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經》傳燈:《淨土歸元鏡》導讀.2
2021/11/25 20:49:02瀏覽151|回應0|推薦0

《小經》傳燈:《淨土歸元鏡》導讀.2  淨慶2021.10 

《淨土歸元鏡》以小本阿彌陀經[1]為淨土傳燈的法本,有兩點可討論的:

1、傳燈,在中國佛教是「禪宗」史傳的用詞[2],表其內部法脈燈燈相續的事實,「蓮(淨土)宗」則無類似嚴謹的宗派與接續的傳承。

2、淨土三經中特重《小本》,有其歷史與勝義。

前者是從禪宗借來的觀念,於「淨土」法門或不適用、或不需要,劇作者卻勉強讓「後世追封」的三位祖師,跨越時空、轉世接續,而傳燈的唯一憑據是《小本》經;這樣的說法,可否成立?前引《曲海總目提要》云:「按萬曆時,(雲棲)蓮池之敎盛行,專修淨土、念誦阿彌陀佛。……作者緣起,實爲蓮池。」因此,可從蓮池的著作中探其消息,尤其是《阿彌陀經疏鈔》[3]中反覆宣說:「念佛」是大乘佛法的異方便,「持名」念佛更是方便中的方便(徑中徑),而《小本》於淨土三經中篇幅最短而專勸持名,因此之故,蓮池《疏鈔》偏讚《小本》且抬高其地位。釋聖嚴,<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云:

蓮池大師站在淨土教的立場,將淨土經典分為三等:一、無量壽經及阿彌陀經, 稱為「同部」。二、觀無量壽經、鼓音王經、以及阿彌陀偈經,稱為「同類」。三、華嚴經、法華經乃係兼說淨土的經典,故稱為「非部非類」。在此三等經中,蓮池大師特別重視《阿彌陀經》,他以《阿彌陀經》的持名念佛,為至簡至易,最為要約的法門,並以為佛陀宣說此經,有十大事由(「教起所因」之十義,詳後文說明),所以,蓮池大師對於彌陀經的用力至勤。他說,總括佛的一代時教,目的不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此阿彌陀經,即是直指凡夫的自心,以念佛之心而入佛之知見。……在永明等諸師,仍以禪宗及淨宗為兩門,不過,為救一般淺薄禪徒的空腹高心而不事實修起見,故勸禪宗行者亦宜兼修念佛。此到蓮池大師,他就高唱禪淨不二的同歸之說了。在先,是禪宗帶淨土,乃是主張禪淨雙修,到此,便是禪淨一元化了。[4]

1、念佛,乃成佛之徑

蓮池《疏鈔》卷一,別讚/初先出說經所以:

世尊始成正覺,演大《華嚴》;大教難投,隨眾生根,說三乘法;後乃會權歸實(法華),悉與大車。……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

又,<開章釋文>「教起所因,有總、有別」:

一代時教,總其大意,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今此經者,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故。

這兩段依五時判教,從《華嚴》講到《法華》為三歸一,於中又轉出「念佛」為實中權;並肯定「但念佛」,得往生、入佛知見。這是從如來大悲心流出的勝方便,為激揚凡夫、化導二乘、勉進菩薩,可說是盡攝諸根、共體無生,如下所列「十義」:

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故。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故。三、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故。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故。五、勉進初心菩薩,親近如來故。六、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故。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故。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無念故。九、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故。十、復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故。

又,所謂「勝方便」的意思是:「權巧接引,令得入門,名為方便;而言『勝』者,方便中方便也。即《觀經》所謂『異』也。」具體內容有四:

一、不值佛世,「得常見佛」方便。二、不斷惑業,「得出輪迴」方便。三、不修餘行,「得波羅密」方便。四、不經多劫,「得疾解脫」方便。

前文是佛陀特開此門的用心,後文乃眾生信受念佛之利益。可說是超越殊勝之因緣,不離大乘佛法之通義(悉與大車、入佛知見),卻有別出方便之捷徑(有念往生、四不四得)。蓮池《疏鈔》,完整詮釋了(彌陀)「念佛」法門之總攝一代時教,而歸宗結頂的勝異性,乃末法濁世之救度津梁。

而此劇大致依此而發揮,如<第二分>靈山法會上,外扮世尊曰:

大道原無證,迷人苦要修;誰知向上事,只在腳根頭!……那上根利器,一聞此舉,撩起便行;那中下凡夫,怎生曉得?因此輾轉躊躇,動我無緣悲念,適才想起一個大權巧、異方便門,令一切眾生,橫出三界。

極樂古今傳,十萬程途非遠;「西方」淨土,彌陀說法歸元。因緣非淺果非凡,六八宏深願,駕慈航椄引群蒙,脫離了苦海無邊。

驀忽地洗了塵心、祛了塵凡、離了塵緣;一霎時高步金階、高標名姓、高坐金蓮。也須知:「自性」的彌陀[5]須自念。

這裡先從禪宗之悟(無修無證)說起,但此「智慧」解脫,唯上根能之;因此,又轉出淨土之修(念佛往生),以「悲願」接引,令中下根亦得救;這就是所謂的「方便門頭最上乘」。但此處「西方淨土」與「自性彌陀」並舉,可說是「真俗、理事」同時呈現,在教理哲學上這是不同層次的思想,具體的行持也隨之不同,但由於唐宋以後流行的「禪淨雙修」說,認為真不礙俗、理可兼事,因此,雖高談「自性、唯心」,不妨念「彼佛」、生「西方」;身居穢土,應念佛以求出離、求往生;花開見佛之後,乃悟念而無念、生即不生。以下還有許多類似的文句,反覆宣說,如:

「唯心」淨土總非遙,爭奈迷人不曉!(第四分)

從今一心發願往「西方」,把彌陀舉揚,念念兒不忘,一心不亂即還鄉。(第六分)

若欲勦絕無常,必須見性成佛,此是最上一乘,不可多得;還有一個法門,名為一行三昧:但念阿彌陀佛,此名俓路修行,若能一心,即生淨土。(第18分)

宗教總明心,大道無歧徑,僅自有本地風光、自性彌陀。(第25分)

眾菩薩從來清淨,諸佛子無邊苦行;這(極樂國)的是福德因緣報所生,料此中無別客,都是些大士與聲聞,享無窮壽命。……若人生此土,永除煩惱,即得無生法忍,皆得不退轉於三藐三菩提也。(第41分)

