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淨土聖賢錄》之女人往生.5
2022/05/22 15:44:13瀏覽19|回應0|推薦0

第三節 主行:一心念佛第三節  主行:一心念佛

    念佛能生淨土,而其所依據的主要經,則為《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等淨土三部經。此外近代印光法師認為《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以及《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都是屬於弘揚念佛求生淨土的重要經典,因此連同以上三經,合稱為「淨土五經」,對於「念佛」求生淨土的修行方法,前述五經內容皆有詳細的闡述。由於淨土諸經一致推崇「念佛得生淨土」,往生女性無不以念佛做為求生淨土的「主行」。針對淨土諸經一致推崇「念佛得生淨土」的現象,唐代懷感法師于《釋淨土群疑論》中,指出:

 

  念佛得往生,其教極多,略申三五曉諸迷者。一如《阿彌陀經》,唯說念

  阿彌陀佛得生西方。《觀經》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三處經文,

  咸陳唯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無量壽經》又言,上、中、下輩行有淺深,

  皆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得生極樂。眾生行何法得生淨土?阿彌陀佛報

      言:「欲生我國,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即生我國。」…如是等無量大乘

      經文,多說念佛得生淨土。今勸念佛,非是遮余所修妙行,只是念佛之者,

      多經勸贊。若行若坐,乃至命終皆得行斯念佛之行,將為穩便。[1]

    

    「念佛」是中國佛教的同特色,淨土諸經皆共同勸贊「念佛」求生淨土;以常念「阿彌陀佛」作為求生淨土的具體行,更是眾所周知的普遍象。在中國佛教的乘各宗派,幾乎都在闡揚阿彌陀佛念佛法門,只要至誠持念佛名,便具備往生淨土的功德,由於方法簡易行,因此為廣大佛教信眾奉為共通的修持方法。宋朝王古於其所輯之《新修淨土往生傳》中,引文殊菩薩之言,對於「念佛」妙法曾有如下的闡述:

 

      諸修行門,無如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最為要!我於過去劫中,

      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得于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

      蜜多,甚深禪定,乃至諸佛正遍知海,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

汝等應當常念。[2]

 

    念佛是諸法之王八萬四千法門中,唯有念佛一門是上法。[3]念佛不僅是諸佛本懷,更是求生淨土的徑中之徑。因此,蕅益大師于《彌陀要解》中,特別強調「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4]由於念佛簡單易行的特性,與各種根器的人皆能契合,而且女性於臨命終時,往往眾苦交迫,除了念佛之外,很難再作其它行持。因此,對於歷代往生女性而言,在傳統禮教的約束之下,平日欲求精神有所寄託,或進一步追求身後能得極樂淨土的美好歸宿時,自然皆「恒以念佛為正行」。[5]針對「念佛能生淨土」的不可思議功效,清代際醒法師于《徹悟禪師語錄》中提到:

 

      一句阿彌陀佛,是阿伽陀藥,無病不療。是如意珠王,無願不滿;是生死

      苦海之慈航,無苦不度;是無明長夜之慧燈,無暗不破。但得一曆耳根,

      便為有緣,…多念少念,總皆為往生正因。[6]

 

際醒法師直指念佛的不可思議功效,無論多念或少念,皆能成為往生淨土的正因。由於念佛就能往生淨土,其簡易特性無疑為歷代女性提供了絕大的方便,因此往生女性「念佛」的修持情節,自然成為《淨土聖賢錄》事例中不可或缺的敘述元素。

    女性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歸宿,並且高度重視歸趣的方法,淨土三經對於念佛求生淨土的修行方法亦多有闡述,譬如淨土三經之一的《阿彌陀經》,主張「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7]據此段經文,明代蓮池大師于《淨土資糧》中,將其釋為「欲生彼國,須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謂發菩提心,而為生彼國之大因緣也。」[8]主張以持名念佛的多善多福求生淨土。而蕅益大師于《彌陀要解》詮釋持名功德時,則認為: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持名號而為正行。

      [9]

蕅益大師並且進一步指出,執持彌陀名號即是多善根、多福德,原因在於「唯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10]散心稱名就可以成就難以估算的善根、福德,何況一心不亂的稱念「阿彌陀佛」蕅益大師所要彰顯的是「一心念佛,執持名號。」對於往生淨土所起的作用,因此「一心念佛」對於追求往生淨土的行人而言,其重要性實在不容等閒視之。

    《阿彌陀經》特別強調以「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作求生淨土的行持,經文中記載: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七

      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

      心不顛 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11]

 

前述經文明白揭示「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為往生淨土的主要行持。清代際醒法師在《徹悟禪師語錄》中,詮釋:

 

所謂執持名號者,即拳拳服膺之謂。謂牢持於心,而不暫忘也。稍或一念

間斷,則非執持也。稍或一念夾雜。則非執持也。念念相續,無雜無間,

是真精進。精進不已則漸入一心不亂,圓成淨業。[12]

 

