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30 05:12:11瀏覽366|回應0|推薦2 | |
地域與文學: 大馬見聞 姚嘉為 4/17/2011 於美南作協
居住馬來西亞最難忘的經驗
分四部分談:
(ㄧ) 初至異鄉最難忘的經驗 (二) 多元民族與文化 (三) 華人的堅持與處境 傳承中華文化 華教的困境 (四) 地域與文學
(ㄧ) 初至異鄉最難忘的經驗
最常被問的問題: “你從哪裡來?” 最錯愕的時刻: 被計程車司機放鴿子 最幸福的時刻: 吃到熟悉的口味, 泫然欲泣 最強烈的感覺: 外來人的漂泊與孤獨感 決定去當義工 最珍惜的經驗: 吉隆坡國家博物館擔任導覽義工 受訓六個月 學習馬來西亞的歷史文化與文物 曾替來訪的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導覽
(二) 多元民族與文化 三大民族:馬來人(50%),華人(27%)和印度人(7%); 西馬 (馬來半島), 東馬(砂勞越,沙巴), 30多個原住民族群 馬來語是國語,回教是國教 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日本殖民400多年 語言混血:會說四五種語言, 用字,語調, 轉換自如 Manglish, 啦! 固打, 巴仙, 十個千, 幾粒鐘, 甘榜
介紹回教國度的景觀, 處處是富麗堂皇, 現代化建築的回教堂; 馬來女子服飾: 全身遮住,頭髮以頭巾包住,只露臉孔和雙手。女子十幾歲時就要決志是否以這種裝束過一生,已演變成國家服飾的象徵
齋月: 八月或九月,長達30天,回教徒每天從破曉到天黑,禁食禁慾, 水也不喝。照常上班. 餐館推出齋月特餐, 人們傍晚大吃一頓
圖片: 馬來婚禮 蠟染峇迪布
馬來西亞的印度人 19世紀英國人引進大批印度人, 採集橡膠 圖片: 印度教的黑風洞, 大寶森節 - 印度教徒以皮肉之苦求神饒恕並祈福 皮影戲- 東南亞一帶都以印度二大史詩為故事主題
東馬熱帶雨林 遍佈熱帶雨林,天然岩洞, 雨林裡熱氣蒸騰, 像巨大的三溫暖, 很容易中暑
圖片: 原住民的長屋 原住民文化 獵人頭 吹毒箭
(三) 最感動的事: 華人的堅持與處境 A. 傳承中華文化的堅持 家中說廣東,福建,客家方言,大部分人會說華語 熟悉三字經, 唐詩宋詞, 五四作家作品, 學書法 重視孝道, 慎終追遠, 清明回鄉掃墓, 保存傳統習俗 同鄉會館,閩粵風格的廟宇和書院 重視中國節慶: 春節(天天有舞獅), 清明, 端午, 中秋, 冬至 同中有異 ◦ 元宵節只是中國情人節,中秋節 才吃月餅, 猜燈謎,提燈籠 ◦ 報紙: 標題正(繁)體字,內容簡體字
峇峇娘惹族群 (又稱海峽華人) 數百年前中國移民和馬來女人生的後代,主要在檳城、麻六甲、新加坡英屬殖民地,所以又稱為「海峽華人」, 不會說華語。男士為峇峇 女士為娘惹。語言、服裝和飲食受母系馬來文化影響,但固守中國傳統習俗,節慶和婚喪喜慶。娘惹瓷器是從中國景德鎮訂製
B. 華教的困境
l 華人子弟90%上華小(華語教學); 95%上國民型中學(馬來語教學), 5%進獨立中學(自行募款,以華語教學,證書不被承認) l 大學採配額制,10%名額給華人, 華人送子弟到歐美澳紐, 台灣升大學,近年去大陸者日增,但台灣和大陸大學文憑不被承認,回國找事難 l 新加坡積極爭取資優華生,馬國人才流失嚴重
3. 已落地生根 l 僑民意識變成本土意識 “不是中國人 是馬來西亞華人”
l 由於堅持華文教育,傳承中華文化,華人被當政者認為是候鳥和過客.
(四) 地域與文學: 馬華文學的本土色彩
(1) 憂患意識: 與重大歷史事件有關 如抗日, 華人新村, 513事件, 10-27事件 (2) 南洋鄉土風情: 多元民族色彩, 對話是不同語言的混血. 橡膠園生活, 下層人們的生活 (3) 婆羅洲雨林: 小說家的靈感來源, 著名作品如李永平的婆羅洲三部曲, 張貴興《猴杯》,《群象》 (4) 原住民文化: 報導原住民文化習俗, 目前的處境
介紹馬來西亞文壇: 留台馬華作家 留學台灣, 獲台灣重要文學獎, 有的留在台灣教書,回大馬定居者,受到 台灣文學潮流影響 本地華文作家 五字輩作家: 憂患意識, 本土風情, 六字輩作家 (60年代出生者), 校園文學獎出身, 七字輩作家:沒有憂患意識 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 1978年成立 花蹤文學獎: 星洲日報1992年創立,兩年一次,15位評審為中台港美名作家學者. 頒獎場面如奧斯卡, 發掘許多新秀 華裔作家: 有不少以英文和馬來文寫作的作家
結論: (1) 華人已落地生根, 但不失華族特色 本土意識取代僑民意識, (2) 馬華文學植根於中國文學, 但有本土色彩, 不再是中國文學支流 (3) 馬華社會有更全面的社會機制與資源(華文報紙, 宗親會社, 華文小學) 馬華文學有永續的本錢和必然, 加上重視華文教育, 華文文學創作後繼有人, 新世代作家傳遞文學香火 |
|
( 在地生活|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