理想上是「好兼修禪土,此是上根乘」,就此悟得唯心與自性,如云心中有佛將心念,念得心空佛也空。(第七分)若得發明心要後,方知淨土即西禪!(第18分)「(永明)念佛復兼宗,禪土都來一併融;識得本來元不二,阿誰不在妙蓮中!(第21分/評云)參禪見性,乃諸聖最上之一乘;念佛往生,係我佛權中之實諦;殊途同歸,別無二法。」(第42分)禪淨、權實歸於一,故禪者不妨兼修、淨者亦可專修,行雖有別,果乃不二。如弟子德日<跋>云:

蓋淨土一門,豎超三界、橫截五道,一得往生,不受後有,直臻無上菩提也。盡大藏中,八萬四千法門,無如此簡要直截!……間有喜談理性、厭聞事相,豈知真心圓裹太虛,一切依正報相,皆吾心現量所具;若真理性洞明,當知事外無理、相外無性,茍諸緣放下,一念萬年,本性彌陀,復何遠哉!

但為了普及一般的根機,也須肯定西土與報身,讓中下人稱名往生,如云「喜持名,效最先!」(第一分)。而全劇既標榜以小經及<往生咒>為傳燈,則形式上特重「口稱」,但功夫上總括為「一心」,如云:

(舍利弗)不論貴賤賢愚,但念阿彌陀佛,若得一心不亂,管教七日成功。正是: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國!(第三分)

<卷末總評>亦云:「同生極樂,切勿視為奇特;人人可生,只在一心不亂。」若真得一心,必定往生,於彼土聞佛說法、頓開佛慧。也就是說,不論是禪土兼修而當生開悟;或一心念佛,往生極樂;結局一樣是見性成佛。而喜談理性(自性、唯心)者,若不落實於事相(參禪、念佛)上修持,必淪為「空談、妄想」而無實益。因此,真「明理」者,必不廢「事修」;而事修又依「根器」而有分別適應,少數上根人可「雙修」而偏於禪悟,多數中下根,既不解理、必難明心,最妥當的是「一心持名」,求生西方,因為:

五濁惡世,四面火焚;惟佛一人,力能救援!三根普攝,妙難思議,故群經森列,偏讚西方,用宜深信,生大歡喜!(德日<跋>)

濁惡凡夫而無力自悟者,若能信佛、念佛、憑佛力,即得彌陀救度而離苦生西,這才是如來大悲的異方便:「一句阿彌陀佛,是從權悟實根因;兼修利鈍、三根普攝超千徑!」(第25分)

 

2、持名念佛,徑中之徑

淨土法門乃「勝(異)方便」之一,這是前述的共識;但此門之正依經典有三,為何偏讚《小本》(阿彌陀經)?

淨土三經分別宣說、各具特色;若合為一體,乃能涵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之念佛法門,而歷代祖師學人或有偏重與判定[6]。唐.善導大師雖以《觀經四帖疏》為主,另有《法事讚》云:「但以如來善巧,總勸四生,棄此娑婆、忻生極樂,專稱名號、兼誦《彌陀經》,欲令識彼莊嚴、厭斯苦事。(T47,p0424c[7]並曾將信施供養的淨資,書寫《阿彌陀經》十餘萬卷,普為流通,藉以廣弘淨土法門;其弟子中有誦此經十萬卷乃至五十萬卷者。此或因《小本》可視為《觀經》十六觀之後的「流通」分,如《觀經疏/散善義》釋云:「『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以下,正明咐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上來雖說定善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整體而言,《小本》所詮有三個重點:1、讚「極樂」依正(指方立相);2、示「往生」方法(信願持名);3、六方「諸佛」證誠。明清以後,小經特別流行,自有其特殊原因;而蓮池《疏鈔》的表揚,是關鍵之影響[8];以下先引述《疏鈔》之說:

一者、「念佛」是恩中之殊,二者、「持名」念佛,又殊恩中之殊也。

念佛往生,古稱徑路;而念佛一法,復有多門,今此持名,是為徑路之中徑而又徑。【疏】徑路者,路小而捷,名徑。小,喻念佛為力之簡易;捷,喻念佛成功之迅速。……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萬行,則所作繁多,重處偏墜。唯此「持名」一法,簡要直捷,但能繼念,便得往生。……諸門念佛,雖同曰「往生」,而為力稍難、為時稍久,是須行須疾、乃至乃速也。今則不稽歲月、不假作為,七日一心,即生彼國,何其神妙!

持名,於末法中,最逗機故、不思議故。……不但逗乎鈍機,神用不測故。

但持佛名,必生彼國。則或高或下、或聖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讚或毀,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脫。【疏】因聞知故,佛之一字,巳蘊識田、投種土中,雨露忽滋,終有生日。

以上總說末法濁世,學佛之「六度諸行」難成,唯「淨土念佛」易生;而淨土門中,「觀想(像)」之力難而時久,不契眾根之普化;唯「持名」之路小而速捷、逗機而神用,遍攝於高下聖凡、信疑讚毀,但聞佛名而持念之,必蒙諸佛護念、彌陀接引而往生。這是《小本》特別指出、反覆宣說,而為歷代淨業行人所共許者。蓮池《疏鈔》中亦偏讚此經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惟《佛說阿彌陀經》歟!」為證明此義,須與三藏諸門,較其偏圓,先論「諸大乘經」云:

或問:小乘且置,只如諸大乘經,廣如山積,云何妙用偏讚此經?答:脩多羅中,雖具有此義,未有如此經之明且簡者;故夫稱性而談、正直而說,非不圓頓;而澄濁返背,方便未彰。其餘法門,或浩博而難持、或幽深而罔措;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即方便而成圓頓,神功勝力,不歸此經,將誰歸乎?

