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俄國人的性格特徵及文化
2018/11/01 19:57:41瀏覽1087|回應0|推薦0

 

俄國人的性格特徵及文化

 

 

 

作者:史本│2014-05-30 21:31:39│贊助:46│人氣:21421



 俄羅斯人的性格,孕育於俄羅斯這方水土。形容俄國的自然,可以概括為一個字。俄羅斯是全球領土最大的國家,它擁有鬱鬱蔥蔥的大森林,遼闊無垠的大平原和呼嘯瀰漫的大風雪與此相互映襯的是俄羅斯人高大魁偉的身軀、粗獷頑強的氣魄和豪爽豁達的脾氣。


  如果僅以上面的簡單概括來勾勒俄羅斯人的性格,那隻是一個輪廓還應該深入地對輪廓進行刻畫,才能表現俄羅斯人性格的細部俄羅斯橫跨歐亞兩洲,它匯集著東西方許多民族相似、相近甚至大相徑庭的文化習俗。所以,俄羅新人喜歡引用19世紀俄國詩人尤特列夫的話自我剖析,用理性不能理解俄羅斯,用一般標準無法去衡量它,因為在它那裡存在的是特殊的東西。詩人泛指的特殊的東西,大概有著歷史、民族和宗教的內涵。這些因素經過千百年的碰撞、融合、交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俄羅斯人的性格。
  

 

 

 

俄羅斯人的勇敢

 

  冬季,在俄國小居民小區周圍的林間小路上,經常看到推著嬰兒車散步的年輕婦女。儘管是零下二三十度的嚴寒,母親們也讓嬰兒裸露出嬌嫩的小臉,呼吸清新凜冽的空氣,讓孩子從小適應寒冷的氣候。對大一點的孩子,則鼓勵他們去做戶外活動,通過體育鍛煉,培養勇敢性格。

 

  去年12月份的一場大雪之後,在海參崴市體育用品商店門外,為孩子購買雪橇的人們排起了長龍。海參崴是建在山嶺坡地上的海濱城市。雪後,自然形成許多坡度很陡的滑雪甬道。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們趴在雪橇上,沿著陡坡飛速滑行,盡情地在雪海裡搏擊打鬥。而四周卻沒有大人陪伴呵護。

 

  在大街上,常能看見剛會走路的孩子,連跑帶顛地跟在大步流星的母親身後。即使孩子摔倒了,大人也不去扶助,而是看著孩子自己在哪兒摔倒從哪兒爬起來。這種世代相傳的習俗,使孩子從小就能適應快捷的人生步伐,所以,俄羅斯人普遍走路如風,又快又穩。

 

  俄羅斯人從小培養孩子的勇敢性格,這種民族習慣有著久遠的歷史淵源。彼得大帝、蘇沃洛夫、庫圖佐夫和朱可夫等是俄國歷史上叱吒風雲的英雄。在二戰中,震驚世界的莫斯科保衛戰和成為二戰轉折點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生動地體現了俄羅斯人不屈不撓、勇敢頑強的民族性格。他們非常注重用英雄的形象和業績,去培養後代的勇敢性格。俄羅斯人崇尚英雄,城市廣場、花園、街道、影劇院、博物館、體育場等,均以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的名字命名。在英雄的家鄉和戰鬥過的地方,可以看到他們那栩栩如生的雕像。

  在俄國,謳歌英雄人物的文學藝術作品浩如煙海。許多反映二戰的影片,超越信仰和思想界限,榮獲過戛納電影節的諸多獎項。例如,
在我國電視台多次播放的蘇聯影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曾使我們億萬觀眾為之動容。俄國人還注重通過節日,弘揚勇敢善戰的民族性格。每年59日衛國戰爭勝利日,是俄羅斯人最神聖而隆重的節日。這一天,白髮蒼蒼的老軍人們煥發青春活力,胸前佩戴著為祖國出生入死建立功勳的軍功章,充滿著自豪感,走上街頭,參加老戰士協會舉辦的遊行和紀念活動。為繼承優良傳統、牢記先輩們的功績,俄羅斯人在舉行婚禮時,都不忘到無名烈士墓前獻上一束鮮花。

 

   俄羅斯人的勇敢性格還可以從他們的宇航員、飛行員身上充分錶現出來。在歷屆國際航空博覽會上,俄國飛行員駕機表演的一系列超低空高難動作和特技飛行,著實讓觀眾兩手捏汗,目瞪口呆。

 

        俄羅斯著名哲學家別爾杰耶夫說:俄羅斯民族始終有能力表現出很強的男子漢氣魄他們的身上有勇士的氣質

 

 

 

個性幽默

       性格幽默的俄國人塑造出舉世聞名的藝術典型;會講各種各樣的笑話故事;幽默樂觀之中洋溢的一種浪漫情調……幽默詼諧是俄羅斯人的一大性格特徵,也是俄國文化和歷史沉澱的結果。文學巨匠果戈理與契訶夫,分別塑造過一個由紈絝子弟偽裝的欽差大臣和一個趨炎附勢、迎上壓下的變色龍警官。這兩個活靈活現的藝術形象,至今。仍栩栩如生地閃動在人們的眼前。  在俄羅斯,也有單口相聲這一藝術形式。其中自相矛盾、冷嘲熱諷的各種笑料,令人捧腹大笑。而以大灰狼和小白兔為主角的動畫片《等著瞧》,其滑稽幽默,可以與美國的《唐老鴨與米老鼠》相媲美。  在諸多的幽默藝術形式之中,獨具特色的幽默刊物《鱷魚》雜誌 ​​,在俄羅斯擁有最廣大的讀者,是最熱門的暢銷讀物。它以圖文並茂,短小潑辣,無情嘲諷,善意取笑等特色,贏得了讀者的喜愛。在其潛移默化的陶冶影響之下,連普通的俄國人也都能隨口講幾則幽默笑話。 

 

    以下這則笑話,淋漓盡致地反映出俄羅斯人針砭時弊,不落俗套的幽默性格。

 

    兩個喝多了啤酒的男子在街頭拐角隨地小便,被治安管理員發現了,要帶他倆去局裡付罰款。倆人在放鬆過程中已停不下來了。於是,其中一個人問治安管理員:請問您叫什麼名字?”“安德烈”“得交多少罰款?”“每人100盧布那個男士掏出300盧布說:安德烈,你也撒一泡吧,我請客!

