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2/24 12:29:39瀏覽456|回應0|推薦1 | |
專家推薦長壽食材清單來了 絕佳「甜點替代品」入列「健康老」是晚年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除了運動,飲食也是一大重點。(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拜醫學進步之賜,人類壽命持續延長,「健康老」已成主流養生概念,除了運動,改善飲食是一大重點。美國網媒《哈芬登郵報》(HuffPost)21日健康專家意見,推薦12類對於長壽養生有幫助的食材,增加延年益壽的籌碼。 《哈芬登郵報》請教的專家包括:舊金山凱薩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內科醫師薛婉玲(Linda Shiue)、麻州終極健康中心(UltraWellness Center)醫師海曼(Mark Hyman)、紐約科米特精準醫學暨健康長壽中心創辦人科米特(Florence Comite)。12類「長壽食材選項」如下: 一、十字花科蔬菜:所有蔬菜都含有營養素,但十字花科蔬菜是延年益壽的得力助手,例如青花菜、羽衣甘藍、高麗菜等,種類很多。十字花科蔬菜富含抗發炎、抗癌、抗衰老的植物營養素,還有鎂、葉酸等與消化、長壽基因運作有關的礦物質與維生素。建議攝取量以餐盤的4分之3為原則。 十字花科蔬菜種類很多。(圖:shutterstock/達志) 二、深綠色蔬菜:這是十字花科蔬菜大家族成員之一,對於長壽尤其重要,富含纖維質與多種有益健康的化學物質,例如與心臟健康、降低結腸息肉發生率有關的葉酸,它也有助於預防乳癌、肺癌、子宮頸癌。 三、富含脂肪的魚類:例如野生鮭魚、沙丁魚、鯷魚、鯡魚、鯖魚,都是蛋白質、Omega-3脂肪酸、DHA、DPA的優質來源。Omega-3可預防發炎問題,幾乎所有慢性病、老年疾病均與發炎有關。 四、全榖物:哈佛大學曾有研究指,全榖物能降低壞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濃度,也可降低血壓。心血管疾病、第2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與部分類型的癌症風險,也可藉由攝取全榖物降低。 全榖物。(圖:shutterstock/達志) 五、特級初榨橄欖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劑、多酚,可抗癌、抗發炎、保護心臟與神經系統。每天吃半茶匙就能顯著降低因為心血管疾病、神經退化疾病、呼吸道疾病、癌症而死亡的風險。 六、漿果:對血糖負擔較低,有助於預防糖尿病。抗氧化劑含量高,可幫助細胞修復。這是代替甜食的絕佳選擇。 七、發酵食品:例如韓式泡菜、康普茶、印尼天貝餅(tempeh,發酵黃豆製成)、味噌、德式酸菜等,有助維持腸道益菌量,維護免疫功能、減少發炎。有意嘗試的人可從每天吃1份開始實施。 適量攝取韓式泡菜,有益健康。(圖:shutterstock/達志) 八、堅果與種子:富含蛋白質與纖維,杏仁、巴西堅果、葵花籽、南瓜籽、腰果、核桃都是很好的選擇,可減少內臟脂肪、提高胰島素敏感度。 九、原味優格:這指的是沒有額外加糖調味的優格,富含蛋白質、鈣、鎂,還有能夠減輕壓力、改善睡眠的γ胺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 十、黑巧克力:不僅好吃,富含多酚與類黃酮,兩者都是抗氧化劑絕佳來源,能降低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風險,也能促進大腦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能加強記憶與認知能力、改善情緒。可可含量占比75%以上為佳。 巧克力不僅美味,也有益健康。(圖:shutterstock/達志) 十一、豆類:扁豆、豌豆、鷹嘴豆等豆類是纖維素與植物性蛋白質的來源,能讓血糖穩定、降低膽固醇,減少腸癌發生風險。 扁豆: 豆角、扁豆、四季豆、油豆角等,其实都是一种豆,它们的学名叫做菜豆。 • 扁豆有「豆中之王」的美譽,屬於低熱量、低脂肪、高纖維的健康食材。據測定,每100克扁豆中含膳食纖維2.1克、維生素C 13毫克,可通便防癌、抗氧化。 • 扁豆中含有豐富的鉬元素,可阻斷亞硝胺的合成,降低患食道癌、胃癌的風險;鉀與鈉的比例為46.8:1,有助於提升機體的抗癌能力;還含有一定量的鎂、硒,對人體健康有益。 • 扁豆必須煮熟才能食用,因為扁豆中含微量有毒物質,只有在高溫條件下才會被分解。 愛心提醒:扁豆用水稍焯後,用保鮮膜封好,放入冰箱中冷凍,可保存較長時間。 • 扁豆+大蒜=殺菌防癌 ,扁豆+蘑菇=營養豐富 黑扁豆