此經不兼戒律,亦無論議,自始至終,專說念佛求生淨土。

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

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該百行,四諦、六度,乃至八萬四千恒沙微塵一切行門,攝無不盡。

前云「持名念佛」可不兼萬行、不修觀想,此云「片言名號」持至一心,即得往生而成佛;論其究竟之功果,與大乘諸經之修證,無二無差,行雖方便簡易,功則圓頓深徹;因此,時當末法、機多下劣,若不弘宣此經、專倡持名,則不但辜負諸佛之悲愍,亦耽誤眾生之得救。其次,就淨土門中,與《大》《觀》二經的比較:

又以願門(大本)廣大,貴在知先;觀法(觀經)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從茲而萬慮咸休,究極乎一心不亂。【疏】即前大本、觀經,羅而論之,知「持名」尤為要約也。廣大者,以四十八願,涵包幽顯、統括聖凡,廣大恢宏,茫無畔岸,入之必有繇漸,故貴「知先」。……深玄者,以門分十六,事匪一端;而復妙觀精微,初心靡及,操之必得其要,故應「守約」。

《無量壽經》廣陳依正,備載修持。今此經者,崇簡去繁,舉約該博,更無他說,單指持名。……彼為樂廣者說,此為樂略者說。然辭簡而理益明、事約而功倍勝。如大本廣談諸福,而此經謂「但持名號,即為多福多善。」大本猶分三輩,而此經謂「但生彼國,俱得不退菩提。」是則,不獨為種種念佛門中之要,又於本部中轉更為要,可謂妙中之妙、玄中之玄、徑而復徑者矣!

《大本》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特留此經百歲,眾生得遇,無不得度。……」問:「獨留此經,此經蓋指《大本》。」答:「前不云乎?文有繁簡、義無勝劣,詳言之則大本,略言之則今經耳,非有二也。」

彼(觀)經妙觀,宗乎一心;此經一心,正符彼意。一心作觀、一心稱名。……或謂此經但聞佛名、或謂此經「佛是劣應」、或謂此經「華局車輪」、或謂此經「五逆不生」、或謂此經「止屬下品」;不知二經實一義故,不知此經尤「獨要」故。【疏】單提聖號,直下一心,有何次第?正「三觀圓修」之義也。是則彼經以「心觀」為宗,此經以「心念」為宗;觀即念也、念即觀也。……獨要者,略有三意:一者、觀經所明佛身,雖云「即報即法」,而那由恒沙,不無數計;生身、尊特,猶特辯疑。此經但曰「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則不屬諸數,直指法身。……二者、十六妙門,雖云「即觀即心」,而先日、次水、次地、次樹、次座,方入佛觀,則不無次第,猶覺繁長。此經不修餘業,單事持名,倏爾一心,便得佛現。……三者、上三品生,乃能遊歷十方,承事諸佛;中下二品,皆無此文。今持名往生,便得供佛諸方,食時還國。

第一段是三經綜論,而特顯《小本》持名之知先、守約。次與《大本》較論,雖曰「文有繁簡、義無勝劣」,而於辭簡事約之中,更顯得此經的「說法」勝而「攝機」廣。後與《觀經》並提,則曰:二經「一義」而此經「獨要」,也是有同有異:同者「一心」,即觀(觀想)即念(稱名),同於天台「三觀圓修」之義;異者「三事」,直指法身、單事持名、供佛諸方,更簡捷、更殊勝,故云「難信之法」,又云「不可思議功德經」也。蓮池之詳作比較而極力證明《小本》的優勢,其實是將《大》《觀》二經的精要,融貫於《疏鈔》中,故有把握的舉一攝三、會三歸一,專主「持名」往生而無欠無餘。

此外,之所以偏讚《小本》之特勝,還可從此經之所以「不請自說」、以「舍利子」為當機(並及文殊、彌勒)之深意討論之,《疏鈔》云:

「佛告」者,經無發起、佛自說故。良繇此經,救世最急,不俟請故。〔鈔〕……末世眾生,根鈍障深,解脫禪定,甚難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門,橫截生死;急救眾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請。問:諸經無論,只如本教二經,皆有發起,今經何獨不然?答:意彌切故,亦是不發起之發起故。……此經,「但事持名,即生彼國」,尤為要而又要;故佛意於斯,亦復切而又切;為諸眾生,作不請友也。不發之發者,現前眾生,樂著生死,不求出離,自能發起佛之大悲,說此經故。

經中謂「佛為眾生,說此難信之法」;難信,則惟智慧深遠者始信不疑,是以首舉(舍利弗)。或難:《般若心經》獨告身子,則知身子之智在乎「解空」,不在「淨土」。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獨不曰「淨土即空、空即淨土」乎?若撥淨土,則非真空;不解真空,則非正智。

諸經,文殊常為一切菩薩上首故。例舍利弗者,身子智慧第一、文殊大智獨尊,如前所明,此經惟智方能信受故。又分別而論:則身子「權」智、文殊「實」智,權智明「有生」淨土、實智明「無生」淨土;鈍根則從權入實,利根則權實雙融。若推本而論,《不思議境界經》云:「復有百千萬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在坐,其名曰:舍利弗等。」

彌勒既聞此經,龍華必說此經,當知此經,流通無盡。〔鈔〕……此經者,度生最急,諸佛共讚;既為諸佛共讚,必為諸佛所說。龍華之會,必說此經!

按,佛陀說法之慣例,必有發起之緣、與請法之人,如《大智度論》所說:「佛法等觀眾生,無貴無賤、無輕無重;有人請者,為其請故,便為說法。……佛常見其心,亦聞彼請。」若不請而自說,易為外道所譏[9]。但在特殊情況下,也有例外,如《十地經論》第一(T26,p0126c)云:「何故不請而說?若不自說,眾則不知為說不說,又復不知欲說何法[10]」請或不請在我,說與不說在佛,唯佛善觀因緣,能做決定;而淨土法門乃難解難信,佛若不示不說,眾生或無能問(發起)者,《無量壽經》(T12,p0266b)云:「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善導《觀經疏/玄義分》(T37,p0247b)亦云:「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相較言之,《大本》《觀經》皆有發起,唯《小本》乃不請自說,為何如此?蓮池《疏鈔》云:「良繇此經,救世最急」「急救眾生,唯恐不及」,連用數句抒情性文詞,生動的傳達了佛度眾生之意「彌切」「切而又切」,故「不待請」而自說。

雖是不請自說,也須有聽受之當機;而淨土既是「難信之法」,則唯「智慧第一」之舍利子,乃能聞即信;《疏鈔》從佛之大悲發起,而導入深智,並與文殊法王子對照,而顯示此經此門之「權實」雙融、「利鈍」兼收,有生與無生、西方與唯心、持名與實相,皆因佛菩薩之智慧觀照,而泯除眾生的無知分別[11]。有此保證,則知此經「非淺智所能信」;以此推論,於此經聞而生信者,若非生而大智者,必是夙世善根人。因此,信經念佛者,實得其利,且與「身子、文殊、普賢馬鳴、龍樹」同生淨土,共體無生。