 

反映醫生與病人之間的幽默,更出人意外:有個患者手術甦醒後,問大夫:我怎麼了?
你出車禍了,剛做完手術。
這麼說我是在醫院裡?
是的,你身體的大部分!
大夫,如果我多吃胡蘿蔔,視力能提高嗎?
當然。你見過戴眼鏡的兔子嗎?

 

     俄羅斯人的幽默性格與他們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有關。儘管在社會變革過程中,產生許多不盡人意的問題,平添了許多人生苦澀,但俄羅斯人依然非常樂觀詼諧地面對生活。   在中國邊城的俄羅斯倒爺中,男人很少,絕大多數是俄國婦女,她們扛著大包小裹,穿梭於市場、商廈之間。有一次,我問她們:俄國男人都哪裡去了?她們竟詼諧地回答:男人們正坐在家裡,思考如何解決國家困難的問題!聽,這多麼讓人意外而又幽默的回答!即使物質生活拮据,社會和家庭分工有所變化,俄羅斯並沒有失去樂觀的天性,始終保持著昂揚的信念和滿足的微笑。他們隨遇而安,安於現狀。在他們的臉上,你讀不到那種急切的逐利意識,也難以看到不安和浮躁。誰都需要錢,但不想為它去拼命。這是相當一部分俄羅斯人的心境。在目前生活低於蘇聯時期的情況下,樂觀情緒始終環繞在俄羅斯人的心頭。與俄羅斯人相處,你能深切地感受到:幽默之中顯露著他們那豁達的性格特點和浪漫、樂觀的生活態度。

 

 

民族自豪感

     歷史輝煌,巨星閃爍,俄羅斯人豪氣沖天,自負地認為:俄國的月亮比外國的圓……   俄羅斯歌曲中唱道:俄羅斯國土遼闊、廣大,這是俄羅斯民族強大的力量。”   “俄羅斯土地廣袤無垠,與俄羅斯人的精神是相適應的。

 

     俄羅斯人的確是天賦很強,富於創造力的民族。在它近千年的文明史上產生過彼得大帝、葉卡傑琳娜女皇,出現了影響著世界歷史進程的列寧和斯大林這樣的無產階級政治家。在俄國歷史上,如同璀璨群星地湧現出一大批引導俄國走向強盛的卓越人物,並對全人類的文明進步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俄羅斯擁有像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化學元素週期律的發現者門捷列夫、火箭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等科學泰斗。而以加加林少校為代表的衝出地球飛進宇宙的太空人,則為人類航天史寫下了俄羅斯人引以為自豪的重重一筆。 

 

  凝重的俄羅斯文化更孕育出像果戈里、普希金、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和蕭洛霍夫這樣的文學巨匠,產生了柴可夫斯基這位蓋世無雙的音樂天才。當今,世界樂壇舉辦的柴可夫斯基音樂會,屬於全球奧林匹克級音樂會。俄羅斯民族的科學成就、藝術經典,在人類文明寶庫中,獨具特色地閃爍著奪目的光輝。這些輝煌成就,使得俄羅斯人普遍存有一種民族自豪感。

 

  俄羅斯人不崇洋媚外,不低三下四,更不去禮賢下士,他們自負地認為,俄國的月亮比外國的圓。在俄羅斯,不存在外國人優惠一說,而是奉行國人優先的政策。例如:當乘坐飛機的外國人還在外國旅遊者等候廳裡傻傻等待的時候,俄國乘客已捷足先登,穩穩噹噹地選好了座位。而外國旅客登機後,剛找到自己的座位.還沒擦乾額頭上的汗水.飛機就起飛了。在出入境邊檢時,俄羅斯人不必與中國遊客一起排大隊。俄國邊檢總是要把自己同胞驗放完後,再處理中國遊客。中國遊客只好眼睜睜瞅著。 

 

 蘇聯解體,社會政治、經濟情況發生了劇烈變化,俄羅斯人自負的性格與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嚴酷現實產生了激烈衝撞。俄羅斯人希望重振大國雄風的願望十分強烈。面對多黨制、民主選舉、新聞自由等色彩繽紛的新事物,許多人想沖向廣闊的藍天,但又缺少堅強的翅膀,有的人想振翅高飛,卻找不到歸去的巢穴……

 

 

俄羅斯人的美德使人為之傾倒,弱點讓人無可奈何……
  
  俄羅斯人沒有文盲,普遍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文明素質。在豪華酒店或鄉鎮食堂裡就餐,除輕柔的音樂和低聲細語外,絕無嘈雜的喧鬧聲。人們在公共場所、公共汽車上,從不大聲說話。俄國人熱愛大自然,環保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城市區街之間的天然樹木遮天蔽日,鬱鬱蔥蔥,人們置身其間,心曠神怡。

 

 俄國人的愛好廣泛,從不寂寞。他們普遍喜歡看歌舞劇,聽音樂,下國際象棋,更喜歡在家宴上唱歌、跳舞。我常年接觸的許多俄羅斯人,每個人都具有一種甚至三四種文體活動的嗜好。俄國人喜歡旅遊,更喜愛體育運動。在旅遊城市海參崴的海濱浴場上,豎有一條百米之長、5米多高的巨幅標語,赫然寫著人民的健康,是國家的財富!”  

