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原家中心納社安網 挨批負向福利 學者:削弱部落能力 社工也憂心 社家署:9 月起辦共識營 (113.7.15新聞報導)
2024/07/20 20:56:23瀏覽74|回應0|推薦0

陳思緯老師的提醒:
1. 本篇報導請考生參考,了解本篇議題討論多元文化的面向。
2. 此外,請考生思考,服務原鄉部落,是否社會工作者一定要是原住民?此部分的學理準備,請研讀老師著《社會工作》第16章「多元文化、災難、發展性、金融社會工作」的 「原住民社會工作與族群/種族配搭」之內容)。
3. 相關試題演練:
(1)受到全球化的影響,臺灣社會的人口組成趨於多元族群化,加上多元性別運動的方興未艾,具有政治經濟支配地位的主流文化群體面臨弱勢族群對於公民身分權及符合平等原則的資源分配之請求。因此,有學者提出「多元文化社會工作」模式,採取充權或反壓迫的工作取向,以因應當前社會中的族群、性別和階級之間的衝突。請問,何謂「多元文化社會工作」模式?採取這類的工作模式,社會工作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詳細解析請見老師著《社會工作 搶分題庫》第16章「多元文化、災難、發展性、金融社會工作」)
(2)社會工作者面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務對象, 需具備文化敏感度與尊重多元文化的社會工作能力。試問何謂文化復原力(cultural resilience)?並以文化復原力觀點,舉例說明社會工作處遇過程中,需有那些文化考量? (詳細解析請見老師著《社會工作 搶分題庫第16章「多元文化、災難、發展性、金融社會工作」)

 全國六十六處原鄉與都會型原住民族家庭中心,針對部落、移居市區的原住民提供家庭、家暴性侵諮詢及就業職訓服務,協助轉介社福資源,不過,衛福部將於明年起將原家中心納入社會安全網計畫,成為「原民區的社福中心」,不少社工對此感到擔憂,學者更直言,此變革將讓部落更依賴國家,失去自我解決問題能力。

衛福部社家署代理署長張美美表示,考量原住民族文化、生活習俗、語言具特殊性,衛福部去年十一月與原民中心討論後決議,將原家中心定位為「部落的社福中心」,未來原家社工處理脆弱家庭時,辨識指標、評估工具等,均與社福中心相同。社家署將於九月起舉辦共識營,協助訓練社工人員。

衛福部今年五月十五日向行政院提出「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修正內容」,接受中央補助、委託民間團體設置的六十六處原家中心,明年起將改由中央直接委託民團進用社工執行個案、團體、社區工作及宣導講座,社工人數維持二二三人不變,並將以二原家設置一名督導為原則,巡迴督導業務。

一位不具名的都會型原家中心社工表示,原家中心業務眾多,未來若加入脆弱家庭業務,恐會降低團體工作量能。此外,都會型原家中心社工很難在市區找到族人,必須長期駐點檳榔攤、卡拉OK等場所,才能找到需要服務的個案,絕非一般社工所能勝任,「必須聘請原住民族志工,自己人才能打入自己人的圈子。」

政治大學社工系教授王增勇表示,原家中心應納入社安網成為「網中網」,並非將其消滅,原家中心有其獨特性,應繼續揮文化轉譯、福利橋接等功能,與具公權力的社福中心合作,提供原住民族服務,而非直接把原家中心變為原民地區的社福中心。

他說,以一般社福模式取代原家中心,原住民族集體性不被重視,逐漸形成「文化殖民」效果,削弱部落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部落功能萎縮,鄰里之間不再互相照顧,對原住民而言是「負向福利」。

原民會主委曾智勇表示,原家中心將參照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需求評估指標,社工人員在考量文化特性差異性下,評估原住民族脆弱家庭需求進行處遇及提供服務,不會影響原家中心發展具文化特色服務的在地服務。他說,原民會將持續努力,透過原家中心服務轉型,強化並建構原住民族社會安全網,確保原住民族脆弱家庭都能盡量即時得到應有的關懷和支持。

報導原文網址:https://reurl.cc/8v1DV7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c33883b&aid=18083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