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守愚念佛,靜默往生 (修訂版)
2021/11/18 11:39:05瀏覽67|回應0|推薦0

守愚念佛,靜默往生   (淨慶2021.10) 

   娑婆凡夫各受宿業之報,而有智愚賢否、勤惰急緩的種種差別,也因此人生境遇及人際關係上,也有許多比喻,如: 

   童話【龜兔賽跑】[1]~

   (逆向思考)兔子跑得很快,若不輕敵偷懶,烏龜永遠跟不上。

   (正面觀察)短跑,兔子快;長程,烏龜贏;快者須間歇,慢者有耐力[2]~所以,誰贏誰輸,不必定。 

   典故【勤能補拙】~

   (逆向思考)聰明人若又勤勞,笨拙者再怎麼勤勞也難以補及。

   (正面觀察)自以為聰明者多不安分、不規矩,耗費心力在投機與技術上;自認笨拙者,只能老實、乖順,腳踏實地的聽話與實踐~因此,誰成誰敗,難預料。[3] 

   《莊子.德充符》云:「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又《莊子.秋水》云:「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這是說,觀看人事物的方式(角度)影響了人們的理解與判斷,所得到的結論幾乎是主觀而有限的;龜兔、勤拙,是從人世「自力」觀點的較量;若在淨土門以「佛力」為所依,則上述 (快慢、成敗) 的相對差距,乃微不足道,或無意義的。因此,念佛人除了信受佛語,一向稱名之外,對世間的人我、得失,乃至教理的高低、深淺,其實是無心也無力去分辨、計較的,縱然略知其中一二或深得箇中三昧,也寧可守拙,安於靜默,是非由人說,好壞任他評,我聞而經耳即忘,見而過眼若無,心不在(彼聲彼色之攀緣)焉,只管(一念接一念相續的)念佛,除了念佛,人事隨緣,其他還有什麼更真實、更要緊的麼 ? 

守愚念佛

   因此,智愚、勤惰,是參考條件,不足憑恃,須看如何搭配。大智者亦可若愚而勤,愚笨者也會裝聰明而偷懶,「智、愚」是先天的資秉,「勤、惰」乃後天的抉擇,可有四種搭配(如永明<四料簡>):

1.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智+[4]

2.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愚+

3.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智+

4.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愚+

印光大師<第四日說成佛大因果並略釋《四料簡》要義>

佛法修持之要,不過禪淨二門。禪則專仗自力,非宿根成熟者,不能得其實益。淨則兼仗佛力,凡具真信願行者,皆可帶業往生。其間難易,相去天淵。……

(第一類)其人既徹悟禪宗,明心見性,又復深入經藏,備知如來權實法門,而于諸法之中,又復唯以信願念佛一法,以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觀經》上品上生,讀誦大乘,解第一義,即此是也。猶如戴角虎者,以其人禪淨雙修,有大智慧,有大禪定,有大辯才。邪魔外道,聞名喪膽,如虎之戴角,威猛無儔。有來學者,隨機說法,應以禪淨雙修接者,則以禪淨雙修接之。應以專修淨土接者,則以專修淨土接之。無論上中下根,無一不被其澤,豈非人天導師乎。……

(第二類)以其人雖未明心見性,然卻決志求生西方。……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惡,臨終苦逼,發大慚愧,稱念佛名,或至十聲,或止一聲,直下命終,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萬修萬人去乎。……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雖有遲速不同。然已高預聖流,永不退轉,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

理論上如此,而現實上(末法濁世)第一類人甚少,不必以此自期,更不可以此自誤;第三類人在佛教史上或較常見,但不足為法,或應極力避免[5];第四類人在業報上、境遇上都極可悲,不是我們想要的,但也無可奈何[6]。因此,對念佛人唯一可行、實且可靠的是第二類人,我們也是這類人,機是愚惡(須有此自覺),法是淨土(應有此信願),以自知”愚惡”而無力自救之機,一心”乘佛願力”而勤念佛號,現生即得不退,臨終往生成佛,這已是遠超一般”參禪悟道”的成就,且無須辛苦憑自力,又有「退轉」之憂。 

   印光大師<復永嘉某居士書>(文鈔菁華錄──二、誡信願真切  乙、勸祛疑生信):

眾生習氣,各有所偏;愚者偏於庸劣,智者偏於高上。若愚者安愚,不雜用心,專修淨業,即生定獲往生;所謂其愚不可及也[7]。若智者不以其智自恃,猶然從事於仗佛慈力,求生淨土一門,是之謂大智。倘恃己見解,藐視淨土,將見從劫至劫,沉淪惡道,欲再追隨此日之愚夫,而了不可得。……大通家不能成,反為愚夫愚婦老實念佛往生西方者所憐憫,豈非弄巧翻成大拙,騰空反墜深淵乎哉?一言以蔽之,曰自審其機而已矣。

