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淨土聖賢錄》之女人往生.4
2022/05/21 10:24:30瀏覽55|回應0|推薦0

第一章      女性修持淨土法門之實踐

    女性生前修持歷程的情節描述,為事例中往生瑞應的出現,做了事先的鋪陳與合理的解釋,除了塑造事例主角虔誠的修行樣貌之外,並且說明淨業修行的方法,使後人得知往生瑞應的出現,事先必定有其精勤修持的原因,並非止於單純的瑞相渲染。在建立起西方的淨土信仰,並且具備往生淨土的信願之後,女性必須進一步透過具體的行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其往生的信念。因此,本文將探討《淨土聖賢錄》往生女性的修行方法,除了追溯源頭的淨土經典以及歷代大德的相關論述,並且還原其與往生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以呈現歷代往生女性修行的真實樣貌。

 

第一節  通論:五念門

    歷代往生女性的成就,為《淨土聖賢錄》所標榜與推崇,在歷代往生故事的鋪陳下,女性所依循的淨土修持方法,為後人的修行管道,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指引,在邁嚮往生淨土的崎嶇路上,淨土法門的修行也因而成為不可或缺的日常功課。對於淨土法門修持的具體闡述,經典方面可供依循的,有《無量壽經》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觀無量壽佛經》的「十六觀法」;以及《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等。除此之外,《往生論》則提出「五念門」的淨土修行方法: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成就者,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    

    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歎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回

    向門。云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云何讚歎?

    口業贊欺,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云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毘婆捨那故。彼觀察有三種,

    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二者觀察阿彌陀佛功德莊嚴;三者

    觀察彼諸菩薩功德莊嚴。云何回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回向為首

    成就大悲心故[1]

 

    印度天親菩薩提出「五念門」,以作為淨土行人日常的五種修行方法,此即憶念彌陀及其淨土,以成就自利利他功德的五種行門。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淨土行者都必須修習這「五念門」,以「五念門」修行之成就,才能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天親菩薩在《往生論》指出:

 

      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歎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

      回向門[2]

      

    前四門能趣入安樂淨土,後一門則出於自利利他,門作為入出之用,所以這五個方法全部命名為門。「五念門」是從發願往生到真正往生之間的橋樑,也是發願往生淨土者所應修學的實踐專案,這是《往生論》所提出的往生方法。《往生論》開宗明義說: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者,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3]

 

    《往生論》的說法,女性淨土行者要如實依照「五念門」的方法修行,命終之後就能如願往生淨土,親自面見阿彌陀佛。以下就《淨土聖賢錄》中女性往生事例,結合「五念門」的淨土論述進行分析,對於往生女性的淨土修持情況,希望能呈更清楚的樣貌。

 

一、禮拜門

《往生論》對禮拜門的詮釋為

 

云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4]

 

   「禮拜門」是為了能往生極樂世界,而對阿彌陀佛所作的禮敬行,屬於身業的一種。唐代善導大師舉《往生論》所說之「禮拜門」,為勸修往生淨土的重要行門,並特別指出「恭敬禮拜,不雜餘禮」為此行門之要點,《往生禮贊偈》中,他強調:

 

      一心專至,恭敬合掌,香華供養,禮拜阿彌陀佛。禮即專禮彼佛,畢命為

      期,不雜餘禮。[5]

 

    修持淨土往生的女性,能清淨身業,面對彌陀聖像,至心恭敬跪拜,請求彌陀接引,願生彼國,以清淨身業禮拜阿彌陀佛,如此透過禮拜的方式,念念憶持彌陀聖號,以「禮拜門」作為日課項目,克服身心的懈怠,成就往生淨土的資糧,一步步達到身口意三業的淨化,不僅能利益現世,命終更能依此功德往生淨土。善導大師指出:

 

      稱名禮拜相續不斷者,現世得無量功德,命終之後定得往生[6]

 

    女性在世俗的家務操持之餘,為了奉侍公婆、敬愛妯娌,以維護家族之內的和諧;敦睦鄰裡以取得受人尊敬的地位,經常已耗盡泰半的心力,如此在淨業的修持方面,常有力不從心之遺憾。因此,若能透過禮拜的儀式,於佛前焚香、頂禮、膜拜,就能使浮動的身心,得到徹底澄淨的空間。在俯身禮拜的同時,釋放了所有的俗慮、暫時放下周遭的愁憂與苦惱,取而代之的,是對淨土無限美好的馳想,與彌陀慈悲攝受的企盼。透過至誠行持「禮拜門」,往生事例中的女性往生人,得以與西方淨土產生微妙的聯繫。歷代往生女性便以虔誠拜的身影,為念佛修行「禮拜門」提足堪後人學習的榜樣,如〈明吳氏女事例,描述主角于佛前朝夕禮拜甚虔」[7]而同處於明代的另一往生女性李氏,生前常齋奉佛,於家中特別辟一靜室,供奉觀音大士聖像,並且「朝夕禮拜,唱佛名千聲,雖大寒暑不輟。」[8]另一位宋代往生女性松江人秦媼,生前除了嚴持戒法,晨夕修淨土懺儀之外,宋秦媼〉事例描述她「禮佛千拜,日無虛晷。」[9]具體且傳神的刻畫出秦媼行持「禮拜門」的至心恭敬樣貌。歷代往生女性於平日定課時,虔誠禮拜彌陀的修行表現,不僅感應彌陀於臨命終時現身接引,往生後更以諸多瑞相呈現淨土感應,令人不禁讚歎往生女性虔修「禮拜門」功德之不可思議。

    在《淨土聖賢錄》的往生故事鋪陳中,有少部份的女性捨離紅塵,割捨人間歡愛,進而落髮出家為尼,突顯出女性的宗教形象。在佛門修行當中,少了塵世的紛擾與罣礙,專心潛修「禮拜門」並歸心淨土之贍養,在往生淨土的修行路上,藉由「禮拜門」的行持,歷數十寒暑而不輟。如〈清尼道幹〉事例,敘述主角:

 

      平居一字一禮,三轉華嚴。又於庵中設念佛堂,晝夜魚聲不絕者,垂四十

      年。[10]

 

