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8/23 22:25:29瀏覽1691|回應0|推薦6 | |
今天是「八二三炮戰」63周年紀念,1980年代初我隨軍事記者團參訪金門,那時戰地政務尚未解除,只能參觀戰備坑道裡的天下第一哨馬山觀測所;前幾年再赴金門已能到有「台灣諾曼地」之稱的料羅灣遊覽。
昔日戰爭墳場 今日觀光勝地 八二三砲戰時國軍在解放軍密集砲火下在料羅灣搶灘,卸載武器彈藥和補給品。這片綿延潔淨的沙灘曾是傷亡慘重的墳場、多少遺眷的傷心之地,如今卻成為觀光景點。 2018年八二三砲戰爆發60週年的8月5日上午,大陸福建省泉州市晉江龍湖水庫舉行「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兩岸「共飲一江水」,希望以「和平取代戰爭」,這是當年作夢也預料不到之事;真是歷史如流水,世事已全非。 1954年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範圍不包括金馬地區,美國只能提供顧問諮詢及後勤支援不能直接出兵支援;解放軍攻打金馬屬於中國內政,美國無法插手。 打金門直接對蔣間接對美 因此毛澤東在北戴河會議決定於1958 年8月23日發動砲戰,目標是「打金門,直接對蔣,間接對美」,史稱「第二次台海危機」。首次危機是1954年9月的「九三砲戰」與1955年1月的「一江山戰役」。如今兩岸都有「一江山戰役紀念碑」,一場戰役「各自表述」,分別紀念這場底定兩岸分治局勢的戰役。 解放軍400多門火砲在44天內對150平方公里的金門總共發射47萬枚砲彈,卻沒有完全摧毀金門的防禦工事。823傍晚砲擊在大武山背面高級將領用餐的翠谷水上餐廳,當時正在用餐的金防部三位副司令當場陣亡,兩名美軍顧問喪生,國防部長俞大維、金防部司令胡璉在餐廳附近也受傷,這是共軍斬首作戰的經典案例。 砲戰期間金門街道全被砲彈掀翻,建築物幾被夷為平地。小金門更是迫擊砲就可打到,駐守小金門的郝柏村回憶說,金門砲戰有一半砲彈是落在當地。 美國曾考慮以核武反擊 雖然金馬不在共同防禦範圍,但砲戰爆發後兩天,艾森豪指出美國介入外島戰爭是「維持國府的士氣」;國務卿杜勒斯則認為共黨可能會在各地發動小型侵略以試探美國立場,但是若向共黨讓步,後果會如同二次戰前向希特勒讓步的《慕尼黑協定》;外島防禦已成為防衛台灣的一部分,如果中共全面攻擊外島,美國不能袖手旁觀,因為失去外島一定會連帶喪失台澎。 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則提出以核武攻擊人口稠密的上海、杭州、南京、廣州範圍內的軍事目標以及中共用來攻擊外島的基地。中情局最後評估認為執行前述軍事計畫,中共與蘇聯會被迫以核武回應而導致美蘇核武大戰,不宜直接介入。因此艾森豪雖考慮用核武對付中共,並將配戴核子彈頭的屠牛士飛彈悄悄運台,但基於上述考量而取消核武攻擊。 至於盟邦態度,英國積極要求美國澈底解決台灣外島問題。英國在八二三台海危機爆發後就認定台海衝突的解決之道是美國強迫國府撤軍,把外島交給中共,以「兩個中國」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郝柏村在回憶錄指出,1955年在砲戰兩週前,他臨危受命調到金門擔任第八軍砲兵指揮官,看到砲兵陣地都是砂包堆成的野戰掩體,經不起日曬雨淋,既不堅固也不安全。 為了長期固守金門,因此他反對美籍顧問的「砲兵陣地機動化,不宜要塞化」,因為砲兵陣地密集並無機動空間;經獲得金防部司令劉玉章支持,改為構築鋼筋水泥的砲兵掩體,防禦設施地下化,因此奠定八二三砲戰金門陣地能承受47萬發砲彈的瘋狂攻擊。 砲戰初期缺乏重武器僅有限反擊 砲戰進行的前兩週金門缺乏長射程重砲,通訊中斷,只能在地下坑道作有限的反擊。政府緊急展開「閃電」、「鴻運」及「轟雷」海上運補行動,國軍冒著死傷在料羅灣搶灘卸下登陸艇運載的補給品,解放軍阻止國軍運補的砲彈不斷落在沙灘和海上。 空軍則展開空投運補,同時在924、平潭等12次空戰中爭取制空權。美軍C-119型運輸機協助空投運補;金門民防部隊也以村里中隊為單位配合擔任衛哨、救火、傷亡救護等工作。 海軍分別在824、827、92及919四場海戰中反制解放軍封鎖料羅灣,其中9月2日爆發的料羅灣海戰是雙方海軍的主力決戰,中共強力阻擾台灣對金門的運補,企圖讓金門彈盡援絕而棄守。 美國提供巨炮聲響如驚天雷 但美國於9月18日運達12座八吋大口徑自走榴彈砲(口徑203 公厘),射程1萬6800公尺,轟炸範圍超過一個標準足球場。國軍利用一星期速成學習操作,9月26日發出第一砲,如驚天雷的砲聲與強大殺傷力讓解放軍震懾以為是原子彈。 由於解放軍無法測得自走榴彈砲的移動位置予以摧毀,美國又提供AIM-9響尾蛇飛彈取得火力上的優勢,解放軍認知無法以武力奪取金門。 採訪砲戰中外記者團發生海難 92海戰當天,從澎湖出發的中外記者有七十多人,因國防部發出「萬一出事,國防部不負責」聲明,而且出發前都要在機場簽「如有意外概與國防部無關」的切結書,記者團始未成行。 9月7日海戰停止,載有八位中外記者赴金門的採訪船因為熄火沉沒,包括日韓及四名台灣記者共六人喪生;倖存的青年戰士報採訪主任嚴重則在海上漂流三十多小時才被海軍冒著砲火救起,他後來發誓「魚不吃我,我不吃魚」,並撰寫《怒海炮火餘生歸》。俗云: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後來擔任台灣新聞報社長,2020 年逝世,享嵩壽九十五歲。 美中建交才取消對金門砲擊 10月6日中共鑒於戰局不如預期,又遭強大火砲攻擊,傷亡也相當慘重,於是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布暫時停火;10月25日又發表《再告台灣同胞書》宣布「單打雙不打」政策。八二三砲戰結束兩年後,中國大陸又對金門發動「六一九砲戰」,爾後恢復「單打雙不打」,直到1979年元旦和美國建交才取消歷時21年的砲擊。(部分圖片摘自網路)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