此外,因「彌勒」與會聞經,則未來世龍華三會上,亦必轉述此經--這似乎強調了《小本》的重要性、久遠性;而事實上,佛說《大本》之時,彌勒菩薩亦在場,且經文後半(卷2)即以彌勒為當機,並付囑此經於末後(經道滅盡)世[12];但《疏鈔》上文已論及《大》、《小》本經只是「文句」詳略之差,而判屬於「同部」[13];故可說二經皆必流傳久遠,且彌勒成佛之時,必說此(二)經。

除了上述的思想論證之外,《疏鈔》更略舉「誦此經」與「持佛名」之感應事蹟,作為證明。這是念佛法門令眾生「起信」的重要方便[14]

誦此經者,如舌根不壞、天樂西迎、方解冤而往生、未終卷而坐脫、歸如入定、終睹白蓮、銀臺而易金臺、麤樂而來細樂。又若書寫,則化被蒼生;講演,則祥符白鶴。現前感應,則寶地遙觀;剋取往生,則涅槃非比。如斯感應,屢見古今。

若持名者,或一念而飛一光、或一聲而出一佛、或響彌林谷、或音徹宮闈;或六時繫念,而依正盈空;或十字標心,而聖賢入會。洎乎昭代,續有名流。至於感護,則宿冤得度、惡鬼不侵;靈應,則瞽目重明、俘因脫難。又復惡人,則善和十念,地獄現而化佛空迎;畜生,則鴝鵒稱名,形骸掩而蓮華地發。何況身無重慝,報生最靈;信願熏修,寧成虛棄!

理證、事證,二證齊全,則《小本》之足為淨土經典之代表、「持名」之可為念佛法門的正行,在蓮池《疏鈔》中的論述,以頗為完整有力[15];後世多贊同之、接續之、發揮之,如明.傳燈《彌陀圓中鈔》/序廣解之由

此經不出千言,備詮惟心淨土、本性彌陀之旨。可謂經文簡約、佛旨玄微矣!況彌陀世尊,偏與娑婆衆生有緣,故聞此法門,莫不欣然頂受。兼之此經,言簡易持、文顯可窺。

明.蕅益《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爲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爲不可思議也哉!

類似的講法,不出蓮池《疏鈔》之外,而普遍成了共識[16]

《歸元鏡》作者顯然受上述淨土主流思潮之影響,而專崇《小本》,且編造一個「淨土傳燈」的故事,並由當機的「舍利弗」為媒介、引言人,再與佛陀問答中,次第誦出經文;這樣的安排,很活潑,虛擬「靈山說法」的實況:

我佛垂慈權巧處,極讚《彌陀》一卷,遂爾傳燈。(第一分)

而《小本》傳燈的緣起,全在<第二分>,世尊演說淨土之依報,因舍利子之問,而云:

其中原有個權巧捷徑,久未說明:「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得一日,以至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極樂國土。

於是,大眾驚喜曰:

原來有這個大方便,忒煞妙也!急惺惺從此識根元,願箇箇虔誠把佛念,一心心持名無間歇。……鬧挨挨齊上般若船,樂陶陶西方妙境,笑呵呵向琉璃地上禮金仙。……歎持經,果最圓;喜持名,效最先。

本為世尊「不請自說、單向宣講」的經文,劇中改為對話(問答)形式,這是戲劇文體的需要,而舍利弗所問,正是此經的重點,如:「仰啟世尊,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彼佛國土,既無惡道;這班眾鳥,從何而至?」「聞如來金口所宣,煞令人欽羨者!」「我想淨土這等莊嚴,那薄福群迷,怎生去得。如來有何方便,令苦海眾生直登彼岸?」「如來所說護念經,弟子不知其義,敢求如來一一開示。這是一種善巧的安排,讓平鋪直敘的講經,有了現場的交流;並衍生下文的虛構情節:

世尊勸請大眾:「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引起舍利弗的發心:「如來不須憂慮!弟子就此下凡,到南閻浮提,傳此法門,把此一卷《彌陀經》,宣揚流布,廣度眾生!」世尊曰:「你既有此大願,待功成行滿,那時到法華會上,與你授記做佛[17]便了。」這便是全劇的主體結構,「三祖傳燈」的緣起[18]臨行,世尊又傳授了「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劇中云:

(舍利弗云):我有彌陀經一卷,是如來極讚淨土的契經,直指眾生歸元的捷徑。(第三分)

古今賢聖讚西方,妙莊嚴都在《彌陀經》上。……(慧遠云):今有一卷《阿彌陀經》是往生淨土的根本。(第六分)

須知念佛法門,如騎馬、拄杖,把穩的生涯;大勢至菩薩以「念佛三昧」,獲證圓通;我釋迦如來,說《彌陀》契經,專揚淨土。(第21分)

(永明云):我有《彌陀經》一卷,囑累於汝,當令世世流通、燈傳無盡。(第25分)

是卷《彌陀經》說到「持名不亂,即得往生」,這個大方便才出,得未曾有;人天凡聖,安得不踴躍驚喜!此處是「傳燈」眼目,不可忽過。(卷上<總評>)

引文所謂「如來極讚的契經」、「直指歸元的捷徑」、「往生淨土的根本」,對《小本》的崇重,極其殷切。而之所以偏讚《小本》,具體在行門上就是「持名」念佛的勝易:

彌陀方便實中權,直指眾生上法船;若得持名心不亂,管教七日坐金蓮。(第三分)

不如把一句阿彌陀佛,晝夜修持,如子憶母,若得一心不亂,管教七日成功。

況一句阿彌陀佛,不論老幼男女、貴賤賢愚,皆可持念。若得念念不忘,自然打成一片;臨終正命,隨佛往生。(第21分)

一句彌陀,乃斬無常之利劍、出生死之要門,但要專心,必生安養。(第26分)

(孝義庵比丘尼)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願中有「持我名號,即生我國。」我輩女人,仗佛威力,如舟得渡耳[19]。彌陀極樂尊,至願宏深,但教男女盡持名;若得一心持不亂,帶業超生[20]!……趁此無病閒身,專念一聲佛號,凡塵漸斷,消除五漏之因;正念往生,高證妙蓮之果!(第34分)

西歸極樂,迦文苦口叮嚀;他只為迷頭認影、背父離家,未有還鄉信;因此我佛世尊,說彌陀契經,大開方便,教他持名歸去也!(第37分)

