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大改革救下流老人 仿先進國家建公共年金退休體系 老人經濟安全來源多元化(111.10.27新聞報導)
2022/10/27 21:50:25瀏覽338|回應0|推薦0

陳思緯老師的提醒:
1.本篇報導請詳讀,瞭解學者對老人經濟安全的相關看法。
2.必須準備的學理基礎:年金制度、多柱年金體系、年金制度的財務制度。請考生詳讀老師著《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第7章「社會保險之政策與立法」章節之內容。
3.歷屆試題加強演練:
(1)在老年退休制度的財務籌措方式中,何謂「確定給付制(defined benefit, DB)」?何謂「確定提撥制(defined contribution,DC)」?對於一位有雇主的勞工而言,其退休制度中,何者是「確定給付制」?何者是「確定提撥制」?並請比較這兩種制度的優缺點何在?(詳細解析請見老師著《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搶分題庫》第7章「社會保險之政策與立法」)
(2)我國近年來提出勞工退休金改革的議題,試以世界銀行所提出的多柱(pillars)年金保障概念,對應說明我國目前勞工退休金的規劃屬那一柱?原理為何?其為確定給付制抑或確定提撥制?法源有何差別?(詳細解析請見老師著《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搶分題庫》第7章「社會保險之政策與立法」)
(3)世界銀行於2005年提出多柱(pillars)年金體制,請詳細解釋每一柱年金的名稱及內容。我國於2018年7月進行的年金改革制度,主要是針對那一柱年金進行改革?(詳細解析請見老師著《社會福利政策與法規 搶分題庫》第5章「社會保險福利政策與法規」)
4..最佳瀏覽方式個人電腦瀏覽;如以手機瀏覽,連結網址後,建議選【傳統版】選項為佳。

 當台灣「老」已至,當所有數據都指向台灣高齡者的未來很有可能是「又老又窮」時,台灣若不想落入愈老愈窮「下流老人」社會,學者提出三大改革解方,包括延後退休、增加第一層基礎保障年金、勞保和勞退改革合併成「大勞退」。也就是說,仿先進國家有公共年金退休體系,老人經濟安全來源多元化,免於愈老愈窮。

依數據顯示,社會已有逾半老人家庭落在低所得組,在台灣大街小巷,都看得見佝僂老人,為了生活,拖著老邁身子撿拾廢棄紙箱、鋁罐,換取微薄收入的畫面。

「每個拾荒老人的背後,是一個個又老又窮的故事。」東吳社工系教授洪惠芬說,故事形成原因、背景雖各有不同,卻都指向一個核心議題:老年經濟安全,就是老了退休沒有收入,加上失能照顧是筆龐大長期支出。

1 延後退休年限鼓勵高齡者再就業

解決老年經濟安全,受訪學者一致認為,延後退休年齡和年金改革,勢不可免。「如果國家都不願意負擔養老,就會落到年輕人頭上」,洪惠芬說,年輕人不只要負擔高額房貸、養小孩,還要負責養老,「年輕人會很倒楣」。

行政院去年公布的高齡社會白皮書調查顯示,逾 17%的老人覺得不被尊重,其中顯性歧見就是就業年齡。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呂建德直言說,「高齡者再就業,台灣做得很糟糕!」

但隨著人口老化,工作年齡一定會往後退,目前德國退休年齡延到 67 歲、瑞典至 68 歲、正研究要到 70 歲,美國甚至無退休年齡。呂健德認為,台灣應修法延到 67 歲,即使立法通過,也不是馬上延,是一年增加一個月,增至 67 歲約需 24 年。

有人擔心「延到 67 歲會使公司愈來愈老」,呂建德舉瑞典採取三個配套供台灣借鏡:一、未來高齡者工作採彈性工時,薪水隨工時減少;二、企業發展對中高齡職務再設計;三、高齡者帶動年輕人做 TEAM BUILDING(團隊建立)工作。


2.增建基礎保障年金凡國民皆領得到

除延退外,勞保改革更不能閃躲!依勞動部最新估算,2028 年勞保基金將用罄,不改革年輕世代會又老又窮。「不改革國家也會愈老愈窮」,呂建德強調「有改革,起碼保證領得到。」勞保年金改革喊了多年,只聞樓梯響!諸多社會學者醞釀催生新改革方案,要採漸進式、化骨綿掌策略,棘手問題不會一刀切。洪惠芬、呂建德與東吳社會系副教授葉崇揚一致主張,應在第一層架設

「基礎保障年金」:凡是國民(即使沒有工作)保障領得到!

如何架設基礎保障年金?洪惠芬主張稅收制,但葉崇揚與呂建德主張採健保模式,亦即 20 歲後強制納保,保費費率約 3%或 4%(以民眾財務能力可負擔及基礎年金累積保障民眾受益權兩個標準訂定),年滿可月領約 8,000~1.3 萬元,金額視費率高低而定。

3 改革勞保、勞退合併成「大勞退」

有了第一層保障,葉崇揚說,第二層職業年金側重在雇主,勞保、勞退可進行改革,第三層就用個人商業儲蓄保險,增加個人退休保障。社會學者皆建議,勞保、勞退可合併成一個「大勞退」,採確定提撥制。「老人經濟安全必須多元來源,不可能完全依賴國家」,葉崇揚這麼說。

「勞保年資給付率 1.55%勢必要調降!」學者一致指出,年資給付率不能不改,否則一率到底未來年輕世代會繳多領少。所謂「年資給付率」是計算所得替代率的基準,例工作年資 30 年,乘以給付率1.55%,得出所得替代率為 46.5%。呂建德建議,以每五年為一單位遞減,逐步降為 1.45%、1.35%…,用 30 年時間漸進調降,樓地板採最低基本工資或設貧窮線門檻皆可,但給付率最低應要有 1.2%。

但,任何退休改革都要兼顧三件事,呂建德提醒:一、不能改到大家活不下去,所以要有基礎保障年金;二是財務永續;三是年輕人願意繳。他說,勞保因為改革,可使原本 2028 年「硬著陸」破產,因此往後延到 2066 年「軟著陸」。洪惠芬則說,改革除要顧慮財政永續,還要以老人經濟安全為本。

「台灣已沒有時間可以浪費!」學者焦急的說,台灣啟動年金改革比歐美慢,但老化速度卻很快,2024 年新總統產生後,新政府必須立即啟動改革,2025 年完成修法,2030 年實施。

高齡議題,環環相扣,改革對策需要執政者展現政治決心,陽明交大醫學系教授陳亮恭苦笑,「現在是蓋牌不討論,因涉及世代傷感情。」洪惠芬與葉崇揚則敲警鐘說:政府不改革,就是「死局」,政治上就會「無解」。

學者因此呼籲,應仿照美國在白宮總統辦公室設有小組模式,在總統府設立跨部會專責單位,只有位階夠高,才能提出有效解決高齡化社會問題整體對策。「解決對策的高度,將決定台灣高齡社會的樣貌」。

報導原文網址:https://reurl.cc/VRapQR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c33883b&aid=177343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