際醒法師認為,若能將心念專注於佛號之中,口中稱念阿彌陀佛之名號,再經由耳中聽聞佛號,同時心中常憶念佛號。如此字字分明,日常於行住坐臥當中,始終惟此一念;並且將貪、瞋、癡等煩惱雜念,一律摒除於念頭之外。若能修到這樣一心不亂的境界,臨命終時將可順利見佛往生。這樣的認知,獲得廣大的認同,「一心念佛,執持名號。」因此成為淨土行者求取往生的普遍行持。

    在淨土的四種念佛修持方法當中,[13]稱名念佛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是淨土經典中所重視的修行方法。唐代善導大師曾極力推崇稱名念佛之法,其獨尊稱名念佛的原因在於:

 

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麤,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

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14]

 

在《觀無量壽經疏》中,善導進一步指出「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15]主張應以「一心專稱」彌陀名號作為求取往生的「正行」。明代蕅益大師同樣標舉「執持名號」的重要性,認為「即以執持名號而為正行,以一念相應即一念佛,念念相應即念念佛,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缺。[16]歷代淨土大德異口同聲,皆直指「一心念佛」為往生淨土的「正行」,並且積極勸誡淨土行者,應當以「一心念佛」作為求取往生的主要行持。

    考察《淨土聖賢錄》女性往生事例,普遍記載著往生女性「念佛」的修持情況。如〈宋樓氏〉事例,敘說主角于皈心淨土之後,即「念佛不輟」。[17]另如明代工部主事余杭李陽春之妻潘氏,臨終時尚且「稱佛名不絕口」。[18]又如吳江黎裡人汝氏,「居常一以念佛為事」。[19]由於「念佛」能生淨土,雖看似十分容易,但是女性於日常生活中,往往念佛時容易心生不專,以致口雖念佛,心中卻雜念紛陳。尤其念佛之人常犯的毛病,正如同宋代遵式法師所說「稱佛都不精專,散心緩聲。」[20]若以如此散心方式念佛,縱令有真有彌陀之極樂淨土存在,念佛者也未必都能遂其往生之願。遵式因此發出「遂致現世成功者少,臨終感應事稀」[21]之歎。針對如何才能正確的做到「一心念佛」念佛,遵式特別強調:

 

      稱佛之法,必須制心,不令散亂;念念相續,系緣名號。口中聲聲喚阿彌

      陀佛,以心緣曆,字字分明,使心口相系;若百聲、若千聲、若萬聲,若

      一日、若二日、若七日等。但是稱名時,無管多小,必須一心一意,心口

      相續,如此方得一念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不然者,滅罪良難。[22]

   

一心一意、心口一致的相續繫念不斷,才能真正滅罪而得往生。若能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人人皆可安然往生淨土。但是女性於繁重的家務操持之餘,念佛時往往容易雜念紛飛,而產生心口不一致的情形。對於這樣的念佛缺失,宋代曾流傳於民間的《寶卷》說唱,有其獨到的觀察與描述:

 

      念佛之人,有三樣逆失:一者口雖念佛,心不向善。二者口雖念佛,心想

      別事,雜念不清。三者口雖念佛,家事在心,盤算錢財,只顧兒孫。所以

      不得往生西方矣![23]

 

口中雖念佛,心裡卻老是掛念著屋內俗務、親情的糾葛、以及家中老小生活起居的照應等,這些都是造成念佛分心與罣礙的原因,因此使得女性于修行念佛之時,無法全心全意的專心念佛。這個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歷代念佛女性,她們心中共同的疑問,是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一心念佛」?針對這樣的疑問,印光法師在《文鈔》中明示:

 

      念佛欲得一心,必須發真實心,念時必須字字句句從心而發,從口而出,

      從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萬句亦如是。能如是,則妄念無由而起,心佛

      自可相契矣。…能得一心,則心與道合,心與佛合。[24]

 

印光法師認為必須以真實心念佛,並且「從心而發,從口而出,從耳而入。」能掌握住這樣「一心念佛」的要領,才有可能獲得往生淨土的正念。正如同善導大師于《往生禮贊偈》所強調「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25]女性必須先將家務以及世俗一切紛擾徹底放下,才有可能「一心念佛」。例如〈清百不管老媼〉事例,敘述主角:

 

      嘗問於孝慈庵道源和尚曰:「修何法門,一生決離苦海?」 和尚曰:「無

      過念佛,然念佛不難,而難於持久;持久不難,而難於一心。汝若能一切

      不管,專心持名至誠發願往生,臨終佛來接引,即得離苦海矣!」媼歡然

      拜謝。歸即將家事,委子婦等;辟淨室供佛,修持其中年餘。複問和尚曰:

      「自蒙開示弟子,棄捨家務,專事念佛。自問亦可謂久而不懈,但苦一心

      之難,師當複有以教我?」和尚曰:「汝雖拋卻家務,而兒孫眷屬不無廑

      念,此則愛根未拔,如何一心?汝今加功,先拔去愛根,將一切放下,然

      後能得一心也。」媼歎曰:「師言是也,我雖不管於身,不能不管於心,

      從此真當百不管矣!」遂愈加精進。愛心偶動,即默持此百不管三字,以

      自軀除;或諮以家事,亦依此三字拒之,於是百不管之名,播傳親黨間。

      如是者又年餘,一日詣庵謝曰:「師不我欺也,弟子西行有日矣!」數日

      後,無疾而逝。[26]

