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放捨身心,歸入名號
2022/03/04 09:33:34瀏覽178|回應0|推薦0

    《念佛金言錄》[1]宗旨安心章〉之文,讓人對「信心、安心」之義更明白,摘錄如下,與眾分享並述感想:

安心者,即三心也,三心者即「名號」也。所以善導大師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云「稱我名號」。

「至誠心」者:捨離自力我執之心,歸依彌陀真實之體也。

「深心」者:捨煩惱具足穢身,而歸彌陀清淨本願為體。

「至誠、深心」二心者,厭捨眾生身心二妄,歸入彌陀名號一實之相也。

「迴向心」者:自力我執所修諸善,及與他力名號所具諸善,因果合會之當體也。

上來所判三種安心,即施即廢,而唯獨一南無阿彌陀佛也。

名號真實故也,唯是彌陀則謂真實之義,全非我心所起真實之心也。以凡情而所識量法,總無實故。

善惡二道,機品種類,皆顛倒不實,虛妄假法也。他力名號者,即攝善惡二機真實法也。

六識分別妄心,故非淨土生因;唯稱名號位,即是往生也。

自力諸善不離憍慢,故釋「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亦釋「三業起行多憍慢」焉。歸依無我無人之名號,則無可憍之我,亦無可慢之人。

名號非青黃赤白色,非長短方圓形,非有非無,總非凡夫可思量之法也。是以三世諸佛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唯任聲稱念,則離無窮生死。

念佛行者,捨智慧、捨愚痴、捨善惡境界、捨貴賤高下道理,即令怕入地獄心、願生極樂心,亦得捨棄。

但任口稱,必得往生。是故往生不依心,依名號往生也。 

這些法語包含了兩個重點:

    1.機法之信(我心虛假,唯佛真實)厭欣

    2.歸命之安(隨順佛說,任憑救度):迴願[2]

兩點互相含攝,彼此增上,是淨土宗仰憑彌陀本願力的大安心大滿足二種深信是淨土宗安心之極要」,「既信彌陀,就不要再煩惱;深知安樂在我心,彌陀與我同在。」喻云「彌陀是生命的靈糧」,若信受彌陀的大能與救恩,永無饑渴、恐懼與淪墮之憂,而有充實、平安、及得救之喜。這是彌陀大悲心的恩賜,也是凡夫信願行的受用。

    若就善導大師〈往生禮讚〉之「安心→起行→作業」[3]先得安心,依序漸進而有起行、作業,歸止於極樂,安住而不動,則不再六道輪迴。安心就是三心,攝歸於意業之信心口業之稱名,心口相應,內外一如,必能乘佛願力,往生淨土。乃至於三心歸一()心,更以行立信,以行滿願而只管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即總括機法之信與歸命之安也。

 

我心虛假,唯佛真實

    腦神經科學顯示:大腦佔用了人體的大量資源(能量),因此,人們習慣以「重複」的活動來節省腦力,讓大腦處於「放空而舒適」的模式;雖然,意料之外的狀況,能打破這種慣性模式,吸引人的注意力,而似有新鮮感與創作力;然而,守舊與創新都是「意識」的幻覺、「妄心」的造作,無常而虛假,不可執著,更不應依賴;大乘佛法教人參禪悟道,另覓不生不滅的常住「真心」,依此而精進修行,乃能斷惑證真,轉識成智,福慧圓滿而成佛。

    然而,對於末法愚惡的眾生,依自力斷惑證真,極難乘他力念佛往生,甚易[4],因為,起惑造業的妄心難斷,涅槃本具的真心難證等而下之,「真、妄」不分,「有、無」不明,落在「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之迷糊中過生活,雖有心修行,也只在善、惡上打轉,好的是行善止惡而升天,壞的就欺善做惡而下墮,總不離三界六道的輪迴,渾不知「自淨其意」為何?因此,對於已於娑婆苦海發厭離心,而不知往何處去,不懂該怎麼做的人,就須尋找善知識,請教此心的真妄、及修學的難易,選擇其中契合所處時代及個人根機的法門,專志一心的深入,或可有成就。