 

 俄國人喜歡讀書,知識面比較廣,都很健談。我認識幾個退休後在賓館、酒店里幹雜工的老太太。她們在工作閒暇時,都帶上老花鏡,手捧大部頭的俄國名著,津津有味地在燈下閱讀。如果和她們聊上幾句,這些老年人都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與你談古論今。俄羅斯人的良好嗜好,使其性格頗具魅力,也使他們的人生非常充實而有意義。

 

 俄羅斯人性格中所具有的這些優點,著實令人傾倒。但是也有一些缺點使人費解。在俄國,社會交往中的辦事節奏十分緩慢,儘管有許多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但缺少辦事效率。如果您與俄國朋友洽談或約定一件事情,必須有足夠的耐心。豪爽的男人們卻比較懶散,街巷裡時常遊蕩著醉漢的身影,在每個旅遊景點周圍,都有三五成群的流浪兒死氣白賴地纏住中國遊客要泡泡糖、要錢。

 

 有些俄羅斯人對外國人的戒備心理較強,頭腦裡有許多讓人難以理解的想法。本來都已經賺了錢的出口商品,起運時仍有許多人認為:外國人把俄羅斯物產奪走了。建自由經濟特區時常是紙上談兵,生怕外國人賺的錢多。折騰來折騰去,沒有幾家經得起折騰的外資能在俄羅斯站住腳。

 

 與俄羅斯人交朋友,要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一位常駐莫斯科的外國記者這樣評價俄國人俄羅斯人在公開場合常常表現冷峻、固執、死板、倔強,但在私下,在得到信任的圈子裡,他們是最熱情、最慷慨、易動感情、最好客而又豪放的民族之一。俄羅斯橫跨歐亞兩洲,也許正是這種地理人文因素,造就了俄羅斯人的兩極性格。了解俄羅斯人的性格,有助於我們更準確地理解在俄羅斯發生的事情,更好地與之進行友好往來,以求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發展長期睦鄰友好的戰略夥伴關係。

<文章作者:霍莉-為中文碩士畢業,俄語教師>


 

    要和俄國人溝通,則必先了解俄國人的個性。造成俄國人性格如此特殊之因,除了不同的種族、歷史及文化背景影響之外,俄國人還深受其氣候自然環境的影響。畢竟俄羅斯的土地對人類並非一個舒適的住所,如此的自然環境便在俄羅斯人的民族氣質及性格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而孟德斯鳩是第一個嘗試創立〝氣候政治學〞理論的人。                          

 

  人待在溫度過低或時間過長的地方時,會導致人某種身體和心理的懶散及被動消極,而厚重的衣服使行動不便,長久下來因為對於寒冷天氣的麻木近而變成了漠不關心。

 

  另一方面,寒冷對於俄羅斯人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難,使得俄羅斯人工作的興趣及精力不如其他生活在溫和氣候下的民族。一位英國歷史學家布克爾(Buckle)指出,由於氣候寒冷且白晝很短,冬天中斷了整年度的農業生產長達幾個月之久。當雪降下來時,糧食已收割完畢,秋種已完成,則田地裏沒有活兒可做,這一個工作的暫停,會造成某種不連貫和不穩定的東西產生,連帶損害了俄羅斯人連貫的思想規律性的習慣,進而影響了俄羅斯人的性格。

 

  俄羅斯在與如此殘酷的氣候奮戰之下,學會了忍受,並具備了兩種相互矛盾的性格特質,力量與軟弱、粗暴與天真、冷漠與善良及自卑與自大等等。俄羅斯人通常親切,但如果他遇到阻礙或對手,則粗魯和尖刻便又會出現。另外,氣候的寒冷也造成俄羅斯民族的憂鬱,所以俄羅斯對娛樂和情感的興趣,對旅行的樂愛,甚至對醉酒的愛好,其實都是致力在填補俄羅斯靈魂的憂鬱和內心的空虛。而這股憂鬱的氣息在俄羅斯的詩歌和民間音樂間都可以感受到。


不說英文的俄羅斯人   

   當年在英國求學時班上有幾個俄羅斯人。記憶中他們的英語雖然沒有英美同學流利,跟西方人交流也是毫無障礙的。像我等中國和亞洲來的同學,印度巴基斯坦除外,多少都有點困難,至少剛開始時如此。 自然地,就把俄羅斯當歐洲國家看待,認為俄國人也是歐洲人。這跟我們從小受的教育不無相關,歷史書上說了,俄羅斯到14世紀還是個蜷縮在莫斯科的歐洲小公國,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壓得抬不起頭來。

 

   學成回國後,因工作關係跟俄羅斯接觸日益頻繁。逐漸發現對這個國家和國民之前認識上的誤區。跟中國一樣,能流利用英文作為工作語言和日常生活語言的俄羅斯人是很少的,儘管跟中國一樣接受英文教育的人口數量不少。認為俄羅斯人英語熟練是被那幾個能上牛津大學的俄羅斯同學蒙蔽了,呵呵!任何國家的人在牛津讀書,英語也不能差到哪去吧!跟中國一樣,俄羅斯英語熟練的人群僅限於涉外人口,在國外讀過書,或從事涉外工作的,外企,外貿,翻譯,等等。 這次來俄羅斯參加與Gaz合資的公司的全俄經銷商會。不出所料,絕大部分經銷商都不會英語。GAZ是俄羅斯最大的商用車企業,工程機械業務規模也很大。實際控制人是葉利欽的外孫女婿。這樣的會議不敢大意。無奈年底太忙,在不敢大意的情況下也只是趕在出發前一天晚才做出演講材料發過去,三十多頁。到得現場,Terex負責全球大客戶的副總裁,兼俄羅斯合資公司COO的這位先生才告訴我說會議議程和材料都有重大調整。我的講話從下午改到上午,材料刪成兩頁,時間壓縮到十分鐘。媽呀!整個要重來。

 

    這個猝不及防,相當於做了次即興演講。面對是一群不說英文的俄羅斯人。當然了,有英文翻譯。CEO和俄方高管都說俄文,英文翻譯同聲傳譯,沒有小房間,座在聽眾中現聽現翻,我們聽不懂俄語的就帶著耳機聽。(我就說了,人家俄羅斯人裡也有英語很厲害的主兒)COO,美方高管們自然都說英文,英文到俄文的翻譯就改成說幾句翻譯下了,還是同一位翻譯。

 

    在中國常見的情況是英語不是母語的老外,說著英語讓翻譯翻成中文給一大幫不懂(或者是會英語,或會點英語,但聽力不行)英語的國人翻譯。來得俄羅斯,自己變成了非以英語為母語的老外,說著英語讓翻譯成第三國語言跟人們交流了。感覺有點怪怪的。或許這就叫國際化吧。以前在中國企業乾時與俄羅斯打交道都是說中文,由翻譯翻成中文來著。

 

