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晴時多雲偶陣雨,氣象局錯在哪裡?
2009/08/13 13:03:54瀏覽1666|回應4|推薦39
引用文章老天無情,還是人為之苦?〈附詭異氣象局衛星雲圖〉

莫拉克颱風帶來豪雨重創南台灣,很多人都指責氣象局預測不準,這個責任讓氣象局來擔,酷媽認為非常不公平。

就拿2005年重創美國紐奧良的卡翠納颶風為例,它是美國歷來損害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以美國擁有全球最尖端的氣象儀器和最專業的資訊,居然沒有料準她的肆虐力量,甚至到了今天,究竟造成多少傷亡和損失,也都沒有準確的數據。

卡翠納開始只是一個熱帶風暴,從佛羅里達州南部登陸時還不見潑辣,穿越墨西哥灣時搖身一變為五級颶風,接近紐奧良時又降為四級,變化多端之後的排山倒海來勢,竟把三處堤防系統沖潰,結果全市淹水被迫棄城。

美國人事後並沒有氣憤的指責氣象局,因為颶風逐漸減弱,而且之前也有颶風來襲,居民確信他們可以躲過災難。但是誰也沒想到問題是暴風雨引發的大洪水,而大洪水的肇因是紐市堤坊的結構規格已經不足應付地球暖化而日益升高的颶風襲擊率。

美國氣象學者坦承,人類雖然使用衛星來監視海洋,但天氣變化的電腦模型無法預測小尺度的單一事件,所以連颶風到底會登陸還是轉向都無法準確預測,遑論準確測知雨量多少。CNN的颱風預測,有報雨量數據嗎?

台灣氣象局說「目前全世界對颱風的預測,幾乎都只有路徑預測,沒有預測雨量」,這是對的,隨便問一下住在美國的網友就知道,誰看過氣象報告有雨量多少?台灣大學副校長、大氣系教授陳泰然就說「誰敢一開始就把颱風的雨量估到兩千,拿科學理由說服我!」

再說,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下屬單位中負責氣象預報的,每年預算大約三十億美元,預算是台灣氣象局數十倍,僅僅是美國投入颱風觀測的經費就至少是台灣十倍以上,你要台灣氣象局的準確度超過美國,那美國氣象局切腹算了!

重點是,就算台灣氣象局這次測準莫拉克颱風的風雨強度,災區居民會聽信嗎?像小林村是最早發佈「紅色警戒」、要求疏散避難的地區之一, 可是有些居民死都不肯撤離,慘劇發生之後,縣長楊秋興說遷村,等著看有沒有那麼簡單吧。

真要檢討這次災難,我們可以要求氣象局再改進,但不能一股腦的情緒化責怪,要記得氣象局不是神,大自然的變化也不是人類能掌控的。關鍵是,人們為什麼對自然災害的認知和防範如此被動?

氣象局的錯,錯在根本無法百分之百的預測準確,因此沒出事的時候是「嚇唬人」,出事的時候是「害死人」,反正只能替老天爺扛罪了。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olMa&aid=3221281
 引用者清單(3)  
2009/10/09 11:32 【123酷媽這樣玩】 下一個要走的人才是.........
2009/08/15 11:18 【123酷媽這樣玩】 「災民不肯撤」,到底是有什麼根據?
2009/08/14 14:32 【123酷媽這樣玩】 健忘的李登輝,亂來的民進黨

 回應文章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防災預警系統重建 需納入氣候變遷因子
2009/08/29 20:59
-國土規劃與防災專題之5(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9日電)莫拉克風災發生後,軟硬體重建工作正在進行,防災預警系統重建也迫在眉睫。未來必須因應氣候變遷,擴大劃設土石流預警範圍、新增崩塌預警模式,才能分秒必爭預警防災。

 救災講求快速,但若能事先防災,意義更大。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早已就氣候變遷帶來的天災擬定大型預算、執行作業時間長達動輒百年的計畫。低地國荷蘭要抵擋海水上升可能淹沒大片國土的危難。台灣更要對走山災情多下工夫。

 台灣目前災害預警尚未積極納入極端氣候因子,甚至也還沒有針對殺傷力大過土石流的崩塌,建立預警模式。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蔡博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官員都表示,目前河川預警由經濟部水利署負責(水淹地形為平地)、土石流潛勢溪流預警由水保局負責(災區多在山區)、農委會林務局則預警堰塞湖是否有立即危險。每項預警系統由不同部會負責。

 土石流是這次88莫拉克颱風水災最驚人的災害來源,災區2天內下了以往整整1年的雨量,預警系統恐難跟上最新災情預測,未來如何因應?

