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必慎入!這座教堂有蛇、骨骸、魔鬼柱
2023/02/12 10:10:30瀏覽9403|回應0|推薦62

西元379年,對許多基督徒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份,因為羅馬帝國狄奧多西斯皇帝宣布基督教為國教。

也就在這一年,米蘭建造了一座「聖盎博羅削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mbrogio / Church of Saint Ambrogio),它比今天遊客都會去打卡的米蘭大教堂早了一千多年。

你可能會想,教堂那麼多,有什麼稀奇?

先不說這座古老教堂為何沒有傾圮在歲月的塵埃裡,單說今天在整個米蘭教區,甚至瑞士南部地區,聖彌撒都是隨從它的“盎博羅削儀式”(Ambrosian Rite)慶祝。這種獨有的教會禮儀,跟一般舉行的羅馬儀式大不相同。

等一下,「盎博羅削」這名字是不是有點眼熟?

是的,我在前文《盎博羅削圖書館》提到他是米蘭的守護神,該座圖書館即是以他命名。本文又提以他為名的教堂和儀式,盎博羅削究竟是什麼人?

▲大教堂後殿的半圓拱頂上,中央為耶穌登基,腳下紅衣者即盎博羅削

▲聖盎博羅削的雕像和馬賽克肖像(後殿半圓拱頂上的放大圖)▼

盎博羅削簡介

盎博羅削(Ambrosius ∕ Ambrogio ∕ Ambrose)是4世紀的米蘭主教,關於他的事蹟很多,不尋常的是他沒有受洗、沒有正式接受過神學的訓練,就被任命為神職人員!

雖然隨後在一週內完成必要手續,盎博羅削以羅馬總督變身米蘭主教的例子,在西方史上創下了記錄。

但他上任後,將自己的錢財分攤給窮人,捐出自己所有的土地,將“正義”定義為替窮人服務,受到民眾擁戴的聲望,使他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具有相當大的政治影響力。

扼要來說,盎博羅削是一位政治家和神學家,也是一位為窮人服務的苦行者。他會成為米蘭的保護神,不是用嘴巴掙來的。

擔任米蘭主教的時期,盎博羅削建了四座教堂,其一便是「聖盎博羅削大教堂」,但它原名是「殉教者聖殿」,也就是埋葬被羅馬迫害的基督徒所在。

就從盎博羅削遺願要埋葬在「殉教者聖殿」,可見他多麼喜歡這座教堂,而「殉教者聖殿」也從此改名為「聖盎博羅削大教堂」。

那麼,「聖盎博羅削大教堂」有何特別呢?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是中世紀倫巴底大區羅馬式建築的傑出典範▼

▲進到教堂大門要先穿過一個迴廊大門,迴廊圍出一個露天中庭▼

▲迴廊牆上有早期基督教銘文、壁畫碎片、米蘭貴族的紋章,以及墓碑▼

▲迴廊的拱門和十字拱頂有羅馬式柱頂與雕飾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的建築特色之一:迴廊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最初是作為埋葬殉教者,只是一座小型的三過道、無耳堂的教堂,後來經歷了多次修復和擴建,其結構就變得非常複雜,最終成為倫巴底大區羅馬式建築的傑出典範。

所謂倫巴底(Lombardy),是指意大利北部以米蘭為首府的一個行政區,這個名稱起源於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此地成為倫巴底人的大本營。據考證,倫巴底人來自於今天的瑞典南部。

今天去米蘭旅遊,仍然可以看到這個字出現在街道和商店招牌上。

比起米蘭大教堂的壯麗奪目,聖盎博羅削大教堂是低調樸實的,整座教堂以該地區的粘土燃燒成深紅色磚砌而成,邊緣飾以標誌性的倫巴底帶。

要到達教堂正門,必須先穿過一個ㄩ字形的大迴廊,迴廊兩側是柱子拱頂連成的走道,圍成一個露天中庭。

我在廊道上走走停停,花了不少時間觀看牆壁上的早期基督教銘文、羅馬式柱頭、壁畫碎片(12~13世紀)、米蘭貴族家庭的紋章和盾牌,以及墓碑。

沒錯,牆上有墓碑!代表了有骨骸或骨灰埋在牆壁裡。其實這也不錯,沾了常到教堂的人氣,好過子孫不理的荒草頹墓。還有我這樣好奇的遊客會端詳兩眼。

在我眼裡,這些牆上的記號,形同展示了米蘭部分地區的民俗史。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鳥瞰圖取自網路)有修道院,故而有兩座鐘塔▼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的建築特色之二:兩座鐘塔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的另一個特色,是在八世紀時,加進了一座修道院,使得該教堂成為一個宗教建築群,且以不同的規則方式為信眾服務。