慧淨法師<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法然上人有句法語,文短而意義深長。他說:「聖道門者,極智慧證涅槃;淨土門者,還愚癡生極樂」。愚夫愚婦,顓蒙念佛--修聖道門需要上根利智,達到極高的智慧,證悟到涅槃的境界,在此娑婆世界成佛。淨土法門則相反,就算深入經藏,大開智慧,他也要一般什麼都不懂的老阿公、老阿婆一樣,專靠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來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愚昧無知,愚不可及,好像未受教育、純樸愚拙的村夫農婦,什麼都不知道,他所知道的就只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守默寂靜

   因此,念佛人日常生活,行住坐臥,除了相續稱名之外,應盡可能守默寂靜」,慧淨法師云:

佛陀說「不可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已,方可信汝意。」即使是親眼所見,也不一定是我們認定的樣子,所以對於我們所見所聞應該要小心求證。再者,對於所見所聞,也要儘量往正面去思維;同時要求自己不隨便講話,尤其只要牽涉到別人是非,不管這個人的身分是什麼,都不可以講。這是一種厚道的心態,是修行的德目,也是增長福慧、消除業障的好方法。

一個修行人,最注重的就是言語,也就是儘量「守默」[8]─守默寂靜。為什麼?因為通常會與他人有衝突對立,往往都是語言。……應該反觀自照,要曉得這不是別人的問題,百分之百要檢討自己。

此文所說的寂靜,雖未必是經論所云的「涅槃」[9],但由於日常安於守默,或可令此心日漸專一於念佛而少事少慮,無亂無諍;臨終而乘佛願力,往生極樂,「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所謂「得至蓮華藏世界,即證真如法性身極樂無為涅槃界」,念佛往生淨土,即可契入法性,不須任何修作,自然證悟涅槃 

只管念佛

只管眼前(當下),放空思緒(程序)—不思善、不思惡,不前瞻、不後顧,一心歸命,老實念佛。真能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當下就是平生業成,此後餘生猶如還相迴向,自信教人信,以報佛深恩。念佛往生的種種功德,彌陀在永劫之前已為我完成,納於名號甘露中,每一聲念佛,就飲一口甘露,溶入血液,滋養慧命,此後過著身心功德,機法一體的生活,平靜踏實,大安心、大滿足。心念行為,也趨向於穩重、得體,不多話,不攀緣。隨時隨處,定靜、定靜、再定靜。《正法眼藏》云:「參禪者,身心脫落也。只管打坐始得,不要燒香、禮拜、念佛、修懺、看經。坐到心中全無佛、無眾生、無苦集滅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連三千大千世界都坐斷了,這樣才是只管打坐

蕅益大師《自像贊》云:

不參禪,不學教,彌陀一句真心要;不談玄,不說妙,數珠一串真風調;由他譏,任他笑,念不沈兮亦不掉;晝夜稱名誓弗忘,專待慈尊光裏召;懸知蓮萼已標名,請君同上慈悲簉。……無論專心散心,六字彌陀是話頭,縱有一隙獨明,晝夜稱名誓弗忘,聲聲滅罪八十億劫。……虛空界盡,且學顏淵權閉戶。便是終身定局。……我此持名終無休歇!

慧淨法師

只管念佛,不須觀想佛像、蓮花,或佛光,或思惟佛德。〈念佛方法〉

往生極樂容易,只管念佛便可(淨土宗帶三法數)

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而淨土宗是佛法的登峰造極,因為彌陀淨土是涅槃的境界,彌陀名號是順水的風航,因此,只管念佛,就能容易快速的到達涅槃的境界。(只管念佛,直入涅槃)

不用燒香,不用禮佛,不用看經,不用誦經,不用拜懺,不用念讚偈,不用念迴向偈;不管昏散,不管葷腥,任何一切,一概不用,一概不管。只管念佛一句佛號,作為命根,從早到晚,從晚到早,息心念佛,安心念佛,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老人功課 愈簡愈妙>

有人說:不管身體、不管環境,把身心和環境融入於一句佛號;也就是只管念佛,……把一切聲音、一切狀況通通融會在一句佛號裡;我們就是在一句佛號裡、投入一句佛號裡。<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有人說:只管念佛,佛保證來接。佛有大願,凡夫稱念必得往生--「念佛是我們的事,往生是佛的事。只管念佛,其他交給阿彌陀佛,則彌陀光明,攝取不捨。(智隨法師<不敢有疑>)

