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1/25 20:30:41瀏覽220|回應0|推薦0 | |
歸去來~《觀經》的發起序:「厭苦、欣淨」緣 (象山慶/原創2021.10 ) 歸去來 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 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 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 入彼涅槃城—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 歸去來讚 此偈出於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1]第二(水)觀:「西方寂靜無為樂,畢竟逍遙離有無,大悲薰心遊法界,分身利物等無殊。」之後的第三<讚云>。 按,定善十三觀,第一、第二觀是觀想世間的日與水,是假觀;「日想觀」觀想日沒:看日落想起西方淨土,看覆蓋的黑雲,想起心中罪惡,看太陽之顯赫,想起淨土光明。「水想觀」是觀想水的清平,想起淨土的大地有如明鏡的平整,接想水之透明,擬於淨土琉璃大地之清淨。[2]娑婆闇宅、人心無明,唯日光能照明之;而日落歸西,如死於娑婆而生在淨土;其次,藉世間之水與琉璃,想像極樂寶地之清平透亮,即是厭娑婆而欣淨土。 而《觀經》開宗明義/發起序之4.厭苦緣5欣淨緣.有二重廢立:「厭穢欣淨」乃淨土門特有的心行,而「捨通取別」之捨十方、取極樂,因《大經》說,久遠劫前,法藏比丘攝取諸佛淨土之精妙而發四十八大願建設西方淨土,最極殊勝;故有今日(觀經)韋提希夫人在釋尊的加持、啟發下,於十方淨土獨具隻眼的選擇了最勝最易彌陀的淨土。《觀》《大》二經皆是釋尊之開示,前後呼應。 因此,就《觀經》「發起序」來看《四帖疏》〈歸去來〉讚,可有兩層含義: 兩層含義 1、(心境/信願-依)厭苦欣淨:求出離(離苦/娑婆/客旅)、得歸宿(得樂/淨土/本家) 2、(行持/稱名-正)捨聖歸淨:捨自力(難行/五乘/我執)、歸他力(易行/一乘/佛命) 心境上是厭穢(娑婆之苦)而欣淨(淨土之樂),而決定出離三界,歸向極樂----這是意業的行動;在具體行持(法門)上,則是捨(繞過、擱置、放下)聖道門之自力修行,而取(直趨、信受、歸命)淨土門之他力救度。這兩層含義就是《觀經》與《四帖疏》的宗旨。 《觀經》發起序 為何唸佛?為何求生淨土?《觀經》的緣起:舍衛國政變(提婆達多[3]之教唆),頻婆娑羅王[4]被兒子阿闍世[5]關押(討債/報仇),韋提希夫人厭苦欣淨[6],致請佛陀而宣說的(其事件之過程,詳見《觀經》)。《觀經》云: 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 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徧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7]。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觀經.靈芝疏》云: 諸經緣起,隨事不同。今經乃以殺逆為發起者,略有二意:一、欲彰此界眾 生,極可厭惡,親生膝下,尚敢危害,況於餘人。意令末世欣樂淨土故。二、為表此方機緣,非遭極苦,不念脫離求往生故。故下韋提希云:「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等。……初標忻厭,二敘可厭,三立誓遠離,此之三節,即示末世修行要術,若不爾者,則徒修淨業,定不往生。……娑婆五濁,人間天上,皆有憂惱,唯佛淨土,依正俱勝,但受諸樂,寧有憂乎。……五濁三界,五逆十惡[8],皆是惡聲,其中眾生,造如是業,盡號惡人。極樂世界,尚無惡道名,即無惡聲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即無惡人也。 唐.法照大師《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卷下: 阿闍太子在王城 興逆徒囚父母形 韋提悲泣歸依佛 求願不聞諸苦名 深心不樂閻浮界 實為多諸鬼畜生 唯願慈悲力指授 他方淨土誓經行 《淨土宗精要法語解》云:韋提希夫人遇家庭變故,憂愁悲戚,不樂娑婆,易被認為否定人生的厭世觀;佛法在此展現不可思議的力量。釋迦牟尼佛放眉間光,顯現極樂淨土,韋提希夫人當下心得歡喜,曉得人生安樂的歸處。淨土行人,在厭離娑婆的同時欣慕極樂,感受佛陀的溫暖,人生更積極,更珍惜有緣眾生。是積極、是救世,而非悲觀、厭棄人生。 善導大師據此闡述如下,《四帖疏》云: 言起化處者即有其二。一謂闍王起惡。即有禁父母之緣。因禁則厭此娑婆。願託無憂之世界。二則如來赴請。光變為臺影現靈儀。夫人即求生安樂。 夫人真心徹到,厭苦娑婆,欣樂無為,永歸常樂。但無為之境,不可輕爾即階;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自非發金剛之志,永絕生死之元;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免斯長嘆。 如來欲為夫人及未來等,顯觀方便,注想西方。捨厭娑婆。貪欣極樂。 既能厭穢欣淨,若為安心注想,得生清淨處也。 就「厭苦緣」中,即有其四;就「欣淨緣」中,即有其八……。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明「欣淨緣」。 言讀誦大乘者。此明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若智慧眼開,即能厭苦,欣樂涅槃等也。 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 【觀念法門】云:厭患生死,畏三塗苦,畢此一形,誓生淨土彌陀佛國。 【法事讚】[9]云:總勸厭此人天樂 無常八苦火燒人……從佛逍遙入寶國,畢竟永絕愁憂聲. 【般舟讚】[10]云:大眾同心厭此界,願往生;乘佛願力見彌陀,無量樂。 厭捨娑婆求佛國 願往生 即現極樂莊嚴界 無量樂 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極樂常居。 夫人遇自身苦,覺世非常,六道同然,無有安心之地;此聞佛說淨土無生,願捨穢身,證彼無為之樂。 眾生久沈生死。曠劫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 大眾同心厭三界……三塗永絕願無名……三界火宅難居止……乘佛願力往西方 這說明了《觀經》是以韋提希夫人「厭苦、欣淨」為說法之緣起。