 

    老媼與和尚三段對話的過程,無異是具體闡釋「一心念佛」的修持要領。百不管老媼透過將身、心徹底放下,努力斷絕塵緣的紛擾,並專心持名發願往生,才能得到念佛求生淨土的真實利益。能「拔去愛根,將一切放下。」做到百事不管;進一步掌握「一心念佛」的修行要訣,並且確實奉行之後,老媼才能放下萬緣,真正做到「一心念佛」。事例中所言「將一切放下,然後能得一心。」的話語要點,深刻描繪出女性「一心念佛」時,內心「萬緣放下」的自在修行樣貌。

    女性於告別此生的最後時刻,往往是病弱體虛之身,此時雖然極欲擺脫病苦的痛苦折磨,卻往往未能如願;即使是平日念佛修行之人,也可能因受困於病苦,雖欲念佛卻力有未逮。如明代蘇州人比丘尼廣覺,於病重之時斷然辭卻任何醫藥,「一心念佛」期待彌陀示現接引。根據〈明尼廣覺〉事例描繪,其臨終之際「一心念佛」的情狀為:

 

      一心待盡,氣奄奄不振;忽起正面趺坐,合掌歸命;已而盥手,著淨衣,

      持數珠,端身對佛,如入禪定。侍者慮其傾僕,以二枕掖之,揮手云:「無

      用此。」眾環繞念佛,複揮手云︰「吾自有主在,毋勞眾也。」跏趺不動,

      凡二晝夜。微聲稱佛名,氣漸促,泊然而逝。[27]

 

比丘尼廣覺平日即能精純不雜的修行淨業,早已具足往生淨土的信願,因此在臨終奄奄一息之際,勉強能以洗手、更換淨衣的舉動,表現出一心求往並靜待彌陀示現接引的虔誠樣貌。其臨終時雖抱持病弱之軀,卻仍然兀自堅持端身正坐於佛前,並且手掐念珠「一心念佛」;同時為了保持「一心念佛」的狀態不受任何干擾,過程中曾兩度謝絕旁人遞枕及繞行助念的美意。如此一心一意的稱念佛號,最後終於安詳西歸淨土,為女性臨終「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樹立成功的典範

   歷代女性普遍以「一心念佛」作為求取往生的主要行持,若能行持「一心念佛」,即使僅只臨終十念,也有可能往生淨土。根據《無量壽經》卷下所示:

 

      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

      亦得往生。[28]

 

前述「一向專意,乃至十念」的經文所示,無異于強調「一心念佛」的往生功效,這段經文鼓舞了廣大的信眾,只要能「一心念佛」,甚至僅以十念繫念阿彌陀佛名號,臨終必定能往生極樂國土。對於如此簡便的念佛往生方法,歷代女性自然樂於採納。如〈明尼祩錦〉事例,敘述主角于臨終垂危之際:

 

      忽語侍者云:「經稱十念往生,亟扶我起!」起則正坐,念佛而逝。[29]

 

比丘尼袾錦年老時身罹重病,在臨終奄奄一息之際,腦海中突然憶起《無量壽經》所示的「十念往生」這段經文,於是如獲至寶般的由侍者急急扶起,坐起後並勉力端身正坐,鼓起最後尚存之余息「一心念佛」,最後終能如願西歸淨土之贍養。由此顯示若能「一心念佛」,則臨終「十念」確實可以往生淨土。

    十念往生是阿彌陀佛的誓願,所謂「十念往生」,意指念佛信眾,於臨命終時,若能持念彌陀佛名號,就算僅是十念,亦得往生。檢視《無量壽經》卷上,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大願,願文中即明示: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

      正覺。[30]

 

阿彌陀佛發此願時,尚在行菩薩道的階段,如今卻早已成佛,顯示他的願力,無疑地必然已經兌現。此段經文無非是為了鼓勵眾生,即使僅以十念繫念阿彌陀佛名號,也必定能往生極樂淨土。

    在《觀無量壽經》中,則是提到了「至心十念」可以往生的說法,經文記載: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

      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31]

 

臨終眾苦逼切、業相現前,已經不暇念佛,因此只要具足「至心十念」,就算是無惡不作的造業之人,也同樣可乘此彌陀願力,而有往生淨土的機會。宋代遵式大師在所編著之《往生西方略傳》自序中,特別標舉:

 

      十念稱佛,地獄猛火化清涼風,即生彼土。斯則又許逆罪之輩,十念得生,

      況無者乎。[32]

 

惡人十念尚且可得往生,何況是無罪之人,自無不得往生之理。若是能「一心念佛」,具足十念的佛號功德,自然能滅罪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宋代知禮因此主張:

 

      臨終苦逼,得遇善友為說妙法,雖不能念比佛三身,怖地獄故,苦切稱名,

      具足十念。既絕後惡,即乘此念,托彼蓮中。[33]

 

臨命終時眾苦交逼,往往更能使人心無旁騖,只求能早日脫離苦海,此時急切的求生淨土信願,立刻化為猛利而有效的「一心念佛」表現。如〈清費孺人〉事例,描述主角于臨終之日:

 

      其夜過半,忽朗唱佛名,可十聲,頃之遂逝。[34]

 

費孺人臨終能單憑高聲念佛「十聲」即得彌陀接引,顯見「 至心十念」能生淨土之說,確實無庸置疑。

    有關「十念往生」的說法,唐朝道綽大師在《安樂集》卷上提出:

    

      今時解念,不取此時節。但憶念阿彌陀佛,若總相、若別相,隨所緣觀,

      徑於十念,無他念想間雜,是名十念。[35]

 

道綽大師對於「十念往生」的念佛看法,並非取其念佛時間的長短,而是明顯的聚焦於「無他念想間雜」的「一心念佛」觀點。可見十念的「念」字,原是心憶、思惟加上稱念名號,也就是口中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同時在心中也確實地知道自己是在稱念「阿彌陀佛」;內心清楚,絲毫沒有妄想,每念一聲佛號,便是一念「念佛」。如此繼續不斷地口中念完十聲,而心中完全沒有出現其它雜念,便是十念相續,也就是「十念」念佛。[36]

    女性秉持「十念」能生淨土的信念,若逢臨終之際病苦交逼,此時無不熱切期盼彌陀現身接引,亟欲藉由「一心念佛」尋求徹底解脫。此時的臨終念佛效果特別猛利,如〈清尼律宗〉事例,描述主角于臨終之際

 

集諸緇白,同稱佛名。至日昃,顧視左右,勸勉修行,語劇苦切。尋舉手

稱︰「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如是者三,趺坐而逝,蓮

華香滿室中。[37]

 

比丘尼律宗於臨終之際,于所住持之佛寺內,集合僧俗眾人共同念佛,其本人更不忘對左右之人慰勉勸進,鼓勵於淨業之勤加修行。若由其臨終勉力舉手稱佛之情狀觀察,或可想見比丘尼律宗歡喜見佛來迎,悲欣交集的複雜神情。進一步由其三稱佛名即逝的情節描述,似可窺知主角欲藉由「一心念佛」求往生的急切心情;而透過事例的描述,也使得「至心十念」能生淨土的說法,再度獲得驗證。

    歷代女性「一心念佛」的修行情節,于《淨土聖賢錄》有廣泛的記載,如〈清曹媼〉事例,描述常州人柏天佑,有一外姑許氏母,家居亦長齋念佛,但未能專一。天佑迎其外姑至家中,並教以:

 

      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母如其言。…一日,向天佑拜,驚問其由,曰:「吾

      生六十餘年,顛倒夢想中,未嘗獲一日安樂。自子導我以念佛,吾旦而念

      焉,俄然而夜矣!夕而念焉,俄然而旦矣!世間安樂,何以過之。」[38]

 

天佑之外姑認為一切世間安樂,皆無法與「一心念佛」之樂相比擬,因此自從全心投入于「一心念佛」之後,念佛所帶來的安樂感受使其渾然忘我,甚至絲毫不曾察覺歲月之流逝。此事例對於「一心念佛」能安定心神之功效,給予極大的肯定。

    透過「一心念佛」的修持,不僅為女性帶來心靈極大的安定力量,同時也為自己身後能往生淨土,心中生起高度的期盼。如〈清餘媼〉事例,記載揚州高旻寺住持昭月和尚之母余媼。為和尚迎接至寺內修行,昭月和尚並勸其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39]餘媼勉強從之。經過相當時日的念佛修行之後,餘媼即體驗到「六根悄然,動靜起居,不生一念。」[40]的清淨境界,最後於臨終之際,餘媼在僧俗眾人齊念佛號聲中,安詳的西向坐逝又如〈清陸氏〉事例,敘述主角晚年染疾之後,「一心念佛,期生淨土。[41]陸氏最後於命終之時,得以右脅而臥,往生西方,再度驗證一心念佛,得生淨土。」之不可思議功效。

持名念佛,在中國成為淨土思想專弘的法門,實因其簡單易行和廣及各種根器的特性,只要至誠持念佛名,便具備往生淨土的功德。由於方法簡易行,因此為廣大淨土信眾奉為通的修持方法。但是若單純倚靠臨命終時「至心十念」,雖然有可能往生淨土,然而平時若不好好念佛,沒有建立往生淨土的信願,也沒有進一步培養「一心念佛」修行的習慣,反而只寄望臨命終能「十念往生」,若存有這種心態恐怕顯得過於冒險與僥倖,遠不如自己平時能培養「一心念佛」的習慣來得更為可靠。