對真心與妄心的分別及其關係,佛教各宗派有大同小異的詮釋,慧淨法師概括而簡化云:「真心本有,妄心本無」真心是一真法界、真如實相、第一義空;妄心是愛欲榮華,貪瞋癡慢,煩惱雜念;真心永存,不變不失,妄心無常,易變易失;唯有安於孤獨,甘於寂寞,更接近真如本性,這也是「厭穢欣淨」。若不安於孤寂,而攀緣外境求慰藉,就遠離了本真佛性,而落入意識之妄心。[5]淨土指歸集.身心》云

大眾從無始來,常認為我身者,是地水火風假合之身,旋聚旋散,屬無常法,非我身也。大眾從無始來,常認為我心者,是緣慮客塵,虛妄之心,乍起乍滅,屬無常法,非我心也。

我有真身,圓滿空寂者是也;我有真心,廣大靈知者是也。空寂靈知,神用自在,性含萬德,體絕百非,如淨月輪,圓滿無缺,惑雲所覆,不自覺知。

妄惑既除,真心本淨,十方諸佛,一切眾生,與我此心,三無差別,此即菩提心體也。捨此不認,而認臭身妄念,隨死隨生,與禽畜雜類,比肩受苦,為丈夫者,豈不羞哉。 

若以淨土宗的判教來看,或可分說如下:

妄心:意識—(娑婆)自力之幻覺

真心:佛性—(淨土)他力之實際

凡夫的「真心」被妄想所遮覆,今生或聞其名(實相心、如來藏、佛性、真如),而不知其理,亦不證其實;惟佛圓滿證得此心,並開顯於其報身及淨土之莊嚴;又為了度(娑婆)眾之方便,將此真心之清淨內涵與無漏功德,含攝於六字名號中,賜與有緣人;因此,凡夫唯於往生見佛之後,因佛力住持,乃能頓悟、親證其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真)心;或於娑婆稱念佛名,少分相應於本具之真心與彌陀之淨土。清.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云:

妄心無住處,體相竟如何。閃閃風中燭,搖搖水上波。一家門戶別,六個弟兄多;擾擾各馳競,紛紛總不和……何當悟常住,諸妄盡消磨。

都言淨土唯心是,十萬餘程是外求。但執妄心居在內,不知真性體全收。彌陀諸佛鏡中影,極樂娑婆水上漚。取捨厭欣無掛礙,自家屋裏任優遊。

正念覺來猶有覺,妄心空處未忘空。邊邪那個非中正,偏曲何人不至公。攝受三根歸淨土,直教萬派盡朝宗。 

我心 (情緒,見解,感覺,體驗-我見,我執) 虛假,唯佛 (事實,聖言,名號,教理—無我,唯信) 真實--這是念佛人的正見與共識。既然世間皆假,彌陀獨真,乘佛本願力的念佛,就是藉假修真,進而捨假入真。如前引一遍上人《語錄》,多有這類真假的對比:「如來萬德,眾生妄念」「凡夫之心無決定,決定者名號」「能緣之心,虛妄而非真實,所緣名號,但是真實也」,因此,本願念佛就是「放下身心,歸入名號」「捨離我心,一向稱名」,離我心(自力)之虛妄,歸名號(佛力)之真實,通於懺悔、見佛、往生:「真實之懺悔者,名號他力」「不可於稱名之外求見佛」「離自妄心,故云他力往生」,能如此信解,則我心「安住」於名號而得歸宿,虛妄消融於真實而不流轉。慧淨法師云:

體驗或感受是一機一緣,非普機普緣;體驗感受是一時一境,非恒久普遍。……凡夫皆妄,動念即乖,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真。

我們的肉體……思想……親情也不是真的。這個天地森羅萬象沒有一樣是真的!……唯有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是真的。

歡喜與踴躍、慚愧與感恩、千言與萬語,一切不留,皆轉化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之念念稱名。

