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2/03 00:08:38瀏覽6593|回應41|推薦183 | |
◎《莊子。外篇。秋水》補註&語譯: ~民國107年〈2018〉12.03: 〈編按〉: 一、附註或引西晉。向秀、郭象《莊子注》參考。 〈以下簡稱「向、郭《莊子注》」〉 二、酌加[附註]聊供參。如有未詳之處,祈諒。 三、註解部分引錄《莊子集解》、《莊子集釋》、《莊子通義》、《莊子譯解》、《教育部異體字字典》、《說文解字》、《成語詞典》、《漢語詞典》、《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等。 四、全文白話概依《莊子譯注》簡體版為主。 尾段〈第十三段〉附仿情境化改譯文聊供併參~如有不暢順,尚祈斧正。〈試譯文參雜個人想像延伸,僅供參考。〉 五、《莊子。秋水》全文約略區分為十三段~ 全文長,多詰屈詞句。茲取兼具寓言與精簡之菁華段。 包括[本文二]前段、[本文九]一段、[本文十二]一段及[本文十三]一段,便於參閱。 其餘各段不列,請自行參考《莊子譯注》簡體版譯解。 http://www.huzheng.org/bookstore/ZhuangZi.pdf 《莊子集解》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②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③也;曲士④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今爾出於崖涘⑤,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⑥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 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 ①夏蟲不可以語於冰:省作「夏蟲不可語冰」。 ~謂夏天育成之蟲入秋生命即結束,不能與其談論冬季冰雪之事。借喻小人之見識淺陋,無法與其溝通交流。 前句「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譬喻類似前者,意指井底之蛙所處狹隘拘限,不能與其談論井外廣大穹蒼。按井蛙,一作井鼃,蛙字古通鼃。 ~引元。吳澂《送何太虛北游序》:「醯甕之雞,坎井之蛙,蓋不知甕外之天,井外之海為何如?」 ②拘於虛: ~虛有多義,此處作墟解;土井也。拘於虛,為土井所拘限也。 ③篤於時: ~時有多義,此處作時令或時節解;四季也。篤有多義,此處亦作拘限解。 篤於時,為時令所拘限也。此處時令,指某些夏蟲的生命周期不過兩季。 ④曲士: ~曲士,鄉曲之士,指空有一曲之見,卻是識見偏狹孤陋寡聞者。 ⑤崖涘: ~崖,陡峭的山邊或海岸之懸壁。涘,音ㄙˋ;水邊、岸邊。崖涘,譬喻侷限境界、場所或事物之邊際。 引《詩經。王風。葛藟》:「緜緜葛藟,在河之涘。終遠兄弟,謂他人母。謂他人母,亦莫我有。」 ⑥尾閭: ~人體部位名,於中醫學曰骶端,是尻骨末節,簡稱尾骨。亦稱骶、尾骶、撅骨。 ~閭,音ㄌㄩˊ;此處指海水所匯集歸聚之處。 引《文選。郭璞。江賦》:「磴之以瀿瀷,渫之以尾閭。標之以翠蘙,泛之以遊菰。」 海神說:“井裡的蛙不可以和它講大海,因其被所居土井局限也;夏天的蟲類不可以同它講冰,因其被季節所困也;見識偏狹孤陋寡聞的人,不可以同他講說大道,因其為所受教育束縛也。 現在你走出河流兩岸,看見無邊的大海,則知道自己的鄙陋,就可以同你講說大道理了。 天下的水,沒有比海再大的了,千萬條河都流歸於它,沒有休止之時,而不盈滿;從尾閭往出宣洩,沒有停止之時,而不空虛;不因春秋季節流入水量多少不同而變化,陸上的旱澇大海沒有感覺。 大海超過江河的水量,沒有辦法估量、計算。而我未曾以之為多,因為我從天地那裡具足了形體,從陰陽那裡秉受了生氣,我在天地之間,如同小石塊小樹木在大山之中,正有自以為少的想法,又哪裡會自以為多呢?....」 逃出坎井重現天日之萌娃〈網路分享〉 = = = = = = ①「心寬天地寬」~謙遜+多學多聞,見識乃廣。 ②引 Matthew 05::15〈馬太福音~05:15〉: Neither do people light a lamp and put it under a bowl. 「人們點燈,不放在斗底下; = = = = = = = = = = = = 孔子遊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絃歌不惙。 