蒜炒家常扁豆大扁豆干貝炒扁豆 豌豆: 豌豆 鷹嘴豆: 鷹嘴豆的營養成分,以一杯(約164克)熟鷹嘴豆為例,卡路里約269卡,其中大約67%來自碳水化合物,其餘來自蛋白質和脂肪。它亦是礦物質錳和維他命B群(葉酸)的特別來源。 以下是鷹嘴豆的營養列表: 熱量:269卡 蛋白質:14.5克脂肪:4克 碳水化合物:45克 纖維:12.5克 錳(佔每日建議所需的):74% 葉酸(維他命B9)(佔每日建議所需的):71% 銅(佔每日建議所需的):64% 鐵(佔每日建議所需的):26% 鋅(佔每日建議所需的):23% 磷(佔每日建議所需的):22% 鎂(佔每日建議所需的):19% 硫胺素(佔每日建議所需的):16% 維生素 B6(佔每日建議所需的):13% 硒(佔每日建議所需的):11% 鉀(佔每日建議所需的):10% 原文網址: 鷹嘴豆營養|植物蛋白完勝其他豆類 防糖尿心臟病8大好處附食譜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1413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十二、番茄:茄紅素是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抗氧化劑,維生素C對於免疫力、傷口癒合很重要。 植物性蛋白有哪些?營養師推薦8大「植物性高蛋白食物」幫助維持身體機能!
「蛋白質」在每日飲食指南三大營養素中(蛋白質、醣類、脂質)佔總熱量的 10~20%,是構成人體細胞、組織、器官重要的原料之一。 而衛福部建議成人男性:每日蛋白質攝取 70 公克、女性為 60 公克,最低也應攝取每公斤 0.8 公克蛋白質,但卻有許多民眾有蛋白質攝取不足的狀況,特別是 50 歲以上的熟齡民眾。對於補充蛋白質最直接聯想到的就是蛋、魚、肉,不過別忘了豆類也是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不單單是豆類這個植物性蛋白的選擇,還有非常多種隱藏版植物性蛋白的選擇。 無論是素食者,或是不愛吃肉的你,其實有更多蛋白質來源的選擇。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4516781 元氣網
植物性蛋白是什麽?蛋白質進到體內後會被分解為胺基酸,而不同的胺基酸在體內參與了各種新陳代謝,讓蛋白質不僅是細胞的主要構成物質,還參與了生長發育、組織修復以及肌肉生長等作用,是維持健康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營養素。 「蛋、魚、肉類」中的蛋白質含量高,也是主要攝取蛋白質的來源;植物中除了纖維素、維生素,其實部分種類的植物蛋白質含量也不少,選擇足量高蛋白植物也能藉著素食,攝取每天足夠的蛋白質! 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的差別這部分我們由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及醣類,來了解植物性蛋白以及動物性蛋白的差異。 1. 蛋白質我們已知蛋白質進入體內後會被分解為胺基酸,而人體中的蛋白質構成有 20 種胺基酸,其中可分為「必需胺基酸」及「非必需胺基酸」。 「非必需胺基酸」就是體內能自行合成的胺基酸,而「必需胺基酸」就是得從外界攝取,需由「吃」來獲得的胺基酸。 如果一種蛋白質包含所有種類的必需胺基酸就屬於「完全蛋白質」,大多都屬於動物性蛋白質,也就是蛋、肉、乳品,植物中則較少見。 不過像是「大豆」就屬於完全蛋白質,且植物中的蛋白質結構較穩定,不易受溫度影響。 延伸閱讀:【最完整「蛋白質食物」排名】營養師秘密公開:掌握這4點,蛋白質攝取量才正確 2. 脂肪動物中的脂肪和膽固醇比例較高,所以在補充動物性蛋白質的同時,也容易吃進較多的熱量。 3. 醣類動物主要以「肝醣」儲存能量,而為了哺餵下一代,會以「乳糖」的形式儲存在母乳及牛乳中;植物則以澱粉、膳食纖維儲存。 延伸閱讀:醣≠糖!醣類食物大解析 | 查詢資訊懶人包一次看懂