善導大師對此做了完整深刻的闡述,印光大師:「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贍,切誡學者須撝謙,兼使極力生欣厭。」〈善導大師略傳〉云: 長安之道俗男女,受(大師)感化而歸向淨土者甚眾,且在大師「厭離穢土,欣求淨土」的殷勤教化之下,受到熱烈感化而「捨身往生」的信者,時有所聞。……令人想到《觀經疏.定善義》言:「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大師對時代之濁惡與人心之罪障,在極其深邃的洞察之後而吐露出這樣的痛烈心情。 厭(苦)欣(淨)緣 如上所述,厭苦欣淨乃《觀經》的發起序,這是事相因緣;若置於《觀經》及淨土法門的實踐上,其作用及後續如何?日本淨土宗鎮西派[11]以「厭欣心、菩提心」為總安心,而以「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為別安心。雪盧居士云: 禪宗講究不著相,而欣厭是著相,怎麼著相呢?「欣」是對事情希望,心裡喜歡……凡是極樂世界的事情沒有一條不好的,羨慕到這個樣子。「厭」呢?除了極樂世界,外頭這一些都討厭,都不愛它,即使是當了全球大總統,……蛆有生死,大總統也得生死。欣厭到這個樣子,這就成功了,……叫總安心。而十六觀經說的至誠心、深心、回向心,是別安心。……具三心有二句「真心決信,願行既成。」[12] 《般舟讚》:「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諸有智者,應知。」先是心理上厭捨娑婆之苦、欣取極樂之樂,進而為了離苦得樂,發起「菩提心」[13]及「三心」[14](總、別二安心),更由發心而起行,信知「本願不虛,稱名必生」而一向專念,而恭敬.無餘.無間.長時修(作業四修),命終必得往生淨土。如《彌陀經》之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是三心具足之念佛。法然上人云: 下智愚鈍之族、田夫野客之輩,猶暗三心名義;然而信「稱彌陀名號者,必得往生」,自然具足三心。 所謂三心四修者,皆含於「稱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之想念中。 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 總別二安心 (總安心)厭欣心-→菩提心(願生:成佛、度眾)-→(別安心)三心(深信「稱名、必生」) -→(起行)一向專念-→(作業)四修 其中的關鍵是「一向專修之念佛」,以行立信而具足三心與四修;而其發心與動力(《觀經》發起序)則是厭欣心。所謂「安心」,就是讓此心安住於「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也就是由總安心(厭欣)故「一心專念」,而別安心(三心)亦在其中。慧淨法師云: 淨土宗「安心」的本體是什麼呢?就是「三心」,……就是「一心」,……就是「深心」;……就是「真實信心」,……就是「機法二種深信」,這個信就是安心,……「信心決定」;而這個信的體就是〈四十八字願成釋〉最後八個字的結論─「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對此無一念之疑,這就是安心。 他力三心之「深心」(機法二信),也可說是厭欣心,「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厭;「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欣。《四帖疏》又云: 若深信生死苦者,罪業畢竟不重犯;若深信淨土無為樂者,善心一發永無退失也。……已上諸善似亦無功,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 若真切信解「娑婆」生死之苦及「淨土」無為之樂,而發起一念「厭苦欣樂」之心,不只舊業永不再犯,且善心永不退失,以此清淨心而念佛,乘佛願力往生淨土,速得成佛,廣度眾生。就其前心後心的相續開展,欣厭心亦是菩提心也,合稱「總安心」。而總安心與別安心,亦可說是表裡粗細的厭欣心。如此總別一義之心,既是聖道門戒定慧的基礎,更是淨土門信願行的發起。法然上人云「雖言三心,總而言之,唯一願生心」,也就是「厭穢欣淨,切願往生」而已。蕅益大師《彌陀要解》亦將「厭欣心」歸於信願行之「願」云: 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 願生彼國,即欣厭二門。厭離娑婆,與依「苦、集」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欣求極樂,與依「道、滅」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 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粗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 又將厭欣二門,連結於四諦、四弘願,而於成佛之道得不退轉; 厭(捨):苦、集—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欣(取):滅、道—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雖然,凡夫的厭欣之心較近於《大智度論》的發心菩提「在無量生死之中,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發心」,但在淨土宗「從果向因」的法門特色,由「厭欣」發起而展開的三心、四修,攝歸「專稱佛名」而必生淨土,成佛度眾,亦稱得上「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蕅益大師之所以如此重視「厭欣」二門的功能,或如所言,末法凡夫處「眾生濁」中,順其業力習性故,堪忍於娑婆共業之依正,以此為人生的場域,價值的實現,因而「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須有欣厭之行,乃能得度。 厭欣→取捨 若廣義言之,厭欣心可有多種多層次:厭舊喜新、厭下欣上[15]、厭苦欣樂、厭穢欣淨……,這種(厭)捨(欣)取之心,通於一切凡夫、外道及(聖道門)小乘人[16],若依淨土宗,專指厭(娑婆穢土)苦、欣(彌陀淨土)樂----以凡夫之念佛往生為主,盡此一報身,娑婆死而淨土生;且從始至終就是指方立相、住心取境,而多重選擇 (取捨、廢立、擱入、拋歸),也就是於「二門、二行、二業」之中,「擱聖道、選淨土;拋雜行、選正行;傍助業、選正業」[17]。