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8/06/01 06:06:00瀏覽351|回應0|推薦46 | |
闔廬攻郢,戰三勝,問子胥曰:「可以退乎?」子胥對曰:「溺人者一飲而止則無溺者,以其不休也,不如乘之以沈之。」(韓非子說林~~下) 評述:吳王闔廬攻打郢都,取勝多次,就問伍子胥說:「可以撤兵嗎?」伍子胥回答說;「想淹死人,讓他喝一口水就住手,那是不成的,不能讓他有喘息的機會,不如趁機將他沉入水底。」 伍子胥一家被楚平王抄沒,孤身一人逃到吳國,後藉吳國之力攻入楚國郢都,鞭平王屍,這是極其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吳王闔廬其實並沒有滅楚的打算,但是伍子胥有血海深仇,自然想除之而後快,於是才有如此的諫言。後申包胥求救兵予秦,哭救七天七夜,終於解楚之危。伍、申兩人,原係交好,伍子胥勸吳王伐楚,乃為個人恩怨,對吳國並無實惠。申包胥為救楚,不遠千里,殫精竭慮,為的是國家大義。伍子胥於闔廬死後繼續輔佐夫差,後其諫不容於夫差,自刎身死,浮屍江上,不亦悲哉!為人臣屬,若藉主勢以逞私慾,假公濟私,因私害公,蠹害國家社稷,雖萬死而莫贖。政治人物應以為殷鑑,否則「出乎爾者,反乎爾者」天理昭彰,如何瞞天過海?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