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呂大姐,台商為何要去大陸?
2007/12/10 11:22:07瀏覽1221|回應0|推薦10
  看完呂副說的話,把台灣經濟環境差怪台商出走,就明白為什麼民進黨搞不好台灣經濟了。引用一段呂副說的話:「民進黨最反對大家去大陸的,就是這些人跑去大陸,將工廠關起來,拚大陸的金融,導致我們失業,冤有頭債有主,搞清楚啊!
  我想反問呂副,如果台商在台灣能生存得好,那又何必去大陸?
  原本對台灣最有利的經濟模式,是台商到大陸賺錢回來養台灣;而政府則負責使兩岸政局安定,保護台商在大陸的權益。但實際上,民進黨(或說阿扁一人)為了炒作種族敵對意識,不斷的把對岸妖魔化,把所有到大陸投資的台商都戴上紅帽子,限制資金的進去流向,阻斷自由貿易。而台商窮則變,設法經由第三地,或是在大陸虛設人頭公司,仍是把錢轉出去。而賺到的錢,又不敢拿回台灣來給政府查核。只好一直肥對岸的荷包。這些閉門造車的政策,才是賣台的最大元兇。那麼,不怪民進黨和阿扁,要怪誰?
  台灣已經不再適合勞力和代工密集產業了,不但國外的客戶來台下單的量大不如前,連國內自己廠商也都把代工單下到大陸。為什麼?因為貨運成本和人力都比在台灣低。台灣勞動人口責質比大陸高,但人力成本也比大陸高很多,相對而言在大陸設廠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而高雄港的貨運吞吐量,早就輸給上海等對岸大港。再加上大陸又對原物料的進出口做諸多限制,台灣的製造、代工,幾乎無利可圖。為什麼一度是台灣重要產業的筆記型電腦代工,會全面搬到大陸?如果民進黨政府還是不懂反省,只知道給台商戴紅帽子,請好好預習一下「害台灣」三個字怎麼寫,很快就可以貼在你們頭上。
  但事實上,去大陸那麼好?大家都要去?錯!去大陸經商風險很高,對岸是一個強權國家,一些正常的商業手段在那邊沒什麼效果,處處都有一些對岸的政治干預;而且,對岸員工的工作心態也很可議。雖然不能說全部如此,但整體而言,對企業的忠誠度不高,一但有了成績,為了錢可以說走就走。最嚴重的,是對岸整體道德感的低落!他們對盜版和竊取別人工作成果的手法,並沒有太多顧慮。有些員工甚至可以在取得工司的原始程式和開發成果後,馬上出來自己開家公司和老東家打對台。而少了研發成本,更可以把成本壓低!最後老東家無法承受競價的風險,只好退出。有空去看看相關資料,就能知道有多少台商在大陸鎩羽而歸。
  風險這麼高,為什麼台灣仍趨之若鶩?請讀我的唇...「錢!錢!錢!
  做生意就是要賺錢!這是廢話,也是真理。在台灣做生意,擺明了賺不到錢!到對岸去,至少還有一線生機。就這麼簡單的道理,民進黨諸君懂不懂?

  以上講了那麼多,好像台灣完蛋了,錢都註定要被大陸賺走。錯!我只有說勞力密集的製造和代工產業,並沒有說台灣所有產業。
  台灣的活路在於再一次的產業轉型,轉向智力密集的設計研發產業。台灣在這方面仍保有優勢,而且有相當的門檻,並不是對岸想追就能追上的。如果我們把我們勞工素質再提升,從傳統的代工、製造,全面往研發邁進,建立研發設計在台灣,生產製造在大陸的模式,並允許相關資金進出。那台商沒有道理把根都移到大陸,因為設計研發,才是企業的命脈!這部份,台商無論如何都不願意交到危險的對岸手中。
  進一步的,根留台灣的企業會讓資金回流,養活總公司部門,同時以資金調度較靈活台灣為中心,發展東南亞的經濟中心。這才是台灣的活路,不但看得到,而且路線十分明確了!但民進黨在這件事上,做過任何一丁點貢獻?

  民進黨不但沒有看到任何貢獻,擋了兩岸交流也就算了,至少還能飾言是為了保台!但用了杜正勝這種弄臣當教育部長,那真是千古大罪。試問,研發和設計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人材。再請問,杜正勝為台灣人材的培育做了什麼?
  沒有人材,就沒有設計和研發的人力。這個空窗期,甚至可以長達數十年。幾十年的落差,烏龜都能跑贏兔子,更不要說正在全力衝刺的中國大陸!

  此文主要針對呂副談話而來,我很希望藍綠雙方候選人都能參考。好的政策,拿香跟拜並不可恥,可恥的是連拿香跟拜的勇氣都沒有,只為一時意氣之爭,白白放過這些有益民生百姓的政策。而在呂副談話的最後,還是脫不出民進黨拿大錢做蠢事的習慣,以為砸錢下去就能弄好。殊不知,正確的政策比錢更重要。我們國家已經被弄成舉債在搞公共建議了,還有多少錢可以砸?這些債,都是要我們子子孫孫來還的,政府並不是印鈔機啊!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exLee&aid=144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