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伊丽莎白·毕肖普的《在渔屋》
2024/01/20 15:19:40瀏覽4|回應0|推薦0
伊丽莎白·毕肖普的《在渔屋》具有明显的华兹华斯诗歌的特 点。它甚至与《坚毅与自立》有一个细节上的相似之处:该诗中有一 位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年迈渔夫,他在诗中的地位和捕捉蚂蟥的老人 在华兹华斯诗中的地位相当。和华兹华斯一样,毕肖普精心地协调安 排了她的开头与结尾。通过将她的诗歌头尾并置,我们能从中受益颇 多。 毕肖普围绕着怀旧来组织《在渔屋》的结构:该诗的讲述者在码 头遇见一位老渔夫。她递给他一支香烟(烟的牌子是“好彩”);他 们“谈论人口/以及鳕鱼和鲱鱼的减少”[12]。接着,诗人走到水边, 与她对话的不再是老人,而是一只她不断在这同一地点见到的海豹。 海豹好奇地打量她,“稍稍挪动脑袋”。 下面便是《在渔屋》的开头: 虽是寒冷的傍晚,https://www.easycorp.com.hk/blog/%e9%a6%99%e6%b8%af%e9%96%8b%e5%85%ac%e5%8f%b8%e6%95%99%e5%ad%b8%e9%96%8b%e5%85%ac%e5%8f%b8%e6%b5%81%e7%a8%8b%e9%80%90%e6%ad%a5%e6%95%b8/  一座渔屋旁 一位老人仍坐着织网, 网呈深紫褐色 暮色中几乎看不见, 梭子磨旧了,擦得雪亮。 我们看见这个渔夫在从事一项传统的、古老的活动:修理渔网。 老人和他简陋的技艺在寒夜的衬托下格外醒目:占据画面中心位置 的,是人类的宁静存在。 《在渔屋》一诗的结尾处,海洋的寒冷战胜了人类。毕肖普描绘 了一片空旷的海景,有预见性但是令人心生排斥之感。 我曾反复看见它,同一片海,同一片 悠悠地、漫不经心在卵石上荡着秋千的海 在群石之上,冰冷而自由, 在群石以及整个世界之上。 若你将手浸入其中, 手腕会立即生疼, 骨骼会立即生疼,你的手会烧起来 仿佛水是一场嬗变的火 吞噬石头,燃起深灰色火焰。 若你品尝,它起先会是苦的, 接着是海水的咸味,接着必将灼烧舌头。 就像我们想象中知识的样子: 幽暗、咸涩、澄明、移涌、纯然自由, 从世界凛冽坚硬的口中 汲出,永远源自岩石乳房, 流淌着汲取着、因为我们的知识 基于历史,它便永远流动,转瞬即逝。在这个颇具惩戒性、预言性的结尾中,毕肖普化用了《圣经》里 的一个段落。在《启示录》第10篇的9至10节的那个段落中,叙述者吃 下了天使给他的一本书。该书尝起来“甜如蜜”,但是叙述者说道: “吃了以后,肚子觉得发苦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29339bfd&aid=180276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