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02 07:31:40瀏覽1134|回應2|推薦120 | |
雪廬老人的叮嚀: 我人為何要念佛?現在學佛的習尚多知為世間謀利益,偏重在人間佛教,佛法固然離不開現實,但僅如此便非佛法圓義!不能因著迎合時潮便不講出世法;蓋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此大事即為生死大事。如將此事澈底解決之則天下自然太平矣。生死有何大處?大即指受苦,一生一死,這便是苦中最大的,無論地位財產怎樣高貴,對死之一事,即毫無辦法,人人既是怕死,便要追究其來源,因為有生才有死,就是死由生來,人但知死苦,卻疏忽了生苦。實在一生便帶來一切苦矣。 要追求生從何來?這問題不是簡單可以講清楚的,大乘起信論中,曉得本性平等不動,因一念成迷,展轉而有此身,身是苦本,越苦越迷,一念起迷,便越迷越起念,越念越迷、自多劫以來,一直迷到現在,若問迷的什麼?就是內起貪瞋癡慢疑,外緣財色名食睡,迷即由這些東西將內外皆迷住矣。假若念善,便是人天兩道,念惡則墮三途。但不問善惡,終不能跳出輪迴。要知善報盡時,縱在人天亦仍需再墮三途受苦報的。 其他宗教並非不好,但只懂世間法不能澈究本性;佛教獨得之妙,即是此「性」字,講的無欠無餘,以上說過性者平等不動,起念即動即迷,即入輪迴矣。假若不起念頭,即能成佛跳出輪迴。試問諸位誰能不起念頭?能一天不起念頭嗎?或一時一分或一秒間不起念頭嗎?況念頭有三細六粗,沒說細念連粗念我們尚且不覺,所以是迷。縱然了覺自己起妄念。要去斷他大非易事,那麼怎麼辦呢? 斷念不易,所以叫諸位念阿彌陀佛,因為不能斷,所以不叫斷而叫念,這念不是念貪瞋癡,也不是念財色名食睡,而是念阿彌陀佛。因為除了念六字,以外均係污穢念頭,一概把他排去!此六字稱為萬德洪名,包括著三藏十二部的妙義,念念則具萬德。念佛為的是剋期求證,所以要萬緣放下,如心亂不能放下,則僅得福報種善而已。 不叫斷,只叫念的意思是把佛號來代替雜念;但如雜念不能去時則如何?當用心想清楚,口念清楚,耳聽清楚,三輪一體,週而復始,自然可以打掉雜念。雜念去時,不要放鬆,要追頂念去,則為淨念相繼,甚好境界也。就這樣,則內心之貪瞋癡等被六字洪名壓住了,外面之財色名等,亦被六字擋斷了。此時與三途人天等均不相應,既與六道不相應,即已跳出六道而超凡入聖矣。是成了羅漢嗎?辟支佛、菩薩嗎?不是,比羅漢、辟支佛、菩薩等都高,這就是佛的境界。一念十法界,念地獄畜生即是地獄畜生,念佛當然即是佛。萬緣放下,淨念相繼的時候,心即是阿彌陀佛,心即作佛,自己還不是阿彌陀佛嗎?此一段尚是自力,更要知阿彌陀佛的法身,充滿虛空;我們的心量也充滿虛空,但能念佛,便能感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況且彼佛曾發四十八願,其中的十八、十九、二十等願,大意就是:十方眾生聞我名字,至心發願繫念我名,乃至十念以壽終時即現其人之前接引往生,此是他力。 自力易解,他力難明。且說一喻:眾生心如地上的江河,彌陀如天上的明月。江河若起波浪,天上的月雖來照,也印不清楚,這波浪如眾生心起妄念,向外攀緣。佛雖慈悲,你自不求感,也無法來應矣。假如水不起波,天上的月自然印入水裡,這就是說心不外馳,一意念佛,如水澄清,佛自來應。更不可疑多人念佛,佛何能遍知。也有一喻,佛智如大海,盡虛空的森羅萬象,無不印在海內,這名海印三眛。 放下萬緣,提起一句彌陀,一直念下去!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