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述而篇(7-17):「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2014/07/29 23:08:10瀏覽2142|回應0|推薦0

《論語》中有句話,我覺得值得與當下所有人分享。述而篇(7-17):「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語釋:先生平日用雅言的,如誦《詩》,讀《書》,及執行禮事,都必用雅言) 雅言:古西周人語稱雅,故雅言又稱正言,猶今稱國語,或標準語。如果我們把它以更廣義的說詞來解釋,「得體的話」、「悅愉的話」,這樣是否更能符合時代的一種潮流

公督盟會每年都會選出立法院年度代表漢字,2008年選出「黑」字、2009年選出「私」字、2010年選出「唬」字。2011年則經由公督盟會員團體、園遊會及網路票選,立法院2011年年度代表漢字為「恥」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認為,立法院提前停會拚選舉,立委讓自己能夠放有薪假,卻沒有看到具體良好的法案,適合用「恥」字。

另外在論語述而篇(7-3)也有一段話也值得公督盟會引以為鏡:「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ㄒㄧˇ),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釋譯:品德不修養學問不精勤聽到義不能遷而從之、錯了不勇於改正。這是我的憂懼呀!)這是孔夫子擔心的事。「恥」與品德修養有其關連性要認同與達成這種目標,首先最重要的是必需要先辨別自己之志向。正所謂賢者識其大,不賢者視其小,又觀當今我國人之歷史見識,又何可能與聞上述的文化觀與天下觀呢?我們如能從孔子身上知道何謂真正的人道之大者,非但能從知言、知人、知己、知天命之四知,更有信己、信人、信古往、信未來之四信的範籌,從下學人事,與上達知天,乃至信天而來,必能領悟孔子這種的歷史洞見。捫心自問,這些立法委員掌管最高立法機構,在審查攸關百姓民生法規的修定,能否參透這一層歷史見識!也就是孔子一種人道所指極深、極廣之視野。若此,則不是更可以判別高下與得失,而更了然於心矣。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9669316&aid=1554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