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15 01:52:04瀏覽672|回應0|推薦2 | ||
撒切爾去世時身邊無至親 子女不打算立即回國奔喪2013年04月10日 香港《蘋果日報》報道,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逝世,終年87歲。喪禮下週三將以較國葬次一級的禮葬形式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舉行,英女王屆時亦會出席。喪禮風光,但她臨終歲月原來過得孤獨,前天在倫敦五星級裏茲酒店病逝時,子女都不在身旁,身邊只有醫生和看護,他們更不打算即時回英國處理母親後事。 鐵娘子生前與兩名子女關係疏離,她前日(週一)上午在倫敦裏茲酒店逝世後,子女沒有即時趕返英國辦理亡母喪事,又要求外界尊重他們的私隱,更表明早前以他們名義發的聲明,也不是他們親自發的,但他們會出席下週三的禮葬。 關係疏離少見面 鐵娘子好友對這對不孝子女頗有微言,不滿他們平時鮮有回英國探望母親,即使是大時大節如耶誕節,鐵娘子也只是跟姨甥女一起過,晚年過得很孤獨。 至於喪禮安排,當局與鐵娘子親屬開會後決定,下週三在聖保羅大教堂為她舉行禮葬。但英國輿論對此意見分歧,支援者對這位“英國和平時期最偉大首相”不獲安排國葬極度失望,甚至覺得是侮辱。不過,據說這是撒切爾夫人遺願,因為她既不想讓公眾瞻仰遺容,也不想浪費公帑,更擔心觸發左派示威。 英女王出席喪禮 喪禮當日,靈柩會由西敏寺巡遊至聖保羅大教堂,全程三公里,預料沿途有數以萬計民眾夾道送別。英女王和丈夫菲利普親王屆時都會出席,是自1965年邱吉爾國葬後,女皇首次親自出席政治人物的喪禮。遺體稍後會以私人儀式火化,骨灰將安葬在她的亡夫丹尼斯旁邊。 撒切爾夫人的支援者對她離世感到傷痛,但英國全國工運、學運及社運人士週一晚卻自發走上街頭,舉行嘉年華、開派對、喝香檳、跳舞慶祝,他們都不滿鐵娘子任內大力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削減福利、打壓工會。部份示威者更與防暴警察衝突,至少造成六名警員受傷。(英國《每日郵報》) 子女寧外遊 姨甥女陪過節戴卓爾夫人晚年孤清 曾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叱吒風雲的英國鐵娘子、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前天(週一)中風,在倫敦五星級裏茲酒店孤獨病逝,身邊只有醫生和看護,兩名“不孝”子女不但沒有在床邊送終,也不肯從外地趕回國處理母親後事。密友慨嘆她晚境淒涼,離世也算是一種解脫。 這位作風硬朗的鐵娘子,走也走得特別孤獨悽清。前天早上11時28分,撒切爾夫人在裏茲酒店中風病逝,彌留之際,雖然房間放滿了丈夫丹尼斯(Denis)、兒子馬克(Mark)、女兒卡蘿爾(Carol)和孫兒的照片,但身邊一位至親也沒有,馬克遠在西班牙,卡蘿爾則在瑞士,陪伴在側的只有醫生和看護。 死前一夜 密友陪伴一小時 這對“不孝”的雙胞胎子女,昨天表明亡母逝世的聲明,並非由他們發放,既不會立即趕回英國辦理亡母喪事,也不會私人悼念亡母,但將會在下週三前回英出席喪禮。 鐵娘子前助手鮑威爾(Charles Powell),在她死前一天曾探望她,成了最後探望她的密友。他說:“昨晚我與她一起,我大概陪伴了她一小時,我很慶倖自己有這樣做……她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本看著國家似乎無可避免地走下坡,但(她掌權後)我們再為當英國人自豪。世界舞臺上亦然,她讓英國再度舉足輕重。” 她踏上從政之路,改變了千千萬萬的人的一生,卻犧性了家庭,犧牲了與子女的感情。密友透露,她與子女關係疏離,多年來的聖誕,她只是與姨甥女梅斯(Jane Mays)一家人度過,子女只顧外遊也不和她過節,連朋友都有微言。去年聖誕,她本也只約了梅斯一起慶祝,但因膀胱問題入院開刀,卡蘿爾才飛返英國陪伴,平時都是她的前幕僚、助手等人輪流探望。 癡呆失憶 重復經歷喪偶之痛 鐵娘子在任期間,每天僅睡四小時,但歲月催人,她慢慢變成虛弱失憶的老人。