子路入見,曰:「何夫子之娛也?」 孔子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 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②;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③,時勢適然。 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由處矣④!吾命有所制矣。」 無幾何,將甲者進,辭曰:「以為陽虎也,故圍之;今非也,請辭而退。」 ①陽虎之心: 或作「陽虎之亂」。 ~引《維基百科》:一名陽貨,春秋魯國人,孟孫氏的族人,季孫氏的家宰,一度「陪臣執國命」,控制三桓,掌握魯的實權,囚禁主公季桓子三年,最後造反失敗,逃奔晉國。 又據《維基》:孔子與陽虎長相神似,但是孔子不齒陽虎專橫跋扈的作為。陽虎曾興兵攻打匡邑〈今河南省長垣縣張寨鄉孔莊村〉,匡人恨之。當時周遊列國至匡邑的孔子曾被誤認為陽虎,一度身陷險境。後來,陽虎想召孔子仕官,孔子拒絕。 ~典出《韓非子。難四第三十九》: 「群臣皆有陽虎之心,而君上不知,是微而巧也。陽虎貪,知於天下,以欲攻上,是疏而拙也。」 按:陽虎是長得像孔子的反派山寨版,卻比孔子擅長權謀機詐之術,孔子不齒與之為伍。 參閱《春秋第一大反派陽虎:在魯國是「亂世之奸雄」,在晉國是「治世之能臣」》: https://kknews.cc/history/zxgnl63.html ②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 ~窮人,此處作時運困窮不通達之百姓解。非知得,指並非百姓〈安居樂業〉都是才智過人者。 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引喻政治清明時代,百姓不分智愚都能安居樂業。 ③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 ~通人,此處作時運通達不蔽塞之百姓解。非知失,指並非百姓〈時運不濟〉都是才智低賤者。 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引喻政治混濁時代,百姓不分智愚都是落魄失志。 ④由處矣: ~由,指仲由,字子路,或稱季路,孔門十哲之一。處有多義,此處作安然處之解。 孔子師徒游經匡邑,衛國軍人把他們層層包圍起來,孔子和弟子們唱詩奏樂之聲並未因此而停下。 子路進來見孔子說。“為什麼先生還這樣快樂呢?" 孔子說:“來吧,我講給你!我忌諱困窮很久了,而擺脫不掉,這是命該如此啊!我渴求通達很久了,而不能得到,這是時運不佳啊! 處在堯舜時代,天下沒有困窮之人,不是因為他們有智慧;處在維紂時代,天下沒有通達之人,不是因力他們沒有智慧,一切都是時運造成的呀。 那些在水底通行不躲避蚊龍的人,是漁夫的勇敢。在陸上行走不躲避犀牛老虎的人,是獵人的勇敢。閃光的刀劍橫在面前,把死看得如生一樣平常,是烈士的勇敢。 知道困窮是由於命運,知道通達是由於時機,遭逢大危難而不畏懼的,這是聖人的勇敢。仲由,你安心吧!我的命運是由老天安排定的。" 沒過多久,統領甲士的長官進來道歉說:“以為你們是陽虎一夥,所以把你們包圍起來,現在知道不是,請讓我表示致歉而退兵。" ①引韓辦小編王律涵:「人正不怕影子斜。」 ②引《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 = = = = = = = = = = =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 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 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 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 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②不食,非醴泉②不飲。 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①鵷鶵腐鼠:或作「鴟嚇鵷鶵」。 ~鵷鶵,古傳說神鳥;一說即鸞鳳之屬。腐鼠,引申以利嘴叨住腐壞鼠肉的鸱鷹。 鵷鶵腐鼠,乃莊子以鵷鶵自喻為高尚潔身之名士,以叨住腐壞鼠肉的鸱鷹〈貓頭鷹〉,暗諷惠子之醉心權力祿位又愛猜忌君子。 [補充] 古代鳳凰家族神鳥の分類: 引《小學紺珠》:「五鳳,赤者鳳,青者鸞,黃者鵷雛,紫者鸑鷟,白者鵠。」 又《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黃鳳謂之焉,白鳳謂之肅,紫鳳謂之鷟。」 ⑴鳳凰(赤色)。 鵷鶵〈金黃鳳凰〉〈網路分享〉