 水保局土石流應變中心主任陳振宇說,未來土石流預警當然會把所有新的氣候變遷因子納入,重新運算;目前所用預警模式是日本所用公式之一的池谷浩公式,考量因子包含岩性、土壤、年降雨量、水文資料、土砂流出量等,以推估可能被掩沒範圍。

 他說,未來勢必要擴大劃設危險範圍,「寧可高估災情可能發生,也不要少估一次」,釀成生命枉死;也要教育危險地區居民,一年即便遇到 4次颱風,每次離開村落 3天,一年也才12天,就能避免遭遇不測,絕對值得;就急迫性而言,也比遷村可行。

 外界認為921地震發生後,政府已對山區危險部落進行調查,應已有危險村落名單。但陳振宇說,那次只針對921地震受災村落進行調查,並非全台山區村落,相關資料都已交給921重建委員會執行重建工作使用。

 也就是說,政府未來需對全台山區重新評估,才能劃設出全台危險部落名單,災前疏散才有依據。

 隨著防災檢討工作推展,山崩成了矚目焦點。

 前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張康聰表示,通常先是山區土石水含量飽和,大量土石落下或滑動,或直接落入河川,或堆積在鄰近河邊地,再遇雨流入河川,就形成土石流。

 換言之,不論是土表滑動或整片崩塌(國際將崩塌分為 7到10種類型),都可能對鄰近村落造成活埋慘劇,殺傷力瞬間發生。

 陳振宇說,這次小林村 9至18鄰被掩埋的過程,應可分為兩階段,先是崩塌,接著又因堰塞湖潰決危害村落;這代表崩塌的傷害力之強、之快,大過土石流,也早於土石流。

 近日發表接受國科會補助,進行崩塌模式研究的學者張康聰表示,台灣有世界數一數二的地殼抬升速率,很多地形都不穩定,加上降雨強度大及地震頻繁,國際研究團隊也建議台灣亟需建置崩塌預警模式。

 張康聰提出的整合型模式,特別納入台灣特有的降雨強度與降雨延時(降雨時數)因子,正確率比使用西方傳統模式更高,也更能符合台灣地形與氣候需求。

 但他長久旅居國外,使用的是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的氣候變遷資料,希望能與水利署或水保局的台灣地理資料進行整合運作,讓這套模式儘快進入台灣可實務運用階段。

 對此,陳振宇和國科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亮全都樂觀其成,因為模式的建置到實務運作需磨合驗證,必須加緊腳步。

 雖然行政院長劉兆玄已宣布要重新研議撤離居民的標準,但跨部會檢討會議時程似乎還未決定,既有運作資料也還沒有進入跨部會標準更新階段,要建置台灣尚無的崩塌預警模式,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陳振宇以從事土石流預警工作多年經驗呼籲,台灣應該要在總統府下設置救災總署,各種預警資訊才能整合於同一單位,提高效率、以最簡化資訊傳遞給總統,透過元首命令快速執行疏散防災、救災作業與指令。(中央社2009.08.29)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原住民立委 表示反對遷村
2009/08/14 14:45
莫拉克颱風造成土石流嚴重災情,成為這次傷亡慘重的主因,遷村的聲音再起,但是原住民立委對此多持反對意見。孔文吉就指出,遷村是最難執行、效率不彰的政策,過去未見成功的例子,他認為,原住民還是習慣山地部落的生活,最好是在原址附近找一個安全的地方進行安置。

【2009/08/14 聯合晚報】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學者:誰敢一開始 雨量就估兩千
2009/08/13 13:10
「誰敢一開始就把颱風的雨量估到兩千,拿科學理由說服我!」台灣大學副校長、大氣系講座教授陳泰然說,面對莫拉克颱風帶來破紀錄的雨量,由於沒有科學經驗為基礎,就算用電腦跑的數值模式,也不可能一開始就估算出兩千毫米的雨量。