比丘尼道幹平日以念佛及禮拜作為淨業修行的主要內容,事例中對於「一字一禮,三轉華嚴」的描述,鮮明的描繪出比丘尼道幹禮拜的虔誠身影;對於女性勤修「禮拜門」的堅定毅力,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家女性對於勤修禮拜亦不遑多讓,歷經數十寒暑不間斷的禮拜彌陀聖像,將往生女性歸心淨土與嚮往彌陀的虔誠心境,作出細膩而生動的刻劃,如胡媼〉之事例,描述其禮拜時莊嚴肅穆的樣貌為:

 

      禮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好,每一相好,各禮一拜,如是者四度[11]

 

    朝夕不間斷的禮拜與念佛熏修,使女性能安祥往生極樂淨土。女性平素藉由禮拜束心的方式,能使紛擾的身心歸於澄淨,同時也較容易放下世俗的罣礙,在至誠禮拜與憶念彌陀莊嚴的同時,便能達成身口意三業的清淨。對於彌陀慈悲攝受的孺慕,加上對往生淨土的殷切期盼,使往生女性始終堅定於「禮拜門」的持守,往生淨土所依循的修行管道,也因而有了更為清楚的輪廓。

 

二、讚歎門

    《往生論》對讚歎門的詮釋為

 

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12]

 

    「讚歎門」的修行方式,是以口稱「阿彌陀佛」的名號,與彌陀如來的光明智慧相應。由於稱佛名讚歎的簡單易行,往生女性普遍樂於採納,並以「讚歎門」的行持,作為每日定課固定且主要的修行方法。修持淨土的女性,能持守口業清淨,藉由稱讚歎誦如來的名號功德,來彰顯彌陀清淨光明的智慧德相,如實修行以求往生西方淨土,這樣的修持方法就稱為「讚歎門」。唐朝的善導大師對此有相似的論述,在《往生禮贊偈》中,善導大師舉《往生論》所敘述之《五念門》,教人作為起行實修之方法。他在《往生禮贊偈》中指出:

 

      所謂專意讚歎彼佛身相光明,一切聖眾身相光明,及彼國中一切寶莊嚴光

      明等,故名讚歎鬥[13]

 

    清代淨土名家彭際清,鼓吹持名念佛往生西方,在其所作之《重訂西方公據》文中,他指導淨土行者于每日晨昏定課中,先於佛前焚香作禮,再以肅穆的心情清淨口業,並念誦〈贊佛偈〉如下: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令登彼岸。

      [14]

    女性行者以〈贊佛偈〉稱誦彌陀的功德莊嚴,並借著口稱佛名對彌陀直接讚歎,來做為日常定課的主要內容,成為「讚歎門」的修行方式。為什麼讚歎就是口稱佛名?印順法師說:

 

      因佛名為萬德洪名,稱名即同讚歎其功德。[15]

 

對於讚歎佛名的旨趣,諦閑法師曾有精闢的說明:

 

無論男女老幼,人人能稱讚如來,即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或念「阿彌陀佛」四字亦可。念彌陀雖為稱讚彌陀,即使對十方世界諸佛,我亦能以一念贊盡,何以故?十方世界一切淨土,總攝于西方極樂淨土;念西方佛,即念十方佛也。[16]

 

日常生活裡最方便,最好的讚歎方法莫過於念佛,佛的名號具有很大的功德,即

使眾生有無量生死的罪業,也能藉由讚歎佛名的不可思議功德,於念念中滅除罪

業。曇鸞大師于《略論安樂淨土義》中說:

 

      若念佛名字,若念佛相好,若念佛光明,若念佛神力,若念佛功德,若

      念佛智慧,若念佛本願,無他心間雜,心心相次。[17]

 

    至誠懇切的讚歎佛的名號,讚歎佛的相好與光明無與等倫,讚歎佛的威神力

不可思議,歎佛的功德圓滿,讚歎佛的智慧德相,讚歎佛的度生本願真實不虛;

若能如此相續不間斷、不夾雜的讚歎,就能達到滅罪往生的成就。也就是藉由至

心讚歎佛的名號功德,能往生極樂淨土。《觀無量壽經》記載:

 

      如此志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

      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18]

 

    稱名讚歎的作用不可思議,即使僅是臨終具足十念,也能蒙獲彌陀慈悲攝受

,在本願及彌陀威神加持之下,能安然往生極樂淨土。唐代善導大師引《無量壽經》彌陀本願中之第十八大願,凸顯出稱名讚歎必得往生的不可思議功德,大師在《往生禮贊偈》中指出

 

      又如無量壽經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19]

 

    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十念具足,就能滅罪往生淨土,何況是日夜相續不斷的繫念佛號,往生淨土的心願將更能實現。〈明代薛氏〉平日專心淨業,晚年得疾,遂斷食並延僧禮懺四日;至第五日,晨起索水盥手,臨終之際猶不忘堅持平日實踐「讚歎門」的修持方式,薛氏以行「讚歎門」告別此生並祈求彌陀接引的行狀,〈明薛氏〉事例描述為:

 

長跪佛前,唱〈燃香〉、〈贊佛偈〉;及三自皈依;禮三拜;誦佛名一百八聲。[20]

 

薛氏最後終於神氣熙然的佛號讚歎聲中,趺跏結印安詳坐化女性對往生淨土的期待,表現於持之以恆的日常修行當中,更具體的以念佛讚歎來呈現。念佛不僅能使自身口業清淨;透過稱佛名號的功德力量,於念念不斷持念佛號的當下,無形中消弭了累世的罪業,使往生淨土的期待能具體實現。念佛讚歎的簡單易行,進而促成廣大的淨土行者普遍樂於採用,此可由《淨土聖賢錄》中,每一則女性往生故事,都呈現著念佛修行的詳細敘述而得到印證。「讚歎門」的行持,也因此成為往生女性共同的淨土修持方法。

 

三、作願門

    《往生論》對作願門的詮釋為

   

云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21]

 

「作」有發起的意思,作願也就是要發起往生之願,修行淨土的人要能清淨意業,發大誓願,使內心唯有「畢竟往生安樂國土」一念,不再存有其它念頭,並且能如實修行「奢摩他」以求往生淨土。所謂「奢摩他」,華文翻譯是「止」、「寂靜」、「能滅」等,[22]也就是止息凡人在塵世散亂的心,讓心專注在安樂國土境上,不流於五欲境界。北魏的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卷下將「奢摩他」譯作「止」,並解釋其有三種涵義: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義:一者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