    女性專心投入「一心念佛」,以作為追求往生淨土的主要修持,這樣的情節描述,在《淨土聖賢錄》中不乏其例,而其中有部份則是以「高聲念佛」的方式而特別引人注意。由於高聲念佛與女性一貫予人輕聲細語的形象大相徑庭,因此女性念佛時採用高聲念佛的原因,實有必要進一步探究並予以關注。唐末永明延壽禪師于《萬善同歸集》中,曾明確指出:

 

高聲念佛、誦經有十種功德:一、能排睡障,二、天魔驚怖,三、聲遍十

方,四、三塗息苦,五、外聲不入,六、心不散亂,七、勇猛精進,八、

諸佛歡喜,九、三昧現前,十、往生淨土。[42]

 

    由於高聲念佛具備上述諸多好處,其中最吸引人的好處是能往生淨土,因此唐代的飛錫大師于所撰《念佛三昧寶王論》中,特別推崇「高聲念佛」的方法,他認為念佛時必須聲音洪亮,最好能「聲喧裡巷,響震山林」,[43]他所持的理由是:

 

      夫辟散之要,要存於聲。聲之不厲,心竊竊然,飄飄然無定。聲之厲也,

      拔茅、連茹、乘策,其後畢命一對,長謝百憂,其義一也。近而取之,聲

      光所及,萬禍冰消,功德叢林,千山茂松,其義二也。遠而說之,金容熒

      煌以散彩,寶華淅瀝而雨空,若指諸掌,皆聲致焉,其義三也。如牽木石,

      重而不前,洪音發號,飄然輕舉,其義四也。與魔軍相戰,旗鼓相望,用

      聲律於戎軒,以定破於強敵,其義五也。具斯眾義,複何厭哉!未若喧靜

      兩全,止觀雙運,協夫佛意,不亦可乎?定慧若均,則兼忘心佛。[44]


    針對前述飛錫大師「高聲念佛」的主張,聖嚴法師則是認為飛錫強調高聲念佛的好處,特別舉出五種涵意來加以說明,以證明念佛時「聲的功能奇大,能定心、除憂、消禍、舉重、降魔,乃至能達到止觀雙運、定慧均等、心佛兩忘等實相念佛的程度。」[45]由於「高聲念佛」具備的特殊功效,部分女性于修持時自然樂於實行。如〈宋李氏〉事例形容主角:

 

      日誦佛名…,夜以繼晝,聲徹內外,凡十餘年。[46]

 

    李氏平日晝夜不斷的高聲念佛,其高聲念佛時「聲徹內外」的場景寫照,恰與前述飛錫所提倡之「聲喧裡巷,響震山林。」的念佛場景,有異曲同工之妙。宋代遵式提倡「高聲念佛」同樣不遺餘力,他教人念佛的方法為:

 

      勸凡念佛時,一心不亂,高聲唱佛,聲聲相續,不久成功也。[47]

 

    遵式主張念佛時必須維持「一心不亂」的高聲唱佛方式,一句緊接一句的繫念不斷,才能達成往生的功效。有鑒於一般家庭女性日常操持家務,工作內容通常相當繁重,即使有幸勉強抽得空閒念佛,也很容易因疲累而導致精神不濟,無法集中心力專心念佛。針對此項普遍令念佛女性困擾的問題,遵式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他建議:

 

      若恐心散,須高聲疾喚,心則易定,三昧易成。…經云「小念見小佛;大

      念見大佛。」…大念者,大聲稱佛也;小念者,小聲稱佛也。斯則聖教,

      有何惑哉?奉勸今諸學人,唯須厲聲念佛,三昧易成,小聲稱佛,遂多馳

      散。此乃學者方知,非外人能曉也,故今特示此法。[48]

 

    遵式認為小聲念佛,容易產生心神渙散的缺失,為了能集中心力,心口一致的念佛,因此他大力提倡最好能以「高聲疾喚」的方式來進行念佛。《淨土聖賢錄》中的往生女性,也有採取此種「高聲念佛」的修持者,如〈清尼潮音〉事例,即形容主角「晝夜六時,佛聲浩浩。」[49]比丘尼潮音平日「高聲念佛」修行時,念佛聲如潮水般浩浩濤濤,相續不絕的懾人聲勢,足以表現其「一心念佛」的精勤樣貌。往生女性當中也有因不堪受病苦折磨,欲藉由「高聲念佛」而求出離者,如〈清楊氏〉事例,描述主角于病劇之時,發願求生西方,並於室中供奉接引佛像,於「高唱佛名五日」之後,[50]室中即可聞到栴檀香味,楊氏乃繼續維持「高聲念佛」至第七日,最後合掌唱佛,趺坐而逝。回顧楊氏於病苦垂危之際,其一句句「高聲念佛」的音聲,彷佛是傳達至誠期盼彌陀早日接引的呼喚聲音,