2001年多次輕微中風,短期記憶力開始衰退,連自己福克蘭群島戰役的“威風史”也搞亂。後來連聽力也出問題,不過她仍“不認老”,向朋友堅持自己“無問題”,有朋友慨嘆說:“真的不知道她知不知道自己的情況,如果她知道,就是不肯跟我們說。” 直至2003年,一直是她精神支柱的丈夫病逝,對她打擊更大,精神健康隨即走下坡。後來她患上癡呆症,經常忘記丈夫已經不在人世,每一次再告訴她,她都像初次知道那般晴天霹靂,一次又一次面對剛喪偶的傷感難過。 女兒卡蘿爾曾說:“我要不斷重復又重復告訴她那噩耗,每一次當她知道頓失相依50年的丈夫,她就悲傷地望著我,柔情地問:‘噢,那時我們都在(他身旁)嗎?’” 可惜10年後,當她撒手人寰,子女卻不在身旁。她去年聖誕手術出院後,不能再攀四層豪宅的樓梯,於是應裏茲酒店老闆巴克萊兄弟之邀,在酒店套房中休養,上月她的前新聞秘書探望她時,雖然她似乎想聊天,但連說話也感吃力。有好友坦言,雖為她離世感到悲傷,但也為她終於不再受病魔煎熬而松一口氣。(英國《每日郵報》 ) 評價兩極 “偉大改革家”vs“貪婪建築師” 英傳媒對撒切爾夫人的評價兩極化,右派報章讚她是國家救星,左派報章卻指她是貪婪的建築師。 右傾的《每日電訊報》以“工人、國家及世界自由戰士”來歌頌她;中間偏右的《泰晤士報》稱她是“傑出政治人物,迄今為止,是她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人物”。最暢銷的《每日郵報》在頭版以“拯救英國的女性”為標題,《金融時報》則讚她是“偉大改革家”。 但《衛報》及《每日鏡報》等左傾報章則對她嗤之以鼻,直斥她是分裂英國的罪人,《衛報》的社論更指她遺留給英國的是“公眾分歧、自私自利和崇拜貪婪”。(法新社)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world/special/saqieerfuren/content-3/detail_2013_04/10/24049326_0.shtml
捐了8億 曼哈坦富豪跳樓亡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沒有子女的威爾森曾有過一段35年的婚姻,但也以離婚收場。他曾告訴好友史蒂芬‧維斯庫斯(Stephen Viscusi),他的目標就是在死前捐出所有財富,但他的資產由不同的經理人打理,還來不及把全部身家捐光,資產仍不斷成長,他最近還說,「手上只剩1億元」。 來自底特律的威爾森在開辦「Wilson Associates」時,初始投資金僅1萬5000元。他的一生抒寫的是一段白手起家變身億萬富翁的勵志故事。但在幾個月前,威爾森被確診中風。維斯庫斯回憶說,「他總說不願忍受疾病的折磨,如果時候到了,他便準備離開。」 於是23日上午11時,面對窗外的中央公園美景和車水馬龍的街道,威爾森縱身從公寓的16樓墜下,在聖誕節的濃郁氣氛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威爾森給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World Monuments Fund,WMF)、大自然保護協會(Nature Conservancy )、環境防護基金會(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和野生動物協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各捐款1億多元。 WMF的主席伯納姆(Bonnie Burnham)曾盛讚威爾森,「他是我見過的最信守承諾的人。」 威爾森關注的另一大議題即是「拯救」私立的天主教大學。多年來他多次向紐約天主教總教區捐款,支持教育事業。「我雖是無神論者,但我認為教育非常好」。 選擇這座曾讓威爾森驕傲的公寓作為最後的長眠之處不足為奇。這棟公寓樓內,還住著高球巨星老虎伍茲(Tiger Woods)和知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等各行業的精英富豪。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