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9/27 09:57:05瀏覽505|回應0|推薦64 | |
師情 「師」這個字,拆解開來,左邊是個「阜」(土坡),右邊是個「旆」(旗幡)。在土坡之上豎立旗幡,顯然是讓人引領而望,知所歸趨的目的。因此師當是「軍隊」的本義。所謂「百萬雄師」、「師老兵疲」之「師」是也。 其後被借代為具有高瞻遠矚與指導能力的人,孔子被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稱其為師當之無愧。此後韓愈「抗嚴為師」,「師嚴而後道尊」,「教不嚴,師之惰」。「傳道,授業,解惑」成了老師的「天職」。儒家「天、地、君、親、師」,師列為五大之一,備受尊崇的地位自古而然。 社會分工愈細,百業萬工各司其職,教師自然也成了一種職業。雖仍以「師」相稱,其實與「化妝師」、「馴獸師」、「廚師」、「禮儀師」並無不同。少了「傳道」、「解惑」的功能,只剩下「受業」的職能,如何不沾染匠氣?教師往往感嘆師道之不存與墮落,除了時勢之所趨,然而艾怨之餘也要思考:自己是否也有些「虧負天職的」責任? 周休二日的制度,壓縮了國定節慶放假日的天數,其中不免一些政治的角力與考量。於是產生了「五一勞動節」勞工放假,「九二八教師節」教師上班的歧異。如果是紀念孔子誕辰,以他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及對人類的影響,其實與耶穌聖誕日等量齊觀,放假一天有何不可?如果只是教師的節日,那與「郵差節」、「護士節」有何不同?因此,人人心中有師而尊其師,師者心中有道而守其道,就算教師節不放假,仍然能得到景仰與尊嚴,否則「教師節」就只是月曆上加註的一行蠅頭小字了!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