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史記《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2015/12/06 21:16:19瀏覽1022|回應0|推薦0

讀史記《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要論起西漢開國將領的功勳,從沛縣起事開始,周勃随高祖東征西討所立的大小戰功數十次,後征討反叛漢朝的韓王信,叛將陳豨、燕王盧綰。但周勃肯定無法和韓信相提並論,如果說漢初三傑以及英布等人都是漢朝建國的謀略家的話,那麼周勃則可算是漢朝開國的急先鋒。

本篇是漢初名將周勃和周亞夫父子二人的合傳。周勃是誅吕安劉的决策者,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對鞏固漢朝的中央政權功不可沒。父子都是漢朝初期的功臣,但卻得不到功勳所帶來的榮耀與恩典,讓人讀後感嘆劉氏的薄情寡義!父子二人因被誣告謀反而被捕入獄,周勃在獄中受盡了獄吏的凌辱,幸好有文帝的老媽薄太后說情,周勃才躲過了一劫。獲釋後乃曰:「吏方驗而出之。」周亞夫則是入獄後五日不食,嘔血而死。

勃不好文學,每召諸生說士,東鄉坐而責之:「趣為我語。」這段話不難看出,周勃應屬於那一種不喜歡拖泥帶水的個性,這和官場爾虞我詐的官僚顯得格格不入,這也不難看出他難坐穩丞相之位的端倪。

《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有段話:

絳侯為丞相,朝罷趨出,意得甚。上禮之恭,常自送之。袁盎進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絳侯所謂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與在,主亡與亡。

絳侯周勃擔任丞相,朝覲之後,很是躊躇滿志。漢景帝對他非常恭敬,常常親自送他。袁盎進諫說:「陛下以為丞相絳侯是什麼樣的人?」景帝說:「他是國家的重臣。」袁盎說:「絳侯是功臣,並不是國家的重臣。國家的重臣能與皇上生死與共。」袁盎殷誠的說出了,不要把功臣和重臣的角色給混淆了!這一番話讓周勃重重的摔了一交,他自恃無寵誇耀前功,最後雖非招殺身之禍但獄吏的凌辱已讓這位宰相很難堪了。

周勃事蹟,除世家外,散見於史記呂太后本紀、孝文本紀、陳丞相世家等處,比較分散,他的下場如何?在陳丞相世家有段話描述周勃:

孝文帝初立,問陳平。平曰:「高祖時,勃功不如臣平。及誅諸呂,臣功亦不如勃。原以右丞相讓勃。」於是孝文帝乃以絳侯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

居頃之,孝文皇帝既益明習國家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曰:「不知。」問:「天下一歲錢穀出入幾何?」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

於是上亦問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謂誰?」平曰:「陛下即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謝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孝文帝乃稱善。

右丞相大慚,出而讓陳平曰:「君獨不素教我對!」陳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問長安中盜賊數,君欲彊對邪?」於是絳侯自知其能不如平遠矣。居頃之,絳侯謝病請免相,陳平專為一丞相。

他人生的最巔峰是剷除誅呂,迎立漢文帝,受到文帝的酬庸,擔任丞相。那時候就有人跟他講說:「你現在位在高官,又這樣的受寵,如果時間長了,恐怕會有災難降臨!」(君受厚賞,處尊位,以寵,久之即禍及身矣!)後來有人上書密告周勃意圖謀反:

有上書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長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辭。

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與獄吏,獄吏乃書牘背示之,曰「以公主為證」。

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勝之尚之,故獄吏教引為證。

……絳侯既出,曰:「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

文帝將密告的信函交給廷尉,廷尉又將這件事情交給長安的地方官,派人逮捕周勃來審問。獄吏本來對於周勃略有欺侮羞辱的意思,但是周勃拿了千金贈送給獄吏,獄吏便在奏牘上寫了幾個字拿給周勃看,上面寫著:「請公主替你作證。」公主是孝文帝的女兒,嫁給了周勃的兒子勝之,所以獄吏是教導周勃把公主請出來作證,證明自己沒有謀反的企圖。還好後來有太后幫他說情,沒有造成冤獄。周勃被釋放出來之後,嘆口氣說:「我曾經統率百萬大軍,然而,哪裡知道小小的一個獄吏,竟有這麼大的威風呢!」

絳侯在漢文帝十一(169)去世,謚號武侯。他的兒子勝之繼承爵位。公主與他感情不睦,又因犯了殺人罪,封地被廢除。清朝後期政治家林則徐有名言一句:「子孫有若我者,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若我者,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人是從依賴到獨立,但因為權和勢,讓第二代的孩子慢慢從獨立被養成依賴的習性。福禍總是相伴隨,真理不變啊!

爵位中斷了一年,文帝才又從絳侯周勃的兒子中挑選出周亞夫,封他為條侯。

漢景帝(劉啟)的七國之亂,系指劉氏嫡親欲奪景帝帝位,以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戌為首的七國藩王叛變。景帝派太尉周亞夫、大將軍竇嬰率軍鎮壓,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平定了七國之亂,景帝非常器重他,升任周亞夫為丞相。

景帝要廢栗太子(劉榮是栗姬所生,所以叫栗太子)但周亞夫反對,由於周亞夫個性耿直直來直往,導致景帝對他開始疏遠。後來,有兩件事導致了周亞夫從高峰跌落谷底的悲劇。一件是封皇后的哥哥王信為侯,一件是匈奴將軍封侯的事。硬生生把高皇帝「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的遺命搬出檯面,就是不把皇帝、皇后看在眼裡,所謂打狗也得看主人,周亞夫的硬脾氣悖離在政治舞台的一種圓融度和審時事的潛規則,又因他自滿自足不虛心學習,謹守節操但不知恭順,最後窮途因窘樹立政敵而告終,令人悲傷啊!(足己而不學,守節不遜,終以窮困。悲夫!)無怪乎漢景帝嘆息著說︰「這種人怎麽能輔佐少主呢?」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他稱讚的同時,也為他惋惜,說他因為過於耿直,對皇帝不尊重,結果導致悲劇結局,令人感慨!

漢朝從高祖到武帝,對待許多功臣都心懷疑忌,刻薄寡恩。蕭何入過獄,韓信最終被殺,樊噲也曾被捕,周勃父子的遭遇更具有典型性,這也讓司馬遷感同身受伴君如伴虎,一股憤憤不平之情不斷流注於筆端。

讀史不難發現,當位及人品時,更須謙卑處理環伺在側的諸多事情,所謂「正顏色,斯近信矣」道理在此。在大漠浩瀚歷史洪流之中,一個人能有篇文章被記載留下來是何等不易。司馬遷也是深受其害,所以在史記的篇章裡面,將這些功臣事蹟如實寫下,算是對他們一種肯定,讓後人懷念並引以為鑑!不管周勃和周亞夫父子是功或過,能收錄在史公的大作之中,已屬不易!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9669316&aid=37908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