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出洋客系列---古區陳永義歡喜金門行
2007/02/26 11:04:18瀏覽725|回應0|推薦1

四十五歲的陳永義是旅新加坡的古區人,趁著春節與母親林瑞華、大哥陳永良返鄉,一來參加親戚喪禮,二來看看父親懸念半世紀的家園。過去從未曾返鄉、後天又將返回僑居地的陳永義,面對著如記憶中濃郁的鄉情,及鄉人送來一桶桶充滿家鄉味的地瓜籤、花生、海蚵,感傷、感動之餘,也不禁由衷嘆道,回家的感覺真好!

 陳永義的父親陳世漢,從小父母早逝,由大哥陳世榮夫妻撫養成人。民國三十八年後,年約二十二的陳世漢,為躲避抽壯丁,派遣至遙遠他鄉,因此,大哥陳世榮決定留在金門照顧老家,陳世漢則與二哥下南洋避亂。

 陳永義表示,父親陳世漢終生感念大哥陳世榮夫妻的照護,但大哥陳世榮夫妻很早便過世,讓父親陳世漢與母親林瑞華怨嘆多年,認為老天爺沒保佑好人,此次大哥陳世榮長子陳永德病逝,雖然父親陳世漢已過世多年,母親仍千里迢迢帶著他們由新加坡返金奔喪,以表達感念之意。

談起父親陳世漢的落番歷程,也是一頁辛酸史,陳永義說,父親陳世漢抵新加坡後,和大多數的金門鄉親一樣,到碼頭當苦力,搬米、搬糖,因為舉目無親,大年除夕夜,父親陳世漢在碼頭啃著麵包,就這樣度過新年。

 娶了來自潮州的母親林瑞華後,陸續生了八個孩子。由於當苦力太辛苦,陳永義說,後來父親改行當小販賣魚,不會游泳的父親,為了多賺錢,還冒著生命危險出海抓魚。陳永義記得,十五歲搬家前,全家十人生活起居全擠在一間小房間,十五歲搬家後,家裡才擁有第一項電器產品-電扇,雖然屋小擁擠,陳永義如今回憶起來,並不覺得苦。

 陳永義指出,父親念舊,當年出國下南洋的文書證件、長年與故鄉金門往來的書信郵票一直保存著,鄉人贈送的高粱酒瓶,即使酒已喝光,也因為瓶子有金門的味道而捨不得丟,父親也叮囑他們兄弟,有機會要多回金門走走。而在新加坡時,金門同鄉也常有連繫,保持著金門傳統的習俗。

 陳永義表示,二十年前,他跟著新加坡星光部隊來台灣受訓時,原本想回故鄉金門探望親友,但因為當時簽證手續麻煩,台金往來得坐船,耗時費事,他只好作罷,這次返鄉行,手續方便快捷,台金每天班機又多達數十班,讓他大出意外,直說未來將多多返鄉。

 陳永義說,旅新加坡的金門古區鄉親,超過一百人,小時候,新加坡廣播劇中,還常有來自古區的金門鄉親參與演出,金門同鄉間往來相當密切,近年因金門會館大力提倡返金行,加上金門地區交通日趨便利,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人有返鄉探親的意願,更有不少老一輩的兄長,想回金定居,落葉歸根。

 儘管奔喪讓人心傷,但目前在新加坡經營小型製造業的陳永義,仍然很欣慰此次的返鄉行,因為適逢春節期間,有機會與很多父親口中的長輩、親友們見面。雖然老一輩金門僑親與故鄉人的聯繫仍頻繁,不過,陳永義卻擔心,下一代的金門旅外子弟,與金門的關係會因距離變得越來越疏遠,而新加坡政府不再將華文列入大學入學的必具資格能力,也讓華人子弟對華文、中國傳統的印象,越來越模糊。

 金門濃郁的鄉情,讓首次返金的陳永義,每天的晚餐都要吃好幾回,先是到古區大堂哥家吃幾口飯,然後又趕到表姐家吃口菜,接著又要到嬸嬸家喝口湯,才能滿足親友的熱情,雖然往來奔波,卻讓陳永義內心溫暖而感激,尤其金門夜不閉戶、自由進出的傳統恬靜農村景象,在現代繁華的新加坡早已不復見,更讓他嚮往不已。

父親當年住的老宅已頹圮破舊,古區的面貌也全變了樣,但古區的人情依舊,陳永義笑說,回家的感覺真好!將來他還會帶著妻小,再度返金探親,重溫濃濃的故鄉情。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11442&aid=77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