      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二者彼安樂土過三界道,若人亦生彼國,

      自然止身、口、意惡。三者阿彌陀如來正覺住持力,自然止求聲聞辟支佛

      心,此三種止,從如來如實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23]

 

    曇鸞大師認為,眾生內心若能時常作願、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便能得到三種「奢摩他」所衍生之功德利益。一者,於此娑婆世界專念彌陀名號,便能止一切惡。二者,往生淨土之後,自能止身、口、意眾惡。三者,往生後,因阿彌陀佛威神力加持,故能止求二乘之心,自然生起大乘上無菩提之心。由此可知,女性若能行持「作願門」,並專念阿彌陀佛名號,除了能獲得現世往生利益之外,於往生淨土之後,並能獲得菩提心自然生起之無上功德。

    唐朝善導大師在其所著之(往生禮贊偈》中,舉《往生論》所說之五念門,作為教人起行實修之方法。他詮釋「作願門」的行持方法為:

 

      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三業四威儀所作功德,不問初中後,皆須真

      實心中發願,願生彼國,故名作願門。[24]

 

    日夜相續不斷的至誠發願,誓願此生命終能順利往生淨土而無礙,自然成為「作願門」的核心價值與行持方向。《華嚴經》對於淨土行者「心歸一處,願生極樂」的「作願門」修行精髓,曾經明白揭示: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25]

    

命終沒有任何障礙,能自在往生淨土,是「作願門」所標舉的鵠的,同時也是修持淨土行門的最終理想。這一行門是根據《無量壽經》中彌陀誓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

      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26]

 

依據願文所述,凡是曾經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者,臨壽終時,阿彌陀佛必來接引往生。由於世尊于《阿彌陀經》裡為眾生描繪了命終之後的理想淨土,並且明確的告知: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

      樂,故名極樂[27]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莊嚴境界給予廣大信眾無限的美好馳想,只要能至誠「發願」,就有往生的可能。根據《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的描述,一般人於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複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28]強調臨命終時,惟有願王與往生之人相隨,益發凸顯「發願」對於能否往生淨土,實居於關鍵的地位。所以世尊在《阿彌陀經》中,提醒眾生必須「發願」往生:

 

      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29]

 

女性深信極樂淨土的實有,期待能與阿彌陀佛攝受往生的誓願力互相感應,如此願生西方的至誠「發願」,在往生女性解脫苦難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佛教學術研究者張曼濤據此,主張在淨土宗門中最容易的行持方法,當屬於「發願」往生極樂國,他認為:

 

      信願行是淨土三資糧,既發願,則信已立,願已有,行已成,資糧具足,

      必得往生。所以發往生願,在淨土修持法當中,屬於易中之易,同時也是

      徑中之徑,大可作為淨土諸法的總保險。[30] 

 

    「發願」往生是最容易的淨土修行,清代際醒法師同樣強調「作願門」修行的重要性,他在《徹悟禪師語錄》中,作出以下的結論: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佛以四十八願自致成佛,

      而我所發之願,正合佛攝生之願,此則直以發願便可往生,而況佛有不思

      議大慈大悲。…佛既滿一切眾生之願,豈獨不滿我之願乎?是以真能發

      願,則信在其中,信願既真,行不期起而自起,是故信願行三種資糧,唯

      一願字盡之矣。[31]

 

際醒法師認為所發往生之願,已經完全涵括信願行三種往生資糧,因此只要發願往生淨土,他日命終之後,必能藉佛攝生淨土的誓願力,順利圓滿自己往生之願。由《淨土聖賢錄》所呈現之歷代女性修行實踐的描述,可以觀察到女性遭遇生活困境時,日常生活多將精神寄託于念佛修行,在一字一句朗朗不絕的佛號聲中取得慰藉,試圖忘卻並跳脫眼前的困頓與挫折。念佛修行、「發願」求生淨土的簡單易行,巧妙的成為女性解脫今生困境的一帖良藥。因此,誓願往生淨土的積極求願,終於促成歷代女性樂於「作願門」的虔誠修持。例如〈清楊氏〉事例,描述主角因不堪病痛加劇的折磨,遂「發願求生西方」,[32]以求出苦有期。楊氏於病情明顯惡化之際,所發求生之願益顯猛切,最後果真於念佛聲中趺坐往生西方,印證作願門」行持的功德不虛。

同樣於遭逢病苦境遇時,至誠發願求生西方的女性,是同處於清代的吳縣人汪氏,婚後於幼子尚處於繈褓之齡,丈夫即不幸驟逝,而汪氏自身亦染患肝疾,〈清汪氏事例形容她于諸苦交逼之際,遂「瞿然發出世心,晨夕向西,懺悔發願,誓畢此生,決生贍養。」[33]汪氏年紀尚輕卻遭逢喪夫椎心之痛,再加上宿疾的摧殘,使汪氏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在痛不欲生之際,極欲捨報以求往生的猛切發願,便成為主角尋求解脫的唯一出路。此時,病痛的無情摧殘,反而成為汪氏積極祈求往生的逆增上緣。女性行持「作願門」的因緣,若能從「離苦得樂」的角度觀察,對於後來的淨土行者在修行的實踐層面上,或許能有所啟發,並且對日後的往生,也能有莫大的幫助。

 

四、觀察門

    《往生論》對觀察門的詮釋為

 

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捨那故。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二者觀察阿彌陀佛功德莊嚴;三者觀察彼諸菩薩功德莊嚴。[34]

 

    所謂「毗婆捨那」,依《佛學大辭典》的解釋,是「觀」、「見」、「種種

觀察」等意思。[35]此種修行方式必須以正念來觀想,具體而言就是「觀安樂世

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土故。[36]而所觀想的內涵包括極樂國土、阿彌陀

佛、淨土諸菩薩等總共二十九種莊嚴境界。世親菩薩于《往生論》中,所詳細述

說之二十九種功德莊嚴,[37]不僅是對彌陀淨土的具體描述,同時也是行者對於

以求生淨土為前提,所欲進入的觀想境界。

    善導大師標舉「恒時憶念」對於行持「觀察門」之重要性,在(往生禮贊偈》中,他特別強調:

 

      所謂專意念觀彼佛,及一切聖眾身相光明,國土莊嚴等;恒憶、恒念、恒

      想、恒觀此事等,故名觀察門。[38]

 

    對於「觀察門」的修行方式,黃念祖居士針對《無量壽經》所作的批註,於〈往生正因第二十五〉文中,明確詮釋為:

 

      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志心歸依,頂禮供養。

      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39]

 

    上述《無量壽經》經文所描述的內容,就是「觀察門」行持的內涵,因此,女性於行持「觀察門」時,「或兼口念,如是觀察與讚歎,晝夜相續。」[40]就是真正實踐「晝夜思惟」的內涵;也就是必須「恒時憶念」,「如觀經說,唯除睡時」[41]若能日夜相續無間斷的修持,就可視為如法行持「觀察門」。《淨土聖賢錄》所記載的宋代女性姚婆,平日專修淨業,「觀念無間。一日方向西念佛,忽見日輪中現阿彌陀佛,相好具足。」[42]姚婆行持「觀察門」的方法,是日夜不斷的「念佛」同時兼行「觀想」,由於如法行持「觀察門」有成,因而得以感應彌陀示現於前。其「觀察門」的行持成就,有相識之僧人為之讚歎作偈,並且于〈宋姚婆〉事例中形容為:

 

      極樂世界有方所,祗在尋常日沒處,所以佛教韋提希,諦觀落日如懸鼓。

善哉姚氏一老嫗,能以是心求淨土,暮觀朝想無歲年,行持坐念忘寒暑。

彌陀忽從心想生,恍惚之間明瞭睹,佛日晃耀奪陽輝,紺目玉毫妙相具。

當知去佛本不遠,闡提那得明其故,雖過剎土十萬億,一念超越如跬步。

[43]

 

    前引贊偈所述內容,可說已完全呈現「觀察門」的行持內涵。女性修行「觀察門」時,往生西方淨土的安然美好,往往取代了面對死亡的未知恐懼。將要面對的,則是具有明確目標的投身於另一美好的國度,在那裡沒有生、老、病、死的困擾,不愁世間生計問題;放眼所見,皆極盡世間一切寶物之璀璨與嚴飾;且得聽聞佛法而不退轉。如此具足無量功德的殊勝境界,因而成為人人嚮往而極力追求的往生目標。

    彌陀淨土不但功德莊嚴,又有阿彌陀佛的誓願接引,若能憑藉至誠信願念佛,並如法對前述之二十九種莊嚴境界進行觀想,就有可能感應彌陀示現於前。世尊曾以極為善巧的譬喻,指引韋提希夫人正確行持「觀察門」的方法,《觀無量壽經》記載:

 

      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觀於西方極樂世界,

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

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

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

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44]

 

    上述經文所述「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以及「一心繫念,諦觀彼佛」的內涵,正是修行觀察門」時所需把握的要領。往生女性生前透過「觀察門」的行持,日益強化對淨土勝境的高度嚮往與期待,再加上專心念佛的功夫純熟,因此命終無不感應彌陀接引,圓滿達成往生的目標。

    清代杭州人楊媼,晚年飽受病苦折磨,因此對世間發起厭離之心,幸而遇明師指引後,能暫時跳脫身軀病苦所帶來的的困擾,轉而一心繫念彌陀名號,並且觀想極樂勝境之種種莊嚴境界。對於「觀察門」之修持方法,根據〈清楊媼〉事例描述,法師向楊媼勸說

 

      汝但將身放下,一心西向,繫念阿彌陀佛。…媼遂持佛名,默觀西方,日

      益懇至。[45]

 

    堅持到底毫不懈怠的一心繫念佛號,同時默觀淨土境界之種種莊嚴,使楊媼得以暫時忘卻病苦的折磨,並且因此而轉移對死亡的恐懼情緒。努力行持觀察門」的結果,使得楊媼於命終之際能感應彌陀示現接引,最後面向西方安詳坐化。透過楊媼往生故事的情節描述,女性行持「觀察門」的具體效益得以彰顯,而對於追求往生淨土的修持選項而言,「觀察門」與往生淨土之間的關聯,確實值得後人投以更多的關注。

 

五、回向

    《往生論》對回向門的詮釋為:

 

      云何回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回向為首,成就大悲心故。[46]

 

對於「回向」的本義,天親菩薩于《往生論》中主張:

 

       五種修行所集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作願

       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47]

 

    回向的具體目標是「願生淨土」,也就是「願我一切眾生,往生安樂國土」。因此將前述禮拜、讚歎、作願、觀察所彙聚之功德,代表所有眾生一併回向。北魏的曇鸞法師在《往生論注》卷下,進一步詮釋為:

      

      以己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48]

 

    回向門」的修行,是根據《無量壽經》所示「植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49]的彌陀誓願內容,回向功德則源自于淨土行者自身能植諸德本,也就是必須多廣積善根福德,才能充實回向西方的內涵。淨土學者張曼濤認為「淨土行者自願將其功德,作為往生極樂國的增上緣的緣故,則必須將功德搬往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去受報,…如此則將來成熟受報的地點,必在極樂國。」[50] 聖嚴法師在《淨土思想的考察》內文中,也提出類似的主張:

     

      但有信願深心,回嚮往生,即可仗佛願力,得不退轉。唯…亦得有行者自

      己的善根福德為其基礎,方為安全可靠。[51]

 

    淨土行者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將大小功德皆作回向,如〈清許節婦〉事例,敘述主角回向門」的行持為「時出所藏,濟貧救乞,惠及禽畜,回向生西[52]主角悲天憫人的胸懷使她不吝嗇錢財而能盡力佈施,若遇到行乞的窮人,為憫恤其免於挨餓受凍而行財施;若見到臨殺的禽畜眾生,則力行無畏佈施而買物放生,並將種種善行功德回向「願生西方」。許節婦行持回向門」的表現,不僅顯示往生淨土的信願真切,同時也為自己往生西方的增上緣提供莫大的幫助