這樣講可能讓人困惑,我就拿鐘樓∕鐘塔來說明好了。

一般一座教堂有一個鐘塔,視需求而用。在比較偏僻地區或小型村落裡,教堂還可能擔任一個民眾中心的額外功能,鐘塔則成為宣告舉辦活動,或報時或示警的工具。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卻有兩座鐘塔,北邊∕左邊的由教堂做正規使用,南邊∕右邊的由修道院使用。

修道院使用的“僧侶之塔”(Torre dei Monaci),被僧侶(或稱修士)用來召集信徒參加僧侶彌撒。因為僧侶們有部分要靠彌撒後的供品養活自己。

這讓我想起泰國僧侶早上都會托缽化緣,西方僧侶則多是靠自己勞動,從耕種到編織都自己來,以致有些修道院的釀酒非常有名,也有些修道院接受賑濟和捐獻。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的平面圖,中殿三個大拱頂,兩側闢成小堂▼

▲第三個拱頂是金色穹廬,下方空間有古老講壇,這裡是最初的教堂▼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的建築特色之三:對稱相應

起初,我以為教堂外面的門廊走道只是單獨成形,進到教堂內部才發現裡面分成兩層,一樓的高度和形式跟外面門廊走道是一樣的。意思就是在視覺上,會產生延伸一體的對稱相應。

中央中殿由三個十字拱頂覆蓋,靠近後殿的拱頂是一個金色穹廬,牆壁上天花板上的馬賽克圖像創作於5世紀,拱頂中央的人物是軍人殉教者聖維托雷(San Vittore)。

在這個拱頂下的聖維托雷廳堂,保留了一個古老講壇,據說這個廳堂最初是一個獨立的小教堂,後來由此慢慢擴建出去,所以是整座教堂最古老的部分。

由於沒有耳堂,中殿的兩側,上層不開放參觀,下層的拱門後方,依功能分成洗禮堂、供奉聖母與聖徒的小禮拜堂,以及一個小型博物館。

每間小堂的裝飾都不太一樣,有的地方還能看見如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Bernardino Lanino、Bergognone 大師級的壁畫,也算為這座老教堂增添異彩。

▲教堂中殿兩側有洗禮堂,還有供奉聖母與聖徒的小禮拜堂▼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也有許多大師級的壁畫▼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的博物館

二戰時期的米蘭,作為意大利主要的經濟和工業中心,遭受了盟軍慘烈的地毯式轟炸,可以說是義大利的重創區。

今天遊客在這座城市美美地打卡,很難想像被72 架轟炸機投下201 噸炸彈(大部分是燃燒彈),600 座建築物被毀的景象。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也未能倖免,所以有重建的部分,加上從前擴建或整修的遺物舊物,以及許多極具價值的藝術品,都存放在教堂另闢一室的小型博物館裡。

我並非天主教徒,對博物館裡的收藏品認識不多,看來都是在司祭儀式中使用的各種器具,還有各種材料製成的塑像,有些可能是信徒捐贈的。

比較特別的是一組盒子,因為沒有英文說明,只能猜臆是些主教的遺骨紀念。還有一面Ildefonso的死亡面具(Death Mask),這位米蘭主教跟墨索里尼有些交情,受到不少爭議。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有一個小型博物館,存放了許多改建留下的舊物▼

▼教堂博物館裡很特別的一組收藏,即是死亡面具和遺骨紀念▼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的地穴&遺體

教堂後殿是一個半圓形拱頂,拱頂上則是13世紀創作的馬賽克圖畫,金色的背景中央是耶穌基督登基,兩旁有天使和聖徒Gervasius 和 Protasius,再往旁去是盎博羅削的肖像和生平場景。

後殿的地上前方,有一個九世紀的祭壇(Altare),由頂級金匠Vuolvinio打造得耀眼非凡,周圍鑲著寶石和琺瑯,還用玻璃框起保護,一看就知道是珍貴寶物。

祭壇的六面描繪了基督的故事和盎博羅削的故事,正面是象徵救贖的十字架。由此可以看出盎博羅削的地位,用現代術語來說,他還是羅馬皇帝的國策顧問,教堂和祭壇代表了政治與宗教的組合體現。

在這個祭壇下方,也就是後殿的地下室,便是供奉盎博羅削的遺體,與另外兩位殉教者Gervasius 和 Protasius的合葬石棺所在。

你沒看錯,三位聖徒的遺體合葬在這座教堂裡,而且還有一個故事。

據說盎博羅削建造這座教堂前,承諾民眾若是找到殉教者遺物,就會蓋出一座莊嚴聖殿,結果他做了一個夢,夢中被指引到殉教者的墓地,醒來依照去做,果然挖出雙胞胎殉教烈士,盎博羅削記錄了找到兩百多年前殉難者時,「所有的骨頭都完好無損,而且有很多血」。

