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疑致癌物超標吉胃福適等藥預防下架
2019/10/26 21:45:59瀏覽485|回應0|推薦5

疑致癌物超標吉胃福適等藥預防下架
高麗菜是天然養胃良方

每次看到電視在廣告『吉胃福適錠』之類的藥品,頭皮就發麻,想必賣得很好,或列為主打商品,才會強打電視廣告,心中則暗自祈禱大家不要買。

以下我擷取兩位在台灣都有出書的專家。一位是安東尼威廉(Anthony Williams)。另一位是安德魯索爾(Andrew Saul)的說法與建議。

潰瘍等消化道問題兩大主因
★安德魯主張腸胃道最主要的兩大問題:系統性毒血症(受污染的身體)和營養不良。代表身體拿進太多不對的東西,而對的東西不夠。

★安東尼則主張是因為細菌。肝臟弱化滋養出細菌,分泌出”壞酸”,愚弄醫生誤以為是本有的好酸-胃酸。所以這時你再服用吉胃福適錠去抑制胃裡的好酸,會失去抵禦外來細菌的能力。(想到"肝腸寸斷",肝跟腸怎有關係,古人老早就知道?)

★兩位都主張減少壓力。
但說的容易。現代人事情多、節奏快,很多東西真得『很難消化』,有些事只能『往肚裡吞』,或氣到『腸子打結』,….ㄟ?寫出來才發現,我們的日常用語或成語,早就把心裡因素影響健康的概念反映出來,而且很多都發生在肚子的區域。但別無他法也只能盡量放鬆。

至於怎麼做?第一步當然要看醫生。這是兩位都強調的,只是在看醫生之餘可以的養生方式,他們寫了很多,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特別是高麗菜(汁)

#高麗菜汁被稱為潰瘍維他命(vitamin U, ulcer)〜
長期有胃酸逆流的人,食道都有損傷與疤痕。建議一天喝四杯高麗菜汁,這是醫院測試過的,最初主要用於胃和下胃腸道的疾病,高麗菜汁證明有效。(引申到十字花科的蔬菜都可考慮)

可參考醫學博士錢尼Garnett Cheney的著作。他針對100名消化性潰瘍的患者,每天喝1夸脫 (快1公升)的高麗菜汁 (可以分三餐喝)。飲食沒有太多變化,沒有經過藥物治療,疼痛明顯減輕,X光檢查證實好更快。

★81%的患者一周內症狀消失;
★2/3的人短短四天內感覺好多了。
★如果換作一般醫院治療,平均要花超過一個月的時間。

#吃杏仁
一位讀者寫道:「我家每個人都曾胃灼熱:吃杏仁。不管是烤的、還是生的; 有效!徹底嚼5-6顆杏仁。我的祖母是對的,她總是告訴我,我們需要的幫助,大自然都能提供。」
#黃瓜跟番茄
#補充維他命C幾千毫克的劑量

★靈性意義
最後、講到比較心理靈性層面的,很多人都聽過太陽神經叢,這個脈輪分布的區域大概就是消化道。緊張恐懼時肚子不自覺會抽緊。也是你跟他人爭奪能量的地方。就是人家叫你做什麼事你不要,或你希望別人怎樣別人不依的地方。都是從那裏進出的。所以消化怎能順暢舒適呢?

我想到好久以前梁朝偉受訪就講過,如果有人朝他肚子踢,他大概會斃命。(因為有時長期緊張到肚子是鼓鼓硬硬的,脆弱沒有彈性)

但我又想到唐澤壽明,他則是異類,他說每次下戲總要呼朋引伴去吃吃喝喝,他不太感受到緊張這回事,體質真得因人而異。

#回到新聞本身
太多人有消化的疑難雜症,才會讓吉胃福適錠這類的胃腸藥賣地嚇嚇叫。會在此時爆出致癌成分,或許有一種啟示,雖然我不確切會是甚麼。

成藥含致癌成分,想想也不令人驚訝。所有的藥初始都是植物萃取。但單單用植物萃取,藥廠無法註冊專利賺錢,所以化學結構式總要給它變一下,這一變,不見得人體能辨識能接受。長期吃下去,怎有不致癌的道理?

加上近年藥廠還會發包,某些成分要cost down,轉到中國或印度或其他地方採購。增加汙染的機率。

人體是個精密的儀器,究竟我們在受環境的左右?或命運的擺佈?還是自己可以改變,決定自己可以多健康?

最後引用黛安娜庫柏的話:
「每一次你選擇平靜勝過衝突,冷靜勝過攻擊,或勇氣勝過膽小,你都在強化你的太陽神經叢。」(平靜之餘應該消化系統也能得到救贖吧?!)

吉胃福適錠下架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10190053.aspx…

安德魯索爾的文章連結
http://www.doctoryourself.com/colitis.html

國外發現(善胃得等潰瘍藥)有潛在危險成分

https://www.msn.com/en-us/health/health-news/potentially-dangerous-chemical-found-in-heartburn-pill-zantac/ar-AAIu84X?ocid=spartanntp&fbclid=IwAR0kzNEIaWdxLw88f7GhpsY7NAQ0RsR5X6uob-v7ggt6Tr1Nsnz2AyJnw_M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9f15e5b&aid=13033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