既知我心之虛妄,則常收攝意識之投射與攀緣,安住於名號的完整與寂靜,讓一切事物自然呈現而不再無端的分別,散亂的追逐;如此或能以清明之眼、寧靜之心以念佛,漸於佛心[6]與淨土有欣嚮,而自然念出名號,被本願攝取而成一體,乃至有「不再是我,乃是彌陀」在裡面活著的信仰。念佛人就是甘於平淡,安於平凡,一句佛號老實、重複的念到底----淨念相繼的念佛,讓無上功德的佛號,日夜薰習你的心,淨化你的業,與彌陀本願相應而得安樂,就較不致於被無常的心所擾亂而感到無聊、厭倦,因而離家(稱名之心)出走,向外求變化、求熱鬧。

    慧淨法師第十八願講話》頁535<我們是怎樣的人>

靜下心來(以法鏡)反觀自照,就會自覺是三毒熾盛、五欲濃厚的眾生。對我們喜歡的人、事、物,可以說日夜貪得無厭;對我們不喜歡的人、事、物,可以說瞋恨不息。……彌陀無限的慈悲愛心,徹底包容體諒我們,毫不計較、毫無條件的救度我們。

又,《慧淨法師書信集》:

佛法如鏡,對鏡見容,聞法知心。背向法鏡,以為自己賢善,因而高己慢人;面向法鏡,便知其惡無底,深感無地自容。然而我心之惡雖無底,彌陀之力亦無邊;信機信法,機法一體,慚愧、歡喜、感恩,「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矣![7]

    以佛教經論及祖師法語來對照自己的心行(身口意),是最善巧、最踏實、最正確的”自省”,這些至教聖言的開示,若讀之很相應且歡喜,您可能是有善根有福德的人;若讀之有相應但慚愧,您也許是有良心有自覺的人;若讀之不相應而煩惱,您大概是如槁木如死灰的人…….。以上只是約略推想而已,未必正確而有據,重點是,每個人,尤其念佛人,應經常的”靜下心來反觀自照”,是否如實的發現我們是”三毒熾盛、五欲濃厚”,自私自利、貢高我慢……..?具足種種劣根性壞習氣,從出生到老死,都順從本能、自以為是的害己又傷人? 是啊~是啊~ 日記裡寫滿了各種自覺或不自覺、想改卻改不了的惡念惡行,有時抱歉、有時悔恨、有時恐懼,心中總是掛著大片的或一絲的不安……,然而,人類的抗壓性能從表面淡化(模糊)這些陰影,”始而慚,久而安”,蒙混的過日子。 後來,某種因緣而學佛了,卻被佛經善知識提醒:”佛法不只是哲學、理論,而是實踐……是有血有淚的”,要以法為鏡,對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並以「因果業報」來評估自己(身心)行為的後果;當您這麼(依教奉行)認真的去反觀、省察,才一點一滴地看到自己真實的面目心態,這下可嚴重了,怎麼辦? 幸而,佛法是負責而慈悲的,在照出每個人(眾生)的原形之後,也提供了救度之道—其中最特別而殊勝的,就是淨土三經開示的淨土法門,阿彌陀佛以無限的慈悲,徹底的包容,無條件的救度,讓我們這樣的愚痴做惡之人,只要信受、稱名、願生,活著得安心、命終生極樂,快速成佛,廣度眾生。這樣的機法兩種深信是真實而有效的,我們還有甚麼更好的選擇? 徹悟禪師<淨土詩>:日落西山暮鼓催,娑婆苦趣實堪悲;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隨順佛說,任憑救度

淨土宗的「安心」有總有別,以「厭欣心、菩提心」為總,「至誠心、深心、迴願心」三心[8]為別,三心又以「機法」之深信為主: 

厭--機(我心、虛妄、穢苦):下品下生(望佛願意,唯勸稱名)[9] --南無

    機是我,可厭;愛不重,不生娑婆;無常→苦;眾生看佛如眾生

欣--法(佛號、真實、淨樂):真身觀(佛光普照,唯攝念佛)[10] --阿彌陀佛

    法是佛,可欣;念不一,不生淨土;無我→空;佛看眾生皆是佛[11]

 

厭—(正)五蘊有漏身,(依)娑婆:無明覆世間,愛結縛眾生

欣—(正)法報無為身,(依)極樂:光明照十方,法味潤國人

 