其實,厭(穢)欣(淨)就是「取捨」,如《彌陀要解》云: 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鈔》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 印光大師亦云: 夫未證妙覺,誰離取捨。三祇煉行,百劫修因,上求下化,斷惑證真,何一非取捨之事乎。須知如來欲令一切眾生速證法身,及與寂光,所以特勸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也。 究竟無取無捨,乃成佛已後事。若未成佛,其間斷惑證真,皆屬取捨邊事。既許斷惑證真之取捨,何不許捨東取西、離垢取淨之取捨?若參禪一法,則取捨皆非。念佛一法,則取捨皆是。以一屬專究自心,一屬兼仗佛力。彼不究法門之所以然,而妄以參禪之法破念佛,則是 誤用其意。彼無取捨,原是醍醐。而欲念佛者,亦不取捨,則便成毒藥矣。 就是說,欣厭取捨,是淨土宗有別於聖道門的特色,其中另有深意,不須委屈、避諱,念佛人應就此立定腳跟、端正心念,於祖師所教之厭欣取捨之中,至誠決定,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渾然不顧水火二河,無疑無怯的踏上白道,一心無回的直往彼岸。成時法師:《淨土十要·流通序》:「六字洪名,念念之間,欣厭具足,如出獄囚,奔托王家,步步之間,欣厭具足。是故萬緣之唾不食,眾苦之悲莫回。高置身於蓮花,便訂盟於芬利。蛆蠅糞壤,可煞驚慚。」智隨法師《阿彌陀經要解》略註云:「多障凡夫,唯依取捨之道成就法身慧命。……古今祖師,深知此要,故莫不取捨至極,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小乘、大乘、淨土宗 有人認為:若只談厭欣心,或似落於小乘自利?大安法師云:「厭欣心表面看來似乎有小乘自了漢的味道,社會人士亦或將念佛求生淨土譏之為消極避世。剋實而論,淨宗厭欣心含攝著大乘佛教的精髓,具足大乘菩薩四弘誓願。[18]」此有兩答: 1.凡夫、外道之厭欣,或求其獨樂自了,亦無可厚非。而淨土門乃大乘法[19],《往生論》云:「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前引「總安心」是厭欣心+菩提心,而淨土門的菩提心,即「願生心」,《往生論註》:「發菩提心者,即是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國,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生也。」此乃乘佛本願的他力菩提心,是凡夫所能的易行道。而別安心的「他力三心」,亦有兩種迴向發願心[20],其往相是(第十八願成就文):「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及《四帖疏》「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還相是(二十二願)「為眾生故,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及《往生論》園林遊戲地門[21]「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回入生死園煩惱林中 ,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迴向故」。《四帖疏》「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依此迴願心,往生彌陀淨土,快速的斷煩惱、證佛果,並遍至十方世界,廣度一切眾生。 2.念佛人若信若行「本願稱名」,縱然生前未(不曾、來不及)發菩提心,但為自己求安樂,亦不礙其往生;且一切極惡至劣的凡夫,往生之後,於彼無為涅槃界(依),受阿彌陀佛與諸上善人(正)的熏習,「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主伴、依正同一涅槃,自然發起如佛的慈悲與智慧,一時具足無上菩提心,而回入娑婆度有情:「智慧高明,神通洞達」「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眾生,皆發信心。」由此引申兩點言之:(一)有些人厭苦而求生、或欣樂而願生,看似終身未發菩提心,但平生或臨終至心念佛而得往生;到彼極樂國,依(無為涅槃)、正(諸上善人)薰習,自然生起作佛度眾之心也。(二)淨土宗的菩提心:生前-自信教人信,生後-成佛度生,《四帖疏》: 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 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 總結上述之言,難得今生為人,又遇淨土法門,要把握千載難逢的機緣,「厭穢、欣淨」,將此心安於極樂,心有歸宿則安定。因此,《觀經》於「勸厭穢欣淨」之後,就「勵聞法起行」,「安心」就能「起行、作業」--由三心、五念、四修,而歸於一行三昧的「專稱佛名」,確定得生彼國。 歸去來--厭此(娑婆)欣彼(淨土) 慧淨法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云: 欣與厭是凡夫做得到的;能這樣就是「平生業成」。有欣厭之心就往生決定,是極樂聖眾之一。為什麼?能厭離,娑婆就永遠隔離,不再六道輪迴了;能欣慕極樂,從現在起,盡未來際,都常居淨土。 《淨土宗精要法語解》亦云: 淨土門是凡夫之教,有厭有欣,有取有捨:厭娑婆,欣極樂;取佛力,捨自力。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有「冰火喻」:「又如冰上燃火,火猛則冰解,冰解則火滅。彼下品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之火,自然而滅。」……就眾生根機而言,淨土門的分別取捨更為超勝,因為它容易實行。凡夫難以做到心無分別,淨土門直接就凡夫分別取捨心境之上,厭穢欣淨,捨苦求樂,巧順凡情,不須悟平等之理,不必破我見執著,任何人都可以修持。……為何阿彌陀佛的淨土取名「極樂」呢?答:為令凡夫眾生心生欣慕,熾然厭苦求樂。但能往生極樂涅槃界,即得入佛境界,同佛受用,遠離分別,證悟實相。又,「極樂」之「樂」,並非苦樂相對的世間之樂,而是「常樂我淨」之涅槃樂。 /去:機、厭—(我願)離娑婆而去—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 眾生--歸: (南無歸命) \來:法、欣—(佛喚)往淨土而來—畢此生平後 入彼涅槃城. 