    儘管俄羅斯人骨子裡很驕傲,但小平同志說得好啊。發展才是硬道理。所以俄國人也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向外學習。跟歐美企業合資,引進技術和管理,這叫開放,跟中國學。現在又經常叫囂開發東部,向亞太靠攏。這種務實的政策才是發展之道。

 

    向西看,歐洲國家對這個龐然大物始終有戒心。俄羅斯難以真正融入西方,或者說歐洲。儘管地理上斯拉夫人確實發端於歐洲,但與日爾曼、盎格魯-薩克森人的主流西歐北美還是格格不入。向東看,大家把他當北極熊,或稱作毛子。人種、文化、歷史差異一樣很大。俄羅斯的遠東要真正開發出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就造就了俄羅斯人的不東不西,又東又西的尷尬。正如他們繼承自東馬帝國皇族的家徽一樣,兩頭鷹,雄踞歐亞,橫跨東西,既是優勢,也是窘境。

<轉自博客-李沁>



情緒化:俄羅斯的民族性格
   
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俄羅斯的民族性格,但是,俄羅斯民族還是表現出了一些具有共性色彩的民族性格。我覺得,俄羅斯民族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民族,是個非常愛走極端的民族,它的民族性格中經常會體現出左右搖擺的不穩定性。

 

   實際上,人的性格都是有兩面性的,我們說這個人堅強,但他有的時候又可能是脆弱的,但是,一個人性格的左右搖擺畢竟是在一定的幅度之內的,否則,性格就失去了界限。不過,在俄羅斯民族的性格中,我覺得這兩極之間的距離非常大。舉個例子:俄羅斯人非常剽悍,是英勇善戰的,從歷史上看,他們贏得了很多次世界規模的戰爭,否則他們也不會有那麼大的疆土,那都是靠戰爭和擴張贏得的。但是同時,我們也會覺得俄羅斯人有時是非常多愁善感的,很猶豫彷徨的。我以前讀過俄國哲學家別爾嘉耶夫的《俄羅斯命運》一書,他在書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德國是歐洲的男人,俄羅斯則是歐洲的女人。我當時覺得很驚訝,因為我感覺俄國人是太男人化了,怎麼會是歐洲的女性呢?當我在俄羅斯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后,才發覺他的這種說法不是空穴來風。

 

     經過和俄羅斯人的交往,我發現他們還是有猶豫彷徨的一面,優柔寡斷的一面。我想,通過喝酒這件事,就能感覺出俄國人的這種矛盾的性格。大家都知道,俄國人酗酒成風,有許多人都染上了酒癮,其中包括女人和老太太。他們和中國人不一樣,在中國,喝酒是一種交際的潤滑劑,而俄國人卻不一樣,他們喝酒有些近似於吸毒,他們喝酒就是為了醉倒。因此,和俄國人喝酒不必勸酒,他會自己先把自己灌醉的,因為酒是好東西,可以讓他享受一下。但是,在喝完酒以后,一多半的俄羅斯人都會變得非常傷感,會和人談起非常傷心的事情,甚至聲淚俱下。在這個喝酒的過程中,俄羅斯人既豪爽又脆弱的天性得到了典型的體現。

 

     俄羅斯民族性格中另一個矛盾性的現象,就是粗與細的並存。俄羅斯民族性格中間有很粗糙的一面,同時也有非常精細、精致的一面。十幾年前,我在莫斯科大劇院看芭蕾舞,我覺得在那裡看到了真正的芭蕾。為什麼一個在生活中顯得大大咧咧的民族,卻能把這樣一種精細的藝術玩得最好呢?還有一個例子,我曾經在莫斯科國民經濟成就展覽館的宇宙館裡看到一對模型,展示的是1975年美蘇一次太空合作的成果,一邊是美國的阿波羅太空艙,一邊是蘇聯的聯盟號太空艙,這兩個航天器能在空中對接,就說明它們在科技水平上是無高低之分的,但是,將它們放在一起則不難看出,美國的東西做得非常精致,而蘇聯的東西外表卻顯得很粗糙。大家都知道,俄羅斯在航天、軍工等高技術領域一直保持著國際一流水平,可是輕工業卻長期上不來,這和他們的民族性格是有關系的。俄羅斯民族性格中間還有一種分裂的東西,就是大度和狹隘的二元對立。他們是非常樂於助人的,在處理國家間的關系上是比較大度的,但另一方面又往往顯得非常小氣,頤指氣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五六十年代的中蘇關系。新中國成立之后,蘇聯對我們進行了幾百個大工業項目的援助,那種無私援助的規模和力度在國際關系史上是很罕見的,中國的工業底子基本上還是那時打下的。但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分歧之后,俄國人很快就撤走了所有的專家,撕毀所有的項目合同,使中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中國五十年代末開始出現了三年困難時期,餓死了很多人,自然災害是一個原因,蘇聯的背信棄義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一個國家能在幾年之前那麼無私地幫助你,幾年之后又能那樣撕破臉皮對待你,這種左右搖擺、忽冷忽熱的性格真叫人哭笑不得。

 

  總結一下:俄羅斯民族性格具有兩面性,有時非常懶惰,有時又非常勤奮﹔有時非常霸道,有時又非常恭順﹔有時非常蠻橫,有時又非常虔誠﹔有時非常暴躁,有時又耐性十足。我覺得其他民族不像俄羅斯人,性格的擺幅如此之大。我也在思考,為什麼俄羅斯民族有這樣一種性格分裂的狀態呢?我覺得,俄羅斯民族性格中這種二元對立,或者說是矛盾性格或雙重人格,是在特定的歷史文化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我感覺到,在造成其性格復雜性的諸多因素中,有兩個原因也許比較重要:一個就是地理上的東西方之間的矛盾,一個就是社會結構上的上下層之間的矛盾。

 

  大家知道,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俄羅斯人非常喜歡用一個俄語詞來界定自我,這就是“EBpa    ”,翻譯成漢語就是歐亞歐亞大陸。俄羅斯認為自己既是一個歐洲國家,也是一個亞洲國家,既是東方,也是西方,有時它也為此而感到很驕傲。俄羅斯人非常強調自己的西方特征,但是西歐從來沒有把他們當成是真正的歐洲人。面對西方,俄羅斯是東方﹔而面對東方,俄羅斯又成了西方。它夾在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這兩個巨大的文化板塊之間,但是它又還沒強大到成為一個獨立的文化之。我們經常做一個比喻,說俄羅斯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化鐘擺,一直搖擺在東西方之間,它有時是親近東方的,有時又是擺向西方的。也就是說,俄羅斯民族始終有一種文化上無歸屬的困惑,或者說,在文化身份的定位上它一直面對著一種艱難的選擇或取舍。

