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之我見
2007/02/14 05:11:00瀏覽7|回應0|推薦0
在我沒到台北前,分享兩個字很少在周遭聽到,來到台北後,因為一位女生,分享二字常可以聽到,甚至覺得厭煩,數年後我終於懂了為什麼我很討厭這兩個字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誤用。


查「分」、「享」、「分享」三字的意思,基本上有受用、配與…等義,但基本上我對分享的解釋是:你我皆能受用。這裡的受用,是指實質上的意義,也就是,對我而言,既然要分享,就必然是我自己已經有了經驗,而我經過思考、觀察等步驟,覺得把我這個經驗給你後,你也能受用。這時候才能用分享,因為必需考慮到對方的種種,不能只是空頭的就說:我分享我的經驗給你,沒錯,你在做經驗傳承,但是對方不一定受用了你的經驗,那們你是分享什麼?何不用其他的名詞解釋就夠了。例如:在我經驗中,對於這件事情,我是這麼處理的,這只是告訴他人,就這件事而言,「我個人」處理方式是如此。對方不見得接受你的方式,但是至少對方多了一個處理方式。所以分享兩字,我認為有太多人除了不知道他的意思外,就是亂用分享兩字。

簡單說來,大多時候,嘴裡說分享,其實只是單方面的闡述一件事情而已。

有個名詞:共享榮華富貴,開國皇帝大概最愛講這句話,當然他也會讓他的伙伴們分享榮華富貴,很明顯的,共享,指的就是兩者都能受用某個東西,可是常常很多人以分享兩字來說嘴,例如:分享經驗。完全沒考慮過「對方是否受用?」,每當分享兩字一出現,其實代表的就是,我把我的東西丟出去,然後就結束了。因為主事者並沒有考慮到對方是否能夠受用你丟出來的東西,從前只要聽到女生講分享兩字,就感覺非常厭惡,覺得自己好像都不會分享,多年之後,我終於懂了,大部分誤用這兩個字的人太多了。因為我非中文系,也無法從中分析,但是單從字典的字義來看,口中常掛分享著,卻從來沒考慮過對方是否受用。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L4102&aid=2061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