七大植物性高蛋白食物1. 奇亞籽每 100 克奇亞籽含有 21.7 公克蛋白質和 29.7 克纖維,並且含有大量鈣與鎂,及 Omega-3 脂肪酸。除了高蛋白,膳食纖維還能幫助腸道蠕動,以及補充礦物質。 延伸閱讀:奇亞籽怎麼吃熱量才不會高?營養師公開6大「奇亞籽功效好處」及最佳吃法 2. 藜麥藜麥是近期熱門的營養食物,也屬於完整蛋白質,蛋白質佔重量比例 4.4%,並且含有相當高比例的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且不含麩質,植化素則含有類黃酮中的槲皮素及山奈酚。 3. 亞麻籽無論是否經過研磨的亞麻籽,都是 Omega-3 脂肪酸和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亞麻籽能與燕麥片一起食用,或是加進派皮或餅乾裡,兼顧口感和健康。 4. 大豆類、黑豆大豆容易取得,且市售大豆製品相當多元豐富,其中還富含大豆異黃酮、大豆卵磷脂及植物固醇(Phytosterol)。其中,黑豆含 37% 蛋白質,黃豆則有 35.6%。 延伸閱讀:大豆異黃酮功效有哪些?幾歲吃、食物來源、禁忌(注意事項)一次看懂 5. 鷹嘴豆也同屬完全蛋白質,且蛋白質比例高達 19%。 6. 堅果類都是不錯的植物性蛋白質選擇。其中,南瓜籽的蛋白質含量,即佔重量的 30%,花生 25%、杏仁 21%、開心果 20%、腰果 18%、核桃 15%,堅果類中也含有高膳食纖維及豐富的礦物質。 7. 扁豆每 100 克扁豆含有高達 25.3 克蛋白質與 16.9 克膳食纖維,營養成分不輸其他。
食用植物性蛋白的優點
植物性蛋白有缺點嗎?
哪些族群適合補充植物性蛋白?
關於作者: 陳怡妤 專欄作者 畢業於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擁有生物科技的基底,結合營養科學,希望能帶給更多人正確的健康知識。 學歷:國立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碩士 經歷:上櫃醫藥公司診所及醫院端開發業務代表、媽媽教室產品講師 蛋白質「每餐1手掌」就足夠!午餐沒攝取蛋白質,晚餐可以補吃嗎?每天該攝取多少蛋白質?以營養學的定義來說,每一份的蛋白質食物可以提供約7公克的蛋白質,再依照食物各自含有的脂肪含量而分為低脂、中脂、高脂甚至是超高脂的蛋白質食物。針對不同族群,蛋白質的建議攝取量如下: 大部分的建議蛋白質攝取量會先從體重來算。符合每日最低需求的蛋白質量,大約是每天每公斤體重吃0.8公克的蛋白質。也就是一位5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吃50*0.8等於40克的蛋白質。一位6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吃60*0.8等於48克的蛋白質。70公斤的人至少吃56克;80公斤的人至少吃64克。
※ 19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1公克的蛋白質。 ※ 71歲以上的年長者,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2公克的蛋白質。 ※ 運動族則可針對運動目標,將每日的蛋白質攝取提高至每天每公斤體重1.5到2.0公克不等。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豆魚蛋肉一掌心」的建議,每一餐都要吃到一掌心的豆魚蛋肉類;有足量的蛋白質才能讓身體不消耗肌肉當作能量,維持更好的代謝!如果有在運動,運動後盡快補充大約1/2到3/4手掌的蛋白質類食物,也能讓肌肉快速吸收,提升增肌減脂效率。
午餐沒吃蛋白質 晚餐可以補吃嗎?蛋白質攝取量固然重要,但建議要在三餐平均分配蛋白質的份量,每餐「一個掌心以上」是最能幫助增肌減脂的份量;如果午餐沒吃肉,晚餐吃2倍回來,其實身體短時間內能吸收、利用的蛋白質有限,一次吃太多功效是會打折的!所以別忘了每一餐都要補充豆魚蛋肉類喔!
想知道一天吃了多少蛋白質嗎?最簡單的方式可以用手掌計算!女生一個手掌大小、厚度的豆魚蛋肉類大約含有21克蛋白質;男生一個手掌大約是28克蛋白質。
算算看!蛋白質攝取夠嗎?我們一天中大約有7到8成的蛋白質是來自豆魚蛋肉類以及乳品類,其他的2到3成是全穀雜糧與蔬菜提供的少量蛋白質;只要計算平常吃的豆魚蛋肉類,最後再除以0.8,就可以簡單地估算一天蛋白質量到底有沒有吃夠囉! 延伸閱讀:身體缺哪種營養素?缺乏蛋白質會「變瘦」還是「變胖」?3種人小心了 想要查詢食物中更準確的蛋白質含量,可至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告的食物代換表網站查詢。
https://health.tvbs.com.tw/nutrition/326593 健康2.0 1份蔬菜=100公克青菜=煮熟的青菜約5-8分滿碗 |
|
( 知識學習|健康 ) |