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陶淵明《自祭文》
2021/11/14 21:40:24瀏覽476|回應0|推薦3

讀陶淵明《自祭文》

韓愈《祭十二郎文》寫的是對叔叔的至悲之情,「嗚呼哀哉!尚饗!」

讀之,而不痛哭流淚者,是為「不慈」。

歸有光《項脊軒志》寫的是對妻子的傷痛之情,「四支猶溫,嗚呼痛哉!」

讀之,而不悲憤交加者,是為「不義」。

袁枚《祭妹文》寫的是對妹妹的悔恨之情,「抱此無涯之憾,天乎人乎!」

讀之,而不傷慟欲絕者,是為「無情」。

讀陶淵明《祭從弟敬遠文》,也是讓人肝腸欲斷,而不能自己矣

這四篇都是寫對已逝者的祭文,陶淵明在還沒離開人世間就為自己寫下《自祭文》,算是前無來者,後無繼人的創舉。

在現代社會人談到「死後事」,也無那麼的忌諱,返倒覺得說清楚了,更勝請律師預立遺囑,也省去子女或親友間,事後的紛爭。

「故人淒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嗚呼哀哉!」生人面對對已逝的靈堂焚香祭拜,當然是悲痛溢於言表。悲痛啊,悲痛!

「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綌冬陳。」陶淵明自述一生,從小家境貧困,飯筐水瓢裡常常是空無一物,冬天裡還穿著夏季的葛布衣服。白天到夜晚在田園裡幹活,忙碌不停。捧起書籍,彈起琴弦,一片和諧。就這段文,陶淵明被稱田園居士、五柳先生也當之無愧。夫人翟氏與他安貧樂賤,夫耕於前,妻鋤於後,共同勞動,維持生活。

「捽兀窮廬,酣飲賦詩。識運知命,疇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無恨。」《論語‧衛靈公》:「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事實上固守其窮非易事。陶淵明在詩中坦率地說自己是「謬得固窮節」,論者或以為這是他的謙辭,觀其一生,官場失意,只是看不開,焉又能如何?只是不得已而為之罷了。

「匪貴前譽,孰重後歌?人生實難,死如之何?鳴呼哀哉!」既然不以生前的美譽為貴,誰還會看重那死後的歌頌呢?人生道路實在艱難,可人死之後又能怎樣呢?悲痛啊,悲痛!

死亡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課題,佛教談「因果」、談「輪迴」,三千繁華,彈指剎那,百年之後,不過一捧黃沙。無論貴賤貧富,總有一天都要走到這最後一步。

說生命過半,毫無懸念;說餘生還長,不可預料!陶淵明寫《自祭文》,想必也是要為自己一生遭遇,先提筆做註解吧

  

陶淵明《自祭文》原文:

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於征,草木黃落。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故人淒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羞以嘉蔬,薦以清酌。候顏已冥,聆音愈漠。嗚呼哀哉!

茫茫大塊,悠悠高旻,是生萬物,余得為人。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綌冬陳。含歡谷汲,行歌負薪,翳翳柴門,事我宵晨,春秋代謝,有務中園,載耘載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牘,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勞,心有常閒。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愛之,懼彼無成,愒日惜時。存為世珍,歿亦見思。嗟我獨邁,曾是異茲。寵非己榮,涅豈吾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識運知命,疇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無恨。壽涉百齡,身慕肥遁,從老得終,奚所復戀!

寒暑愈邁,亡既異存,外姻晨來,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蕭蕭墓門,奢恥宋臣,儉笑王孫,廓兮已滅,慨焉已遐,不封不樹,日月遂過。匪貴前譽,孰重後歌?人生實難,死如之何?鳴呼哀哉!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9669316&aid=170496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