「高聲念佛」的方式,彷佛能暫忘病體的痛苦折磨,如此不顧一切的放聲念佛,使楊氏能徹底脫離苦海,最後終於如願往生淨土。   

若能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人人皆可安然往生淨土。但是女性日常念佛修行時,往往容易心生不專,以致口雖念佛,心中卻雜念紛陳,並且因為家務雜事紛擾,而未能真正「放下萬緣,一心念佛」。針對這種缺失,印光法師主張:

 

  念佛記數,是防懈惰,…記數念佛之法,最能攝心。[51]

 

印光法師認為念佛時若能採用記數之法,可以迅速止息心中紛飛的妄念。由於記數念佛的方法行之有年,早已被女性廣泛採納,歷代往生女性於平日念佛時也多實行記數之法《淨土聖賢錄》的往生女性事例,對於「搯珠佛」、「晨朝十念法」、「念佛圖」等三種記數念佛方式,有較多的記載與著墨,於女性往生淨土的修持所產生的影響,略述如下:

 

一、搯珠念佛

    歷代有許多佛教女性,念佛時喜歡用念珠來記數,搯珠佛因成為部分女性念佛時的特殊樣貌。中國古代用念珠作為念佛記數最早記載于《續高僧傳》內容到唐代道綽法師:

 

      勸人念彌陀佛名,…穿諸木欒子以為數法,遺諸四眾,教其稱念。[52]

 

道綽以木欒子做成類似數珠之物,教人以數珠之法稱念佛名,同時:

 

      每一稱名,便度一粒,…令攝慮靜緣。道俗響其綏導,望風而成習矣。[53]

 

念佛時藉由手搯念珠之舉,意圖將內心紛飛的妄念加以制服,因此念佛之人手執念珠,乃于歷代相沿成習。流風所及之處,常見念佛之人於舉行法會或念佛共修時:

 

      人各搯珠,口同佛號;每時散席,響彌林[54]

 

「搯珠念佛」不只以作為念佛記數之用,同時於稱念佛號之時,也有助於攝心凝神,對往生淨土的修持有幫。往生事例中也有女性於臨終之際,猶能盤腿趺坐,並且「搯珠念佛」,虔誠期待彌陀慈悲接引的例子,如〈明尼廣覺〉事例,描述主角于臨命終一心待盡之時,「持數珠,端身對佛,如入禪定;跏趺不動,凡二晝夜。[55]比丘尼廣覺於臨命終氣息微弱之際,尚且不忘手持念珠端身念佛,由此可見其平素即具備「搯珠念佛」的修持習慣,藉由手持念珠,比丘尼廣覺得以迅速將全副身心投入于「一心念佛」的專注境界,一如往日的搯珠念佛舉動,使其能排除可能遭遇的臨終障礙,最後得以安詳往生西方。印證「搯珠念佛」之舉,不僅于平時可以有助於「攝慮靜緣」,即使是臨命終氣息危弱之際,若能發揮平日養成的「搯珠念佛」習慣,對於臨命終時以「一心念佛」請求彌陀接引西方,同樣也是大有裨益。

 

二、十念法

    宋代遵式教人念佛求生淨土,並特別為身為王臣之人,因政務繁劇,而無暇念佛修行者提出所謂「晨朝十念法」,[56]此法教人於每日清晨服飾之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盡十氣為十念。一念之中佛名次數不定,依氣之長短為度,但念佛聲音要「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得中。」如此十氣連續不斷,是為十念。「晨朝十念法」是一種藉氣束心、避免心散不專的念佛方法。南宋宗曉在《樂邦文類》中推薦此種念佛方法,並且建議:

 

      盡此一生,不得一日暫廢。唯將不廢,自要其心,必生彼國。[57]

 

宗曉認為此法重點在於能專一其心,日日精進不懈地修持。雖然囿於時間所限,僅能盡十口氣稱念,當念之時,則須全神貫注於佛號「一心念佛」。女性平日埋首於繁重的家務之中,若欲抽得空閒念佛修行,有時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此時若能採用「晨朝十念法」念佛,或能稍補「無暇念佛」之缺憾。《淨土聖賢錄》中,也有行持此法而得往生的女性,如〈宋王氏〉事例描述主角平日行持為

 

      持佛名,行「天竺十念法」。…其後寢疾,持佛名不絕口。[58]

 

王氏由於行持遵式之「晨朝十念法」,平時對於持念佛名已有相當的心得,因此於染疾之後,更是持念佛名不絕於口,其命終之後能得生淨土,平日「晨朝十念法」之修持,當能發揮相當正面之幫助。

 

三、念佛圖

    不同於前述念佛用搯珠計數,到了宋代,由於印刷術的進步,專供念佛計數用的圖表,便逐漸流行於民間。根據《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記載,這是一種專門記錄念佛次數的圖表,即在一紙面上,連畫小圈,貫成珠狀,每念佛千遍,便塗黑一小圓圈,由於小圓圈連續交錯宛如蜂巢,因此稱為「擘窠圖」。[59]往生事例中也有女性印施「念佛圖」以勸人念佛的例子,如〈宋朱氏〉事例,敘述主角平日虔修淨業,廣行佈施之外,並且:

 