    前文所引「放捨身心,任聲稱名[12]」,也是(厭欣)機法之表述。善導大師《四帖疏》云:「捨厭娑婆,貪欣極樂。既能淨,若為安心注想,得生清淨處也。【般舟讚】云「六道同然,無有安心之地;此聞佛說淨土無生,願捨穢身,證彼無為之樂。先是心理上厭捨娑婆之苦、欣取極樂之樂,進而發起「菩提心」及「三心」,更由安心而「起行」,專稱佛名而「作業」四修,命終必生淨土。此中「安心」的關鍵在(總)厭欣心與(別)三心,而總別二安心又可歸於機法二信之「深心」,並總結於信知「本願不虛,稱名必生」而一向專念。所謂的安心,就是以此心安住於一信(本願)一行(稱名),信行一體而為持名之「一心」法然上人云:

下智愚鈍之族、田夫野客之輩……信「稱彌陀名號者,必得往生」,自然具足三心。……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

慧淨法師<第十八願善導釋>淨土宗「安心」的本體,就是「三心」,就是「機法二種深信」,就是「信心決定」;而信之體就是〈四十八字願成釋〉的結論:「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對此無一念之疑,這就是安心

    前引善導大師所說,娑婆六道,不是安心之地;極樂淨土,才是注想之方。這是從環境的比對而於心中厭捨、欣取,讓此心得決定,有所歸宿,於是舊業永不再犯,善心永不退失,以清淨心而念佛,必得乘佛願力往生淨土。這厭穢欣淨的總安心,也就是機法二信的別安心,《往生禮讚》

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機);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法)。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這是淨土宗有別於聖道門的特色,其中有深意,念佛人應就此立定腳跟,於祖師所教「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至誠無疑,不顧水火二河,正直踏上白道,一心無回往彼岸。這可說是淨土宗獨特的安心之道,也是世間凡夫極致的安心之地,捨此別求,徒然自苦。為什麼?但自信己意[13],不隨順佛力。

    從漢字之結構看,「安」:有堂有室為深屋宀,處子曰女;有雙向之意:女居屋中,得庇護而自在內有女主家務而宜居。就心理狀態而言,人之所以不安,常由於不隨順、多所求,自信己意、患得患失;其具體內容是什麼?也不很清楚總覺得什麼不確定、不甘願,而焦慮、苦悶此心慣於自作主張、強作主宰,遇任何事,則思前想後、翻來覆去,永不得安寧。縱然已懂得念佛了,似乎不認為這樣就妥當,無事了於是邊疑邊唸、且走且瞧,還有一絲偷心與觀望。這或許是多數念佛人的狀況。

    慧淨法師<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云:我們的心要安置於極樂世界而不動搖,誓畢此生不退轉。「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真善美的結晶,彌陀「悲願」凝成(至善的)六字洪名,開為極樂世界→十方諸佛,勸導眾生回歸極樂。「專一念佛」,以彌陀為歸命的對象,以極樂為安身的歸宿。既知阿彌陀佛為我建設了依止的淨土,我心就安定了。淨土宗「安心」的本體是「三心」,就是「深心」「機法二種深信」;信之體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對此無疑,就是安心。

    也有些久學安愚的蓮友,可單純到「於不安,不作不安想」而只管念佛,把無常的心交給阿彌陀佛,代為安排;對他們來說,只有隨順於阿彌陀佛的敕命、善知識的教導,而一心念佛,往生淨土,才能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天上地下、眼高嘴低,是神的歸廟、是鬼的歸墳,聰明人藉教悟宗、愚痴漢念佛往生。各依本性而得其所,各盡人事而聽佛命,則能安。嬰兒在母親的懷抱中,很安心;念佛人在彌陀的攝受中,大安心。家則以法師身念佛弘法,在家則以居士身念佛護法;一樣是「自信教人信」,因緣有異,心念相同。

    《大經》說「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或許讓人受寵若驚,但事實如此,習慣成自然,念佛人就是貴氣,獨子—如嬰兒之無知無力[14],只能信賴父母,被餵養、被照顧、被寵愛、被安排而無疑無愧念佛人在彌陀慈眼下、懷抱中,偶爾耍賴、撒嬌,彌陀也只是一種平懷的盯著、抱著,充滿了無條件的憐惜、疼愛,讓眾生在安全吉祥的環境中快速長大!然後,自信教人信,自己被愛(救)而滿足,也教人被愛而歡喜,這就是以身作證、經驗分享,以同理心啟他人信,推己及人,讓彌陀之愛經由我之身語而傳出去,一傳十、十傳百……光明遍照,極樂同歸。

