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1/12 09:54:14瀏覽224|回應0|推薦5 | |
我的版畫經驗 其實大學時也曾選修版畫. 上課的教授一見人數多, 立時皺起眉頭說: 人太多了, 操作空間不足, 上課時照顧不到那麼多學生. 版畫很油膩很髒, 女同學的衣服會被弄髒, 怕髒的或不是真有興趣的就去改選別的課. 下了課, 我立馬奔向課務組退選. 到畢業,我一直沒有接觸版畫. 和版畫的連結是在美國時, 陰錯陽差建立起來的. 最後一個學期, 想修的課時間都衝突, 當時是以理論為學習標的, 創作課程放在次要選項. 為了補足學分數, 才選了版畫. 雖然在同學口中, 那位教授的課是很吃力的. 聽說那位教授本身的專長是木刻水印, 當下便去買了版印材料和工具. 上課第一天, 教授看了我準備的工具, 沒說啥的笑了笑. 工作室分成好多間, 各版種的設備都有. 教授提供的建議, 多以表達技巧和材料運用為主. 一個學期十來幅作品, 從單板,一版複科, 多版和拼板, 顏色從單色, 染色, 與多版套色等, 忙得很起勁, 學分也順利過關. 做版畫最令我感到快意的是, 製版時直接的觸感, 和版印時呈現的效果, 兩者之間似呼應又似回饋般的震動感. 同樣是版畫, 製作人個性不同, 選材也有差異. 金屬蝕刻版或石板版畫耗時較多, 需要更多的冷靜與耐心. 想要快速又具表現性的話, 東方傳統的木刻版畫, 或現代的紙版版畫比較理想. 紙版版畫呈現的質感比較溫暖樸厚, 撕紙時橫豎厚薄形成的肌理, 先刻再撕或撕了後再刻, 或拼貼不同肌理的紙材, 製版時既不吃力又樂趣無窮, 是初學者恨好的選項. 木版版畫是很傳統的媒材. 早期多用木口版, 特色是肌理均勻, 雕刻時線形精準. 缺點是無法呈現太多肌理變化. 縱剖的木板有明顯的肌理, 可以配合結構畫面, 或打磨光滑, 或用鋼刷加強紋理, 然而題材的靈感也經常來自木紋肌理. 後來的人用三夾板製作版畫, 材料的備置容易多了. 製版時的工序簡單又有效率, 肌理變化更豐富, 尤其是每一層板材橫豎紋理方向不同, 撕刻之後空間更有變化. 但是原版的保存不如原木恆久, 剝去的面塊過多, 原版也較易變形. 如果創作的目的就在當下滿足, 作品也無意大量印製的話, 三夾板是很能感應創作者心脈的素材. 鄰居花園裡的牡丹, 佔據了我一整個春天. 夏天了, 還依然念念不忘. 粉彩油畫少不了它, 做版畫也依然由它入手. 單版單色的印製, 比起繪畫來更能符合我簡練明快的表現需求. 畢業回國後, 也繼續作了一陣子版畫. 套色的, 拼版的, 用功了一陣子.後來因為搬家, 工具和作品佚失, 新的工作地點設備又不足, 加上畫展忙碌, 版畫便被擱置下來. 只在上課陪學生練習時示範製作. 因為是高中生, 學習時間和空間有限, 版材便以紙板和木夾板為主, 盡可能一版單色印刷或拼版多色. 練習的目的在讓學生快速有效的, 借創作認識版畫, 並深刻體驗材質肌理在畫面上的意義.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