      又鋟木為圖,勸人念阿彌陀佛,受圖者滿十萬聲,為回向西方,所化至二

      十萬人[60]

 

    朱氏一生勤修淨業,廣植各種福業,不但自己平日念佛不計其數,並且利用木版刊刻「念佛圖」印施眾人,以勸進念佛作為計數之用。若依事例所述「所化至二十萬人」為觀察,即可推知「念佛圖」在當時影響層面之廣泛程度;同時由此可以想見,以「念佛圖」作為念佛計數的方式,在宋代當時己經普遍流行於民間。

    以「念佛圖」作為念佛計數的情形,在民間不斷的擴展並且蔚為潮流,到了清朝康熙年中,朝廷更敕令印行頒佈「念佛圖」,「在圖中央繪有西方三聖像,另於四周繪兩圈,共計一千餘個小圓圈。」[61]同樣作為念佛計數之用。此時,上自皇家貴胄,下至市井小民,依「念佛圖」念佛計數的情形,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普遍現象。《淨土聖賢錄》的往生女性當中,也有平日念佛即善於運用「念佛圖」的記載,如〈清徐太宜人〉事例,描述主角平日于念佛時:

      

      繪像為圖,旁累數千圈,記所誦數。[62]

 

    「計數念佛」的方法簡單易行,無分男女老少,人人皆能實踐;藉由記數之法念佛女性得以迅速止息心中雜亂紛飛的妄念,不僅可以清楚記錄自身所累積的念佛句數,同時也可以達到「一心念佛」的攝心目的。考察《淨土聖賢錄》的往生事例,可知女性所採用念佛計數的方法,也是與時俱進。無論是採用「搯珠佛」、「晨朝十念法」、或是以「念佛圖」作為念佛時的計數方法,歷代女性修持「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可說是不遺餘力。透過「計數念佛」的方法,女性得以累積「一心念佛」的佛號功德,最後終能達成往生淨土的目標。

    記數念佛」的方法行之有年,並為歷代女性於平日念佛時所普遍採納,《淨土聖賢錄》的往生事例也多有記載。如明代湖州雙林鎮費氏,「日誦佛名千聲,寒暑不輟。」[63]又如劉道隆之母李氏,於屋中靜室供奉觀音大士聖像,朝夕禮拜之外,並且「唱佛名千聲,雖大寒暑不輟。」[64]另如清代江甯人吳媼,則是潔小樓供佛像,每晨起盥漱後,即炷香禮拜,並且「持佛名三千,定為日課。」[65]女性于日常念佛時,以記數的方法,做為「一心念佛」的具體輔助手段,藉由明確的計算佛號聲數,以砥礪自身念佛的心志,能精勤不懈的朝向往生的目標邁進。其中較為精進者,甚至有人日持佛號超過萬聲,如明代徽州程季清之妻盧氏,「日課佛名二三萬。」[66],而清代吳江人沈媼,則是以「日誦佛號三萬聲為正課。」[67]事例皆具體明示每日念佛的累積句數。

    明代蕅益大師提倡「一心念佛」往生淨土,並且認為往生淨土的「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68]女性持名念佛的修行深淺,表現于「一心念佛」佛號聲數多寡,而透過「記數念佛」的方法,使女性得以確實掌握自身平日念佛所累積的佛號句數。善於運用「記數念佛」的結果,使女性更容易融入于「一心念佛」的修行情境之中;不僅能具體掌握每日念佛聲數的修持目標,同時也使女性對於自己身後,往生淨土的品位高增,內心充滿難以言喻的自信。

    由於淨土諸經一致推崇「念佛得生淨土」,往生女性無不以念佛做為求生淨土的「主行」。然而女性日常於操持家務之余,欲修持念佛時較容易雜念紛陳,產生心口不一的念佛缺失,因此歷代淨土大德一致提倡,以「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並且對於如何正確「一心念佛」的方法,有多方的教示與論述。女性必須將家務以及一切紛擾徹底放下,才有可能「一心念佛」,而念佛時為了能達到真正「一心」的程度,女性往往會採取記數念佛」的方法做為輔助,方法包含搯珠佛」、「晨朝十念法」以及「念佛圖」等三種,甚至有部分女性,則採取「高聲念佛」的方式,做為「一心念佛」的修持表現。若是能真正投入于「一心念佛」的修持,命終皆能安詳往生淨土,甚至臨終「 至心十念」亦能往生。由於「一心念佛」的不可思議功德,能感應彌陀現前接引往生西方,歷代女性因而爭相投入于修行的行列,以「一心念佛」做為求生淨土的「主行」。



[1] 唐.釋懷感撰:《釋淨土群疑論》,《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60a02–23

[2] 宋.王古輯錄:《新修淨土往生傳》,《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154c22–155a02

[3] 唐.釋道鏡、釋善道共集:《念佛鏡》,《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124c05