 

         在當今的世界上,當然也有新崛起的文化,比如說,我們以前經常把歐美文化並列在一起,美國盡管非常強大,但是美國的文化卻似乎還是歐洲文化的附屬。現在情況已經有所不同,美國漸漸成了世界的惟一霸主,尤其是現在的全球化,實際上就是美國化,不管是互聯網也好,大眾傳媒也好,還是整個世界的政治和經濟秩序,都越來越多地受到美國的影響和控制。我們感覺到,美國文化正在試圖脫離歐洲文化,成為一個單獨的另一方面,以前我們認為,中東、中亞都應該包括在東方文化之中,可是現在,他們認為他們和東方文化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們在努力地與東亞、南亞和東南亞的文化拉開距離。也就是說,整個伊斯蘭文化有一種崛起的強大願望。所以,現在美國的反恐斗爭,背后實際上隱藏著這兩個新文化板塊的文化沖突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國力空前下降,剛剛結束扮演世界政治和意識形態舞台上的主要角色之一,目前還談不上文化的崛起。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文化並不像北美文化或伊斯蘭文化那樣,並沒在一心一意地謀求建立一種獨立的文化,它更多地是在猶豫和彷徨,所以它的文化暫時還不可能稱霸一極。必須要確認自己的身份,到底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文化屬於東方還是西方,成年累月地面對這種選擇,民族的性格就難免出現一定的分裂。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是俄羅斯民族社會結構上的矛盾。俄羅斯起源比較晚,在西歐已經開始進入工業時代的時候,俄國還保持著農奴制度,俄國農奴制度的延續時間之長,在歐洲是比較罕見的,它直到1861年才正式廢除農奴制度,也就是說,在俄羅斯,人奴役人的制度曾長期合法地存在著。這樣一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阻礙著社會的發展,形成了一個得不到教育和發展的機會、因而相對愚昧的階層,即廣大農奴。與此構成對照的,是俄羅斯社會自彼得改革之后出現的文明化了的貴族階層。

 

        彼得要求貴族階層完全歐化,當時主要就是法國化。他要求貴族必須說法語,穿歐式的服裝,跳歐洲的宮廷舞蹈,否則甚至沒有權利結婚。絕對的西化,強加的歐化。在壓迫、盤剝廣大農奴的基礎上,俄國出現了一個受到良好教育、非常富裕的貴族階層。這些貴族子弟甚至是先會說法語然后才會說俄語的,普希金的第一首詩就是用法語寫的。不僅是普希金,其他人也是這樣。無論就財產和富裕程度來說,還是就受教育的程度來說,甚至是就接受先進西方文化思想的廣度和深度來說,俄羅斯貴族都不亞於西歐任何一個國家的貴族。19世紀的俄羅斯大作家,絕大多數都是貴族出身。總而言之,在整個俄羅斯民族的構成中,上下層之間的差異很大,就是說,整個社會一直存在著一種上下層之間發展上的不平衡。

 

  地域上的東西方矛盾和社會構成上的上下層矛盾,一直是俄羅斯社會沒有解決的問題,這兩大矛盾一橫一縱,形成一個十字交叉,就像是俄羅斯民族要永遠背負著的沉重的十字架。這兩大矛盾的存在和延續,對俄羅斯民族的性格無疑會產生某種深刻的影響。

                                                                                           (摘自《在北大聽講座——俄羅斯文化之旅》

 

俄羅斯民族性格和文化

 

俄羅斯人及俄羅斯民族的性格相當矛盾、複雜,這與這個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有較大的關係,也與俄羅斯的歷史有密不可分的聯繫。

 

  俄羅斯的地理位置相當獨特。一座烏拉爾山把俄羅斯劈成兩大板塊:歐洲的俄羅斯和亞洲的俄羅斯,使得它既面向歐洲,也面向亞洲。

 

  由於地理上的原因,俄羅斯始終與東西方、東西方的文化有著密切的接觸。俄羅斯人在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不斷地受著來自不同民族的方方面面的影響,也與許多東方國家一樣,屢次體驗過與外族、外族文化遭遇的痛苦。

 

  羅斯人起初接受斯堪的納維亞的多神教諸神,開始對自然、祖先、土地和部落等神靈和守護神的崇拜。多神教及由對它們的信仰而產生的神話自然而然地影響到古代羅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公元988年,信奉多神教的羅斯人又在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的號令下,接受了來自拜占庭的基督教,從而使俄羅斯人的信仰中同時存在了兩種"基因":多神教和帶有東方因素的拜占庭的基督教(後來的東正教)。從接受基督教時起,"多神教的習俗獲得了基督教的色彩,基督教也弱化和吸收了多神教的一些習俗?基輔大公為了國家利益引進的基督教培養出了俄羅斯人的自我犧牲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和超民族主義精神。

 

  13世紀中葉到15世紀下半葉,蒙古人對俄羅斯所進行了長達240年之久的統治。蒙古人的統治帶給俄羅斯人、俄羅斯文化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在這段時間裡,蒙古人成功地運用高度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統治模式阻斷了俄羅斯接受西方文明的道路,迫使俄羅斯面向東方,並使俄羅斯按照他們的模式建立起莫斯科公國。當談及蒙古人的入侵帶給羅斯人的影響時,許多研究者認為,這兩個半世紀成了俄羅斯落後於西方的"罪魁禍首"。然而,有一種聲音卻是標新立異的,這聲音來自維爾納茨基。他的觀點與數百年來對此問題研究者的觀點大相徑庭。維爾納茨基認為:蒙古對羅斯的入侵把俄羅斯大地帶入世界帝國的板塊之中,並把俄羅斯的歷史提升到全世界的歷史高度。它與基督教一起,打造出俄羅斯民族性格中"準備建立恭順功勳"和克服民族驕傲的心理素質。俄羅斯人從東方那裡學會了溫順。