如上所述,念佛法門的究竟,也是見性(涅槃)成佛;但由於不同宗派對「淨土」與「佛身」之分類與定義不一致,而有「唯心自性」與「指方立相」、「當體無生」與「命終往生」兩種看法,相應的修持亦有「實相」、「觀想(像)」、「持名」三種,淨土法門並因而分為三流;此劇既順應教界思潮,以《小本》為主,縱然在教理上仍多以天台、華嚴、禪為詮釋,於行持上卻同意「持名」「往生」為大權巧、異方便、徑中之徑[21],但得「一心不亂」,或頓見本性而生佛不二、或上品往生而花開見佛[22],也就是所謂「歸元無二,方便多門」。

其次,此劇以《小本》傳燈,除了一般性的共識之外,就此劇所演三祖中,唯蓮池有《彌陀疏鈔》之著作,且依華嚴說淨土,與此劇相應,可說是在蓮池之影響廣遠,且列為淨宗「八祖」之時,指向以蓮池《疏鈔》為傳燈之作;如<第38分>讚嘆此書乃「迷途鏡、暗室燈、還家近,渾如良藥消迷性,(蓮宗)燈傳大地應無盡!」又評云:「疏鈔當傳燈,此千古慧見!」<第40分>吩咐云:「所著《彌陀疏鈔》,實乃淨土慈航、傳燈正脈,當令普利群生,不可斷絕。

 

3、餘論

近代也有從文學的角度論述淨土三經之差異者,如侯傳文云:三經之於淨土的描述有三種方式[23]1、直述式(小經):直接敘寫,樸素而平易;2、願行式(大經):理想(否定現實)、浪漫(誇張奇想),魔幻不可思議;3、觀想式(觀經):想像。另,簡宗梧云:

以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所譯《佛說阿彌陀經》為例,它是對話體,正是賦體慣用的形式,對中土文辭有所習染的鳩摩羅什,漢譯時不免受到賦的牽引。……它繁類以成豔、觸類而長之」的鋪敘,正是用漢大賦慣用的手法;用四字句鋪排,更是漢大賦最常用的形式。以「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為段落區分,以安置鋪陳的素材……[24]

黃素婉,<《佛說阿彌陀經》的美學觀照>云:

佛教以「空」為無上的境界,透過主觀認識的「悟」,去領會「空」的妙諦,如佛典中的「拈花微笑」就是最美的體驗,即所謂的「佛教美學」。……阿彌陀經》建構了一個充滿美學觀點的世界,那就是所謂「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極樂國土。在極樂世界裏有美麗林園、黃金鋪地、四寶圍繞;……在那裏的眾生也無須擔憂死亡。這種種的利益讓人堅實念佛之心,欲求往生極樂淨土。然而沒有「生、老、病、死」、「貪、嗔、慢、疑」又極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豐足的美麗世界是人間無法尋覓的……

《佛說阿彌陀經》經文在美學上的運用,分為「自然美與社 會美:『祇樹給孤獨園』」、「究竟本體美:極樂淨土」、「『信、願、實』美:念佛往生」。[25]

綜而言之,淨土三經中,此經之所以特殊,或因:不問自說、對舍利弗、文字簡短、時代晚出,特重稱名、諸佛勸信……。本劇承此風氣,即以《小經》為淨土宗的傳燈之書,並以此經的對告眾--智慧第一之舍利弗[26],可與「禪宗」拈花微笑的大迦相輝映:

世尊捻花、大迦葉微笑,正法眼藏開禪宗傳承

如來說經、舍利弗信受,佛力救度啟蓮宗生路

會性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講錄》也呼應這個聯想云:

阿彌陀經》是佛一代時教中的勝異法門。古來禪宗被譽作「教外別傳」,我則讚淨宗是「教內特傳」,其勝妙利益,八萬四千法門中,無出其右。因此,傳承二千餘年,歷久彌盛。……《阿彌陀經》,專述持名念佛,平常聽聞之念佛名號、念佛方法,均出於此。三經中,本經文字最少,僅1858字,而流通最廣,為叢林必備晚課,足見其重要性。

 

當代以善導大師思想為主的淨土宗[27]著作,對《小經》在淨土三經及念佛法門的地位與功能,有更深入而精確的看法,對「凡夫稱名,必生淨土」或「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殊勝、易行,也有更詳實而契機的詮釋,多少可以修正、扭轉「宋明」以來由於諸宗混融、聖淨不分,而致「隋唐」純正淨土宗之面目模糊而行持夾雜的困境,也影響了《淨土歸元鏡》在思想闡釋上的偏失,這是本文結論所要補充、提醒的。

 

   首先,關於淨土宗三部正依經典的內容

1.三經皆純粹、專門講說極樂莊嚴、往生方法,不雜其餘。2.三經同以「彌陀本願,一向專稱」為宗旨。

三經比較,各有特色,各有側重。《無量壽經》詳說四十八願,開示念佛往生原理,為一宗教理之根本。《觀經》開示定散二善、三福九品,普引萬機歸入念佛,為一宗攝機之極致。《阿彌陀經》正直舍方便,唯說念佛,諸佛護念,為一宗行法之結歸。以此可言,《大經》為本源,《觀經》為展開,《小經》為結論。[28]

其次,專論《阿彌陀經》之大意: (1)先說依正功德,發起眾生欣慕。 (2)次示少善不生,唯明持名得生。 (3)後顯諸佛證誠,勸導眾生信受[29]就其義理結構上,可歸結為「三段文,兩重因果」:

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先簡非因

二、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七日,一心不亂。─提出正因。

三、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佛聖來迎之果(因);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正念往生之果(果)

2018年1月出版的《阿彌陀經譯註》<簡介>云:

《佛說阿彌陀經》,淨土宗正依三部經的最後一部。世尊入滅前無問自說極樂依正莊嚴,三勸眾生發願往生;往生方法不再提及諸善迴向,而是直呈稱名念佛正因,以此為多善根福德因緣。眾生若能專心念佛,必得彌陀接引、正念往生、諸佛證誠之益。此經接續《觀經》流通分,是對淨土宗彌陀本願救度思想的總結。

又<要點提示>云:

一、無問自說--此經是世尊在無人請問的情形下,以舍利弗尊者為對告眾,主動宣說,故稱「無問自說」之經。

二、讚極樂依正--世尊自開金口,先讚依報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成就救度眾生往生之處所;接著讚正報佛身,無量光壽,無有障礙,成就救度眾生往生之力量;接著讚極樂聖眾,其數無量,皆得不退,一生補佛,示現已獲往生之利益。