    往生女性行回向發願時,最能表露慈悲的女性特色。所謂「回向發願」,即是將所修功德或所集善法,回向願求生極樂世界,此為《觀無量壽經》所記載之上品往生修因。[53]張曼濤於其所撰之〈廣修功德回向願生〉文中,[54]主張淨土行者不論作何功德,小自施一錢之微善,乃至救一螻蟻之命,於善行作完之後,先觀想阿彌陀佛在我面前,然後恭敬合掌,口念〈回向發願文〉如下: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55]

 

    回向對於往生女性之修持,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平日所作之善行功德,無分巨細皆可回向西方,印光法師就曾經主張「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回嚮往生西方。[56]以作為往生淨土的增上緣。宋代明州人朱氏,則是以寫經、造佛像的功德,作為願生淨土的具體回向內涵,〈宋朱氏〉事例描述其回向門」的行持內容為

 

      嘗以黃絹,請善書者寫法華經,繡以碧絨,針鋒綿密,點畫較然,閱十年

      而成,中間唱禮佛名至八萬四千。複繡阿彌陀佛觀音像;…又鋟木為圖,

      勸人念阿彌陀佛,受圖者滿十萬聲,為回向西方,所化至二十萬人。[57]

 

    朱氏經年累月不吝耗費鉅資,其擅長之女紅剌繡,于黃絹布上刺繡法華經,並於剌繡十年過程中,伴以唱念佛名及恭敬頂禮,共計八萬四千遍之多。後來又繡阿彌陀佛及觀音聖像,並刻鏤木版印〈念佛圖〉,廣施眾人以勸人念佛,接受其〈念佛圖〉的人,必須念佛滿十萬聲,然後回向西方淨土,以作為願生西方之增上緣。由於朱氏深知回向對於住生淨土之重要性,因此一切善行施作功德,無論大小,往往立即成為她回向西方的具體內容朱氏對於「回向門」的積極行持,所厚植的善根福德,為自身日後往生淨土立下堅實的「助行」基礎

「五念門」的修持是女性往生淨土的重要元素,透過各則往生事例的描述,可以清楚呈現歷代往生女性修行的真實面貌。善導大師將「五念門」的修行內容稱為五種「正行」,並稱許「專念彌陀名號」為此五種正行中之「正定之業」,大師于《觀無量壽經疏》提到:

 

  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

  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

  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

  養即一心專贊欺供養,是名為正。就此正中,複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

  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58]

 

善導主張「五念門」的修持方法當中,唯以念佛為正業,為助此正業,而旁修諸餘行。也就是以念佛為主,其餘行法為助,若能主助圓融,當可同歸於淨土。因此黃念祖老居士認為「是以念佛行人,莫不兼修禮拜、作願、回向等念門也。[59]

    前述天親菩薩的「五念門」行持,都是教導淨土行者如何經由恭敬禮拜、念佛讚歎、觀察佛淨土一切莊嚴、作願生淨土、所作功德皆回向等五種不同修行方式的實踐,積極求生西方極樂淨土。「五念門」的重點在於往生淨土的日常修行面向,如同印順法師對《往生論》所下的結語,認為「全論所說明者,皆為如何念佛,如何發願往生,所以是以修行為主之論。[60]

往生女性對於「五念門」的行持,著重在日常修行活動的具體表現,奉行「五念門」的修持,是女性能往生淨土的重要因素。透過歷代女性往生事例的觀察,使後人得以清楚瞭解往生女性對「五念門」的行持樣貌,並能進一步體會女性對於日常修行所關注的焦點。對於日後女性淨土行者而言,在暸解「五念門」修持的簡單易行之後,甚至激發了她們的修行動力。因此,在往生淨土修行管道的抉擇方面,「五念門」的修持方法,自然成為明確的修行指引與參考目標。

 

第二節  正因:淨業三福

    淨土經典的主旨在證明淨土的實有與往生的可能,《觀無量壽經》記載「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61]行者只要能修持「淨業」,專繫念阿彌陀佛與西方淨土,臨命終時必能蒙願力,順利往生西方。淨土經典把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描繪成一理想世界隨著經典的流布,引發廣大信眾土世界的欣慕,從而促成生女性立志修行「淨業」,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關往生西方淨土所需修習的淨業」,以《觀無量壽經》所述最為詳細。針對往生極樂淨土者應當修習的「淨業」內容,觀無量壽經》明白記載︰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頌大

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

世諸佛淨業正因。[62]

 

    前述經文揭示往生西方淨土必需修行「三福」,並且以此作為往生西方的「淨業正因」,善導大師于量壽佛經疏》進一步詮釋「言當修三福者,總標行門也。」[63]認為此三福業,是往生淨土之業,因此稱為「淨業正因」,並明示行「三福」的內容,就是往生「淨業」的具體實踐。

    往生西方的決條件,必須要先修行「淨業三福」。所謂「淨業三福」,是指三種清淨業行,第一種包括孝順父母、尊敬師長等道德性行為,第二種包括皈依三寶、遵守戒律等持戒行為,第三種包括發菩提心、深信因果及勸修佛道等自覺覺他行為。根據前述所指「三福」的具體內容,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疏》中,特別闡明今言三福者,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來未聞佛法,但自行孝養仁義禮智信,故名世俗善也。[64]日常生活中除了盡孝道以外,還要不犯殺業,同時要修行十善業。

    所謂「孝養父母」的意涵,善導大師詮釋為「一言孝養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緣而生。父母者世間福田之極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極也。」[65]孝養父母是人間第一大福田,父母的恩澤,無論是在家或出家二眾,都必須知恩圖報,能做到孝養父母,即如同供養諸佛的功德。而所謂「奉事師長」,則是「此明教示禮節。學識成德,因行無虧,乃至成佛,此猶師之善友力也。此之大恩,最須敬重。」[66]學問知識的追求與道德熏習的圓融,均得力于師長的教誨,所以必須敬重師長。至於「慈心不殺」的內涵,善導解讀為「若論殺業,不簡四生,皆能招罪,障生淨土。但于一切生命起於慈心者,即是施一切眾生壽命安樂,亦是最上勝妙戒也!」[67]能尊重一切眾生的生命,即是最上勝妙的戒行,也是培養慈悲心的基礎。若是違背這樣的戒行原則,必將招引罪業,並與佛的慈悲願力不能相應,如此將有可能會障礙往生淨土。談到「修十善業」的具體內容,根據《十善業道經》之記載,「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68] 等十種障礙往生的惡行,「今若能斷此十惡,則名十善。乃吾佛特為世間在家之人,所設之教,要人依此修因,不失人天之福。」
[69]才能有助於往生淨土。