 

  18世紀之前的俄羅斯歷史幾乎是灰色的:與蒙古人的鬥爭,"感受"莫斯科公國的極權統治、混亂、教會分裂等等,所以中世紀的俄羅斯幾乎沒有可以讓俄羅斯為之自豪的科學、技術、文學、建築、音樂和哲學等成就。

 

  18世紀,彼得大帝打開了通往歐洲的窗口。目睹到歐洲文明的彼得大帝決定在俄羅斯實施一次狂風暴雨式的、讓俄羅斯脫胎換骨的改革。他把歐洲文明引入俄羅斯,也把歐洲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社交方式引入俄羅斯上層社會,更在俄羅斯軍隊、經濟、文化和藝術等領域進行了歐化改革。正是彼得大帝的改革使得俄羅斯文化走向世俗化,同時也使俄羅斯文化走向西方化和現代化;19世紀,俄羅斯又接受了法國和英國的先進思想和文化習俗等等。

 

  俄羅斯所受的影響有消極的、短暫的,也有積極的、久遠的。它們把俄羅斯文化帶到世界文化圖景之中,使得俄羅斯文化同時具有了同一性和多樣性,獨一無二性和多面性,使得我們可以透過一個國家的文化發展歷程窺見全人類文化的發展進程。

 

俄羅斯強大起來後,馬上開始侵略別的主權國家,數次展開侵略、擴張和掠奪行動,其中包括向東方的擴張。葉卡捷琳娜女皇甚至放言說:"要是我能活上200歲,整個歐洲必將置於俄國的統治之下。" 由此可見,這個民族除了體驗過外族入侵、被外族統治的屈辱外,也盡享過佔領者的"榮耀"。它既無可奈何地接觸、接受過外族文化,也充當過本民族文化的積極"佈道者"。而每一個民族、每一種文化都會在其入侵、佔領等行動中彰顯自己,並且或多或少地滲入到"被俘的靈魂"裡。

 

 

二俄羅斯、俄羅斯文化的歸屬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經歷在俄羅斯民族性格形成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特殊的地緣政治因素終於引發了一個巨大的問題:俄羅斯的歸屬問題,它到底屬於東方還是西方?俄羅斯知識分子就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一個俄國哲學家如是說:"不錯,我們住在歐洲的東部,但我們從來都沒有屬於過東方。東方有自己的歷史,它們的歷史與我們完全不同。"

 

在這場爭論中,俄國宗教哲學家恰達耶夫和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的觀點具有特殊意義。在《哲學書簡》中,恰達耶夫把俄羅斯看成是一個永遠"學不好歷史的學生"。他認為,是西方國家讓俄羅斯人學會了自己的歷史;俄羅斯人翻譯了西方的所有文學作品,並把它們背誦下來。而在把西方國家的破衣爛衫披掛在自己身上後,俄羅斯人終於變得幸福起來,因為他們終於像西方人了,並變得自豪起來,因為西方寬容地同意把俄羅斯列入自己人的行列。

 

  而普希金的看法卻是:"毫無疑問,教派的分離使我們脫離了歐洲的其他部分,我們沒有參與任何使歐洲為之震撼的偉大事件,但是我們卻具有自己的使命。這就是俄羅斯,正是她那無邊無際的空間吞沒了入侵者蒙古人。韃靼人沒敢越過我們的西部邊界,把我們留到了後方。他們撤回到自己的沙漠,基督教的文明得到解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應過一種完全特殊的生活。這種生活把我們造就成了基督徒,又使我們與基督教界格格不入。因此,信奉天主教的歐洲便因我們的受苦受難得以擺脫掉所有的障礙?

 

  俄羅斯國學大師利哈喬夫也對此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們是歐洲文化的國家,基督教培養我們習慣這種文化。與此同時,我們還接受了拜占庭文化。"  

 

  此外,在談及俄羅斯文化的歸屬問題時,利哈喬夫還指出:"通常,俄羅斯文化被確定為介於歐洲和亞洲之間,東方和西方之間的文化,但是,這個邊緣的地位如果只從西方看羅斯的角度才體現出來。實際上,亞洲游牧民族的影響在定居的羅斯是微不足道的。拜占庭文化給了羅斯基督教精神的性質,而斯堪的納維亞在大體上給了它軍事部落的體制。在俄羅斯文化的產生中拜占庭和斯堪的納維亞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顯然,利哈喬夫與大多數俄羅斯人一樣,不願意說俄羅斯的文化受到蒙古人、蒙古文化及東方文化的影響。我們倒以為,亞洲游牧民族帶給俄羅斯人和俄羅斯文化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我們都知道,俄羅斯人,尤其是俄羅斯知識分子對"漫遊"有著特殊的愛好。其實,這恰恰說明了俄羅斯人與游牧民族之間的密切聯繫,游牧民族給了俄羅斯人對某精神游牧"的嚮往,由此產生了對漂泊生活,有時甚至是對放蕩生活的嚮往,使得俄羅斯人有了緊張但又不明確的對真理的追求以及由此而引出的漫游生活。而這一點又正好構成了俄羅斯民族性格及俄羅斯文化深層結構的一個典型特徵。

 

  俄羅斯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得它不得不一手牽著東方,另一手拉著西方,從而造成如下後果:"東方和西方兩股世界歷史潮流在俄羅斯發生碰撞並相互作用。俄羅斯人既不是純正的歐洲人,也不是純正的亞洲人……東西方兩種因素在俄羅斯人心中始終進行著爭鬥。天然的、多神教的、狄奧尼索斯的自然力和清心寡欲--僧侶式的東正教這兩種對立因素成了俄羅斯人意識形態的基礎。"

 

 

 

三俄羅斯民族的性格特徵

 

  上述因素構成了俄羅斯民族性格中獨特的兩面性:他們既有國家觀念、主張專制主義,又渴望有隨心所欲的自由,有無政府主義的狀態;他們崇尚暴力,有時近乎殘忍,但又善良、溫和、不無人道;他們信守教規、教義,但又始終不停地尋找真理;他們的靈魂浸透了個人主義、強烈的個人意識,但又充滿無個性的集體主義;他們喜歡自吹自擂、鼓吹民族主義,但又具有普濟主義和全人類性的意識;他們時而謙遜恭順,時而又會放肆無禮;他們有奴性,但又不乏反叛精神。