    念佛人若能力所及,環境許可,對於仍未信入者,能勸就勸,或者不講,但不彼此爭論。對同門親而近之,永遠的接納(愛心對待);對他宗敬而遠之,暫時的隔離(耐心等待)。

    聖道門是於此土轉凡(識)成聖(智),用功修行,靠自力與喜好而做;淨土門是於彼國超凡(穢)入聖(淨),信心念佛,乘佛力與引導而行;兩種法門,有教理行持的不同,對念佛人而言,能有這條命、這口氣在,乃因佛的悲憫攝持,若能盡形壽、獻身命的信受勤奉行,也是領受佛的恩賜,沒什麼可誇口的。《淨土指歸》

未成佛者,久沉欲海,具足煩惱,杳無出期。已成佛者,久證菩提,具足威神,能為物護。是故諸佛勸令念佛,即是以我未成之佛,求他已成之佛,而為救護耳。是故眾生若不念佛,聖凡永隔,父子乖離,長處輪迴,去佛遠矣。

《淨土宗的特色-述義》云:

我們稱名是靠彌陀願力所以這樣的「信」就不是自己想像的「信」或自己體驗的「信」……永恆不變的是依靠這句名號只要以每個人目前的根機去稱名念佛就可以了我們的「信」要回歸到這樣的信信這樣的內容所以說「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要深信:彌陀隨時都在垂聽我,不只聽我嘴上唸的,也聽我心上想的,乃至夢中顯現而我所不知的,因為,佛明了我過去、現在的業,也預知我未來的報,比我更了解我—凡夫我的智慧如此淺薄、心願如此渺小,乃至只有無知與無奈—凡我所遵循、懷疑或違逆的一切心行,祂都慈憫的接受,也明白我為什麼如此,然後。為我量身規劃、平白恩賜了最好、最有利的生涯,讓我有時迷惑不解,有時喜出望外,但不論佛回饋的與我祈求的是有落差,或相符合,都不至於減損佛的恩慈體貼,也不應當動搖我的信任投靠,因為,佛意不可測(非凡夫所能想像),但必然是最正確、最適當,且恆久、超前,以及終極圓滿的,若非如此,卻對眾生有誤解或吝於布施,就不成其正覺;因此,我們大可放心、開心的歸投此命於阿彌陀佛,且信此、行此的任憑名號之攝受救度。

    整體而言,懂得念佛往生的人是幸福的,沒什麼該計較的,若有任何懊喪或掛慮,或許是對世事因緣仍有固執的情見。對於年華的老去,應覺得某種愉悅----不必繼續辛苦的前途、生活、自他的期望而勞累,而可以更清閒、更無所求的體會人生的本質,並信心安心的念佛

    表面上簡單的事,每蘊含了深刻的內涵或廣大的慈悲,是無數前人遍歷山水、久經日月之後,提煉濃縮的一張相片。所謂繁華落盡見真淳,回頭還是這個漢!有時候,「幸福」不在於貪婪的追求新事物,而是勒馬回步以檢視舊家當,溫故而知新。每個人今生所需的,都在自己身上,從不欠缺;而往聖前賢以其全部經驗所總結的一兩句話,也夠我們反覆的咀嚼、實踐、驗證一輩子!中國人「念佛」已成習慣,甚至是文化與信仰的傳統,雖然很多人是口唸心不應,或不知所云;也許有一天善根成熟、宿業發起,明白「念佛」的真義,並從此獲得未曾有的信心與安心;因此,可先幫他人建立「想到就念」的習慣,讓這件事融入生活,並相信它有潛移默化的效應,但不要求「速成速效」。

    能力所及的「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盡做人本分、結有情善緣,也是學彌陀的悲願,啟眾生的信心,讓自他同在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薰習、光明攝取中,彼我不分,生佛一體法然上人:既心發一向念阿彌陀佛,則早與佛心成一體也。故云一心不亂