    對於前述之「淨業三福」,第一福所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之義涵,印光法師在〈一函遍複〉中明示: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即教我之師,及有道德之人。)

     慈心不殺,(當吃長素,或吃花素;即未斷葷,切勿親殺。)修十善業。(即

      身不行殺生、偷盜、邪淫之事;口不說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之話;心

      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之念。)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

      順、王仁、僕忠,恪盡己分,不計他對我之盡分與否,我總要盡我之分。

      能於家庭,及與社會,盡誼盡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

      終,即得往生。以其心與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70]

 

    至於第二福稱「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的往生行因,依《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所載,「受三歸者,施一切眾生無畏,是故歸佛法僧,其福不可計量也。」[71]因此所謂「三歸」應指皈依「佛、法、僧」三寶。對於在家修行的女性而言,「具足眾戒」則直指在家當持的五戒。根據《憨山老人夢游集》之記載,「善女人名優婆夷,當持五戒以修人天善果。在家五戒者,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72]即是指在家女性應嚴守的五種戒律而言,往生女性生前「若但受歸,有善無戒,若受眾戒,必兼三歸。…在家五八、出家十具,故眾戒,受持無缺故具足。威儀亦戒,輕細難持人多陵犯,故特標簡。」[73]至於「不言犯威儀者,此明身口意業,行住坐臥,能與一切戒作方便威儀也。若輕重麤細,皆能護持。犯即悔過,故不犯威儀,此名戒善也!」[74]若是起居動靜皆能顯露威德並合乎儀則,即合乎稱之行、住、坐、臥四種威儀。女性於日常生活中,始終能維持「凡行住睡臥時則一心稱名;凡趺坐時則心心作觀。苟于四威儀中修之不間,往生西方必矣![75]因此善導大師認為:

 

      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聲聞、菩薩等戒,其中或有

      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回向盡得往生。[76]

 

至於第三福所指「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頌大乘,勸進行者。」則是勸後修行之人,要有成佛且能普度眾生之心,要相信因果業報,並且「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77]諸大乘經典,同時能自行化他,勸誘他人共同修行。因此善導大師詮釋:

 

      第三福者,名為行善。此是發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勸有緣,捨惡持心回

      生淨土。[78]

 

    善導大師將「三福」分別詮釋為「世福」、「戒福」以及「行福」,也就是說第一福為「人天福」,第二福是聲、緣覺,的「二乘福」,第三福是大乘菩薩的「大乘福」。善導並且認為「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單世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單行戒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單行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亦得生。」[79]善導大師明示福淨業」無論是單修其中任何一福,或是同時兼修任二福,又或三福同時俱修,只要回向西方,便得以往生淨土。

    「三福」往生淨土的淨業「正因」,因此歷代往生女性莫不專修「淨業」,以求命終能順利往生淨土。如宋代袁媼「篤修淨業,家人皆化之。」[80]又如明代薛氏「生子五人而寡,專心淨業。」[81]再如清代餘氏「晚年以家事付兒婦,專修淨業。」[82]前述歷代女性追求往生淨土,皆致力於修行「淨業」,事例中雖未明確指出所修「淨業」之具體內容為何,實則已隱涵前述「三福」之說明。

    一生弘揚淨土之說不遺餘力的淨空法師,認為印光法師一生弘法利生的總綱領,盡在於教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並且認為這四句總綱領正好詮釋「淨業三福」的修行內涵。淨空法師特別強調:

 

要想到極樂世界去,要把「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這四句做到,念佛求生淨土,生凡聖同居土。再往上去,要把第二條做到,

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連前面一共七句做到了,你

生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如果把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

乘,勸進行者。」也做到了,三福十一句全都做到了,你念佛生西方極樂

世界實報莊嚴土。[83]

 

印光法師曾極力推崇《淨土賢錄》一書,稱許為古人為師的「淨業」修參考,在談到女性的修行問題時,他主張女性不該攀緣跋涉於寺院之間,只需家安住修持「淨業」,即可成就往生。印光法師提醒修行女性

 

      彼雖貞烈可風,無奈不知修途,吾當略陳綱要,令隨分隨力篤修淨業耳。…

      以古為師,力修淨業,較參叩知識更加真切矣!…女人出門,大有妨礙,

      況用度艱難,更為不便。…然祈安住修持淨業,不可賓士跋涉。[84]

 

印光法師認為女性要往生淨土,便應該盡力專修「淨業」,並以古代淨土前人為典範,效法其對於「淨業」修行所作的努力。至於「淨業」修行的具體方法,法師則提示:

 

      《觀無量壽佛經》有善導和尚《四帖疏》,唯欲普利三根,故多約事相發

      揮,至於上品上生章後,發揮專雜二修優劣,及令生堅固真信,雖釋迦諸

      佛現身,令其捨此淨土,修餘法門,亦不稍移其志,可謂淨業行者之指南

      針也。[85]

 

    印光法師推薦唐代善導大師所作《觀無量壽佛經疏》解釋淨土三部經當中的《觀無量壽佛經》,總共分成四卷,所以叫「四帖」。其中對於專、雜二修所作之見解,能令人對修行「淨業」生堅固信心;印光法師並且推崇《觀無量壽佛經疏》之內容,認為是淨業行者修行之最佳指引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疏》中針對「淨業」修行,具體指出包含專、雜二種修行方法

 

      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

      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

      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

      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一者,一心專念

      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

      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諸善悉名

      雜行。[86]

 

    善導大師把淨業」修行分為正、雜二行,正行是專依淨土經典而作的修行,雜行則是其餘的諸善萬行。在《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中,他主張修行「淨業」應當捨彼雜行專修正行。善導大師列出五種正行,明確指出往生淨土的方法,而正行又分為「正業」與「助業」二種,其中稱名正行屬於「正業」,其餘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等四種正行皆屬「助業」,善導並進一步提倡主修「正業」、旁修「助業」;也就是以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為主,任何時刻皆能念念不斷,只以往生淨土為目標。