  在探討俄羅斯民族性格時,我們都注意到其中的一個特徵,並總是被這個特徵所吸引、為之折服。
這個特徵就是:俄羅斯人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會迸發出非凡的愛國主義激情、勇氣、耐力和勇敢、頑強、堅忍不拔、犧牲精神。例如,在1812年衛國戰爭中,面對強大的拿破崙軍隊,俄羅斯軍民毫不畏懼,英勇殺敵,終於把侵略者趕出家園;19411945年衛國戰爭中幾個舉世聞名的保衛戰:列寧格勒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等。通過這些保衛戰我們不難發現,這個民族在遭遇外來侵略、保衛家園時具有超強的凝聚力和愛國精神。可是在和平的日常生活中,一些俄羅斯人甚至不願意為自己國家、自己單位多乾一分鐘活,到點休息、下班,到時候休假是雷打不動?規矩"

  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另一個特點也與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條件有著密切的聯繫。按俄國宗教哲學家別爾嘉耶夫的話來說,就是:"俄羅斯廣袤無垠的大地與俄羅斯的心靈之間,自然地理和精神地理之間有一種聯繫。" 俄羅斯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則發表過這樣一種觀點:"大自然經常讓俄羅斯人最謹慎的盤算落空;變幻莫測的氣候和土地經常欺騙對它們報有最微小期盼的人民,於是,習慣了這種欺騙、有所圖謀的俄羅斯人便立即魯莽地做出了未經深思熟慮的、最沒有希望的決定:把其勇敢的任性與大自然的任性對抗起來… …俄羅斯人深知,必須珍惜夏日里晴朗的勞作時間,大自然給他們適合耕作的時間很少,而且,短暫的俄羅斯夏天還會因為反常的陰雨天氣而縮短。這就迫使大俄羅斯農民抓緊時間幹農活,在短時間里幹出更多的活,及時地收割田裡的莊稼,之後,等待俄羅斯農民的就是無所事事的秋天和冬天。"這裡,克柳切夫斯基指出了俄羅斯人的任性、魯莽特徵,及勤勞的特徵(我們寧可說,勤勞特徵的"標籤"更適合貼在俄羅斯婦女身上。無論是在國家處於危難時刻,還是在和平的日常生活中,俄羅斯婦女都起著"擎天柱"的作用。她們吃苦耐勞,忘我地投身於勞動中。關於這一點,俄羅斯作家和詩人的作品中都有不少描述)。

  俄羅斯人能夠調動自己的所有潛能強化勞動,這是俄羅斯人的一個特徵,而懶惰、消極也是俄羅斯人性格中弱點。有些研究者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無論做什麼事,俄羅斯人都希望達到盡善盡美的地步,然而,一旦作為時出現毛病、並無法達到預期目的時,他們就會變得異常敏感,冷淡,消極,就會"磨洋工",終於給人一種懶惰的印象,並給人一種口實:俄羅斯人"不會,也不喜歡幹活"

  我們這裡談到的兩個因素恰恰是俄羅斯文化中最令人迷惑不解的一個方面:俄羅斯人既被認為是勤勞的,又被認為是懶惰的。

俄羅斯人對無政府狀態和暴動的"喜好"是廣為人知的。他們既屈從政權和國家,也"誕生"出像拉辛、普加喬夫和博洛特尼科夫這樣的農民起義領袖。在俄羅斯人的意識裡,"國家""土地""世界"之間永遠存在著差別。"世界"是公社,公社由於內在的真理而存在,而內在的真理並非永遠能與國家的真理相一致。即便是農奴制,也沒能把俄羅斯人變成奴隸。精神上的自由,對絕對的善的追求使得俄羅斯人走上了遠離平靜生活方式的道路。"俄羅斯人民擁有巨大的自然力和較弱的形式。俄羅斯人不像西歐人那樣具有文化上的優勢,這是一個更真誠、更有靈感的民族,他們不懂規矩,很容易走極端。" 恰達耶夫在《哲學書簡》中的第一封信中寫道:我們在自己房子裡的樣子就像是徒步旅遊者(漫遊者),凍土帶的土著人對自己簡陋居所的眷戀就猶如我們對寬敞房間的喜愛。

 

  搖擺性也是俄羅斯民族性格中的一個重要特徵。一些俄羅斯人的搖擺性淋漓盡致地表現在方方面面:無論在政治生活中,還是在經濟生活及日常生活中。俄羅斯作家非常準確地捕捉到本民族的這個特徵,並在自己的作品中將之個性化地展現出來,例如: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再如,俄羅斯現政權對某輸油管線建設的反反复复的態度。關於搖擺性的問題利哈喬夫也發表過自己的觀點:"在俄羅斯民眾中善與惡之間的搖擺特別大。俄羅斯民族是一個極端性的,從一端迅速而突然轉向另一端的民族,因此,這是一個歷史不可預測的民族。"

 

 

四俄羅斯文化的特點

  目前,文化學領域出現了"邊緣文化"說。提出這一說法的學者對此如是解釋:邊緣文化是指處在穩固、強大的文明邊緣的文化,邊緣文化跨過自己的邊界,與其他文化相互作用。俄羅斯文化恰恰可以看成是一種"過渡地帶"

 

  別爾嘉耶夫在《俄羅斯思想》中曾指出俄羅斯文化的特點。他認為,俄羅斯在其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周期性的"斷裂";它不善於自身發展,而總與從古至今的文化現象交織在一起,並經常"活用"古老的現象。它的性格粗放,不擅長動態的發展,對任何現代化的東西都有一種病態現象。

 