有人說:看破紅塵、放下一切,什麼都不管,只管念佛(<看破放下念佛>)

有人說:不管什麼環境,什麼角色,只管念佛,其他交給阿彌陀佛。完全靠南無阿彌陀佛,至於怎麼到西方極樂,什麼時候去,我們不用想,只管念佛(惡人念佛往生實例)

有人說:在不能確知能否往生淨土的情況下,仍選擇絕對信賴佛陀老師的教導,只管念佛而不計執結果,那才是真實信心。(陳玉璽<「念佛」信心>

有人說:念佛功德無邊,凡欲求子嗣、延壽命、癒疾病、解災難、取功名、安家宅、謀職業、益資財、化解冤結、超度先亡,只管念佛,無不靈驗;不但自己蒙福,亦使家人受惠。念佛之人,阿彌陀佛,常住其頂,放大光明,日夜守護,菩薩相隨,天神擁衛;現世安穩利樂,臨終往生淨土。……若常念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平安免難,念佛一聲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只管念佛,無不靈驗)

 

靜默往生

諸法(萬事)單純平常人心散亂多疑,焦慮不安,以至於隨處攀緣、無根想像,將生活與世界弄複雜了,如繭自縛,如歧亡羊。

多數的學佛老參或過來人常說淨土宗的修行是輕鬆、安樂、容易的佛法本質是單純的 (念佛即生) ,但人心太複雜,執著許多概念,因此,以人類為主的佛法,就顯得廣大精深----似乎不複雜不玄妙,就不珍貴,於是就有人在簡單易行上加油添醋、擦脂抹粉,搞得自他俱迷,忘失路頭了,才又慨嘆說:「難修難證,非凡夫所能」。尤其某些學者,慣於化簡為繁,弄出一大篇理論與方法:前提求證推理結論,若不如此,顯不出博學多識,卻多半是掩飾他的多疑與空虛。

人生最大的福報就是「無事」,在修行團體中,若暫時沒事可做,就安分的吃飯、老實的念佛,與人無爭、於事無求,彼此相安而道場興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愚癡的人才無事而找事,自惱令人惱。不要攀緣,不要攬事,以定靜心念佛,才是人生的大事,其它的皆可放下。 

如今只應捨一切所學所知的雜見解,放下「自力、自證」的無知與傲慢,專注於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至心歸命,全然靠倒~~此心唯乘彌陀願,願為靜默往生人:任憑資彌陀佛的安排、救度,祂比我更了知我的需要,以及何者對我最有利。阿彌陀佛兆載長劫之修行,積功累德,只為了全面絕對的救度我等,娑婆眾生惑深業重,最難自拔,唯有彌陀在我等還不懂如何祈求出離之前,早已超前部署,未言先知、未求先應,為我等修行無上正覺、建設極樂淨土。因此,我輩應以不卑不亢的心態而稱名,於彌陀所賜往生成佛之功德,既不自卑 (如貧人)而錯過;亦不自傲 (如王子)而輕忽。 

「靜默往生人」就是「老實、無諍」的念佛人,不空談,不閒言、不攀緣,不炫耀,只是一句佛號常掛心口,做好本分事,隨緣協助人。如所謂的<白木之念佛>[10]

自力之人者色彩之念佛也:或以大乘之悟彩色,或以甚深領解彩色,或 以戒彩色,或以調靜身心彩色。有定散色彩之念佛則往生無疑而歡喜,無色彩之念佛則不得往生而悲嘆;此之悲喜皆自力之迷也。

《觀經》下品下生之機者,佛法世俗二種善根皆無知無善凡夫故,毫無彩色也。…就機而論,毫無道心,亦無定散之彩色;只隨善知識之教,別無賢能,是白木之念佛而往生也。

又《大經》所言三寶滅盡時之念佛,亦是白木之念佛也。其故者:大小乘之經律論,皆隱於龍宮,三寶悉滅,閻浮提之冥冥眾生,唯惡之外,無善之名,……唯有定散色彩皆失之白木之念佛、六字之名號,住於世上也。

玉盞云:

此法語以「白木」譬喻純粹的本願念佛,以「彩色」譬喻自力念佛。沒有任何顏色的白木念佛,主要指《觀經》下三品的臨終苦逼的失念的念佛,及《無量壽經》的法滅百歲的念佛。[11]