三、勸眾生願生--既有如此功德利益,勸眾生應當願生。

四、貶少善不生--說明稱名之外皆為少善根,不能往生極樂寶國。

五、明念佛必生--專稱彌陀佛名是多善根,上盡一形,下至七日一日,心行專一,必得聖眾現前,慈悲加佑,正念往生。

六、諸佛證誠--如此高妙國土,少善不生,稱名即生,眾生難信,故諸佛皆出舌相證明。

七、嘆難勸信--世尊與諸佛互嘆「為五濁惡世眾生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而勸勵聞者應當深信。

由上引文可知《小經》於淨土宗之重要性不僅是淨土三經之結經,亦即淨土宗結論之經

 

如上所述,《淨土歸元鏡》這部戲曲,在內容取材及思想論述上雖有某些瑕疵,如云「釋尊付囑舍利弗,三祖轉世(慧遠→永明→蓮池)傳燈」,乃虛構無徵,且以通途教理(般舟三昧、禪門心要、華嚴意趣)來詮釋《小經》及淨土法門,仍屬接引諸宗學人之「要門」方便,相對於(曇鸞→道綽→善導三祖傳承之)純正淨土(弘願、他力)門,總是隔了一層,不夠直截、明快、殊勝、簡易,令眾生難以觀戲歡喜,至心信樂,稱名願生,直入彌陀本願之救度。這或許與時代環境有關,但論其作戲之發心及演出,或有幾分勸人「至誠念佛,求生淨土」之功德,應可隨喜、讚嘆!由於「念佛往生」乃易行而難信之法,從初啟信,而增上信,而決定信,堅固不退信,這過程中,除了傳統的講經說法以啟發信眾之外,或須更多元、更通俗的理說、事證,乃至各種形式的「異方便」,以因應不同根性之眾生的聞見薰習,而一點一滴的領受、內化,直至命終佛來迎,往生得親證,才是機法二種深信的成就。

唐代以後,中國淨土宗的命脈,因(善導系)三祖重要文獻的毀失,而幾乎中斷或隱沒:幸有聖道門各宗高僧從不同宗義分別闡釋、讚揚淨土教,乃至於匯成「諸宗歸淨」的盛況,這或許是中國淨土宗命運的曲折與延宕。這些宗師們的共識與功德,是值得一切念佛人感恩、讚嘆的,若不是他們在自宗內為淨土教存續命根(雖非純正之善導系),乃至雜樹成林,則今日或許不會有三祖文獻的回歸,而令善導大師之「弘願」思想重新被認識、整理、光大於中國[30]

反觀日本佛教界,雖然中國淨土三祖文獻的東傳,由法然上人隔海私淑、提煉,選擇本願、突顯主題,並立宗發揚之,眾弟子傳燈分流,一時風靡全國,造福群萌,成為日本佛教最大的宗派。但其後之流派,各有偏取而發揮(見樹不見林,各得一體),如真宗(至心信樂)、時宗(乃至十念)、西山(機法一體),幾代之後,越走越細也越偏,至令善導大師完整、開闊、穩健,可高可低,攝受一切眾生的思想,越來越窄而支離,失其全體規模。從中、日兩種情況,善導系的純淨法門,在中國是失而復得,在日本是正而走偏;純正之淨土教理與行持,在中國雖曾因「寓宗」混融而面目模糊,以至於信解、行持上雜生許多疑難與辛苦;日本則因支派歧出而肢體割裂,信行上各執一端而不全;幸與不幸,先甜後苦與先苦後甘,誠難預計。因此,純淨之淨土教行,在今日仍不明顯,仍有改進的空間。如何以眾人之力,持續的在思想、教學上去雜留純、導要歸弘、攝末反本,是我們的使命。

 

 

 

 

 



[1]淨土法門,正依三經,蓮池《疏鈔》簡稱為:大本(無量壽經)、小本(阿彌陀經)、觀經(觀無量壽佛經),以下沿用之。又,《觀經》明行門,以十六觀法爲往生正因;《大本》詳陳此界與淨土之苦樂,使發欣厭之願。《小本》稱讚功德而起信念佛。三經相成,義理完備,信、願、行具足。

[2]【佛光大辭典】北宋道原於景德年間所編之禪宗史書,即取「燈火相續」與「照破黑暗」之譬喻而稱為《景德傳燈錄》。其後,歷代之禪宗史傳亦多援引其例而續作各種「燈錄」

[3] 以下簡稱:蓮池《疏鈔》。

[4] 又陳皆興,雲棲祩宏淨土思想研究─真理觀與實踐論》亦可參考蓮池大師一生行持兼重禪、教、律,而以淨土為依歸。他的淨土思想體現在《阿彌陀經疏鈔》中,而以「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為中心。因為佛具有無量德,四字名號,足以該之。……只要一心執持,則四諦六度,乃至八萬四千恆沙微塵一切法門, 皆融攝於此。蓮池大師試圖會通《阿彌陀經》與《華嚴經》,歸納出二經中十個相同處,用以佐證《華嚴經》全圓、《阿彌陀經》分圓之判教。大師普勸眾生一心執持,成就念佛三昧,事持稱名,理持參究,老實念佛至事一心得定心,至理一 心得明心,見自性法身阿彌陀佛,同證常寂光淨土。因為大師精進不懈的人格特 質,和因應時代所產生的使命感,不論是在當時或後世都有極高的評價。

 

[5] 釋法藏:<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之統一>http://www.sanghanet.net/sangha/11/11-2/ping11-2-4.htm

[6] 歷代著名的三經注解如:一、《無量壽經》:義疏(隋.慧遠)、義疏(隋.吉藏)、宗要(新羅.元曉)、連義述文贊(新羅.璟興)、起信論(清.彭際清)。 二、《觀無量壽經》:義疏(隋.慧遠)、經疏(隋.智顗)、妙宗鈔(宋.知禮)、義疏(隋.吉藏)、疏(唐.善導)、義疏(宋.元照)。 三、《阿彌陀經》:義記(隋.智顗)、義述(唐.慧淨)、通贊疏(唐.窺基)、疏(新羅.元曉)、疏(宋.智圓)、義疏(宋.元照)、疏鈔、(明.袾宏)、要解(明.智旭)等--詳見:大正藏/ 經疏部(T.37,N.1746~1762)