淨土門厭欣之心的相貌與功能,如上所述,已很明確;又,厭、欣乃相對相成:有厭則欣切而捨身,有欣則厭深而願生;但三界眾生對厭欣的反應,又有種種不同;先以四句說明之: 有厭無欣—悲觀、虛無 無厭有欣—樂觀、崇拜 無厭無欣—上智、下愚 有厭有欣—平凡、選擇 第四種乃淨土門正機:娑婆眾生多為資性平庸之凡夫,每天面臨各種情境,大小輕重,皆須做出選擇,或喜或惡、有取有捨,涉及自我價值及人際關係,雖常有猶豫、疑難,仍須決斷(理性)或擱置 (棄權),結局是有得必有失,有犧牲才有新生。 現實人生的厭與欣 以下,就現實人間略作觀察與分類如下(僅供參考,未必精確): 1.一般人: 1-1.盲目的樂觀(貪)[22]:雖具受諸苦,而視為當然,以各種世俗方法對治(科學、醫學、心理學、經濟學……),自信自力,及時行樂,以為明天會更好,用心規劃,逐步實行,創作一個虛擬的榮景,人因夢想而偉大,因成功而不凡。活在未來,忽略腳下,有病就醫治、年老則慢活、死前立遺囑……,看似力爭上流、永不妥協,實乃「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這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順治皇帝出家詩〉,隨業牽引、隨波逐流,在五欲六情[23]中強顏歡笑,強自做主,總不離貪著自我與世間。 1-2.消極的悲觀(瞋):厭其苦而不求改善、不思上進,或的遷怒(悲情) 的憤世嫉俗、或退縮(哀怨) 的自暴自棄,狷介矯情,無所作為。 1-3.無感的捨觀(癡):麻木不仁,冷漠沉寂,順從本能、任憑直覺,行屍走肉,雖生猶死,沒理想、沒前瞻,有氣無力、有身無魂……。 2.世善人(人天乘-世福):知苦而求樂,修五戒、十善,再世為人或上升天界。 3.二乘(戒福):知苦而斷集、修道、證滅(入無餘涅槃)—化城非真,方便非究竟 4.大乘聖道門(行福):厭穢向道而發菩提心,修六度十度,依五十二位階,次第斷證,經三大阿僧祇劫,福慧圓滿而成佛,攝受淨土,度化眾生。諸、久、墮,難行易退轉。 5.淨土教之要門[24]:即此《觀經》定散二門,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釋尊觀經開要門,調熟定散諸機類;正雜二行為方便,導歸念佛正定業。(釋尊講定善與散善,是為了誘導、調熟一切眾生歸入弘願念佛。)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6.淨土門之弘願,乘佛願力,稱名往生(第十八願)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前三類以三毒為命、十惡為行,且三福無份、(定散)二善難成的凡夫,才是本願救度的當 (正)機,自力只用於造業,自業將墮於三塗;若欲今生滅罪得救,唯有仰靠他(佛)力不思議的悲濟,也就是信受阿彌陀佛「本願不虛,稱念必生」[25]的教敕而至心相續的稱名念佛。所謂「以極惡最下之機,顯極善最上之法」。 2、3、4三類人之缺失,在於厭苦(穢)而不欣淨,而以人天之樂(五欲)、化城方便(入滅)、漸教苦行(實相)為歸趨,不知或不信他力、易行、速成、超越的往生極樂/成佛度眾/之彌陀淨土,若配上三福[26](人天世福、小乘戒福、大乘行福)迴向,亦可成就淨土往生之業;或由三福而歸入弘願念佛,就更可以平生業成,命終往生。第5類人乃淨土門之枝末[27],仍須轉歸弘願之根本。 直爾趨求,只管念佛 或許很多(念佛人)蓮友並無明顯的”厭欣”心,也沒這種經驗,而是其他因緣值遇此法門,就信受、稱名了,乃至對娑婆仍貪戀、對極樂無嚮往,只是覺得念佛很好、很安心,且身旁的親友也念佛,生活中多了些平安、吉祥、喜樂,於是就一路唸下來;偶有病苦、憂慮、困頓,也懂得信靠一句佛號,或者向阿彌陀佛訴說、祈求,有個靠山,心中踏實……。若是這樣,也值得慶幸、隨喜,這類念佛人今生世間雖如一般凡夫,具足ㄧ切煩惱,多造各種惡業,乃至三福無力,定觀不成,有如缺時、缺法、缺力的下品下生之機,但過去世可能與彌陀淨土有宿因善緣,故能及時逢遇這個法門,且直覺相應[28]、直爾趨求[29],唯知唯行稱名念佛,仰賴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力而消滅生死重罪,現生不退,入正定聚;命終往生,必至滅度。不必從”厭離世間→求人天福→修(二乘)解脫道→行菩薩道(大乘/聖道門)→(淨土)要門回向”,迂迴的轉入,可說是宿世的福報多、善根深,今生的念佛往生之路就直接而省力。「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往生論註》說,「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繫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又或許繼續深入這個法門之後,由於”機法二種深信”的對照、啟發(宿世發心),逐漸生起對娑婆(無常觀)之明確的厭離,對淨土之堅定的嚮往,則可能由安心、起行而作業(四修)[30],那就更值得讚嘆、恭喜了,因為:「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而就這裡所列的幾種人略作比較,前五類占了人類的絕大多數,第六類本願念佛人極為稀少、難得,故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無量壽經)……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也。(觀經疏)」[31]慧淨法師云: 要體會我們就是法滅的根機,根器較淺薄,福報較缺少,任何法門都修不 來,法雖存在,對我們沒意義,只有念佛法門修得起、做得來。法滅的根機,略有四種:愚夫愚婦,病人,老人,臨終的人。 這四種根機人若能真的厭穢欣淨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後生大事就安穩妥當了,且事極少而功無量,或說是不勞而獲,因為,此事此法,全憑佛力攝受、唯須通身靠倒,任由阿彌陀佛作主安排,我只管心中無事的稱名,現成領受往生成佛的一切功德。 彼喚此遣,生厭生欣 更根本(溯源)深入地說,淨土門厭欣之心不是凡夫所能自動發起,而是阿彌陀佛「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於久遠劫前超發四十八大願而修行證果(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酬(因)感(果)而成就了涅槃極樂的(實報)淨土,並以光明「名號」納攝所有內證、外用之功德,而普施、呼喚十方眾生(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令彼一切得聞彼佛及淨土之名者,皆能生起嚮慕願生之心。