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
2020/04/03 09:15:46瀏覽1050|回應0|推薦0

 

 

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

 

 

 

 

點根菸:路逢劍客須呈劍(許悔之)|蘋果新聞網|蘋果日報

 

 

 

許悔之/詩人、藝術家、有鹿文化社長 

 

「路逢劍客須呈劍」,對一個網路時代興起前就開始寫作的人如我,筆,就宛若是寫作者的劍,透過文字而出的書寫必須藉著筆紙完成。我面對鍵盤打字的速度很慢,因此備受干擾,所以大部分寫作的時間裡,還是習慣用筆書寫。

 

我這半生,送我最多次筆的人,是林文月老師。以前她每次從國外回來,大概都會送我一支筆,那彷彿是一種不必言語的叮嚀:悔之,用筆好好寫字。

 

「解劍贈壯士」,每次收到林老師送我的筆,都慨然有壯闊之情;筆,也不再是筆,是一種心意的銘記和付囑。

 

筆,其形雖小,但其勢其力不可限量,「來何洶湧須揮劍,去尚纏緜可付簫」,少年時記住了龔自珍這兩行詩句,愛之不忘,收到贈筆時,總會想起用筆書寫,文字可以洶湧,也可以纏綿。

 

 

林文月老師送我諸多支筆,有一次,我取了其中一支,送給有鹿的夥伴施彥如,她也是一位「讀中文系的人」。前年她非常充滿情感投注心力編輯林老師的《文字的魅力:從六朝開始散步》,有一天,我慎重的取出一支林老師送我的筆,送給彥如,知道彥如會曉得我的感動和敬意。

 

我隨身的後背包,總是攜帶了各式各樣的筆,多是朋友所贈,每次選用一支筆來寫字,都起動了緣會的記憶和感激。

 

最近收到朋友L送的一支鋼筆,看到這支美麗的鋼筆上面,鎸刻了我以前的狗兒之名「尼歐」,知道L應該是讀過我寫尼歐的文章;尼歐的名字在一隻鋼筆上被銘記,也在我的心裡被銘記,像葉慈的《1916年復活節》那首詩裡,被鄭重銘記的那些人名……。

 

有一天,在有鹿文化辦公室把看三支筆。這支鎸有尼歐之名的鋼筆,一支袖珍鋼筆,和一支日本「溫恭堂」所製「一掃千軍」長鋒羊毫筆。

 

臺靜農先生晚年喜用「一掃千軍」寫字,林文月老師以前若去日本時,常常買了帶回台北要送給臺先生,但臺先生總是以做為老師的身分堅持要付錢。這支「一掃千軍」懸在筆架,多年前,畫家于彭到有鹿文化辦公室曾用之而作畫,我則甚少用之,因為寶愛之故。

 

袖珍鋼筆則是大兒子含光用他第一筆寫歌的版稅收入買來送我,上面以法文刻字「送給父親」。

那一個下午,我忍不住花了很長的時間,一一把看朋友們送我的各式各樣的筆。「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唐代的臨濟義玄禪師如是道,禪師原來是說證悟之境如人飲水而冷暖自知。

 

半生的大部分時間以筆書寫,愛筆、敬筆,知道長輩、朋友以筆鼓舞、勉勵我的心意,所以有時候我也會送筆給人。有一次,看到「鴉埠咖啡」的Tina在臉書說恭抄心經且反聞自性的心情,我就敬送了小字抄經會好用的筆給她,正因為人生路上、因緣之中,我們都是贈劍之人也是受劍之人。

 

 

 

****************************************************************************************************************************************************************************************

 

 

塵緣與八月桂花香:

 

好一個『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9dfb99f0&aid=13234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