其實不只有聖徒,教堂內還有875 年死於倫巴第大區的羅馬皇帝路易二世的陵墓。由此你可以知道這座教堂的地位。

▲教堂後殿是一個半圓拱頂,上面馬賽克的中央是耶穌登基,左右是聖徒Gervasius 和 Protasius,腳下是聖盎博羅削,前方地面是金色祭壇,祭壇下方即是地穴 ▼地穴入口,上方石雕為聖盎博羅削

▲大教堂地穴是聖盎博羅削與聖徒Gervasius 和 Protasius的合葬處▼

▼聖盎博羅削與聖徒Gervasius 和 Protasius的合葬石棺,供信眾瞻仰遺骸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的銅蛇

在教堂中殿的斑岩柱頂部,有一條身體蜿蜒的銅蛇。這個物件可是獨一無二的,你在別的教堂絕對看不到。

根據傳說,這是摩西率領猶太人走出埃及,穿越西奈沙漠時,為保護他的人民免受爬行動物的叮咬而鑄造的蛇,而且任何被蛇咬傷的人,只要看看這條銅蛇就可以活了。(民數記 21:6-9)

那麼,這條蛇是如何出現在「聖盎博羅削大教堂」呢?

公元1000年左右,米蘭大主教Arnolfo奉令前往君士坦丁堡,將羅馬皇帝奧托三世的拜占庭未婚妻接到皇帝身邊完婚。然而,在返回羅馬的途中,就傳來皇帝去世的消息。

拜占庭公主只好被送回,但拜占庭皇帝巴西爾二世所送的結婚禮物之一銅蛇卻被留在米蘭。而且理所當然放在了當時最重要的「聖盎博羅削大教堂」裡。

不曉得怎麼傳來傳去,就被傳成這條銅蛇有神奇力量,能夠治癒腸道疾病和蠕蟲。

還不只這些哦,傳說等到末日審判的日子來臨時,這條銅蛇會復活,從石柱上爬下來,回到摩西親手鑄造它的約薩法特谷(Valley of Josaphat)。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的中殿,有一斑岩柱頂部可見一條青銅蛇▼

▼梵諦岡西斯汀教堂的壁畫上,可見聖經裡的銅蛇典故(照片取自網路)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的入口外側有一根魔鬼柱,上有兩孔洞,傳說是魔鬼頭頂兩個角卡在柱子上造成。走覽當天教堂舉行完婚禮,賓客在外參加慶宴

聖盎博羅削大教堂的魔鬼柱

另外,大教堂外面入口的左側,有一根柱子叫做“魔鬼柱”(Colonna del Diavolo) ,也有非常奇異的傳說。

傳說盎博羅削主教正在大教堂的花園裡散步時,試圖誘惑腐蝕他的魔鬼“又”出現了,這個又字代表了成聖的過程要經歷種種考驗。

盎博羅削主教被無休無止的糾纏,生出了一肚子火氣,他狠狠朝魔鬼的屁股踢了一腳,魔鬼被突如其來的一踹猛撞到柱子上,他頭上的兩支角竟被卡住了!

柱子上的兩個洞孔,就是魔鬼頭角被卡住的地方。

傳說從那天起,魔鬼在復活節前夕,會坐在馬車上經過大教堂前,將罪人的靈魂拖入地獄........(我不反對將罪人拖入地獄,但魔鬼為啥要坐馬車呢?)

當然,這些傳說的實情跟想像有很大的差距,我就點到為止吧。

最後,再來看看聖盎博羅削大教堂博物館的奇特收藏品好了。

▲西方信徒捐贈給教堂的各種東西,看起來不名貴,但心意值得珍惜

▲哇~這繡活不容易,還是金線呢.....

▲馬賽克取代壁畫興盛於西元五世紀,義大利也受到拜占庭帝國的影響

▲你注意看這壁畫上人物的手勢和衣著,有沒有發現跟歐洲壁畫大不同?

▼Bernardo Zenale的聖母與聖徒,我是因為達文西強烈批評他才知道他

▼這塊殘餘壁畫吸引我的是上方那張面孔,怎麼.....?

* Basilica di SantAmbrogio 地址:

Piazza SantAmbrogio, 15, 20123 Milano MI, Italy

★延伸閱讀: 

米蘭最炫的都會建築

“達文西的奇幻預言”/米蘭「達文西科技博物館」

別被這名字騙了!「盎博羅削圖書館」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8899988&aid=17834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