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12 04:46:50瀏覽1728|回應8|推薦76 | |
阿根廷大文豪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在擔任阿國圖書館館長時,編寫了一本《El libro de los seres imaginarios》,十年後這本書出增訂版,並且譯成多國文字,成了今日仍是一本冷門書的《The Book of Imaginary Beings》〈1979年由志文出版社翻成《想像的動物》曇花一現在華文市場,如今絕版中〉。
《想像的動物》共收錄117則故事,每一則故事介紹一種怪物,在後人看來,這些怪物絕大部份是真實動物的各部肢體任意組合,各式各樣的創意組合無奇不有。〈酷媽認為中國的《山海經》也是讓人歎為觀止的想像動物之書,可惜沒有拍成電影宣傳,否則什麼「魔戒三部曲」根本沒得比。〉 波赫士的博學多聞沒話說,眾所皆知馬奎斯以「百年孤寂」奠定他在文壇的大師地位,其實波赫士才是魔幻寫實書寫風格的鼻祖,《想像的動物》也只有他能從成人的心智出發,帶讀者進入一片童騃異想的世界。 這本書看似滿紙荒唐言,可能會被一些老夫子視為寫給小朋友看的童話,可是波赫士有憑有據的想像,如果讀者不了解那些排列組合的背景典故,就難以深入涵義,享受無法溢於言表的交會樂趣,而只能就是一本閒扯淡。〈上圖中國的龍物,當然也被收入想像的動物一書中,但是龍又是怎麼想像出來的?〉 如果各位像酷媽這樣嗜讀神話,可曾在閱讀中閃過一絲疑問,為什麼前人會編出各種荒誕不經的怪物來?〈在此聲明一點,酷媽從不輕視前人的智慧,有時反而覺得他們更加聰明,因為現代人吃進的資訊垃圾太多〉隨著歲月漸長,歷練人世之後,逐漸領悟出原來這些怪物都是─「人」。 福婁拜把他的領悟寫成《聖安東尼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聖安東尼在洞穴隱居三十年後,決定走出洞口接受世俗誘惑,在他眼中看到妖魔鬼怪幻化的形象,精采不輸《想像的動物》,影射卻更讓人深思。 事實是,每個人都不是你眼中看到的那個人,包括攬鏡自照。每個人都有各種動物的部份所組合,有些人從面相上就能判斷其強勢性格,有些人則是相處之後才能察覺「像綿羊的怯懦」或「像毒蛇的心腸」,還有許多部份蟄伏在人身上的洞穴深處,連自己也毫無所覺。 《想像的動物》是存在的,牠們只是隱藏著原貌,活動在「人」的世界。 Jeroen Bosch所畫的《聖安東尼的誘惑》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