如《往生論註》云: 《經》言:「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剋念願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國土名字為佛事,安可思議! (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聲者,名也;名謂安樂土名。經言:「若人但聞安樂淨土之名,欲願往生,亦得如願。」……出(三)有而有(淨土)曰微,名能開悟曰妙,此名悟物之證也。 阿彌陀佛安樂淨土之名,能令眾生聞而開悟,發起厭離三界、欣求淨土的願望,故稱為「妙」。法然上人亦云: 釋迦世尊捨無勝淨土而出此穢土,為欲說淨土教,勸誘眾生,令得生淨土。彌陀如來捨此穢土而出彼淨土,為欲引導穢土眾生,令得生淨土。是則諸佛攝取淨土、出興穢土之本意也。善導和尚(散善義)云:「釋迦斯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等,此乃此經大意也。 《觀經》云: 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法事讚》云: 但以如來善巧,總勸四生棄此娑婆,欣生極樂;……欲令識彼莊嚴,厭斯苦事。三因五念,畢命為期;正助四修,則剎那無間。迴斯功業,普備含靈,壽盡乘臺,齊臨彼國。 若無本尊阿彌陀佛預先建設了極樂淨土,並由本師釋迦牟尼佛宣講《淨土三經》,如實契機的描述彼國依正二報之種種微妙莊嚴(《大經》四十八願、《觀經》十三定觀、《小經》彼佛國土種種莊嚴),令眾生聽聞、想像而歡喜欣向,並對照現前娑婆世界之環境(器界)與人生(根身)的種種穢劣缺陷,多苦無常,雖曰堪忍而可厭離……;就在彌陀與釋尊「彼喚此遣」「彼誘此勸」,及十方諸佛「出廣長舌」同聲稱讚、作證的因緣下,所有宿緣、善根成熟的眾生,機法相應而自然的發起厭穢欣淨之心,從始至終,皆緣阿彌陀佛本願之力也。 緣佛願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純正的淨土宗是以念佛為「因」,佛(本願)力為「緣」,因緣和合,致使五乘齊入報土(果)。此本願之「緣」是關鍵、重點,含括因與果(皆乃阿彌陀佛無條件的恩賜):眾生念佛(因)往生(果)之事[32],由阿彌陀佛(超前佈署)開啟並(概括攝受)完成,眾生只是其(過程)中被動的行為者(弱緣)及承受者。此被動性(隨順、任憑)乃阿彌陀佛慈悲功德力所觸動、啟發而信而願而行,至於為何如此,行者也不自知,故名不思議,可謂之無知的幸福,不須行者的操心與奮鬥,就如母腹裡胎兒、懷抱中嬰兒,在個人意識仍未覺醒(自覺)之前,法爾、被動的順從阿彌陀佛(本願)業力、(救度)因緣而成就。「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的自覺,是「信機」;「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是「信法」;信機信法,佛凡一體,則身為凡夫而一心稱名,也能往生彌陀報土。若能真切的了知並信受此事實,既可深自慶幸,亦須善加珍惜,因為這是五濁惡世的難值難信之法,「多有菩薩欲聞此經(法)而不能得」,《四帖疏》云: 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33] 《淨土宗的特色-述義》云: 厭穢欣淨的心不強就是願生之心不夠,往生就不定。……佛的「至心」當然是清淨心,沒有雜染,沒有貪瞋癡、妄想雜念,他真心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真心救度我們,過去、現在、永遠的未來都不變,這是彌陀的真心;以我們凡夫來講,對阿彌陀佛真的信受,於極樂世界真的願生,對念這句彌陀名號全身心投入,這是我們凡夫的真心,也就是說,我們真的厭離娑婆,真的欣求極樂。 道綽大師《安樂集》第八大門「三番料簡」之一,也有「略舉諸大乘經來證,皆勸捨此欣彼者」: 一、謂耆闍崛山說《大經》二卷。二、《觀經》一部,王宮、耆闍兩會正說。三、 《小卷無量壽經》,舍衛一說。四、復有《十方隨願往生經》明證。五、復有《無量清淨覺經》二卷,一會正說。六、更有《十往生經》一卷。諸餘大乘經論,指讚處多:如《請觀音》、《大品經》等;又如龍樹、天親等論,歎勸非一。餘方淨土,皆不如此叮嚀。 由此可見,厭穢欣淨(捨此欣彼)是淨土門經論的共識,也是念佛人信行的起點,是值得再三檢視與回顧的。果能如此,則如《淨土宗根本義》所說:「平生之時,已得往生身分,不待臨終之刻;身在娑婆,已得不退轉位,不俟往生之後。」 相關論述之引證 以下,敬錄祖師大德「厭穢欣淨」的勸諭,以強化自他的信願與行持: 北魏.曇鸞大師臨終開示: 地獄諸苦,不可不懼;西方淨土,不可不欣。 隋.智者大師<十疑論>第十疑: 欲決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種行,定得生彼。一者厭離行(機),二者欣願行(法)。 唐.靈振法師<極樂欣厭讚>: 地獄三途難可當,一失人身經萬劫!緣何不樂往西方,西方極樂鎮歡娛,直與天堂萬倍殊!普告眾生須速往,緣何苦死戀閻浮! 唐.窺基大師《阿彌陀經通贊疏》: 餘處說法,意趣不同,維摩經即折其偏執,法華經即引入一乘,此經起由為破三輪故。三種輪者,一為破無常輪,有情無情皆是無常,令生覺悟捨無常故。二為破不淨輪,有情無情皆是不淨故, 令生皈淨土,蓮華化生,捨胎胞血肉之身,破有情不淨也。所居淨土,無諸穢惡,破器世間不淨也,為破不淨輪故。三為破苦輪,諸眾生為苦逼迫故,令歸淨土,除此苦故。 唐.迦才法師《淨土論》第九:教人欣厭勸進其心(謂令厭穢欣淨) 若眾生受佛勸者。於娑婆世界極厭。於極樂世界生欣。故能發菩提心。專念阿彌陀佛者。普得往生淨土。……願生之人。並是厭茲穢苦。欣求涅槃。方始樂往西方行菩薩行。此已有欣厭之意。更生無退之方。 唐.懷感《群疑論》: 欲令眾生舍凡成聖。斷惡修善。欲求淨土厭離穢土。具說種種法界因果差別。凡聖兩位淨穢二土。今遣捨穢歸淨,隔凡成聖。 北宋.湛然元照《觀無量壽佛經》靈芝疏: 娑婆五濁人間天上,皆有憂惱;唯佛淨土依正俱勝,但受諸樂。我當往生,欣淨;不樂閻浮,厭離。欣、厭二字,修淨業人,不可暫離。 北宋.牧菴法忠〈南嶽山彌陀塔記〉: 釋迦現穢土以折之,令起厭苦之念;彌陀現淨土以攝之,俾發欣樂之志。穢土者,丘陵坑坎之高低、刀兵飢疫之苦惱;淨土者,寶池金地之莊嚴、法喜禪悅之安樂。……經不云乎,「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羣生」[34]。 