氣象局在一開始就把雨量預測到八百、一千毫米,在陳泰然眼中,「已經算是很敢報了」,他認為台灣幅員小,受颱風豪雨成災的影響大,民眾對氣象預報的要求高,被罵報不準有其背景因素,「氣象局是要努力」;但國家投注在氣象相關研究的經費不足,也是不爭的事實。

陳泰然建議,包括氣象局、農委會水保局、經濟部水利署,以及國科會底下的颱風洪水研究中心應該共同投入經費,視各單位需求委託颱洪中心研發更好、更切合需求的預報技術,包括改進數值模式、衛星影像判讀等。目前颱風預報最大的瓶頸在於海上資料不足。

定量降雨預報是廿一世紀預報的最大考驗,目前全球的準度只約百分之廿五,而從百分之廿的準度提升到現在,就花了廿年。

陳泰然解釋,定量雨量預報牽涉的因素很複雜,包括大氣內部各種尺度的氣象、季節、地形、緯度等,「就算砸一億元也不可能在一年內突飛猛進」。

面對準度只有兩成五的預報,一般人聽起來或許會覺得喪氣,但陳泰然認為,百分之廿五的準度還是比零好,需要投入研發經費持續改善。

對於CNN稱莫拉克為「超級颱風」,有人認為預測得比氣象局還準,陳泰然不以為然。他表示,CNN說的應該是「範圍超大」的颱風,「超級」只是口語上的形容,莫拉克在颱風分類上只是中度颱風。伴隨的西南氣流範圍大是雨量驚人的主因,跟颱風是中度還是「超級」無關,因為颱風分級是依據近中心最大風速,而非雨量。

【2009/08/11 聯合報】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日專家:台灣暴雨大災害 近200年罕見
2009/08/13 13:08
前日本國土交通省河川局長竹村公太郎今天在台北表示,台灣這次水災,是近 200年來罕見的瞬間暴雨大災害,他認為台灣處理得當,若是發生在日本,傷亡人數恐遠過台灣。

曾在日本主管日本工程的竹村公太郎受經濟部水利署之邀來台訪問,近日參觀了石門水庫及中部河川整治,並遇上這次莫拉克颱風。他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直呼,這麼驚人的瞬間暴雨,應該是近 200年以來罕見的大災害,在日本史上未見。

莫拉克颱風挾帶驚人雨勢,不到 3天就下了超過台灣全年平均雨量。

竹村公太郎表示,台灣遭受的瞬間暴雨襲擊,背後原因是全球氣候變異,若拿人來比喻,「現在的氣候已不是正常人,而是一個瘋子」。

這兩天台灣社會除了忙救災,也一路追究從地方到中央政府的責任,但竹村公太郎卻相當肯定台灣的防災表現。

  他舉例,日本前兩週也有部分地區淹水,當時只下了400至500毫米,卻有20人喪生。他直言,如果這種瞬間暴雨發生在日本,傷亡人數恐會超過台灣。

竹村公太郎說,莫拉克颱風雨勢驚人,但更令人驚奇的是傷亡人數未大幅攀升,他認為這是台灣水利界人士拚命努力工作,及台灣媒體在第一線詳實報導最新災情的成果,讓民眾可由這些資訊去找出避災之道。

他表示,氣候變遷異常,大自然的力量遠超過人類,目前防洪治水工程不可能提供完全「保護」;當硬體工程無法保護民眾時,「軟體」因應是較好的對策,簡單講,就是要即早撤離危險區域民眾。

任何人都知道危險的地方不要去,也不要在危險的地方蓋房子,但竹村公太郎說,這在現實上卻是最難做到的事,政府恐怕要花更多錢提供保護,或許台灣政府可以考慮易淹水地區建築一樓不住人,一律住在二樓以上。

他說明,日本的經驗是中央政府把治水預算全撥給地方政府,另規定災害的任何傷亡或財產損失,由地方政府負責,因此地方政府會認真蒐集中央政府提供的雨量及水位情報,認真執行疏散民眾措施,或許可以提供台灣參考。

【2009/08/10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