[7] 全名《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乃一日或一夜的臨時行法,以轉詠、讚嘆、唱和《阿彌陀經》為主,附<讚文>以讚佛及淨土。全經分十七段,依經述讚意、依讚明經旨,為五正行之「讀誦」「讚嘆供養」,歸結於:「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極樂無爲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七日七夜心無間,長時起行倍皆然;臨終聖衆持華現,身心踴躍坐金蓮!」

[8] 印光大師<重刻彌陀略解圓中鈔勸持序>,讚云:「宏法大士,註疏讚揚(阿彌陀經);自古及今,多不勝數。於中求其至廣大精微者,莫過於蓮池之疏鈔;極直捷要妙者,莫過於蕅益之要解;幽溪法師,握台宗諦觀不二之印,著略解圓融中道之鈔(圓中鈔),理高深而初機可入、文暢達而久修咸欽。……彌陀一經,得此三疏,法無不備,機無不收;隨研一種,亦可知其指歸,遍閱三書,方堪徹其闡奧。」

[9]《大智度論》卷7(T25,p0109c)

問曰:既知請佛有益,何以正以二事請?答曰:餘不須請,此二事要必須請:「若不請而說,有外道輩言:體道常定,何以著法,多言多事?」以是故,須請而說。「若有人言:若知諸法相,不應貪壽,久住世間,而不早入涅槃?」以是故須請。若不請而說,人當謂佛「愛著於法,欲令人知」。以是故,要待人請,而轉法輪;……佛於諸法,不著不愛,為憐愍眾生故,有請佛說者,佛便為說;諸佛不以無請,而初轉法輪。如偈說:諸佛說何實?何者是不實?實之與不實,二事不可得。如是真實相,不戲於諸法;憐愍眾生故,方便轉法輪。……復次,佛在人中生,用大人法故;雖有大悲,不請不說;若不請而說,外道所譏。

[11] 此經之甚深難信,蓮池另有辨正,竹窗二筆/淨土難信之法(一)》:淺淨土者,以爲愚夫愚婦所行道;天如(唯則)斥之,謂非鄙愚夫愚婦,是鄙馬鳴、龍樹、文殊、普賢也。故予作彌陀經疏鈔,乃發其甚深旨趣;則又以爲「解此經不宜太深」,是畢竟「愚夫愚婦所行道」也。佛謂此經「難信之法」,不其然乎?

[12]佛說無量壽經》卷二(T12, p0279a云:是故彌勒,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佛語彌勒: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是教,應當信順,如法修行。

[13] 《疏鈔》卷一/七.部類差別(三):故上六種皆名大本,今此經者名爲小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觀經、二鼓音王經、三後出阿彌陀偈經類者,不同其部,而同其類。……帶說淨土,如華嚴》《法華、及起信等,又非部類。又參閱:釋聖嚴<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台北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頁322

[14] 這些故事,也收錄在蓮池所編之往生集中(T51,n2072)。

[15]又於《共住規約》中,以每日念誦《阿彌陀經》列為寺院五堂功課之一,也在晚明叢林中蔚為風氣。劉靜宜《敦煌本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研究》(逢甲中文所碩論,2002):《佛說阿彌陀經》處處導歸信、願、持名之要義,而此經亦被叢林定之為日課,以一句彌陀便能豎徹五時、橫該八教。故天臺湛然大師云:「諸經所讚,盡在彌陀。」郭麗娟<佛說阿彌陀經疏鈔「一心不亂」之研究>云:雲棲論淨土之《阿彌陀經》「攝於頓教,少分屬圓」。宏道認為,雲棲還未將《阿彌陀經》視為「無全無分」的圓極教,還是圓中有分,或分中非全,而「若圓中有分者,圓即有段。若分中非全者,圓即不遍,分全雙乖圓義不成。」將《阿彌陀經》列為圓極教是自宏道始。(中華佛學研究第三期,1999.3,頁107-173 又,郭麗娟:《彌陀疏鈔》與《彌陀要解》之比較研究(中華佛研所碩論

[16] 近代的淨土宗師,仍繼續的尊崇此經,如印光<《淨土五經》重刊序>:「此三,乃專談淨土之經;而《阿彌陀經》,攝機尤普。以故禪、教、律各宗,咸皆奉爲日課焉。」又,<重刻彌陀圓中鈔勸持序>:「以故西天文殊、普賢、馬鳴、龍樹,東土遠公、智者、善導、永明,或發願而說經,或注經而造論,莫不以此法門,自行化他。普利含識。而古人欲令舉世咸修,故以《彌陀經》列爲日課,以其言約而義豐、行簡而效速;宏法大士,註疏讚揚,自古及今,多不勝數。」而,李炳南《阿彌陀經義蘊》云:淨土法門,義理深微,惟佛與佛,乃能究盡。眾人不解,遂不置信;心存不信,便不啟請開演。世尊慈憫眾生,不能出要,乃以徹底悲心,不問自說。既肯自說,必求契機之人,諸比丘中,惟「舍利弗」智慧第一,故直呼而說之;而舍利弗並無一語問答,似初聞之際,亦未能深信其事也。釋聖嚴<明末中國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台北華岡佛學報第八期(1985.10),p.1)云:「明末淨土教的特色,是以《阿彌陀經》為中心的「持名」念佛法門,對一心不亂、往生淨土的闡發,諸家皆給淨土教圓教大乘的地位。」

[17] 為什麼是「法華會」?或与「天台宗」之弘修淨土有關?或因法華經普為一切有緣授記?或只是泛稱?