元.天如維則《淨土或問》 兩土聖人,示居淨穢。以折攝二門,調伏眾生。此以穢以苦以促以多魔惱而折之,俾知所厭。彼以淨以樂以延以不退轉而攝之,俾知所欣。既厭且欣,則化道行矣。……若非厭捨,何以轉凡。若非欣取,何以成聖。故自凡夫預乎聖位,由聖位以至等覺,其間等而上之,無非欣厭。極乎妙覺,取捨始亡。……況此淨土之法,只一化機。而釋迦彌陀之所共立者也。此指其往,彼受其來。倘非厭捨,離此無由。倘非欣取,生彼無分。既捨此矣,又生彼矣,藉彼勝緣,直至成佛。 明.妙葉《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當正觀二土苦樂淨穢,於其境上,生二種心,以為方便。非此二心,不能生彼。何謂二心?一者厭離心,二者忻樂心。於此娑婆生厭離故,則能隨順釋迦所說折門;於彼極樂生忻樂故,則能隨順彌陀所示攝門[35]。 明.大佑《淨土指歸》折攝二門、欣厭二行 凡言淨土。必以穢土而為待對。追惟釋迦文與彼阿彌陀……有淨穢兩土之殊。折攝二門之異。吾佛為示堪忍穢土。五濁八苦。荊棘泥沙。惡道充滿。壽命短促。而折伏之。令其有所厭惡也。彼佛為示極樂淨土。七珍九品。寶地花池。清淨光明。壽量長遠。而攝受之。令其有所欣慕也。 民.印光大師: 若知此界之苦,則厭離娑婆之心,自油然而生。若知彼界之樂,則欣求極樂之念,必勃然而起。(增廣下‧初機淨業指南序) 釋迦彌陀,乘大願輪,興慈運悲,度脫眾生。一則示居穢土,以穢以苦,折伏而發遣。一則示居淨土,以淨以樂,攝受而鈞陶。(增廣下‧觀無量壽佛經石印流通序)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樂邦有路,起信即生。(續編下‧楹聯\彌陀) 願離娑婆,如獄囚之冀出牢獄。願生極樂,如窮子之思歸故鄉。(增廣上‧與徐福賢女士書) 逆來順受,始為樂天知命之人。厭此欣彼,方是修淨念佛之士。(增廣上‧與海鹽某夫人書代悟開師作) 厭此欣彼,歸去來! 既有厭欣之心,即可就此收拾歸去 ! 是故善導大師有〈歸去來〉讚,法照大師也有<歸西方讚>: 歸去來 娑婆苦處哭哀哀 急須專念彌陀佛 長辭五濁見如來 歸去來 娑婆穢境不堪停 急手須歸安樂國 見佛聞法悟無生 <極樂莊嚴讚> 彌陀寶界不思議,唯嘆娑婆去者稀,阿鼻地獄人多往,一墮何年更出時?歸去來!歸去來!閻浮五濁足塵埃,不如西方快樂處,到彼花臺隨意開! <西方樂讚> 歸去來(西方樂),閻浮五濁足塵埃(西方樂),不如西方快樂處(諸佛子),到彼花臺隨意開(莫著人間樂,莫著人間樂)。 歸去來(西方樂),生老病死苦相催(西方樂),晝夜懃心專念佛(諸佛子),摩尼殿上禮如來(莫著人間樂,莫著人間樂)。 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教起所因,復有十義」[36]之第三義「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故……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受輪迴,曠劫至今,曾無省勵。故示苦樂兩土,爰開折攝二門,激之揚之,俾欣俾厭,勝心既發,淨業斯成。」其意是:一切凡夫無始劫來,出生入死,輪轉於六道,卻不知生死之可厭、涅槃之可欣,如《法華經》云:「不識苦盡道,不知求解脫故。」為此而說淨土經,以苦(娑婆)樂(極樂)二土、折(摧伏)攝(納受)二門[37]為對照,以激發眾生的厭苦欣樂之心。另,《諺謨曲典》收錄了袾宏自作之【北雙調清江引】:娑婆眾苦誰能曉,輪轉何時了。煎熬釜內魚,繫縛籠中鳥。勸世人早回心歸去好。西方極樂誰能曉,永斷諸煩惱。高超非想天,況復蓬萊島。勸世人早回心歸去好。 ←凡夫歸去(往相):生彼淨土(誓到彌陀安養界/到彼自然成正覺) 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凝聚往/還二種功德於六字名號,迴施眾生。) →聖眾還來(還相):所起諸行(還來穢國度人天/還來苦海作津梁) 信自(機)→信他(法):我心皆假(虛妄/厭、捨),唯佛是真(實相/欣、取)。 慧淨法師<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云:如何才能願心真切,把念佛擺在日常生活的第一順位?要對世間的本質有深入的觀察、了解;將娑婆的「苦」與極樂的「樂」相比對,娑婆國土、五濁惡世,總是無常、苦、空,除了罪業,別無所有所得,如此而求出離,欣慕極樂世界的自在、安樂,即所謂的「厭穢欣淨」,願心就會非常真切。又,<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云:安於孤獨,甘於寂寞,更近於我們的真如本性,也是一種「厭穢欣淨」。 智隨法師〈往生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阿彌陀佛顯示極樂的種種功德莊嚴,釋迦牟尼佛詳述娑婆的種種苦惱穢濁,一苦一樂,讓有見有聞之人,厭離娑婆苦域,欣求西方極樂。「機深信」也是厭離心的表現,自知無量劫來在輪迴中而無出離之心,將永遠的輪迴生死,受無量苦,而無力自拔,由此引發「法深信」,只能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 念佛人若能隨順釋尊宣說的娑婆之苦而如實觀察,並聽聞彌陀顯示的淨土之樂而安然信受,也就是觀知世間的「無常、苦、空」而生起「厭離行」,並讀誦《淨土三經》以深化對極樂淨土的「欣願心」,厭此而欣彼、捨己而歸佛,則世間(劣俗)五欲之心漸淡,不被束縛;極樂(勝妙)五塵之願漸深,常生嚮往;所謂凡恩日淺佛恩深,不歸淨土能奈何?印光大師云:「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歸去來!入彼涅槃城。南無阿彌陀佛 [1] 以下簡稱《四帖疏》 [3]提婆達多的種種逆行,皆為彰顯 如來大智功德;又因出佛身血、害佛不成,反而生身立即陷入阿鼻地獄,示現因緣果報絲毫不爽。然提婆達多是一位大悲大願的逆行菩薩!《妙法蓮華經》卷4〈12 提婆達多品〉:『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4] 頻毘娑羅(前558年-前491年),又譯為頻婆娑羅、瓶沙王,摩竭陀國訶黎王朝的國王,王舍城的建立者。與夫人均歸依釋尊,深信佛法。在釋尊證道之前,王曾祈請釋尊於得道後先至王舍城受其供養,釋尊默許之。後釋尊證得佛果,即先至王舍城説法,王亦於迦蘭陀建竹林精舍,供佛弟子止住,供養僧伽,護持佛教,為最初之外護者。 [5]【四帖疏】昔日因緣,故有此名。《四分律》卷4:「時瓶沙王無子,…….婆羅門占相言:「此少壯夫人當生子,而是王怨。」王聞是語已,於其夜與此夫人交會,即便有娠。後生男,顏容端正,……名未生怨。」