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18 15:13:56瀏覽1320|回應24|推薦85 | |
她出身基督教家庭,十二歲即受洗歸主,自小就讀教會學校,直到開封市靜宜女中。畢業後轉習護理,在大南門內地會基督醫院受教實習,成為正式護士。因為是教會醫院,護士除了護理工作,也為病人讀經,期望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獲得醫治。 抗戰勝利第二年,醫院裡來了一位高瘦英俊的年輕軍官,因淋巴腫瘤住院治療。她照例執行護理工作和傳福音,也為他借閱醫院裡的宗教書籍。軍官沒有特定宗教信仰,但為了這位虔誠可愛的護士開始接觸聖經,真正目的是找機會和她說話。在住院的半個月裡,他每天盼望這位小護士來換藥包紮,談論宗教和人生,如果換成別人,他就悵然若失。 出院回部隊以後,他展開書信攻勢。她還沒有改變他的信仰,他已經贏得芳心,在醫院同事和長輩祝福下結為連理。 在戰亂中他們彼此掛念,尋覓中幾乎在鐵路上錯過,團聚後匆促南遷。她見識到他急躁的一面,那是他擔心失去她所表現的緊張和焦慮。 遷居台灣後他們長住台南,子女先後出生,昔日小護士成為能幹的母親。他服務軍中,離家時日居多,一度還因赴美研習而出國年餘,由她扛起照顧子女的責任。軍人收入微薄,省吃儉用仍感不足,她在製鹽總廠覓得一職貼補家用。內外兼顧,下班後仍操持家務。直到孩子已分別進入大學和中學,他才退役轉任英文教師,不用再隨部隊駐防各地。 她一直是孩子們的後盾,即使他們各自成了家,有時還回娘家求援。為了靠近子女,他們退休後遷居台北,以後又定居西雅圖市郊。每一個孫輩都記得奶奶(或姥姥)做的好吃麵食,穿過她手織的毛衣,外孫的髮型也常是她的傑作。爺爺(公公)有時會訓誡孫輩,但奶奶(姥姥)永遠是慈祥和藹的。 定居西雅圖市郊的十餘年中,住附近的大女兒和外孫不時前來探望,假期則有遠地的兒女孫輩前來團聚,但兩人獨處的時光還是比較多。居家環境清幽,可欣賞遠山近樹、蒔花弄草。他們常散步社區,參加老人中心活動,結交不少朋友。最讓她高興的,是以前「不願盲從」基督教的他,在參加教會的團契後決志受洗。她五十年前開始傳的福音,終於結出了果實。 而他們彼此的愛和關注,更是老而彌堅。 當年在基督醫院,他把醫生開的藥藏在軍帽裡不按時服用,是個不聽話的病人。這些年她身體衰弱,服的藥多,他每週為她分藥,按時提醒,成了她的護士。後來即使請了看護,他還是負責監督。她因為舊創導致疼痛,劇烈時坐立難安。這時他想方設法激勵:或者提出聖經章節,或者打開電腦存的證道講座,或者播放聖詩光碟,讓她藉著聖經和音樂轉移注意。 她對他的關心也不少。在行動還方便時,每天為他按摩腳部,設法減輕水腫。即使後來需要助行器,每晚還起來看他睡得好不好。自己生病住院時,最關心的是他在家有沒有按時吃飯。 今年五月她起床時跌了一交,肋骨挫傷,醫治後返家療養。止痛藥使得她食慾減低,身體更加衰弱。雖然他不斷鼓勵,女兒和看護也變換食物花樣,效果還是有限。後來服了增進食慾的藥,似乎有些改善。但增加進食不過兩天,病情突然惡化,五月底緊急送醫。 她住院以後,他去看了兩天,第三天是星期六,他因為太累在家休息。這一天她精神特別好,和一旁的大女兒說了不少話。談話中問得最多的是「爸爸呢?」「爸爸在家吃甚麼?」「誰給他做飯?」聽說有看護在家幫忙,她還是一再的問。直到女兒保證以後兒女們一定照顧爸爸,她才放心。 星期日他和女兒去醫院,她的精神沒有前日好,聽到問話只略睜眼點頭。下午她似乎想休息,他和女兒準備離去。道別時忽覺情況不對,急喚護士和醫生,她已經永遠離開。他悲慟逾恆,後悔前一日沒去探視,錯過了最後和她談話的機會。 但他們知道她走得安詳,因為前一日她和大女兒說:「我現在一點都不痛了。」「我一點都不怕,主要接我回去,將來你們也要去,我們會在天家團聚。」 ┼ 上面是我婆婆的故事,她在六月三日下午安息主懷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