    宇宙中唯有「念佛成佛」是真實之利,《無量壽經》云:「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也唯此是眾生的終極歸依及最高成就;在此之前的一切生活與修行,都是方便。世間之所以有諸佛出興、有佛法開示,有僧眾專修,乃至阿彌陀佛廣發四十八大願、建設西方極樂淨土,攝受一切眾生來歸,也只為了這個唯一真實而無上重要的目的:念佛成佛。《無量壽經》:「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因此,「以淨為歸,以佛為念」,真實之利,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念佛往生。證空上人<白木之念佛>

不顧此心,信稱念必生,而常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即是本願之念佛也,此名「白木之念佛」。念佛之行,不論機之淨穢,不論罪之輕重,貴賤智愚,但稱念者皆得往生之行;……應捨自力根性,而向他力門。

似此平等無條件之惠施的法門,對習慣於自我防衛互相猜疑,乃至功利至上,互相傷害的凡夫心,是很難了解接受的也因為極其違反(世俗)常識,只能暫停(邏輯)思考而信受奉行,《羅云忍辱經》:「佛之明法,與俗相背:俗之所珍,道之所賤;清濁異流,明愚異趣。」似乎是一種奇妙的悖論,故云「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只有佛法通達之大智慧人,或宿福深厚之大善根人,乃能聞說而信,依教而行,是難得極難得之人中芬陀利華慧淨法師云:純正淨土法門乃超情離見之不可思議法門,是佛與佛的境界,於凡夫但能無條件地信受,絲毫不可擬議。」「彌陀名號的境界是佛跟佛的境界,……只能無條件的信受;若等了解才接受,是不可能的,這不是我們所了解的境界。」

    若能知機信法而隨順,則可借力使力,乃至於毫不作心與用力,只是放輕鬆,順風駛帆,半推半就;或自動繳械,不掙扎、沒意見,全憑佛力推著走、拉著去,讓名號之光明攝取,直入淨土。 



[1]《一遍上人語錄》<上卷>和讚、偈、文、制誡、道具祕釋、消息、偈頌和歌;<下卷>門人聞自上人的法語集錄。日本.寶曆十三年(1763)首度付梓,印板燬於祝融;明和七年(1770)再版,大正五年(1916)三月,收入《大日本佛教全書》第六十六冊。又,慧淨法師編譯《念佛金言錄》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2]慧淨法師<《易行品》精髓>:「歸命」即是眾生之「安心」,「念我稱名」即是眾生之起行。若如是「安心」而「起行」(念我稱名自歸)者,現生「即入必定」,往生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觀經疏>: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3]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偈》<實踐求願往生淨土之要項-安心、起行、作業>

[4] 印光大師<復何槐生居士書>:「末世眾生,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者,甚難甚難。」

[5]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慧淨法師200868日於台北念佛會為澳門蓮友開示()

[6] 慧淨法師<莫因良醫而好病,應體佛心而念佛>:要體會佛心而念佛。 佛是怎麼樣的心呢?《觀無量壽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佛心就是大慈大悲,以平等而無條件的慈悲,來救度一切所有的善惡凡夫。《觀佛三昧經》也說:「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7]《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節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說,他每天早上洗臉時,回想昨天的不當言行,就對著鏡子裡自責「豈有此理!」「你這個蠢貨!」晚上睡覺前,也回憶今天有甚麼不當的言行,脫口而出「對不起,請原諒我」。他說:每個人若能理性的、利他的作判斷,就能有正確的行動。但這很難,我們更多是自我中心的。「反省」,就是為了凈化我們利己的心。

[8]《觀經》之「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三心,即《大經》之「至心、信樂、欲生」,《小經》之「一心不亂」。

[10]《觀經疏》光攝三緣:親緣、近緣、增上緣

[11]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慈眼視眾生,平等如一子;

[12]《念佛金言錄》三心者:放捨身心而念佛。……他力稱名者,不可思議之一行也;超世本願者,凡夫出離之直道也。應忘己信樂,任聲稱名也。

[13] 蕅益大師<示律堂大眾>:我慢習氣,不可求道;自信己意,不可問道。

[14]《老子》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7189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