阿闍世王受提婆達多之慫恿,將父王監禁在獄中餓死。奪取王位後,擴張領土,在國內消除異己,殺害舊臣,並助提婆達多迫害佛陀及僧團和合,是有名的惡王。但後來皈依佛教,而成為歷史明君,資助第一次經典結集,成為佛教史上的大護法。北傳《長阿含》說「已拔重咎」,《增壹阿含》說「得無根之信」。」 [6]頻婆娑羅王勸說仙人自殺,以求(提前)得子,得聞佛法而證三果;韋提希女身,不能自主,隨順丈夫之意而謀害兒子,其後夫妻被囚禁而向佛怨訴:「夫人自惟罪重,請佛加哀……今既見佛,愧恥情深。」……「夫人既自障深,不識宿因,今被兒害,謂是橫來。」善良、慈愛,有菩薩性,見佛得忍,往生極樂。 [8]《觀無量壽佛經義疏》云:此濁惡處,即指世間,郡邑民居,親族會處,其間心行萬差,三惡盈滿,皆不善聚。又濁惡處,即指我等眾生,現前識心,無始至今,三業所造,無邊業種,日用所起,三惡道行,不可窮數。 [9]本書是依準於般舟三昧之法而明示轉經行道之儀則,書中援引《賢愚經》、《華嚴經》、《觀佛 三昧經》、《地獄經》等所敘述之地獄相,以激發行者厭穢之情;又以對《阿彌陀經》之轉讀讚揚,來發起行者欣淨之心。 [10]此書所說的般舟三昧與《般舟三昧經》所說觀想或定心的念佛不同,而是說明地獄之相,使人產生畏懼厭離之心,同時依《觀經》顯示極樂淨土之莊嚴,使人興起欣慕願生之情,進而身、口、意三業無間地稱名念佛,命欲終時,佛自來迎,往生淨土。所謂:「但為我等,倒見凡夫」,「自勸勸他,廣讚淨土」,使知「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先勸行者厭穢欣淨,次示眾生迷悟之本末,後勸隨順釋迦、諸佛所勸之專念彌陀以得往生之大益,並以「常懷慚愧,仰謝佛恩」為結。 [11]《佛光電子大辭典》總別二義安心〔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一(良忠)、釋淨土二藏義卷十一(聖冏)〕天台宗所說「十乘觀法」中之「善巧安心止觀」,謂不區別修行者之種類差別,而一概以止、觀之法,令安住於法界諦理之中,稱為總安心;然若由於修行者根機有所差異,雖欲以止、觀之法令安住之,反令彼等愈增散亂,此時宜因應其各自不同之根機,或為之解說,或先令思惟,或令修「止」之一邊,或令修「觀」之一邊,各隨其宜,而安立其心,稱為別安心。 [13] 《往生論注》:「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 即是度眾生心,……即是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14]「自力三心」(第十九願)與「他力三心」(第十八願)。具三心者,必生彼國(三心既具,無行不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第十八願之「至(誠)心、信樂(深心)、欲生我國(迴向發願心)」--「三心」的重點是「深信心」。深信我只能輪迴,不得出離;阿彌陀佛就為了救度我這樣的眾生。信受本願,稱名念佛,必得接引,往生極樂。略安心 (唯信眾生稱念,必定往生,自然具足三心) ,以行立信、以行滿願--確立眾生對稱名念佛的信心(心理基礎),若不實行(念佛),亦無功效。三心歸一心,略安心:具足三心迴向,為乘佛願力,必得往生。三心即是「真實(至誠心)捨自歸佛(機法深信之深心)願往生心(迴向發願心)」故。 三心以名號為體,三心全體即是名號。在佛邊為名號,眾生領納而稱三心,正是以果地覺(名號),為因地心(三心)。三心名號為體故,發得三心為契入名號之體,必有一向專稱佛名之用,以此之故說為乘佛願力,一句六字洪名,三心無缺,願行具足,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即是乘佛願力強緣,莫不超生報土。 [15]《往生論註》:「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以禪定力,攀緣上妙境,厭捨下劣境。【佛光大辭典】六行觀:三界分為九地,比較上地與下地,下地為粗、苦、障,故觀而厭之;上地為靜、妙、離,故觀而欣之。依此欣上厭下之力,可次第斷除下地之惑,故又稱欣厭觀。惟覺法師:「修四禪八定的方法是下厭上欣,……修淨土,也是討厭這個五濁惡世(苦、粗、障),要生到極樂世界(淨、妙、離)」。 [17] 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以「捨、閉、擱、 拋」四字,強調「一向專念」;「選擇」二字有取捨、廢立之義,往生彌陀淨土的正定之業,除了彌陀選擇之本願念佛,其他一切諸行都廢捨:1.欲速離生死,二種勝法中,且擱聖道門,選入淨土門2.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且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3.欲修於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於助業,選應專正定。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19] 《器朴論》卷中:「上古賢哲,皆捨聖道,歸淨土,心在斯之。淨土法門,於六識麁動心心所,直契名號實相之本源,緬離情識位。但彌陀如來,轉六識得妙觀察智,故因縁令然,機感交通,何況六方證誠乎。小乘爭有斯事。……淨土一乘者,以五乘齊入爲名,《宗鏡録》曰:衆生皆乘故云一乘。《阿彌陀經義疏》曰:一乘極唱終歸,咸指於樂邦;萬行之圓修最勝,獨推於果號。」 [20] 慧淨法師云:「往相」者,「往生淨土證涅槃」也,此之功德資糧,已由彌陀所成就而迴向與十方眾生,彌陀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第十一願者是也;十方眾生但願生稱名,便全部領受之,即得往生,預入聖流,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也。「還相」者,「還來穢國度人天」也,此之功德力用,亦由彌陀所成就而迴向與極樂聖眾,彌陀之第二十二願者是也。 [23] 五欲:1.眼、耳、鼻、舌、身(五根)接收的色、聲、香、味、觸(五塵)--函蓋了五官所觸的一切境界)--六欲:加上意識相應的(意境)法塵;2. 財、色、名、食、睡五種粗重的貪欲。六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大智度論》卷68:「六情、六塵和合,故生六識。」 七情:1.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情緒,由外在刺激,或內在的身心所引起;2.