    對於修行淨業」的內容何指?在《觀念法門》中,善導大師指出「五種因緣(指五念門),皆是淨業。」[87]修行「淨業」的重點在使人捨雜歸正,往生的目標在歸於極樂世界。而專修「淨業」的方法就在五種正行,也就是「身須專禮阿彌陀佛,不雜餘禮;口須專稱阿彌陀佛,不稱餘號,不誦餘經咒;意須專想阿彌陀佛,不修餘觀。」[88]在身、口、意三業清淨的情況下,專修清淨業行。也就是於五種正行中,專修持名念佛,這是善導大師宣導專修的義涵,若能如此修行「淨業」,臨終必定能往生淨土。因此,印光法師認為女性若要往生西方,應該要「篤修淨業」

 

      女人但當篤修淨業,專持佛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自然現生親證

      念佛三昧,臨終往生上品。…至於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亳之善,及誦經、

      禮拜,種種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嚮往生,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

      助行。[89]

 

    印光法師認為女性求生淨土應努力修行「淨業」,並以專持佛號作為求生淨土的主要行持,而以其餘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等四種作為往生的助行。

   《淨土聖賢錄》對於生女性的日常修持,多以「修行淨業」做為敘述方式,如〈宋魏世女〉事例敘述「其父兄皆修淨業,女亦篤志往生。」[90]簡潔而具體的描繪出魏世女佛化家庭修行「淨業」的虔誠樣貌。又如宋施氏事例,描述錢塘人施氏「與夫同修淨業,所有善功,悉回向淨土。」[91]施氏夫婦同修「淨業」,共結菩提眷屬的美滿畫面令人稱羨。再如明於媼〉事例,則是形容昌平人於媼「專修淨業,至老彌篤。」[92]更是深刻描繪女性一生修行「淨業」,無怨無悔的虔誠身影。上述事例顯示歷代女性求生西方淨土,莫不經由修行「淨業」而達成心願,於是正如前述印光法師女人但當篤修淨業,專持佛號的主張,便成為歷代女性求生西方的共同修行方式。

    有鑒於「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93]為了避免臨命終時業力有可能障礙往生,善導大師主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94]他認為凡夫所修「淨三福」,本來虛假不實,不能往生,然而若能將其歸於稱名,即成真實業,便得往生。也就是說凡夫所修「淨三福」,譬如一滴水,彌陀名號功德,正如同大海,若能滴水入海,便與大海同一鹹味,同一深廣,亦即將所修「淨三福」歸於稱名念佛。正如曇鸞大師于《往生論注》所做譬喻「譬如淨摩尼珠,置之濁水,水即清淨。若人雖有無量生死之罪濁,聞彼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淨寶珠名號,投之濁心,念念之中,罪滅心淨,即得往生。」[95]明代棲袾宏即主張持名念佛是培養善根福德的表現,透過持名念佛更可以成就往生西方的「淨業」。在《彌陀疏鈔》中,他進一步闡明:

 

      欲生彼國,須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今持名功德,…

      淨業一成,便生彼國。[96]

 

袾宏認為持名念佛同時具備多善根、多福德,所以是修行「淨業」的最佳表現。同屬明代的蕅益法師于《彌陀要解》中,也說「惟此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97]積極主張以持名念佛來表現「淨業」的修行。清代際醒法師進一步主張必須以深切的信願修行「淨業」,身後才能順利往生西方。在《徹悟禪師語錄》中,他特別強調:

   

      若以重心,而修淨業,淨業則強;心重業強,唯西方是趨,則他日報終命

      盡,定往西方,不生餘處矣!…信深願切,是謂重心,而修淨業,淨業必

      強。心重故,則易純;業強故,則易熟。極樂淨業若熟,娑婆染緣便盡。

      果得染緣已盡,則臨終時,雖欲輪回境界再現在前,亦不可得。果得淨業

      已熟,則臨終時,雖欲彌陀淨土不現在前,亦不可得。[98]

 

    際醒法師認為「淨業」修行若能成熟,則往生西方必然可期,而求生西方的要訣,就在於能以深切的信願持名念佛。由於歷代淨土大德的極力鼓吹,「持名念佛」因此成為往生西方最為重要的「淨業」修行。

    《淨土聖賢錄》曆則女性往生事例,不僅證明極樂淨土實有不虛,同時也印證了女性往生西方的能力;由於「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觀無量壽經》所宣說的「淨業三福」,正好為女性提供了明確的往生修行方法;往生的歸宿就是西方極樂淨土,往生女性生前篤修「淨業三福」,並以深切的信願持名念佛,就能為往生西方儲備淨土資糧。例代女性往生的諸多事例,說明了勤修「淨業三福」能往生西方淨土,對於欲往生淨土的女性而言,修行「淨業三福」不僅為往生「淨土」搭起堅固的橋樑,同時也為欲往生淨土者提供了明確的修行指引,女性只要能專修持名念佛,努力修行「淨業三福」,臨命終時必能蒙佛願力,順利往生西方。

 



[1] 菩薩著、後魏.菩提留支譯:《往生論》,又稱《淨土論》,原名為《無量壽經優

   婆提捨願生偈》,《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231b10

[2] 同上注,頁231b11

[3] 天親菩薩著、後魏.菩提留支譯:《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

231b10

[4] 天親菩薩著、後魏.菩提留支譯:《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231b13

[5] 唐.釋善導集記:《往生禮贊偈》,《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438c16

[6] 同上注,頁439c25

[7]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12c09

[8]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13b01

[9] 同上注,頁310c18

[10] 清.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25b21–c09

[11]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11b02

[12] 天親菩薩著、後魏.菩提留支譯:《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

   231b15

[13] 唐.釋善導集記:《往生禮贊偈》,《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438c19

[14] 清.彭際清:《重訂西方公據》,《卍續藏》第六十二冊,頁262b0

[15] 釋印順:《華雨集》(一),(臺北,正聞,1993.)頁372

[16] 釋諦閑:《普賢行願品輯要疏》,(臺北,佛陀文教基金會,200510月),頁123

[17] 北魏.釋曇鸞:《略論安樂淨土義》,《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003c17

