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去的味道
2016/10/19 15:18:52瀏覽6|回應0|推薦0
年近了,同事間聊到與年有關的話題多了起來。畢竟是飲食男女,不覺中就聊到了吃,出乎意料的是,就連年紀最輕的吃貨小楊也認為,現在吃什麼都覺得淡,都覺得沒味道。雖然嗜辣、嗜香、嗜甜成癮,重口味成了舌尖上最普遍的口味,可其實並沒吃出食物真正的味道,食物原本天然的美味兒走遠了。

記憶中,最愛吃的飯菜還是農村土灶做出來的。村人們每家每戶都有兩口鐵鍋,一大一小。鍋蓋則是用柳木或水杉木做成的。不管是鐵鍋還是鍋蓋,一用就是十幾年甚至更久,似乎所有食物的香味兒早都滲入了鐵鍋與鍋蓋裏,不管是熬粥、蒸饅頭或是燉肉,做啥啥香。農村人的飯食並不需要太多的佐料,一切幾乎都是土生土長,原汁原味,渾然天成。做飯菜用的柴火是砍來的幹樹枝或者田中收來的農作物秸稈,水則是地下井水。

春天,一兩場雨過後,韭菜就長得有筷子那麼高了。被農家肥滋養的韭菜,葉片肥嫩碧綠,根莖粗壯,用鐮刀割下,清水略加清洗後,就可以以備食用了。《紅樓夢》中,就連不食人間煙火的林黛玉也吟出“一畦春韭綠,十裏稻花香”的詩句來,可見韭菜確乎入得人眼。不管是將韭菜切成長段與雞蛋一起翻炒,還是做成雞蛋韭菜餡的餃子,都十分美味,哪怕是將鮮韭菜撒把鹽醃制一兩天,作為早晚食用的小菜,也十分可口。而我最喜歡吃母親做的韭菜盒子。將韭菜切碎,和鮮雞蛋一起攪拌,撒入鹽,包入擀好的圓形面皮中,對折,捏緊邊皮,在熱鍋內烙熟,就成了半圓形的韭菜盒。韭菜盒外面的面皮筋道,裏面韭菜雞蛋餡柔嫩清香,那美味,很是讓人回味。而野薺菜,更是大地賜予農人的可口美食,母親尤其喜歡用薺菜包餃子。入春不久,野薺菜剛剛長出幾片葉子時,最為鮮嫩。此時,母親往往會挎著竹籃,在田間地頭尋挖野薺菜。鄉村人,一年到頭難得吃上幾頓肉食,但村人們往往會從集市上買來動物油,大火煉成熟油後,炒菜時放入一些,來補貼“油水”。而煉油剩下的油渣,也並不扔掉,切碎後,和新鮮的薺菜一起攪拌包餃子,真是既解饞又美味。說實在的,到了城市後,我曾吃過多種素餡肉餡的餃子,但說不清為什麼,我卻再也沒有吃到如同兒時油渣薺菜餡美味的餃子來。立志高遠,腳踏實地;刻苦鑽研,勤學苦思;穩定心態,不餒不棄!

夏秋兩季,是蔬菜豐收的季節。辣椒、茄子、豆角、苦瓜、絲瓜、南瓜等等蔬菜在菜園子裏爭相豐盛,村人們雖守著幾畝薄田,就地取材,粗茶淡飯的過活,卻也自得其樂。當然,最讓孩子興奮的莫過於年、節時,村裏宰殺牲口,大人們提著分割的肉,回到各自的家,點燃柴火,蹲在鍋灶前煨肉的情景了。當鍋灶下的火苗染紅大人的臉,鐵鍋內的肉滾開,發散出誘人的香味時,孩子們早已流出了口水。而一家人圍坐在方木桌前,大口大口地食用肉食,更是讓人難以忘懷。

我一直覺得,柴火鐵鍋燒出來的飯菜最是美味,不管是電磁爐還是電飯煲,這些現代化、快節奏的產物,靠大把的調味料,來提升味覺感受,只會讓我們的舌尖越來越鈍化,越來越粗糙。正如電影《飲食男女》中,圓山大飯店的大廚師老朱所說:“人心粗了,吃得再精細有什麼意思?”是啊!生活在都市快節奏當中的我們,早已習慣了重口味,習慣於流連於飯館、街頭,甚至連把忙碌的心放空,為自己和家人做一頓慢飯的心情都失卻了,哪里還會體味生活真正的樂趣呢?轉眼年又至,願我們都能找回那曾經魂牽夢繞的舌尖老味道,找回樸素但溫潤的人間情味。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af21405&aid=7829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