中醫: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與五臟六腑的傷病互為因果。 [24] 若無要門,不能形成「諸宗匯歸淨土」;若無弘願,不能達至「淨土統御諸宗」。要門弘願,相輔相成,共化眾生。《觀經四帖疏》:「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要門」是自己修行定善或散善,迴向求生;此龍樹菩薩謂之「難行道」,曇鸞大師謂之「自力」。自力之三心不是「虛假諂偽無真實心,穢惡污染無清淨心」的罪惡生死凡夫所能發起,故是「難行道」。「他力三心」是不論定善散善,不論智愚善惡,不論有漏無漏,皆悉信順彌陀本願之救度,故三心皆統攝於「深心」。 第十九願(臨終來迎願)言:「設我得佛 十方眾生 發菩提心 修諸功德 至心發願 欲生我國 臨壽終時 假令不與大眾圍繞 現其人前者 不取正覺」/ 第二十願(繫念果遂願):「設我得佛 十方眾生 聞我名號 繫念我國 植諸德本 至心迴向 欲生我國 不果遂者 不取正覺--隨緣雜善之眾生,導歸第十八願,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乘第十九願,依釋尊教化,以自修持力,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即以定善觀行或散善三福之功德迴向求願往生,所謂「三福正因,九品正行」,則蒙佛臨終來迎。 [26]善導大師解釋為「引聖勵凡」,方便導入淨土門。三福與念佛的關係?(1)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是諸佛建立淨土和眾生往生諸佛淨土的通途;念佛是阿彌陀佛因地誓願所設定往生極樂淨土的「正定之業」。三福難,或有眾生不堪行持;念佛易,三根普被。(2)專修念佛以前,三福為導歸念佛。三福迴向往生易信,念佛即得往生難信,所以,三福是勸令眾生信入念佛的前方便。……勤積善根,迴向淨土;…..越覺得自身善根遠不夠,轉而追蹤念佛。三福由三心迴向,以佛名義,歸入念佛,而成往生業。(3)專修念佛以後,三福歸入念佛,念佛含攝三福。……瞭解彌陀的徹底悲心、極樂的建立本末、名號的真實意義,專修念佛;隨緣所行三福諸善,祈願一切眾生共同往生極樂;……點滴之善皆納入念佛,成為一體,念佛之外不見餘善功德。 [27]淨土門內,弘願為根本,要門屬枝末。善導所說弘願,總指四十八願,涵蓋攝生三願,別指第十八願,將釋尊一代所說的五時八教納入定散二門;並引導所有修學(定散)八萬四千法之要門行者,歸入本願念佛之門。 [29]挾善根求往生之「挾善趨求」,為迴向心;直願往生之「直爾趨求」,為發願心。淨影慧遠《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末:「誠心者,起行不虛,實心求去;深心者,信樂殷至,欲生彼國;迴向發願心者,直爾趣求,說之為願;挾善趣求,說為迴向。」直爾:雖無善根,唯求往生成佛。 [32] 《淨土宗精要法語解》世間因果是以眾生虛妄心所起的虛妄因果,出世間因果是以諸佛所證實相為對境的真實因果。真實能破虛妄,猶如光明能破黑暗。若論眾生,造業是因,輪迴是果;若靠彌陀,念佛是因,往生是果。佛度眾生,也是依因果緣起的法則。佛的救度誓願,正是以出世間因果超越世間因果。佛是實相身,同時又是為物身,為度眾生,顯現緣起萬法。 [33]《無量清淨覺經》(卷四意)云:「善男子、善女人,聞說淨土法門,心生悲喜,身毛為豎,如拔出者,當知此人,過去宿命,已作佛道也。若復有人,聞開淨土法門,都不生信者,當知此人,始從三惡道來,殃咎未盡,為此無信向耳。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是故《無量壽大經》(卷下)云:「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35]折破摧伏惡人與攝取納受善人。又作攝折二門。略稱折攝。此乃為令聖法久住,利益眾生而設。遇剛強者,則以智慧門配勢力摧伏之,使其離惡修善;遇柔軟者,則以慈悲門配道力,使其久住於善。《勝鬘寶窟》卷上末(大三七‧二三下):「力有二種,一者勢力,二者道力。勢力者,菩薩或時受於王位,能遮斷之,或作天龍神鬼,令其捨離惡業。道力者,菩薩以道德之力,現通變化,斷其惡業。(中略)剛強應伏,伏令離惡,柔軟應攝,攝令住善,故名折伏攝受也。」《摩訶止觀》卷十下(大四六‧一三七下):「夫佛法兩說,一攝二折。如安樂行不稱長短,是攝義;大經執持刀杖乃至斬首,是折義,雖與奪殊途,俱令利益。」上記兩引,皆為接引眾生所作之方便。 [36]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卷一<開章釋文>「教起所因,復有十義」: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故。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故。三、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故。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故。五、勉進初心菩薩,親近如來故。六、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故。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故。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無念故。九、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故。十、復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故。 [37]【佛光大辭典】折破摧伏惡人與攝取納受善人。又作攝折二門……為令聖法久住,利益眾生而設。遇剛強者,則以「智慧」門配「勢力」摧伏之,使其離惡修善;遇柔軟者,則以「慈悲」門配「道力」,使其久住於善。皆為接引眾生所作之方便。大安法師:《淨土宗教程》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8)云:眾生耽戀娑婆世界,釋尊則極言娑婆世界五惡五痛之劇苦以折伏之;眾生蒙然不曉界外淨土,佛則詳述安養蓮邦之極樂以攝受之。折伏意在激發眾生觀知苦空無常,而令生起厭離娑婆之心;攝受則揚棄其懈怠,而使由興欣慕安養之志。……在此濁世,厭欣心即是道心的表達,是乃成就出世大利的必要前提。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