     宗柱法師<謹慎三業>云:「樸是白木,器是木傢俱。《觀經》就是散器為樸[12]的過程。器是自力修行,樸是捨自歸佛。」樸,是才砍下的原木,剖鋸之後可做成各種器具;原木未剖,有許多可能;做成器具,功能就限定了。所以,孔子說:「君子不器」,立志「道」的追求,以提升人品與心性,做一個德行高、格局大、能通瞻全局的通才,而不拘限於某種專業[13]見解有偏而不全。又,《老子》「樸散則為器」、「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到莊子就成了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老子教人守樸,以不變(原貌)應萬變(雕琢),始終如愚,不隨外而起舞,於質樸中暗合道妙。莊子則不以世間的功利來衡量人與物的價值,縱然於世無用而被遺棄,卻因此保生而終其天年;老子以自然為道,盡可能減損一切人為的添加(附會、汙染),直到全無色彩,還我本來之清白,其中蘊藏無限的可能(全彩無色)。莊子以養生為性,不必要追隨各種人間的知識,(機事、機心),保持本性純白[14],過著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生活,則不致於精疲力竭而迷惘。孔老莊的思想也可作白木念佛的參考註腳。也就是以無樣為樣的本色,單純、樸實、愚拙、靜默的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此度日、以此往生,安心、滿足,無欠缺,也無多餘,就這樣只管信去念來,此外,心上無事,事上無心。



[1]<兔子不睡覺還是跑輸烏龜>...... <慢來較快「龜兔賽跑」是真的>……<烏龜跑得贏兔子嗎>……

[2]<龜兔賽跑的人生新解>:慢工出細活,一步一腳印得勝利……<「龜兔賽跑」,慢而穩定成長滾出扎實的大雪球>……<大腦裡的龜兔賽跑:《快思慢想》>……

[3] 法然上人:「小智而無道心,與無智而有道心比較,劣於千倍萬倍。是故,無智者之念佛,契於彌陀本願,必得往生。小智而無道心,或不淨說法,或妄為人師,如是之人,必墮地獄。但無智人之道心者,以假為真,不應懼而懼,應懼而不懼也。大智人之道心者,知其道故,易往生之人也。盲目之人不可譬喻為明目之人,若同有道心者,則有智之人猶勝無智之人億倍也。」

[4] 印光大師說:「『有禪有淨土』者,既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功夫,更能真信切願,求生西方。大徹大悟,力猛如虎;再有念佛了生死的把握,豈非如虎生角麼?曰:『猶如戴角虎。』」虛雲法師云:「念佛人心淨則土淨,即見自性彌陀,這淨土與禪是不二的。……『有禪有淨土』,如虎本有威,再加二角,誰能惹他呢?

[5] 印光大師<第四日說成佛大因果並略釋《四料簡》要義>以其人雖徹悟禪宗,明心見性,而見思煩惱,不易斷除。……即斷至一毫未能淨盡,六道輪回,依舊難逃。……蹉跎,即俗所謂耽擱也。陰境者,中陰身境,即臨命終時,現生,及歷劫善惡業力所現之境。此境一現,眨眼之間,隨其最猛烈之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

[6] 印光大師<第四日說成佛大因果並略釋《四料簡》要義>其人既未徹悟,又不求生,悠悠泛泛,修餘法門。既不能定慧均等,斷惑證真,又無從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以畢生修持功德,感來生人天福報。現生既無正智,來生必隨福轉,耽著五欲,廣造惡業。既造惡業,難逃惡報。一氣不來,即墮地獄,……諸佛菩薩,雖垂慈湣,惡業障故,不能得益。清截流禪師謂,修行之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諸善,名為第三世怨者,此之謂也。

[7] 《論語.公治長》:「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會箋:「武子之不可及:有才不自暴露、一也;自處不失其正、二也;事事處置得宜、三也;愚、豈真愚哉!」「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8]《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河上公注: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雖自知昭昭明白,當復守之以默默如闇昧無所見 清.龔自珍 《釋言》詩之一:守默守雌容努力,毋勞上相損宵眠。 多言不如守默, 有事不如無事/《三國志·蜀書·劉巴傳》:又自以歸付非素,懼見猜嫌,恭默守靜,退無私交,非公事不言。

[9] 離煩惱曰寂,絕苦患云靜,即涅槃之理也華嚴經一曰:「觀寂靜法,滅諸痴闇。」毘婆屍佛經下曰:「調御大丈夫,導引於群生,令至寂靜道。資持記下四之二曰:「寂靜即涅槃理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一切諸法本來寂靜,非有非無。 

[10]證空<白木之念佛>(《敕修御傳》第47卷) 

[11] 玉盞<證空的淨土教學研究序說>

[12]《道德經》二十八:「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樸是未剖之原木,分解之後能做各種器具,但成器之後,一物只能一用。持守應用「樸」以蒞官可大公無私,以修身可道全德備;一切的大創作、傑作、造化,不離於道。

[13]朱熹注:「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

[14]莊子·天地》: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705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