  這樣,邊緣文化就在尋找自己那永遠處於不確定和烏托邦未來的同一中、在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漫遊"起來。現實總有不確定性和局部性。反傳統和現代因素之間總是存在著分裂。在俄羅斯,意志和思維沒有被"模式化"。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普希金的言語》中寫道,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典型特點是:它善於接受任何民族的特點。關於這一點,俄國詩人和作家萊蒙托夫在《當代英雄》之《貝拉》一章中也闡述了自己的想法:"俄羅斯人善於適應他們所在地那個民族的風俗習慣,這種能力不由得使我驚奇。我不知道這種能力應受到譴責還是值得讚美,但這足以證明他們具有不可思議的靈活性和通情達理的想法,即一旦看到罪惡無可避免或無法消滅時就加以寬恕。" 另外,我們再看看俄羅斯輝煌的、在全世界享有盛譽的芭蕾舞藝術。我們都知道,"近代形式的芭蕾舞起源於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宮廷舞" 。俄羅斯在17世紀末把芭蕾舞引入本國。從此,芭蕾舞便在俄羅斯生根開花,結出累累碩果,並創造出世界上最高水準的、也是無人可以超越的芭蕾舞蹈。從此,芭蕾舞成了俄羅斯文化的一個像徵,俄羅斯人由於自己的芭蕾舞而極大地滿足了自己強烈的自尊感和莊嚴感,同時,芭蕾舞也從一個方面滿足了俄羅斯人對文化的極度追求。我們通過俄羅斯芭蕾舞藝術這一"視角",可以看出俄羅斯人對精神生活的重視和追求,所有熟悉俄羅斯的人都知道:這個民族的精神生活水平是相當高的:他們擁有堪稱世界瑰寶的音樂作品、文學作品和繪畫作品等等。

 

  但同時,我們又不得不注意到,日常生活中的俄羅斯人卻不太看中較高水平的物質文化。曾幾何時,他們甚至毀壞了已經存在的文化寶藏。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回顧一下1917年十月革命初期,農民砍掉地主莊園中的百年參天大樹,燒毀古老的貴族莊園;拆毀教堂、殺死僧侶和神甫等事件。當然,這與特定的歷史時期、歷史條件有著密切的關係。再看看俄羅斯目前低下的輕工業、家電產業水平,我們就更能確信這一觀點。

 

  俄羅斯歷史留給後人關於善與惡的教訓是極大、極令人感嘆的:一方面是最高意義上的神聖、善,在另一方面卻是魔鬼般的惡。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反差,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說,那是因為俄羅斯人的天賦和才能高過了頭,以至於無法找到其行動的準確形式。確實如此,只有從多種可能中選出一種,並把全部力量集中在這一點上時,才可能有一個固定和專門的形式。俄羅斯人必須約束其意志和思維;如若不然,俄羅斯人有可能變成無助的幻想家、無政府主義者、冒險家和生活腐化的人,哪怕他心中還藏有著善。

 

  別爾嘉耶夫曾經說過,俄羅斯人是極端主義者:他們要么全要,要么什麼都不要。關於這一點,如前所述,利哈喬夫也有同樣的看法。他也認為:"俄羅斯民族是一個極端性的,從一端迅速而突然轉向另一端的民族,因此,這是一個歷史不可預測的民族。"細細研讀兩位大師的話語,我們才明白,俄羅斯物質文明和文化水平要么超高、要么超低,缺少中層物質文化的癥結所在;我們才明白,俄羅斯人為什麼那麼"善變"。這種極端性同樣影射到俄羅斯文化上,換言之,俄羅斯文化同樣具有極端性,它同樣沒有中間環節,沒有任何過渡階段,要么是"北極",要么是"南極"。那麼,造成俄羅斯人極端性的原因又何在呢,除了地緣政治因素外,有沒有內因呢?我們大膽地推出一個想法,那就是:與俄羅斯人最初的信仰--多神教有關係,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流傳下來的多神教的神話中得到證明。

 

  俄羅斯人始終認為自己是屬於歐洲的,西方的,就像利哈喬夫所言:"俄羅斯從來不是東方"  ,而客觀上,歐洲人,西方人又不完全認可這種觀點?西方習慣將俄羅斯及其文化劃歸到東方。" 而且在不經意間他們總會流露出這種態度,這時,敏感的俄羅斯人會有一種極端的反應,之後,又會把由此而產生不快的"罪責"推到東方人身上,並在東方人身上挖掘俄羅斯社會中存在弊端的根源,然後向東方人施展他們的暴力。關於這一點,看看俄羅斯當今的"光頭黨"和流氓警察,再看看在俄羅斯被打的人多是東方人就夠了。

 

  探究俄羅斯民族性格及其文化背景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國內一些學者對此問題也予以了相當的關注,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劉文飛先生在北大作講座時,分析了俄羅斯民族性格中的一些共性特徵:情緒化;走極端;搖擺性;指出了俄羅斯民族性格中粗與細、大度和狹隘並存的這種矛盾、分裂的現象。他也認為,俄羅斯人之所以擁有這樣的性格,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地理上的東西方之間的矛盾;二是社會結構上的上下層之間的矛盾。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俄羅斯人習慣拿俄羅斯民族性格、思維定式當擋箭牌。例如,一旦發現俄羅斯出現某種難以解釋、或者難堪的事情時,他們就會習慣地把"罪責"推到這上面來。我們在古德金科的著作《俄羅斯思維定式》一書中就讀出了這種觀點。

轉自<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東亞地區對俄羅斯笑稱為"戰鬥民族"的說法,那就像對日本人因色情行業猖狂而被稱為"變態民族"一樣無理,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俄羅斯人具有「勇氣」和「愛國精神」,我們可以從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著作的"戰爭與和平"一書中看見1812年拿破崙征俄戰爭中,俄羅斯是怎樣抵抗法國入侵者。這個國家在二十世紀史上,從反沙皇專政到二次世界大戰間,俄羅斯人幾乎不斷流血犧牲,而俄羅斯人的死亡數字遠遠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總體死亡人數,那段充滿苦難的歲月永遠烙印在俄羅斯人心中,儘管在衛國戰爭勝利日,我們今天可以看到俄羅斯人都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而歡呼,但是這段充滿榮譽的歷史背後,卻令俄羅斯人默默回味辛酸痛楚,至少在俄羅斯人民的努力下,俄羅斯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科技,更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458105

 

 

 

 

 

 

 

 

 

******************************************************************************************************************************************************************************************************************************************

 

 

塵緣與八月桂花香:

 

 

好一個俄羅斯民族!!!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9dfb99f0&aid=119128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