[18] 曲海總目提要卷12 /歸元鏡:作此錄者,或顯理、或顯事,或事理互融、或眞妄兩顯,故取名「歸元鏡」云。釋迦與舍利弗言:「西方佛土有世界名爲極樂,其佛號阿彌陀。」又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得一日、以至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極樂國土。」舍利弗言:「弟子就此下凡,到南閻浮提傳,此淨土法門;把此一卷彌陀經,宣揚流布,廣度衆生。」此通本關鍵也。

[19]《無量壽經》第35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而《觀經》韋提希夫人的觀佛往生,即是顯例。

[20]南懷瑾:<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近來差不多在全國各地,圍繞著關於淨土宗的異方便—「帶業往生」展開了熱烈的爭論。一方說:要真能往生,須將妄業消去;另一方則說:不需要,可以帶業往生。雙方各說各有理,互不相融。持「消業往生」論的人說:「帶業往生」是害人的謬論。它非但毀滅了淨宗行人臨終往生的願望;也傷害了整個淨土宗的嚴淨、肅穆的形象。因為「業」本身就是污染、是障礙。與淨土既不相應,而且是障道之因,何能帶著它往生西方佛土?所以佛、菩薩從未在各種經論上說過「帶業往生」的這一非常錯誤的說法。主張「帶業往生」論的人則說:「帶業往生」一詞雖不是佛、菩薩直接說的,但在經論中,不無這種含意。比如『那先比丘經』云:「如持大石置於船上,藉船力故,石不沉沒。若無其船,小石亦沒。」石喻世人所造的「業」,船喻佛力。這不是很明顯的說藉佛力故,可以帶業往生嗎?所以我們淨宗行人,只要信堅願切,一心念佛,不用消什麼業,臨終決定往生。那種消業往生的論調是魔說,不可信賴,要將它徹底打倒、消滅。 元音老人:<談談往生西方的關鍵問題>,『法音』1933/三、四期 。陳永革:<禪教歸淨與晚明佛教的普世性>:晚期佛教淨土信仰則通過信、願、行三德一體的完整性要求,從而也就合理地肯定了現實功德對於淨業修持及往生解脫的有效性。這是晚明佛教淨土信仰論與基督教神學信仰論的不同之處。正是通過肯定現實功德助行淨業修持的有效性,使晚明佛教淨土信仰更進一步相信眾生帶業往生的可能性,加而既突出表達了晚明淨土信仰的普世性特徵,同時又解決了淨土修持方法的有效性問題。

[21]即方便(為他利 /名號一心、往生成佛)而成圓頓(隨自意 /稱性而談、正直而說);為中下凡夫所說的方便,是「善巧」,而非「權假」;實中權:為實故權。

[22]蓮池文及中多有勸信「西方」而求「往生」之論述,如竹窗二筆 /淨土不可言無「有謂『唯心淨土,無復十萬億刹外更有極樂淨土。』此唯心之說,原出經語,真實非謬,但引而據之者,錯會其旨。夫即心即境,終無心外之境;即境即心,亦無境外之心。既境全是心,何須定執心而斥境,撥境言心?未爲達心者矣。或又曰:『臨終所見淨土,皆是自心,故無淨土。不思古今念佛往生者,其臨終聖衆來迎,與天樂異香幢旛樓閣等,惟彼一人獨見,可云自心;而一時大衆悉皆見之,有聞天樂隱隱向西而去者、有異香在室多日不散者;夫天樂不向他方,而西向以去,彼人已故,此香猶在,是得謂無淨土乎?……甯說如須彌,莫說如芥子。」又,竹窗三筆/念佛人惟一心不亂「近有人言,吾不念佛;良由內有能念之心,外有所念之佛,能所未忘,焉得名道?噫!彼蓋以獨守空靜爲道乎?內有能靜之心,外有所靜之境,不亦能所宛然乎?曷不曰:『一心不亂,則誰能誰所、何內何外也?』吾與爾既修淨土,止愁不到一心不亂田地;若一心不亂,任他千種譏萬種謗,當巍巍不動如泰山耳,更何疑哉?」若深一層,從「彌陀本願」論之,則西方安養國,乃為我輩凡夫所建設,彌陀亦以此發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而成佛,故此國雖是彌陀(酬因滿願)之報土,卻是眾生之本家;故往生淨土又稱為還鄉、歸家。若執於凡夫迷昧之立場而論「有」論「無」,「唯心」「西方」,豈非鄉里小兒議論廟堂大事?所謂:悟即無二事,迷者自分別;持名得往生,唯心卻成邪!

[23] 侯傳文:《佛經的文學性解讀》上篇/第五章、<淨土三經的文學觀想>,頁89~110

[24] 詳見:<俗賦與講經變文關係之考察>,台北.第三屆國際辭賦學研討會論文集,1996.12

[25]黃素婉,〈《佛說阿彌陀經》的美學觀照〉,黃埔學報72期/2017

[26]智隨法師〈三經對告眾之意義《小經》以智慧第一之舍利弗為對告眾(1)第一智者,選擇念佛(2)選擇念佛,即是智者(3)智不可恃,佛力是歸(4)智愚同歸,齊入報土(5)為第一智者,說難信法(6)藉由智者,讚歎念佛。

[27]【淨土宗簡介】:淨土宗以阿彌陀佛因願果號為立教根本,以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為軸心,建立難易二道、自他二力、聖淨二門、要弘二門之教判體系,確立一心五念、正雜二行、正助二業等心行業規範;以「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為宗旨,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為特色。

[28]智隨法師<無上利益的法門(三)>淨土三經直指西方,專說彌陀本願,以彌陀名號為體,以一向專稱為宗。《大經》唯明念佛,《觀經》唯標念佛,《小經》唯說念佛。經雖有三,宗旨是一,一而三,三而一。善導云:「佛知眾生心雜亂,偏教正念住西方。」

[29] 慧淨法師<《小經》要文善導釋>:「此《經》大意有三:一、目標;二、方法;三、證明。一、目標,首先讚歎極樂莊嚴,以勸眾生往生。二、方法,接著說明只要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三、證明,最後十方恆沙諸佛,同聲證明護念。」並詳列「此經」15點特色。 

[30]楊仁山通過日本友人請回大量經典,包括曇鸞的《往生論注》、善導的《觀經四帖疏》等重要著作,後來印光大師弘揚淨土時,秉承善導專修之旨,判釋佛力、自力大小難易,都從這些作品中得到印證,…….總歸現代淨土宗有二,一為隋唐淨土,一為宋明淨土:隋唐淨土為傳承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大師、道綽大師至善導大師一脈,完全依止《淨土三經》;宋明淨土為加入了天臺華嚴禪宗的思想,其教理雖為豐富,但已非純粹之淨土思想。因佛教法難,善導大師著作於中國失傳[175],使淨土宗依附於他宗成為「寓宗」,失去淨宗獨立之綱格。直至清末,善導大師之著作由楊仁山居士經其日本友人之協助,引返中國。因民國時期之印光大師,曾見善導大師之著作,故於《文鈔》明顯地以善導大師之思想解釋淨土,並譽為「所說當作佛說看」。今臺灣之淨土宗文教基金會為弘揚善導大師之淨土思想,復興善導大師之弘願念佛。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70604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