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5/03/20 23:27:00瀏覽21|回應0|推薦0 | |
吃泡麵別搭「危險組合」醫示警:肝腎代謝負擔暴增泡麵是許多人充飢的首選,但食用時仍有不少眉角要注意。(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泡麵是許多人充飢的首選,但食用時仍有不少眉角要注意。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分享吃泡麵的「3要3不」,並強調每月適量食用1~2次對健康影響不大,但要避免泡麵、碳酸飲料及熬夜的危險組合,恐讓肝腎代謝負擔暴增。 醫師黃軒在個人粉專發文提到,近期越南泡麵頻繁驗出「蘇丹紅(Sudan Red,工業染料)」與「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滅菌劑)」殘留,這2種物質皆被列為1級致癌物。不過,這些越南泡麵已全部於邊境攔截,也退運銷毀。 黃軒也藉此提供泡麵的健康吃法,他指出,並非所有的泡麵都危險,選擇非油炸麵體(如蒸煮麵),其丙烯酰胺含量可減少85%;改選袋裝、避開碗裝容器,以降低攝入雙酚A風險。另外,自製調味取代高鈉粉包,可減少70%鈉攝取量。簡言之就是「容器自備、調味自帶」。 黃軒說,成人每周食用泡麵不超過3包,兒童、孕婦則限1包,若連續3天每天吃2包以上,腎臟負荷就會超標2.8倍。他也提及,煮泡麵應先倒掉第一次煮麵水,以去除15%添加物;調味包減量,只放3分之1包,並自行加入蔥花、蒜末、海苔等天然調味料;可搭配雞蛋、青菜,以補充蛋白質與纖維,促進代謝;避免使用泡麵附帶的脫水蔬菜,因可能含有較多食品添加物;改用玻璃或陶瓷碗沖泡,以減少塑膠釋出的有害物質;以及避開紅色、橘色調味包,可能含有人工色素、反式脂肪、味精及高鈉,長期食用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壓風險。 黃軒進一步整理出吃泡麵的「3要3不」,分別是「要選透明包裝看清麵體」、「要檢查成分表有無『E編號』添加物(即沒有環氧乙烷驗證)」、「要搭配深綠色蔬菜加速排毒」;「不喝湯底(集中70%有害物質)」、「不用碗裝泡麵直接沖泡」、「不連續2天食用」。 黃軒指出,若每月適量吃1、2次泡麵,對健康的影響可不用過度擔憂跟恐慌,但要注意「泡麵、碳酸飲料、熬夜」的危險組合,會讓肝腎代謝負擔暴增。他提醒,聰明選擇加上正確烹調泡麵,並均衡飲食,就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顧及健康。 【健康與飲食】更新5大原則吃出好心臟、增強免疫力、武肺疫情(台灣疫情)資訊一覽表:醫、營養師推薦「一張表」「地中海飲食」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