分享"的課程,上次學校就曾經邀請考試院長姚嘉文先生來學校進行演講,但是我並沒有在其中得到什麼,也沒有在他的談話裡學到東西.但是這次的演講,我可是有備而來,因為我平常都很關心政治.也十分熱衷於新聞媒體,即使我也是當天才知道今日蒞臨的大人物為姚文智先生,卻已經在腦中整理好等等要發問的問題了.

其實早在演講開始之前,我就很不想聽甚至有想"落跑"的念頭,但是礙於老師要點名且自己也不想失去大好機會去了解所謂的政治真相或新聞事實,所以,我留下來了.同時也開始思考,等等希望在演說中能夠聽到什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以為姚文智先生來學校演說是"有備而來",正在處心積慮如何把話導向自己希望了解的部份,結果他似乎根本毫無預備就來跟同學進行分享,那麼,這無疑是給了我一個好機會來暢所欲言了.

首先,先生問我們希望了解什麼關於他的事情?我舉手告訴他是媒體自由,他愣了一下,好不容易才娓娓道出那件讓人印象深刻的新聞:"重罰TVBS",他不斷在內容裡強調台灣媒體是多麼綜藝化.也十分的簡化;台灣大部分的報社都很官僚化,再不然就是非常的單一化....說實在的,我非常佩服他"顧左右而言他"的本事,以前我只是在新聞上認識他的一言一行,如今是親眼見識他的超強功力,不但試圖模糊焦點.也不把整件事情的始末交代清楚,感覺就好像是在聽他抱怨發牢騷以及誇耀自己任內做了多麼大的突破和爭取。

接著他馬上轉移話題,說想要分享給同學們一個重要的觀念:那就是:「做人不要怕"爭議",凡事都要有"創意",對人都要講"道義",這樣就可以訴諸社會"公義。」坦白說,這真是個不錯的啟示,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去達成的目標,他以"羅文嘉"在國外對國內總統喊話的事情做為詮釋,雖然他有客觀地分析兩種不同的結果,可是我聽得出來他個人是非常不齒羅文嘉的作法,因為於情於理都不應該這樣拆提拔自己的貴人的台階,就算是要大義滅親,他也認為私底下處理勝過公開劃清界線,但是我反問先生:"如果我們一向自傲的民主政治,不能接受來自多元文化或是社會各界的發聲,那麼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缺陷,而且事情真的可以如同您所說的這樣公私不分,卻因為顧及情意而不願站出來說出真相,那麼對人民來說,又何嘗公平呢?"他笑了笑回應我說他的意思不是說政治可以公私不明,只是人做事情還是要都要念及舊情,他還把我認作是羅文嘉的支持者,今天在此替他抱不平的.聽到這裡我真的不太高興,因為先生也在想辦法來簡化我的疑問,而且他根本沒有回答出該怎麼解決類似情況的方法,原來這就是政治人物的真面貌,不管人在何方.身在何處,所言所行大部分都十分輕描淡寫的。

然後他提到這次北高市長選舉的事情,他說他深深地感觸:「坐高位的人不一定有智慧,當高官的人也不見得有知識。」尤其北高市長選舉的結果,台北的人好可惜沒有讓謝長廷來為人民做更多的服務,帶給市民更大的福利.我知道姚文智先生為謝系人馬,會說出這樣的話一點也不為過,只是人說話是要負責的,所以就有其他同學請他講一講謝長廷先生的政見,他拿出過去他隨著謝長廷在高雄治理愛河的經驗,認為台北也有可以有機會成為台灣的"水都",他說過去台北盆地就是靠著淡水河而商業興盛,帶動各城市的繁榮,如今的台北卻因為一座佔地182公頃的松山機場給破壞了,他認為當務之急就是將松山機場遷移.那松山機場要遷到哪呢?他說可以遷到桃園機場一起飛行.這真是讓我頭暈的回答,松山機場的功能就是提供台灣的人們來回往返國內的航線,如果真的遷到桃園,我們要怎麼去搭飛機呀?跑到桃園會不會遙遠了?姚文智先生信心滿滿的告訴我們,現下台北往返南部的西部交通路線,已經可以由高鐵來取代,未來機場快線將會順利搭建完畢,人民要從台北到桃園搭飛機並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我那時候實在很無言,一來高鐵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膽量去撘乘.二來根據國外機場遷移的經驗來看,都一定是先建好快線才遷移機場,像是香港就是很好的例子,怎麼可以交通措施都還沒完成就把機場遷走呢?再加上,桃園機場的兩大航廈光是國際航線就已經供不應求,居然還想把國內線擠在裡面,到時候不會出現問題都很難!他說機場的空地,可以拿來做更多的利用,像是比照高雄愛河的情形一樣把那塊空地改為人工湖,如此一來又可以發展淡水河的河運、發展河岸的觀光事業,再者可以調節雨量,給船舶轉運的空間,往後還要重建瑠公圳,便可以將台北四通八達的重要河川連結起來,將台北定位成台灣的「威尼斯」。

說真的,我不是很懂空間規劃和城市計畫,可是在我認真地聽完他的個人見解和解說以後,我發現了一個很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台北畢竟是盆地,發展成水都固然是很好,但是會不會淹水呀?最後我提出了這個重要的問題,想不到他居然很高興我問了他這個很關鍵的問題,只可惜他的回答讓我覺得,水都台北的遠景,真的要有十分良好的水利設施,不然我們真的會變成「水鄉澤國」了

整場演講聽下來,我是真正了解到政治人物在面對關鍵性問題的閃躲的功力,不是想辦法模糊焦點,就是盡力把話題帶開,在此我也學會了許多事情,至少我知道台北在未來是可以有這種特別的規劃,說真的要是可以操作得當,說不定會帶給台北市另一個不同的風貌,只是我也確定自己真的無法誠心地去欣賞政治人物,不管是藍是綠都是一樣的吧,頂多就是在表現方式和說話技巧上的差異罷了。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ceinwind&aid=59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