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7/30 11:17:43瀏覽50|回應0|推薦0 | |
淨土門-居仁由義入禮(象山慶24.7.30) 淨土「門」可攝淨土「宗」及淨土「教」,明確的與「聖道門」分立;門,所由入者,只是標明信佛學佛的入門(方便)有異,而成佛證真的歸元(究竟)無差。「宗」是主旨,「教」乃義說,兩者皆為了指示、勸導眾生尋其門(念佛乘佛願)而入淨土。孟子曰: <離婁>:「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捨正路而不由,哀哉。」 <告子>:「仁,人心也;義,人路也。捨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公孫丑>:「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 <萬章>:「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 能由是路,出入是門。」 仁喻「淨土(信)」,義喻「念佛(行)」,禮喻「往生(願)」,以念佛為路為行(因),往生淨土為門為宅(果);以此為喻,「門」是路與宅的連結(信-願-行),念佛則從門而入(淨土人),不念則不得其門(門外漢)。 居仁(信心安宅)由義(念佛正路)入禮(往生大門),是念佛人的本色,若捨此不信不願不行,就是自暴自棄。 二河白道「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就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的比喻。眾生在「東岸」娑婆,因往昔所造的業力,而被「四大、五陰、十八界」及「無明」所生「貪愛」水、「瞋憎」火(二河)所騙所纏,難以出離;又加上「別解、別行、惡見人」的「妄說見解,迭相惑亂」,令彼人多所遲疑,而不能向前,甚至倒退;如此內魔、外魔交互阻撓,而眾生「貪瞋強而善心微」,又不遇「大善知識」的教導與提攜,十有九人因此畫地自限或半途而廢;就在內外種種「雜音」干擾之間,現出一條闊「四五寸」、長「百步」的白道(清淨願生心),由於釋尊勸遣、彌陀招喚的加持、攝受,行者於是把定信念,「尋道直進,不生疑退」,乘二佛之大悲願力,須臾即到西岸。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