[18] 南朝宋‧畺良耶捨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46a18

[19] 唐.釋善導集記:《往生禮贊偈》,《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447c24

[20]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11c05

[21] 天親菩薩造、後魏.菩提留支譯:《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大正藏》第26冊,頁231b18

[22] 奢摩他,為梵語θamatha 之音譯,意譯止、寂靜、能滅,為禪定七名之一,乃攝心而不被外

   境所動,遠離並止息一切之散亂,使心寂靜。參見《佛光大辭典》,頁2854

[23] 北魏.釋曇鸞批註:《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注》,《大正藏》第40冊,頁836c26

[24] 唐.釋善導集記:《往生禮贊偈》,《大正藏》第47冊,頁438c25

[25] 唐.釋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第四十《大正藏》第十冊,頁848a09

[26]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268a29

[27]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46c10

[28] 唐.釋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第四十,《大正藏》第十冊,頁846c08

[29]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47b16

[30] 張曼濤:〈易行門中的易行法〉《淨土宗概論》,(臺北,大乘文化,1979),頁346–348

[31] 清.釋際醒(又稱徹悟禪師):《徹悟禪師語錄》,《卍續藏》第六十二冊,頁334c20–335b10

[32]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13c12

[33] 清.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 345a21–b08

[34] 天親菩薩造、後魏.菩提留支譯:《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

   231b19

[35]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臺北,佛陀文教基金會,1992),頁1591

[36] 天親菩薩造、後魏.菩提留支譯:《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

   231b08

[37] 此包含十七種國土功德莊嚴、佛功德莊嚴八種、菩薩功德莊嚴四種。見天親菩薩著、後魏.

   菩提留支譯:《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大正藏》第26冊,頁231b21–232b07

[38] 唐.釋善導集記:《往生禮贊偈》,《大正藏》第47冊,頁438c21

[39] 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01.),頁

   557

[40] 同上注,頁558

[41] 唐.釋善導集記:《往生禮贊偈》,《大正藏》第47冊,頁438c23

[42]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08c17

[43] 同上注,頁308c19

[44] 南朝宋‧畺良耶捨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41c05–343a23

[45]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14b15

[46] 天親菩薩造、後魏.菩提留支譯:《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大正藏》第26冊,頁231b23

[47] 同上注,頁231b23

[48] 北魏.釋曇鸞批註:《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注》,《大正藏》第四十冊,頁836a22

[49]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268b03

[50] 張曼濤:〈淨法概述〉《淨土宗概論》,(臺北,大乘文化,1979),頁83

[51] 釋聖嚴:〈淨土思想的考察〉,收錄於《學術論考》,(臺北,東初,1993),頁88

[52] 清.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45c18

[5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載:「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

  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見南朝宋.畺良耶捨 譯:《佛說

  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12冊,頁344c11

[54] 張曼濤:〈淨法概述〉《淨土宗概論》,(臺北,大乘文化,1979),頁82

[55] 宋.王日休撰:《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十二,《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288a15

[56] 釋印光:〈一函遍複〉《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臺北,華藏佛教圖書館,1997.11.),頁2

[57]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09b03

[58] 唐.釋善導集記:《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272a29–b09

[59] 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01.),頁

   517

[60] 釋印順:《華雨集》,(臺北,正聞,1993),頁356

[61] 劉宋.畺良耶捨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41c08

[62] 同上注,頁341c09

[63] 唐.釋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259a24

[64] 同上注,頁270b15

[65] 同上注,頁259a26–b10

[66] 同上注,頁259c14

[67] 同上注,頁273b21

[68] 唐.實叉難陀譯:《十善業道經》,《大正藏》第十五冊,頁158a05

[69] 明.釋德清述:《憨山老人夢游集》《卍續藏》第七十三冊,頁779a11

[70] 釋印光:〈一函遍複〉《印光法師文鈔續編》,(臺北,華藏佛教圖書館,1997.11.),頁12

[71] 失譯人名: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大正藏》第一冊,頁878c20

[72] 明.釋德清述:《憨山老人夢游集》《卍續藏》第七十三冊,頁778b19

[73] 宋.釋元照述:《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290c11

[74] 唐.釋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260a02

[75] 明.釋智旭選定:《淨土十要》,《卍續藏》第六十一冊,747a08

[76] 唐.釋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270b17

[77] 同上注,頁272b02

[78] 同上注,頁270b15

[79] 同上注,頁270b22

[80] 清.彭希沭:《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07c09

[81] 同上注,311c05

[82] 同上注,314c05

[83] 釋淨空講述:〈印光大師開示〉,(臺北,佛陀教育雜誌,2009.6.19.vol.286

[84] 釋印光:〈與徐福賢女士書〉《印光法師文鈔》卷一,﹙臺北,華藏佛教圖書館,1997.11.﹚,

   101–107

[85] 清.釋印光:〈與徐福賢女士書〉《印光法師文鈔》卷一,﹙臺北,華藏佛教圖書館,1997.11.﹚,

   103

[86] 唐.釋善導集記:《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272a29

[87] 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01.),頁

   516

[88] 宋.釋擇瑛:〈辨橫豎二出〉收入宋.宗曉編:《樂邦文類》卷第四,《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10a20

[89] 清.釋印光:〈與徐福賢女士書〉《印光法師文鈔》卷一,﹙臺北,華藏佛教圖書館,1997.11.﹚,

   101–104

[90] 清.彭希沭:《淨土聖賢錄》初編,《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306c17

[91] 同上注,頁308c12

[92] 同上注,頁312a08

[93]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正藏》第十三冊,頁782a27

[94] 唐.釋善導集記:《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246b10

[95] 北魏.釋曇鸞:《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注》,《大正藏》第四十冊,頁839a25

[96] 明.釋袾宏:《阿彌陀經疏鈔》,《卍續藏》第二十二冊,頁657b11–659a17

[97] 明.釋藕益:《阿彌陀經要解》,《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365a05

[98] 清.釋際醒述:《徹悟禪師語錄》,《卍續藏》第六十二冊,頁336a23–b22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7439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