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02 23:01:18瀏覽951|回應0|推薦1 | |
上圖說:讓竹仔鼓跳舞的南鄒族姑娘-張琪,嫁到大田村社區之後,積極成為社區成長的動力。 也許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在災後各地一片愁雲慘霧的氣氛裡,曾有一篇振奮人心、名為「自救不求人-甲仙大田社區發展協會」(http://www.dfun.com.tw/?p=17587)的報導,文章傳神地描繪出,除了陷入絕望之外,災區的另一股意志及希望。災變經過116天之後,我們透過專訪該協會的總幹事-張琪,希望能讓大家更瞭解,這個社區是當初是如何自救不求人的!而目前又如何著手進行重建的事項? 問:大田社區當時的災情如何?而目前的重建又進行的如何? 張:大田社區是甲仙鄉七個村中人口數最多的村落,我們有2080位居民,88水災那時的災情還真得算蠻嚴重的,只不過因為村落兩端的連外道路都中斷,而形成一個無法進入的孤島,所以這邊的受災資訊外界都不知道。社區裡總共有60家受災戶的房屋受損,同時有一名村民被大水沖走慘遭滅頂,除了斷水斷電斷話之外,還有農作物受創及農田流失,而當時也因安全情況不明,撤村到鄰近寶隆社區的廟宇好幾次,讓大家的精神與心理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災後半個月有國軍進駐,協助災民整理家園,大田村大多數的村民仍不願意放棄家園,雖然家園算是初步的清理完成,但重建之路是遙遠的,最嚴重的是農田水利設施毀損,農田要復耕更是困難重重,村民的經濟來源一夕間化為烏有,所以當政府有災害重建擴大就業政策時,村民在絕望中又重新燃起希望,在經濟的來源沒有壓力之下,更容易凝聚村民的向心力,大家工作閒瑕之餘,都會一起來整理家園,大田村的景也逐漸恢復往日的風貎。 張:在外界尚不知小林滅村的消息時,我們社區內由於有人外出找尋親人,就看見小林村慘遭土石滅頂的景象了,加上社區內已有十來戶人家有土石流的問題,所以消息一傳回來就使我們有警覺心。而正好因為我家也被土石掩埋、必須撤離,所以就聯合附近住家搬到社區活動中心,同時也順便在那裡成立救災中心,開始清查社區內其他村民受災的情況,等到往玉井的道路搶通後,開始有大量外界救援物資運入,大田老人活動中心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指揮調度、統籌配送及志工集散中心。我認為大田社區能夠順利完成這些事情,主要是來自我們平時就大量培訓的志工人員,鼓勵志工積極參與社區內所有的活動,如社區內有老人日托、小孩課後輔導、社區綠美化、竹仔鼓表演等活動,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每三個月會舉辦志工餐敍,一方面是協助活動的推展,另一方面則是連繫社區成員的感情,凝聚共識。所以當災害發生時,不用再多說,所有志工全都不分你我,大家有錢出錢,沒錢出力,共同為自己的家園盡心盡力,看到這一幕我都忍不住感動落淚。 張:大田社區目前主要的重建議題在家園與心靈兩方面,雖然住家大致上已經清理完畢,但土石流的問題卻遲遲沒有解決,部分地區被劃入黃色警戒區,所以我們已經具函聯名陳情,請相關單位前來勘查並召開說明會,而目前農委會水保局也已正式回應,近期之內將召開居民座談會,聽聽災民的聲音。此外,由於小林滅村事件對社區居民的心靈影響甚大,一有雷擊雨落等半點風吹草動,大家都就會心驚膽跳,像上次災後來的芭瑪颱風,大家擔心之餘又再撤村一次,所以未來心靈重建更會是我們社區發展的重點。初步的想法是將能夠安撫人心的表演策劃,結合社區特殊的竹仔鼓,讓社區居民能夠抒發情緒,再者我們會持續請一些學者來輔導志工,學習如何去關懷別人,在關懷別人的同時也讓志工更樂觀更成長,進而把這積極樂觀感染到這個社區。 |
|
( 在地生活|高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