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11 03:10:02瀏覽1302|回應0|推薦1 | |
第1節:《明心寶鑒》序
夫為人在世,生居中國,稟三才之德,為萬物之靈,感天地覆載,日月照臨,皇王(皇王,西班牙高母羨(Juan Cobo)1592年譯本[Beng Sim Po Cam;Espejo rico del claro corazón,以下簡稱"高譯本"]作"皇上"。)水土,父母生身,聖賢垂教。而從教者,達道為先。非博學無以廣知,不明心無以見性。雖有生而知之者,近者(近者,高譯本作"近世"。)奇稀。昔夏禹王聞善言,猶然下拜,何況凡世人乎? 曩古聖賢遺誌經書,千言萬語隻要(隻要,高譯本作"隻欲"。)教人為善。所以立仁義禮智信之法,分君子小人之品,別賢愚之階,辨善惡之異。蓋為經書嘉言善行甚多,所以今人覽觀習行者少。況今學者,不過學其文藝為先,未有先學德行為本。及今勸世,多勸修物外之善因,少勸為當行之善事。其昔賢文等書,亦乃於世流傳。 今之好聽善言,君子觀以為奇,罔知古今之要語,是以使人迷惑其心,少欲聞聖賢日用常行之要道。以致不肯存心守分,強為亂作胡行。夫為善惡,禍福報應昭然。富貴貧賤,成敗興衰似夢,時刻須防不測,朝夕如履薄冰。常存一念中平,非橫(非橫,高譯本作"飛橫"。)自然永息,存於其心,自然言行相顧,貫串無疑,所為焉從差誤矣? 洪武二十六年歲次癸酉二月既望武林(武林,舊指杭州。)後學範立本序 譯文: 《明心寶鑒》序 人生在世,出生居住於中國,秉承天地人三才之德,為萬物之靈,感戴天覆地載,日月照耀,皇上的水土滋養,父母的生育,聖賢傳承下來的教誨。而從師受教的,則要以追求道行為先。非博學無以增長知識,不澄明心境無以彰顯性情。即使有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但近代以來卻極為罕見。從前夏王禹聽到勸善的忠告,尚且還屈尊下拜,更何況凡世之人呢? 古代聖賢遺留下來的經書,千言萬語都隻是要教人行善,因此確立了仁義禮智信的法則,區分君子小人的人品,甄別賢愚的等次差別,分辨善惡的不同。大概因為經書上的嘉語、善行很多,所以今人閱讀學習踐行的很少。何況今天的學習者,不過以學習其文章修辭為先,沒有以先學其品德操守為根本。至於今日勸誡世人的話,也多是勸人修物外之善因,少勸人做當做的善事。從前的聖賢文章等書,也還在世上流傳著。 現在人愛聽勸善之言,君子感到很驚奇,卻不了解古今的重要話語,因此使人心誌迷惑,很少有人要聽講聖賢日常行為的主要修養。以至於不肯安分守己,而敢於胡作非為。但是行善作惡,禍福的報應都是顯而易見的。富貴貧賤,興衰成敗恍如一場夢,時刻都須預防不測風雲,早晚都要如履薄冰。心中常存平和的思想,飛來橫禍自然永遠不會有;存念於心,自然會注意言行,始終貫徹無疑,所作所為哪會有差錯呢?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農曆癸酉年二月十六日 杭州後進學者範立本作序 重刊《明心寶鑒》序 嚐聞鑒能照物而妍媸無或遺也。《鬱離子》(明劉基作。文章短小,多為寓言。)曰:"明鑒照膽,不啟櫳簾之顏。"今以鑒名書,而有明心之益,不謂之寶而何哉?雖然鑒有照膽之明而櫳簾之顏尚尤不啟,矧能明其心乎?嗚呼!通是說者,可謂知其道矣。何也?鑒固可以照形,而理尚可以明心,正湯之盤銘之意。有曰:湯以人之洗濯之心以去惡,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銘其盤。今書名《寶鑒》,是集群聖之大成,萃諸賢之蘊奧,其義惟在明善複初,窮理盡性,而有日新之益,其明心得不因此而明焉。予平生珍愛是書,於侍禦之暇,朝夕披覽,其所喜者,字句立意,多以忠孝為先。但其中文字多舛,遂播正拾遺,捐俸鋟梓以廣其傳,俾人同歸於忠孝之域矣。其於世教未必無小補雲。 大明嘉靖歲次癸醜仲秋上浣之吉守庵曹玄序 重刊《明心寶鑒》序 曾經聽說明鏡能照見事物而俊醜就能顯現無遺。《鬱離子》說:"明鏡能照見心膽,但打不開帶簾子的窗戶背後的容貌。"現在以"鑒"來給書起名,而且有明心見性的好處,不稱它為"寶"而稱什麼呢?雖然明鏡有照見心膽的光明,但窗簾背後的容貌尚且還打不開,況且能夠照明人的內心嗎?嗚呼!通曉這個說法的人,可謂是掌握了它的道理。這是為什麼呢?明鏡固然可以照見形貌,而義理還可以照明內心,這正是商湯盤銘的用意所在。有人說:湯用人洗滌之心來去除邪惡,如同沐浴身體來去除汙垢,因此在盤上鐫刻銘文。現在書名叫《寶鑒》,這是彙集聖人的重要思想,薈萃賢者的深奧寓意,其目的正在於彰顯善,恢複人之初的本心,窮究義理、人性,且有與時俱進的好處,它能照明內心這不是很明顯的嗎?我平生珍愛這本書,在侍奉皇上之餘,早晚閱讀。其中最喜愛的,是它的文辭立意,大多以忠孝為先。但其中的文字多有錯訛謬誤,於是就改錯訂正補遺,拿出薪金來刻版印刷,推廣流傳,使人們都能一起進入忠孝的境地。這對於世俗教化未必沒有小小的幫助吧。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