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Covid-19】連醫護人員都猶豫不打的covid-19疫苗
2021/08/24 22:18:49瀏覽97|回應0|推薦0

連醫護人員都猶豫不打的covid-19疫苗


臺灣彷彿就是待在平行世界,疫情曾經與我們那麼遠,如今又這麼地近距離接觸。
在AZ疫苗剛進入臺灣時,凡人問津,醫療院所的管控負責人不停地詢問院內醫護人員的施打意願,而有時候,甚至一通電話給各級主管,了解是否單位內有人想打疫苗呢?偶爾也看到新聞媒體報導有關於各醫院院長親自帶頭注射疫苗以做為示範榜樣,藉此鼓勵院內醫護人員一起來打疫苗。
而身為會接觸到一般民眾及病人的第一線護理師的我,……也選擇不打!

因為以當時三月底的疫情狀況,全臺灣這麼多人口,而確診者也一千人左右,我感覺不打疫苗,也不會怎麼樣,因為接觸且感染的可能性看起來蠻低的。
再加上打完AZ疫苗第一劑後的兩天內,產生的副作用是有可能會嚴重發燒、極度不舒服,甚至讓自己沒辦法正常做事情的程度,基於這兩個理由,我真心覺得何必自討苦吃去打這疫苗呢?

不過隨著逐漸放寬條件,讓施打疫苗的對象族群更多,並且與醫師討論評估當時其他類型疫苗進口的可能性,也詢問其他已先行打過AZ疫苗的醫護同事,雖然確實注射完的幾天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半夜發燒、畏寒等等),但考量國外研究顯示注射AZ疫苗至少有70%防護力,在這種掙扎猶豫的心情下,於是我就在2021/4/8跟護理師同事重新決定要再去打了AZ疫苗。

當下其實自己沒有太多緊張的心情,因為雖然知道可能疫苗副作用情形,但考量畢竟是在醫院工作,屬於高危險族群,而且當時在臺灣,關於covid-19疫苗注射經驗資訊較少,於是身先士卒衝了,我也收集其他醫護同事們的施打後經驗,發現確實每個人的體質跟情形各有差異,以我自己為例子來說:三十歲的女性,除了感覺體溫較平常高之外,沒有其他嚴重不舒服的情形,隔天還能夠像活龍一般去上班,但同樣為三十歲的同事,發低燒之外,甚至半夜一度燒到39度,勉強上班後還是不太能思考做事,所以請假了半天回家休息。
而在不知不覺,我也陸續收集超過20個人以上的注射後經驗,這也成為一個很有趣的小型資料庫。

而關於疫苗的資訊多且較雜亂,連我的家人都曾經因為看到太多網路訊息而無法判別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於是來跟我討論詢問,並且我偶爾會跟醫院內的醫師、護理師討論,了解各類型疫苗的優缺點及情形,而不會被單一新聞媒體或言論而影響,因此能夠站在較為中立角度來看待疫苗這件事。

其實注射疫苗本身是為了避免感染到新冠病毒,初衷就是好的!
因此可以帶著正面態度來針對打疫苗這件事。

我曾經遇過八十幾歲的阿公堅持要打疫苗,但身旁的女兒及兒子卻是截然不同的意見:女兒好聲好氣地勸還是不要打疫苗,非常擔心疫苗的危險副作用,
兒子則表示,爸爸要打疫苗,難道我們要硬逼他不打嗎?
於是從填寫資料、醫師問診、護理師打針,連最後在現場停留15分鐘休息留觀中,一家子三口還是不停地討論,讓在一旁的我(護理師)都覺得有些啼笑皆非。
然而在新聞報導提到有確診者死亡時,大家都可以發現大多數都是屬於老年族群的阿公阿嬤們,這是因為若長輩一旦感染新型病毒,造成的中重症度是更嚴重,但也就是因為老年人族群當中要考量的因素較為複雜,要評估本身是否有慢性疾病、個人體質因素問題,又或者是有過去病史等等,所以不管是醫師或者是家人、長輩自己對於是否打疫苗這件事情,總是要注意且考量的層面較多也需要較為仔細。


針對目前臺灣整體來說,希望能夠達到所謂的疫苗覆蓋率,才能夠讓防疫繼續推行下去,也常常聽到所謂的打疫苗是考量「利大於弊」,所以鼓勵大家都去打疫苗,不過因為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太一樣,以及現有疫苗的種類及數量,因此是否注射疫苗,我認為「自我評估」及「與家人討論」是兩個重要的部分。

若能夠先預備最壞的情形,以較輕鬆方式來跟家人聊聊新聞案例,能夠成為一個與家人討論是否注射疫苗的方式。

我們都不希望有任何親愛的人離開世間,然而確實還是有可能發生了一些當初沒想到的且令人難過的事情。


而即使選擇不打疫苗,相信那也是出於自己的選擇,我們應該要給予尊重及包容;而像我一樣,後來改變主意,重新再決定施打疫苗,那也是沒關係,也都是一種決定,不需要抨擊之前的行為。

預備好自己的心情,不需要因為別人的眼光或態度而決定自己是否打疫苗。
但若你還屬於猶豫狀態,那也沒關係,畢竟「疫苗猶豫」是全球、其他國家,甚至臺灣也都還持續發生的狀況,就連我是在醫院上班的護理師,也曾經猶豫過。

此文章已於110.7投稿於《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138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2RN0313&aid=16683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