[4] 明.釋智旭解:《阿彌陀經要解》,《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363c21

[5] 清.釋行策著:《淨土警語》,《卍續藏》第六十二冊,頁131a02

[6] 清.釋際醒述:《徹悟禪師語錄》,《卍續藏》第六十二冊,頁341b11

[7] 後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47b10

[8] 明.釋祩宏:《淨土資糧全集》,《卍續藏》第六十一冊,頁592c24

[9] 明.釋智旭:《阿彌陀經要解》,《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371b07

[10] 同上注,頁371a27

[11] 後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47b11

[12] 清.釋際醒述:《徹悟禪師語錄》,《卍續藏》第六十二冊,頁341b22

[13] 《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四,提到稱名、觀像、觀想、實相等四重念佛方法,分別為:

﹙一﹚   稱名念佛:捨諸亂意,專稱佛名,心系佛號聲,念念相續。

﹙二﹚   觀像念佛:觀察佛的塑像、畫像,宛如真佛現在眼前。

﹙三﹚   觀想念佛:捨諸亂意,念念心向佛國方所,觀想佛國淨土的依正莊嚴,常念佛身相好圓滿,悉在目前,藉由觀想滅諸罪業。

﹙四﹚   實相念佛:觀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實自性,諸法皆是平等法身,念一佛時,即念一切佛。

   參考唐.宗密:《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四,《卍續藏》第五冊,頁280c08–281a15

[14] 唐.善導集記:《往生禮贊偈》,《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439a28

[15] 唐.善導集記:《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272b07

[16] 明.釋智旭解:《阿彌陀經要解》,《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371b08–c05

[17]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10b16

[18] 同上注,頁312a19

[19] 清.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47c17

[20] 宋.釋遵式:〈示人念佛方法並悔願文〉《金園集》,《卍續藏》第五十七冊,頁005c18

[21] 同上注,頁005c19

[22] 宋.釋遵式:〈示人念佛方法並悔願文〉《金園集》,《卍續藏》第五十七冊,頁005b24–c06

[23] 〈太華山紫金嶺兩世修行劉香寶卷全集〉,收錄于《俗文學叢刊》,(臺北,新文豐出版,2004

    精裝第355冊,頁226

[24] 釋印光:〈複永嘉周羣錚居士書〉《印光法師文鈔》卷一,(臺北,華藏圖書館,1997.11.版,

   130

[25] 釋善導集記:《往生禮贊偈》,《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439b17

[26] 清.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46b04–19

[27]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283c04

[28]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272c06

[29]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283b22

[30]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268a26

[31] 劉宋‧畺良耶捨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46a18

[32] 宋.釋遵式:〈往生西方略傳新序〉收錄於《天竺別集》,《卍續藏》第五十七冊,頁35c08

[33] 宋.知禮述:《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281b01

[34] 清.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45b21–c10

[35] 唐.釋道綽撰:《安樂集》,《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11a21

[36] 參見釋聖嚴:〈一念乃至十念的念佛方法〉《念佛生淨土》,(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頁

   106

[37] 清.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24c22–a05

[38] 清.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44a12

[39]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14b03

[40] 同上注,頁314b09

[41] 清.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46c03

[42] 吳越.釋延壽述:《萬善同歸集》,《大正藏》第四十八冊,頁962b08–11

[43] 唐.釋飛錫撰:《念佛三昧寶王論》,《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139c17

[44] 同上注,頁139c19

[45] 參見釋聖嚴:〈念佛的方法〉《念佛生淨土》,(臺北,法鼓文化,199912月二版),頁112

[46]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 310a15

[47] 宋.釋遵式:〈示人念佛方法並悔願文>《金園集》,《卍續藏》第五十七冊,頁005c20

[48] 宋.釋遵式:〈示人念佛方法並悔願文>《金園集》,《卍續藏》第五十七冊,頁,頁005c06–

   c20

[49]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283c21

[50]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13c12

[51] 釋印光:〈答善熏師問〉《印光法師文鈔參編》,(臺北,華藏佛教圖書館,1997.11.)頁

    902

[52] 唐.釋道宣撰:《續高僧傳》卷第二十,《大正藏》第五十冊,頁594a14

[53] 唐.釋道宣撰:《續高僧傳》卷第二十,《大正藏》第五十冊,頁594a11–14

[54] 同上注,頁593c28

[55]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283c05–14

[56] 「晨朝十念法」之標題為宗曉所加,見南宋.宗曉:《樂邦文類》,《大正藏》第47,210b07

   由於遵式曾經住持杭州天竺寺,此法又稱為「天竺十念法」。十念法原文見遵式之《往生淨土

   決疑行願二門》,【大正藏》第47冊,頁147a17

[57] 南宋.宗曉:《樂邦文類》,《大正藏》第47,210b14

[58]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08a04–09

[59] 藍吉富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元月版),頁2814

[60]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09b08

[61] 藍吉富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元月版),頁2814

[62]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14a04–12

[63] 同上注,頁313a16

[64] 同上注,頁313b01

[65] 清.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47b14

[66]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12c23

[67] 清.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46c18

[68] 明.釋智旭:《阿彌陀經要解》,《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367b11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7442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