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7 14:26:05瀏覽564|回應1|推薦2 | |
上圖說:陳誠開始思考要如何讓紫斑蝶與人民生活連結,儘管現在自己的民宿生意不錯,但他卻更希望讓社區能動起來,將生態保育和部落生計結合在一起。災後為了整理民宿、重新迎賓,還讓他割破了手。 在這一趟的行程裡,我們拜訪了三位生態保育及藝文創作的社區工作者。首先是多年來推動著紫斑蝶生態復育工作的陳誠,他所經營的得恩谷民宿,座落在溪谷旁視野遼闊的台地上。從茂林國小教務主任退休的他說,投入生態是因為台灣蝴蝶保育協會詹家龍的關係,而在茂林紫斑蝶躍上國際舞台之後,陳誠也開始思考要如何讓紫斑蝶與人民的生活連結起來,他說沒有居民參與的保育工作實在難以扎根。儘管現在經營的民宿生意不錯,但他卻更希望讓社區能動起來,將生態保育和部落生計結合在一起。再造民宿石板屋、複製萬山岩雕及生產黑米拌手禮是災後的幾項嘗試構想,也需整合部落內外更多的資源,如果您的旅遊安排不只是走馬看花、品嚐特產的話,也許利用投宿在此的閒聊夜晚,也能為災後部落的未來,貢獻一份重建的心力。 其次是返回部落刻畫原鄉的創意藝術家烏巴克,他所經營的烏巴克創意工坊,在災後嚴重受創。原本已整理好的民宿因部分地基沖蝕,讓屋角懸空、險象環生。而家計所仰賴賣給遊客手工藝品的微薄收入,在災後就沒有生意上門,使得三個在外求學小孩的生活負擔,讓烏巴克幾乎要結束工作室,但當初放棄台電安穩收入、堅持返回原鄉藝術創作的他,面對災後所產生的文化與經濟衝突,還是選擇持續實踐社區文創的初衷,甚至樂觀地說:「水是上山的,空氣也不用錢。」身為茂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烏巴克表示,社區很積極爭取「觀光休閒特色部落」發展計畫,不過這次獲得補助的卻都是北部沒有災情的地方,所以留下0911-338-983的聯絡方式,希望關心原住民文化的朋友們,災後可以親自來部落感受一下,也共同分享如何在重建中培養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的想法。 最後是榮獲原民會優等評鑑的萬山部落駐村工藝家黃亦青。四年前回鄉的他,以茂林三寶「多納石板工藝、茂林紫蝶生態、萬山古岩雕文化」的定位,讓社區發展的生命力在山林資源及祖靈智慧中深耕延伸。母語姓名取為萬斗籠之子-馬樂的黃亦青,將原本閒置不用的教室空間,整修成古萬山石板屋聚落模型、萬山岩雕拓印及環景影像的展示館,同時也在戶外打造下潛式石板屋及板岩疊砌景觀生態池,成績深獲族人肯定,但也引起體制裡不必要的緊張。問及當初為何回鄉發展,黃亦青說,過去在外鄉一提到萬山村,竟然默默無聞,讓他非常不服氣,尤其是紫蝶保育的成功,竟然少有族人因此賺錢,於是他決定回鄉找回原住民自己的知識產業,並創造生態環境的附加價值。下次有機會來訪茂林,不妨來萬山村的板岩工藝教育中心,包準你的眼界大開。 災後在各界援助下,許多重災社區已漸邁出重建步伐,但也有更多像茂林鄉一樣的災區,後續的社區重建亟待更多產業發展上的協助。此次所拜訪的三位原住民伙伴雖然處境不一,但他們致力於結合生態保育、藝文創造和部落生計的行動卻是一致的,如果你也認同他們對家園重建的理想,請務必伸出你的一臂之力,找個時間進到部落參訪他們的努力與成果。 檢視較大的地圖 A:茂林村,B:萬山村,C:多納村。 下圖一說:烏巴克創意工坊所仰賴賣給遊客手工藝品的微薄收入,在災後就沒有生意上門,三個在外求學小孩的生活負擔,讓他幾乎結束工作室,不過最後他仍樂觀地說:『水是上山的,空氣也不用錢,小孩要用錢,也可出外打零工。』 下圖二說:花博徵選黃亦青刻有萬山古岩雕圖騰的獻香台為大會的扮手禮,這就是找回原住民自己的知識產業,讓社區產業在祖靈智慧中深耕延伸。 |
|
( 在地生活|高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