②練實,醴泉: ~練,潔白之熟絹。練實,竹子之果實。引成玄英疏:「練實,竹實也。」其果以色白,故名。 醴,醴泉,謂甘美之泉水。甜酒。引《玉篇。酉部》:「醴,甜酒也。」 惠施做梁國的相,莊子前去拜訪他。 有人對惠施說:“莊子前來,打算取代你的相位。" 於是惠施十分驚恐,派人在都城內搜索莊子,搜了三天三夜。 莊子前去見惠施說:“南方有一種鳥,名叫鵷鶵,你知道嗎?這種鳥從南海出發,飛往北海;不是梧桐樹不肯停息,不是竹實不食,不是甘美的泉水不飲。 在這時,貓頭鷹得到一隻腐爛的老鼠,見鵷鶵飛過,仰頭看著發出一聲威嚇:`嚇'! 今天,你也想用你得到的相位來嚇我嗎?" ①天下,是庶民百姓的天下,不是一黨一私的天下~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自然沒有權位得失心。 ②引《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 = = = = = = = = = = =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儵魚②出遊從容,是魚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①濠梁之辯:或作「魚樂之辯」。 ~濠梁,濠水上之橋樑。濠梁之辯,類似名家「白馬非馬」之詭辯。 此辯以莊子和惠施於濠梁上論辯白鰷魚悠哉游水樂趣為題之逸事。 ~以現代觀點言,引申迂儒自以為是固執己見,或從政者自我感覺良好。 ②儵魚: ~儵魚,亦作鰷魚。引《中文百科在線》:「鰷魚,體長約15釐米左右,頭尖,略呈三角形。口端位,口裂向上傾斜,眼位於頭的前部。鰓耙15~18。」 鰷魚嘆曰:「偶在河川悠游比較快樂。」〈網路分享〉
龍王鯛曰:「偶是稀有保育類,請網開一面。」〈網路分享〉
參考文末[附錄:什麼是「鰷魚效應」?]~與「濠梁之辯」本文無關,指一種群體崇信跟隨〈正面〉或意識盲從〈負面〉現象。 莊子與惠施在濠水橋上遊玩。 莊子說:“白鱔魚悠閒自在的游水,這是魚兒的快樂呀。" 惠施說:“你不是魚,怎麼能知道魚之樂趣?"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魚的樂趣?" 惠施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你本不是魚,你的不知魚之樂趣,完全可以肯定。" 莊子說:“請循著我們爭論的起點說起。你所說`你怎能知道魚的樂趣'這句話;就是已經知道我之所知而向我發問的。 既然你能知我,我為什麼不能知魚呢?我是在濠水橋上知道魚之樂趣的呀!" 某日莊子與惠施哥兒倆,起興在濠水上的一座橋上遊逛。 莊子望著魚兒感喟:「一群白鰷魚如此悠閒自在的游水,這真是魚兒的快樂呀!」 惠施駁論:「您不是魚,又怎能知道魚兒悠哉游水之樂趣呢?」 莊子答辯:「您不是我,又怎能知道我不知道魚兒悠哉游水之樂趣呢?」 惠施回應:「我不是您,本來就不知道您是否知道魚兒悠哉游水之樂趣; 而您也不是魚,因此您應該不知道魚兒悠哉游水之樂趣,這一論點應該可以完全肯定哦。」 莊子結辯:「那就請您回溯到我們爭辯的起點來說吧。 您所謂『您〈指莊子〉怎能知道魚兒悠哉游水之樂趣呢?』這句話,不啻是代表您應該已經認知我可能知道魚兒悠哉游水之樂趣,才會向我發問呀。 而我正是在濠水的橋上,感知到魚兒悠哉游水之樂趣唷!」 「以力服人,不如以辯服人。 = = = = = = = = = = = = http://53973000.blogspot.com/2015/01/blog-post_10.html 德國生物學家霍斯特發現的一個現象,有一種魚叫鰷魚,其個體弱小、很難抵禦天敵的侵襲,生存環境十分的不利。 於是這種魚常常群居,且以群體中的強健者為首領,首領到哪裡,牠們就跟到哪裡,而鰷魚就用這種團隊操作的模式,來延續其生命。 科學家將這領頭的鰷魚,將其腦後的控制神經予以破壞,再將其放回群體中,這條魚的行為開始不受控制,因而出現行動紊亂等現象。 但其他的魚仍盲目的跟隨,以致造成其群體開始找不到食物、被天敵攻擊、甚至減絕的結果,這就是鰷魚效應。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